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桂林山水教案三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
一、激發愛好,導入新課
師:上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游歷了洞庭湖、天門山,這一課我們要到哪里去欣賞呢?請聽——我國的聞名詩人賀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寫道:“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水幾重啊,山幾重?/水繞山環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綠水中……”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今日,我們就到有天下第一之稱的桂林山水去看看。老師朗讀課文。學生觀賞圖片。
二、整體感知,捕獲知覺
感覺怎么樣呀?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一讀?那就請大家讀吧!可要留意讀書方法喲!
用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朗讀,對你喜愛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假如你和作者一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你的眼前會呈現出一幅幅怎樣的畫面?結合課文有關語句想一想、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嘗語言。
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嗎,思好了嗎?“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你的眼前會呈現出一幅幅怎樣的畫面?(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漓江的水是靜的、清的、綠的;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險的;桂林的洞比童話里的洞更奇絕。)
小摯友自學課文,肯定要學會抓住最主要的。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點抓住。(依據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為了讓學生體會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支配一系列訓練。
“漓江的水,靜、清、綠”,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么聯接的詞兒,就可組成一個句子?(漓江的水又靜又清還很綠。)
還可以怎么說?(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指引: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嗎?假如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么說?(漓江的水靜靜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綠綠的。)
指引:“靜、清、綠”幾個字一重疊,語氣加重了,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詳細。我們看著漓江的水不禁贊美起來,假如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應當怎樣組織排列?(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指導朗讀:
“真靜——啊”,輕輕地拖長聲音,給人靜的感覺。
“真清啊”,聲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讀得很輕,似乎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綠啊”,聲音響些,飽滿些,給人明快的感覺。
書上就是用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綠得怎么樣,讀者能感受到嗎?
現在就請看書,我念上半句,人們念下半句。
(通過一系列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的語感,體會漓江之美。)
指引:這樣寫就很詳細了,而且給我們美的感覺
書上說“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淌”,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呢?現在我們就來一起遐想旅行:漓江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著我們,老師和你們一起乘著小船,輕輕地搖蕩在漓江上,這就叫“蕩舟漓江”。我們瞇著眼,看著漓江的水,想象一下,漓江的水怎么靜、怎么綠、怎么清;體會一下“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淌”是什么情景。
一起輕輕地哼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你們感覺怎樣?
聽著音樂視察、想象片刻。(音樂、圖畫加上老師的語言描述,促使學生多種感官興奮,音樂的旋律豐富了視覺的感受,老師的語言又支配著學生想象的所在,從而把學生帶入漓江畔的情境中,充分體驗到漓江的安靜。)
你們還記得表示水流的聲音的詞嗎?(潺潺、淙淙、嘩嘩、叮咚叮咚)
聽一聽,你們聽見了漓江水流淌的嘩嘩的聲音嗎?聽到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嗎?潺潺的泥?淙淙的呢?
看一看,你們望見了漓江水在流淌嗎?
聽不到,看不到,好靜啊!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你只覺得船在向前移。
現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漓江的水該多綠啊!(引導看圖)書上打了個什么比方?“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無瑕”,指引:“瑕”是玉上的斑點。)
讀了以后更覺漓江美,文章也寫得美,所以我們愛讀。假如還是這些內容,老師把它重新排列一下,效果會怎么樣呢?你們體會一下。(引導學生比較,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老師讀另外組成的句式不整齊的一段話:“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淌。漓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見。漓江的水綠得特別可愛,簡直像一塊無瑕的翡翠。”
我們再一齊把課文上的句子讀一讀,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這三個分句都是寫漓江的美,課文就是把這些意思親密關聯的句子排成結構相同或者相像的一串句子,加強語勢,給人的印象顯明、深刻。這樣的句子就叫排比句。(結合教給學問。)
齊讀。(女生讀第一分句;男生讀其次分句;男女生齊讀第三分句,漸漸加強語氣,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講分號——這三個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中間用分號,停頓和句號差不多。
指引烘托的手法——其次小節一起先,假如就說“漓江的水真靜啊”,不是和第一小節聯系得很緊密嗎,為什么要說“我望見過洶涌澎湃的大海,觀賞過水光瀲滟的西湖,卻從沒望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洶涌澎湃”——是宏偉壯美的美。)兩者都很美。然后說“從沒望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起什么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么關系?(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突出了哪一個字?(“甲”)
指導讀。重點在哪兒?(“卻從沒望見過漓江這樣的水”)
提示層次:先用對比方法說漓江水的別出心裁,再用排比句式說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現在就請你根據這樣依次背誦這一段。
讀寫結合,延長課外——語言訓練。
(1)出示:“我愛長江、西湖和家鄉的小河。”誰能把這個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份)如:
我愛長江,我愛西湖,我更愛家鄉的小河。
其次步(加修飾語)如:
我愛浩蕩的長江,我愛明鏡般的西湖,我更愛家鄉曲曲折折的小河。
(2)出示:“教室里真靜啊,”
(3)出示:“真啊,”
欣賞了桂林的水,我們再游桂林的山。
用簡筆畫創設情境,通過形象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老師邊說邊畫。
(1)我們來到桂林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①略),你們說這座山像什么?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么?(老人在望著遠方;老人在思索;老人在深思)
(2)在桂林,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②略),你們看這山有點像什么?駱駝可能在做什么?(駱駝像伏在地上;駱駝似乎在沙漠上蹲著;我會產生一種聯想,駱駝是不是在等我們騎上去。)
(3)在桂林,我們還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③略),你們看,這山像什么?大象站到漓江邊想做什么?(大象似乎在飲水;)
(以上三個圖形逐一畫出,組成一幅畫。)
(4)你們看這些山,姿態各不相同,改變許多,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形象萬千”)“萬千”表示改變許多。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妙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5)這一座座形態萬千、奇妙的山峰分開排列叫什么?(奇峰林立)“奇峰林立”中哪個字眼表示“分開”?(“羅”)
(6)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特別險峻,書上說“危峰兀立”,這個“危”是什么意思?是“危急”的“危”嗎?字典上有三種說明取哪一種恰切?(出示課件,引導學生依據整個詞語的意思,選擇恰切的詞義。危:①擔心全;②損害;③高的、陡的。)
(順手畫圖,圖④略。)
(7)在這些形態萬千的奇峰中,有很多怪石疊在一起(圖⑤),這就叫——“怪石嶙峋”,假如是一塊兩塊怪石能叫“嶙峋”嗎,肯定要怪石重疊才叫“怪石嶙峋”。
(8)自學課文。
提出要求,詞語的意思懂了,再讀課文,要求能用上一課學習其次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然后要你們自己講書。A、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B、桂林山的特點,課文是怎么寫的。
(9)朗讀競賽。
誰覺得自己能夠把桂林山的特點讀出來,就自告奮勇來當擂主,接受同學們的挑戰,挑戰同學要先對擂主做出點評再朗讀。
四、感悟實踐
這樣的山拱圍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山水間又有這樣變化無窮的洞,這種“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就請你用課下時間來自學整理,下節課就請你當小導游,為我們介紹“桂林的山、桂林的洞”,喜愛創建的同學可別遺忘給桂林山水設計旅游廣告詞。
桂林山水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會認8個生字,會寫6個字。體會“洶涌澎湃、水光瀲滟、無瑕、翡翠、峰巒宏偉、山脈逶迤、奇峰林立、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陸離”等詞語的意思,自主積累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4.領悟作者細致視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一些詞語和引用的詩句較難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打算: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
2.桂林山水的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溝通資料,激發愛好。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現在,把你的資料拿出來和大家溝通共享吧。
學生溝通資料,老師簡介桂林山水: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1015年,桂林山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今日遍布這一帶的石灰巖,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里上升為陸地。堅硬的石灰巖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多數突兀奇峰,流經石灰巖地區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殊澄澈,再加上這里氣候暖和潮濕,有利于植物生長,使得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2.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在不懂的詞語下做個標記,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狀況:
(1)指名朗讀課文,正音。指導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思索怎樣記住這些字。
漓lí江擴kuò散峰巒luán宏偉山脈mài比擬nǐ重巒疊dié嶂危峰兀wù立竹筏徐xú行
(2)提出不懂的詞語,大家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說說詞語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如: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亮,有光澤。
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凈,沒有斑點。
水光瀲滟:形容在陽光照射下水波流淌的樣子。
山脈逶迤:形容山脈曲曲折折向前延長的樣子。
奇峰林立:各種各樣奇妙的山峰排列著。
重巒疊嶂:山連綿起伏,山峰像屏障一樣重重疊疊。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光怪陸離:形容事物奇異而多樣,色調繁雜。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課文,思索:在課文的語言和寫法上你想說些什么?
探討:課文的語言很美,運用了排比、比方的修辭手法。
課文按“總——分——總”的方式寫。
四、學習課文其次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美。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出現畫面,然后同桌溝通,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溝通,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導感悟課文的語言。
(1)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視察圖畫或讀一讀這些資料。課件展示洶涌澎湃的大海、水光瀲滟的西湖和漓江。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指名朗讀,探討:
漓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淌”,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望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方,突出漓江的水綠得純凈可愛。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指導朗讀:“真”字可讀重些,表達作者驚喜贊美的語氣。
試背這一段。
五、學習遷移,自學第三自然段。
1.啟發自學方法:剛才我們學習了寫漓江水的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何學習的?(看圖畫、讀課文、想象、體會)按上面的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
學生讀課文、自學,老師巡察指導。
2.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展示峰巒宏偉的千山、山脈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看畫面時可以形象體會“奇峰林立、形態萬千”“翠屏”“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探討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
(3)自由練習朗讀,老師指導朗讀,然后組織朗讀競賽。
(4)試背這一自然段。
六、指導寫字。
1.自學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擴、羅”較簡單寫。“巒、碧、綿”可以用部件組合的方法來記。“碧”留意上面的“王、白”和下面的“石”,寫得一樣寬。“綿”在“連綿”中是“綿延、連綿不斷”的意思,所以是“纟”旁,不要與木字旁的“棉”混淆。“卷”字的最終兩筆分別是“”和“乚”,不要寫錯。
2.每個字寫兩遍。
七、作業。
接著搜集有關桂林風光的圖片資料,特殊是關于桂林山洞的圖片資料,自學課文余下部分。
其次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背誦課文其次、三自然段。
2.說說自己學了課文其次、三自然段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語言的美。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回憶學法。(看圖畫、讀課文、想象情境、體會語句。)
2.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
3.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展示桂林的溶洞。老師簡介:桂林是石灰巖地形,所以山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溶洞。石灰巖溶洞中,含有碳酸鹽類的地下水,順著巖石裂隙流出,水分蒸發,碳酸鹽類沉淀結晶,漸漸積累成的碳酸鈣巖,叫“石鐘乳”“石筍”等。看課件體會石鐘乳“千姿百態的形態”,在燈光的照射下在洞內“光華閃耀、色調變化”的樣子。
學生說說自己看課件和讀課文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學習課文最終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這一段。
2.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這一段的理解,著重探討兩處引用的詩句的意思。
溝通探討:你怎么體會“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和“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引導看課件、讀全文體會詩句描繪的情境,感悟詩句含義:
(1)“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是說江水像青綠的絲綢飄帶,山如碧玉做的發簪。
(2)“這樣的山圍圍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圍著靜、清、綠的漓江水;而靜、清、綠的漓江水里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老師簡介:欣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到陽朔,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看課件感受“空中云霧彌漫,岸邊花紅樹綠,江面上白鷺低飛,竹筏徐行”。
正是因為這樣,作者才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漂亮的畫卷中巡游)總結自己欣賞桂林山水的感受。
四、總結全文,遷移訓練。
1.說說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悟。
啟發:同學們,現在,你肯定對“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吧,把你心里的話都說出來吧!
2.練寫、練說:
寵愛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贊美的話寫在書里,也就是批注;喜愛說的同學可以選擇我們看到的圖上的景點,如象鼻山,練練怎么做導游;喜愛創建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游廣告詞。活動后評議。
五、作業。
談話:桂林山水這樣美,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同學們,我們家鄉也有很多值得觀賞的地方啊,也有獨特的風景啊!學習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大家想不想把我們的家鄉美景寫下來,吸引中外摯友呢?
有時間可以當場練筆。
備課參考
《桂林山水》詞語說明
(1)甲天下:天下第一。“甲”指居第一位。
(2)水光瀲滟:形容在陽光照射下水波流淌的樣子。
(3)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亮,有光澤。
(4)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凈,沒有斑點。
(5)山脈逶迤:形容山脈曲曲折折向前延長的樣子。
(6)翠屏:翠綠的屏障。
(7)奇峰林立:各種各樣奇妙的山峰排列著。
(8)重巒疊嶂:山峰連綿起伏,像屏障一樣重重疊疊。
(9)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
(10)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11)光怪陸離:形容事物奇異而多樣,色調繁雜。
桂林簡介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1015年,桂林山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今日布這一帶的石灰巖,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里上升為陸地。后來,經過地殼運動,到距今幾百萬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水陸形勢。堅硬的石灰巖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多數突兀奇峰,流經石灰巖地區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殊澄澈,再加上這里氣候暖和潮濕,有利于植物生長。這樣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洞奇,成為天下少有的奇觀。
從桂林市區到陽朔縣約83公里的水程。漓江酷似一條青絲帶,蜿蜒于萬點奇峰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波縈回,奇峰倒影,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就是唐代大詩人韓愈贊美漓江的詩句。
春天的黎明〔俄〕屠格涅夫
……春天黎明以前乘車出游時的快感,你知道嗎?你走到臺階上。……深灰色的天空中有幾處閃爍著星星;滋潤的風時時像微波一般飄過來;聽得見夜的隱秘而模糊的私語聲;陰暗的樹木發出微弱的喧噪聲。……你乘著馬車,經過教堂,下山向右轉,駛過堤壩。……池塘上剛起先升起煙霧。你覺得有點兒冷,就用外套領子遮住了臉,你打瞌睡了。馬蹄踏在水洼(wā)里發出很響的聲音;馬車夫吹著口哨。但是這時候你已經走了約莫4俄里,……天涯發紅了;唐鴉在白樺樹叢中醒過來,笨拙地飛來飛去;麻雀在暗沉沉的禾堆四周吱吱喳喳地叫。空氣清朗了,道路更加看得清晰,天色明凈起來,云發白了,田野顯出綠色。農舍里點著松明,發出紅色的火光。這期間朝霞發紅了;已經有金黃色的光帶擴展在天空中,山谷里繚繞地升起一團團煙霧來,云雀響亮地歌頌著,黎明前的風吹出了,……于是緩緩地浮出深紅色的太陽來。陽光像流水一般迸出;你的心像鳥兒一般激昂起來。一切都簇新、開心而可愛!四周遠處都看得清晰了。……太陽很快地升起來;天空明凈。……今日天氣肯定很精彩。一群家畜從村子里向我們迎面而來。你的車子登上山頂。……風景多么好!河流蜿蜒10俄里光景,在霧色中隱隱地發藍,河那邊是大片的水汪汪的青草地;草地那邊有幾個平坦的丘陵;遠處有幾只野鴨在沼澤地上空飛鳴;通過了散布在空氣中的滋潤的陽光,遠處的景色顯得很清晰,……不像夏天那樣。呼吸多么自由,四肢動作多么爽快,全身被春天的清爽氣息覆蓋著,感到多么健壯!……
石鐘乳的形成石鐘乳的形成石灰巖溶洞中,含有碳酸鹽類的地下水,順著巖石裂隙流出,水分蒸發,碳酸鹽類沉淀結晶,漸漸積累成碳酸鈣巖,叫“石鐘乳”“石筍”。游人進入溶洞,只見石鐘乳千態萬狀,琳瑯滿目,在彩色燈光的照射下更顯得多姿多彩,使人猶如置身仙境一般。
九寨溝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縣交界的萬山叢中,有幾條奇妙的山溝,因為四周散布著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九寨溝。
從南坪西行40公里,就來到九寨溝。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澄澈見底,湖底石塊色調斑斕。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這一切美景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凹凸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自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凹凸錯落的瀑布,猶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麗。
接著向縱深行進,四處林深葉茂,游人漸漸稀有。留意,這時你已經走到珍稀動物常常出沒的地區。有時,就在不遠處,有一只體態粗大的金絲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樹上,眨巴著一對機智的小眼睛看著你。有時,會有一群擅長奔跑的羚羊突然竄出來,還沒等你看清它們,就又消逝在前方的叢林中。有時,你的運氣好,會在遠處密密的竹叢中,發覺一只憨(hān)態可掬的大熊貓,正若無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鮮嫩的竹葉。有時,你還會望見一只行動靈敏的小熊貓,從山坡跑下谷底,對著湖面美滋滋地照鏡子。
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溢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桂林山水教案篇3
桂林山水
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相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視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視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桂林山水的掛圖或有關錄象等。學生外出旅游拍的風景照。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結合課后習題理清課文思路。
2、圈劃生字新詞,解決疑難詞語。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愛好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收集、閱讀了有關描寫祖國自然景觀的,想一想:哪處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出來和大家共享。
2.今日,我們來觀賞桂林山水。播放配樂多媒體或出示掛圖,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自讀溝通,感悟語言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出現畫面,讀完后,同座溝通,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溝通,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其次自然段。
(1)視察圖畫、投影或錄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體,先后配樂展示洶涌澎湃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
(3)齊讀課文,提問: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同時配樂老師范讀;或用多媒體,先后播放峰巒宏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組織朗讀競賽,結合賽前提建議、賽后評議,老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
(3)指名配樂朗讀。
5.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出現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老師由“這樣的山圍圍著這樣的水”導讀課文。或者多媒體展示游客乘竹筏暢游桂林山水的動畫,同時出現文字。
(1)引導學生質疑。
(2)引導朗讀、感悟、解疑。重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再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沉醉之感。
三、自主質疑,拓展延長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登記來。
2.分小組溝通,然后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內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3.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般可采納以下三種處理方法,一是利用集體溝通,即時解決;二是存疑,其次課時相機解決;三是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課外書籍(如為什么桂林的山會如此奇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大慶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徽2025年安徽望江縣融媒體中心招聘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上海建橋學院《新能源材料科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統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數據基礎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衡陽科技職業學院《電視制片人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河學院《建筑熱工與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科技學院《社會體育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自貿區與國際商務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區間估計教學課件
- 五年級下冊 教科版 科學 第三單元《讓資源再生》課件
- 2024年武漢市第二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六七二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耳鼻喉技師模擬試題(附參考答案)
- 廢舊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安全生產雙體系培訓資料
- 2024年河南省中職對口升學高考語文試題真題(解析版)
- 水利專業技術崗位競聘演講稿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 主要綠化樹種苗木質量(DB14-T 135-2005)
- 《售后服務體系》課件
- 售后服務人員培訓資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