《彈琴姑娘》教案_第1頁
《彈琴姑娘》教案_第2頁
《彈琴姑娘》教案_第3頁
《彈琴姑娘》教案_第4頁
《彈琴姑娘》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撫琴姑娘作者:陳伯吹精讀課文教材簡析《撫琴姑娘》通過對琴聲的描繪,贊揚了一位名不經傳的小姑娘勤學苦練的好學精神。教學目的運用學過的方法,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工整書寫。2.能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和第6段。讀懂課文,感覺撫琴姑娘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精神。學習課文將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及難點(1)在朗誦課文中體會撫琴姑娘持之以恒的精神。(2)學習并掌握作者按一定次序通過間接描繪來表現人物的特點。(3)將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的表達方法。教具準備生字新詞卡片等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方法情感朗誦法自主探究法講話法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初讀課文,學習并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品讀句子,從文中優美的語句中感悟琴聲的美妙。3、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教學重點及難點(1)在朗誦課文中體會撫琴姑娘持之以恒的精神。(2)學習并掌握生字新詞。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1、教師板書課題,導:琴聲美妙悅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先生寫的《撫琴姑娘》。2、學生齊讀題目,教師強調“琴”字書寫。3、導入:這是一位怎樣的姑娘呢?她彈出的琴聲又是怎樣的呢?請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讀課文。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讀課文,教師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讀通順。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然后強調要點。字音:“滯”是卷舌音;“鍥”讀“qiè”,不能讀成“qì”;“券”讀“quàn”,不能讀作“juàn”。3、學生再讀生字新詞,讀中穩固、積累。4、指名反應:文中反復用了什么詞語直接描繪小姑娘彈出的琴聲?(學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5、指名用自己喜歡的音調解節湊讀一讀這一詞語。6、師:關于作者來說,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7、找出有關詞語。教師出示:()的琴聲8、集體反應,教師填詞,并指導學生讀一讀。(好聽)的琴聲(悠揚、像夜鶯般)9、教師小結:是呀,多么美好的琴聲啊!對作者來說它悠揚而熟悉,還有甜味兒,像夜鶯、流水般,讓人覺得寬慰、和藹、優美、輕松。10、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并思考:圍繞撫琴姑娘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主朗誦課文,并小組議論溝通、展示。三、想像畫面,感悟琴聲1、教師:同學們,終究是什么感人了兒童文學家的心,讓他對一個小女孩如此敬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字里行間去尋找原因,用波浪線畫出那一幅幅將琴聲融為一體的美麗風景。(1)學生默讀勾勒,教師巡視。(2)指名反應,教師出示有關語段。生:“只需琴聲一響,雨點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師:“只需就灑在灑在也灑在”,用排比句式將春雨和琴聲描繪融為一體,雨聲與琴聲交叉出美妙的音樂。誰再來讀?生:“人們都到街頭、湖濱廣場,公園里去納涼仍舊不斷的傳出好聽的琴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師:是啊,悶熱的夏日里,窗口悅耳的琴聲仍不斷,難怪作者會邊走邊想像邊敬佩這撫琴人。是誰又讓天高氣爽的秋日更為恬靜呢?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兒分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師:琴聲聲聲入耳,“我”是贊嘆不絕。讀出冬日琴聲迎接風雪夜歸人的感受。生:“冬天的寒夜,”師:琴聲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讓作者有怎樣的想法?請同學們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2、教師小結:課文按春、夏、秋、冬的次序描繪了小姑娘彈奏的琴聲,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很有表現力。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品一品。3、指名反應:讀了這些語句,你的腦海里呈現出怎樣的畫面?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有感情地讀一讀。5、教師總結:同學們,作者是一位兒童文學家,有一顆敏感的心,他在這一年四季聽琴感覺中情感變化也不同。這一部分通過:“我”聽琴的感覺和情感變化來間接描繪小姑娘的品質。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這就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6、作者四季聽琴的感覺,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感覺?找出來讀一讀。四、講堂小結1、談一談本節課學習的感悟。2、教師小結:同學,這節課的學習真是美的享受,我們讀到了很多生動、優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優美的風景,憂如聽到了撫琴姑娘手下飛出來的悠揚的琴聲。五、布置作業1、抄錄本課生字新詞。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持續學習課文,體會撫琴姑娘的勤學苦練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2、總結全文,學習作者間接刻畫人物形象以及“叮咚”貫串全文的表達特點。3、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第二段和第六段。教學重點及難點(1)在朗誦課文中體會撫琴姑娘持之以恒的精神。(2)學習并掌握作者按一定次序通過間接描繪來表現人物的特點。(3)將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的表達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本文的生字詞語及四字詞語卡片,齊讀。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姑娘的琴聲悅耳、悅耳、優美。她為什么可以彈出這么優美的琴聲呢?二、看圖,整體感悟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請看,這就是:那位撫琴姑娘。認真察看圖,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眼前這位正在撫琴的姑娘。教師出示:()的撫琴姑娘師:姑娘琴彈得好,不單是因為她撫琴時聚精會神,認真,還有兩個很重點的因素。課文中分別用了兩個詞語進行了高度歸納。請大家再讀課文,找出這兩個詞語。2、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回答結果。三、再讀品味,感覺情景1、自由讀課文,畫出描繪琴聲的句子,朗誦品味。2、思考:讀了這些句子,你感覺到什么?四、抓住重點問題,品讀理解1、師:文中直接寫小姑娘的地方不多,都是通過琴聲或許作者的感覺描繪的,寫得簡單。作者是怎樣感覺小姑娘持之以恒、勤學苦練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讀課文,溝通自己的見解。2、生:“夏日的傍晚,屋里還滯留著一股熱氣仍舊不斷地傳出好聽的琴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通過對照描繪,突出小姑娘的品質。生:“秋每日高氣爽但是像夜鶯般的、流水般的琴聲,卻一直從那窗口里傳出來”。生:“冬天的寒夜,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生:“我回到家里,剛在書旁坐下來,‘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又響起來”。3、師:學到這里,老師被小姑娘的精神震撼了,你們一定也和老師同樣。一分耕作,一分收獲,小姑娘的持之以恒,勤學苦練讓她彈出一支支振奮人心的曲子,她的琴聲深深地感人了作者。4、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繪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5、生:“我常想,這個撫琴的人是誰呢?”“誰在撫琴呢?撫琴的人是誰呢?”“莫非那撫琴的就是她”“我愣住了,原來就是她!”6、師:從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中,你感覺到作者怎樣的情感變化?生:分組議論、溝通回答。(好奇、敬佩、贊美到祝福)7、師:小姑娘每次的琴聲都能讓“我”心動,“我”從好奇、敬佩、贊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情感變化是那么自然、真實。那么“我”為什么這么急迫地希望知道并見到這個撫琴人呢?生:琴聲太優美了,被她的勤學苦練精神感人了。五、拓展延長,語言訓練1、教師總結:本文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一是作者將琴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貫串始終;二是刻畫人物上,采用了間接描繪的方法;三是在寫琴聲的時候,作者不直接寫,而是將琴聲與風景融為一體,達到了優秀的表達效果。2、說說你周圍有小姑娘這樣的人嗎?3、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六、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2、背誦課文第二段和第六段。七、板書設計14.撫琴姑娘春天好奇夏天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敬佩秋天贊美冬天祝福八、教學反省內容總結

(1)撫琴姑娘

作者:陳伯吹精讀課文

教材簡析

《撫琴姑娘》通過對琴聲的描繪,贊揚了一位名不經傳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