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_第1頁
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_第2頁
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_第3頁
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_第4頁
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小學數學基礎的知識點

學習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邊是付出,一邊是心得,少付出少心得,多付出多心得,不勞必然無獲!下面為大家?guī)韺W校數學基礎的學問點,希翼大家喜愛?!

學校數學基礎的學問點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辦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征: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有長有短,是能夠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辦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寫出線段的長度。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盡頭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練習本寬13(厘米)

鉛筆長17(厘米)

黑板長2(米)圖釘長1(厘米)

一張床長2(米)一口井深3(米)

小學舉行100(米)賽跑

教學樓高25(米)寶寶身高80(厘米)

跳繩長2(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

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

講臺高90(厘米)

門高2(米)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厘米)

一棵小樹苗高1(米)

小伴侶的頭圍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伴侶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其次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二、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挨次和連加、連減的口算挨次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能夠分步計算,也能夠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辦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能夠分步計算,也能夠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辦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挨次、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能夠分步計算,辦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能夠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其次個數。

四、解決問題(應用題)

1、步驟:

①先讀題

②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別遺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后面的那個字或詞)

③作答。

2、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

3、比一個數多幾、少幾,求這個數的問題。先利用關鍵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數還是小數,“比”字后面是大數還是小數,問題里面要求大數還是小數,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4、關于提問題的題目,能夠這樣提問: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幾……?

③……比……..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元角的初步熟悉

1、角的初步熟悉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辦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熟悉

(1)直角的推斷辦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辦法:

①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動身畫一條直線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

③再從這點動身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

④最后標出直角標志。

(3)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銳角直角鈍角。

(4)全部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銳角。紅領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銳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

學校數學(學習方案)

轉瞬間,一個歡樂的暑假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了小學,開頭了我們的新學期學習學習。上個學期中,我的數學成果不太好,這個學期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新的方案: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舉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舉行估算;能嫻熟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熟悉容易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熟悉分數的大小,會計算容易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熟悉平行四邊形,掌控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舉行測量。

5、熟悉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熟悉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熟悉時光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光觀念,知道1分=60秒,會舉行一些有關時光的容易換算和計算。

6、體味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7、養(yǎng)成仔細作業(yè)、書寫干凈的良好習慣。

8、體悟數學與平時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學問解決問題的本事。

學校生數學復習方案

一、回歸基礎

基礎學問,是囫圇數學學問體系中最根本的基石。我們認為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上課仔細聽講。雖然這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但上課是否仔細聽講卻直接關系到基礎的執(zhí)行;其次,歸納和梳理教材學問點,記清概念,基礎夯實。數學≠做題,千萬不要忽略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記憶。特殊是挑選題,要靠清楚的概念來明辨對錯,假如概念不清就會感覺模棱兩可,終于造成誤選。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來,列出各單元的復習提綱。利用讀一讀、記一記等辦法加深印象,對簡單混淆的概念更要徹底搞清,不留隱患。從現在起天天10題挑選,10題填空讓同學把學問更嫻熟,越發(fā)精確?????。

二、精做精練

多做精選模擬試題,做幾套精選的模擬題,或者做幾套往年真題,由于這些試卷的學問點的分布比較合理到位,這樣可以使得囫圇學問體系獲得優(yōu)化與完美,基礎與本事獲得升華,速度獲得提升,對學問的把握更為靈便。利用模擬套題訓練,掌控好答題辦法和答題時光,在做模擬試卷時就應當學會統(tǒng)籌支配時光,先易后難,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的時光。在日常就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和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能夠在實戰(zhàn)中得以發(fā)揮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時日常訓練別用計算器,解題時審題要慢,題意分析清晰,再動手快做。提升速度也是復習要加強的訓練,的競爭是學問與本事的競爭,也是速度的較量。會的一定答對、答全,切忌日常訓練使用計算器。還有,要重視課本中的典型例題與習題,不少試題源于課本。大題重要步驟不能丟步、跳步,丟步驟等于丟分。

三、查漏補缺

在做題的同時,會有許多錯題產生。此時整理、歸納、糾正錯題是必不行少,甚至糾正比做題越發(fā)重要,因此不僅要寫出錯解的過程和糾正后的正確過程,更希翼能注明一下錯誤的緣由。比如,哪些是學問點掌控不夠,哪些是辦法運用不當等。同時舉行診斷性練習,以尋覓問題為目的。你可將各種測試卷中解錯的題目按挑選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放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