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細胞課件_第1頁
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細胞課件_第2頁
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細胞課件_第3頁
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細胞課件_第4頁
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細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一第一章第Ⅰ部Ⅰ一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1建立細胞學說的是德國施萊登和施旺。2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

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比利時維薩里法國比夏英國羅伯特·虎克荷蘭列文虎克顯微鏡看到木栓組織細胞,實為細胞壁用顯微鏡觀察到活細胞人體由器官構成的器官是由組織構成細胞學說的意義——

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這里的“統一性”的內容——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細胞。歸納法——完全歸納法:結論是可信的。不完全歸納法:結論可能是可信的。二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1單細胞生物——

能夠獨立完成生命活動。2多細胞生物——

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生長發育的基礎是——

細胞增殖、分化。遺傳與變異的基礎是——

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系統——

彼此間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分有規律地結合而形成的整體。1系統、生命系統

以下都屬于系統,僅細胞屬于生命系統,對嗎?---原子、分子、病毒、細胞。

正確!多細胞生物生命系統的層次植物: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動物: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以上二者的差別:

系統在同一區域內,所有的種群構成群落,群落和它們生活的無機環境,構成生態系統。最大的生命系統是生物圈。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一個池塘中全部的鯽魚一個池塘中全部的魚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草一條小溪里同種龜的全部個體一座山上全部的山毛櫸一座山上所有的樹判斷種群:單細胞生物生命系統的層次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藍細菌等):

細胞(也是個體)酵母菌(真菌):

細胞(也是個體)支原體、衣原體:

細胞(也是個體)眼蟲、變形蟲、衣藻、草履蟲:

細胞(也是個體)

2常見病毒類型舉例DNA病毒:T2噬菌體、HPV(人乳頭瘤病毒)RNA病毒:流感病毒、SARS、COVID-19,煙草花葉病毒、HIV。病毒屬于生物,不屬于生命(系統)。它是寄生性的,沒有獨立的生命系統。延伸——朊病毒朊病毒又稱朊粒、蛋白質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質,是一類能侵染動物并在宿主細胞內復制的小分子無免疫性疏水蛋白質。朊是蛋白質的舊稱,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質病毒,朊病毒(prionvirus)嚴格來說不是病毒,是一類不含核酸而僅由蛋白質構成的可自我復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嚴格來說,朊病毒由于沒有DNA或RNA,并不能進行自我復制。它的復制方式是:朊病毒(SC型PrP型蛋白)接觸到了生物體內正常的C型PrP蛋白,導致C型的變成了SC型。朊病毒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傳染性的病變因子,美國生物學家斯垣利·普魯辛納Prusiner認為它是一種蛋白質侵染顆粒。

由于RNA病毒的存在,2019版教材的個別概念進行了修改----

基因:RNA病毒的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也稱為

基因.基因突變----由堿基對的變化,修改為堿基的變化延伸——類病毒類病毒,又稱感染性RNA、病原RNA、殼病毒,是一種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顆粒。類病毒是一類環狀閉合的單鏈RNA分子,分子量約105Da("真病毒"106~108Da),含246~401個核苷酸。類病毒僅為裸露的RNA分子,棒狀結構,無衣殼蛋白及mRNA活性。為了和病毒加以區分,故命名為類病毒。在天然狀態下類病毒RNA以高度堿基配對的棒狀結構形式存在。類病毒能耐受紫外線和作用于蛋白質的各種理化因素,如蛋白酶,胰蛋白酶,尿素等都不敏感,不被蛋白酶或脫氧核糖核酸(DNA)酶破壞,但對RNA酶極為敏感。屬于克里克的中心法則內容是:

①②⑤中心法則總內容是:①②③④⑤不屬于中心法則的是:⑥①煙草花葉病毒的信息傳遞為:②HIV(逆轉錄病毒)的信息傳遞為:③DNA病毒及DNA生命系統的信息傳遞為:HIV病毒——逆轉錄病毒RNA病毒:逆轉錄、DNA自我復制、轉錄、翻譯(RNA自我復制、轉錄、翻譯)逆轉錄轉錄轉錄、翻譯組裝(含S)(含P)蛋白質

的組成元素:

DNA

的組成元素:C、H、O、N、(S)C、H、O、N、P(99%)

——用32p標記——用35S標記噬菌體如何將DNA和蛋白質區分開,單獨觀察他們的作用?31p

無放射性32S無放射性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細菌噬菌體細菌染色體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

首先,噬菌體的尾端吸附在細菌的表面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侵入

然后,噬菌體通過尾軸把DNA全部注進細菌體內,而蛋白質外殼則留在細菌體外,不起作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侵入合成

噬菌體的DNA在細菌體內,使細胞本身的DNA解體,同時利用細菌的化學成分合成噬菌體自身的DNA和蛋白質,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侵入合成組裝

這些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質外殼組裝出很多個與親代一模一樣的子代噬菌體。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侵入合成組裝釋放

最后,這些噬菌體由于細菌的解體而被釋放出來,再去侵染其他的細菌。辨別病原體為菌還是病毒生化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等。如:1天花病毒、新型的鼠痘病毒;2波特淋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3鼠疫、傷寒、痢疾、腦膜炎、回歸熱皆由病菌引起.(1)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的虛像。如:P→

倒立d等同于將觀察物水平旋轉了180度

放大是指

的放大,不是指面積或體積的放大。放大的倍數越大,看到的標本范圍越小。(2)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

物鏡放大倍數長度寬度

三顯微鏡的使用(3)目鏡越長,放大倍數

。(

螺紋)越小

無(4)物鏡越長,放大倍數

,工作距離(鏡頭距標本的距離)

,視野

。(

螺紋)越大越近越小

(1)若視野中的細胞呈單行,看到的細胞數目與

成反比。10×10看見8個10×40將看見

(2)若視野中的細胞均勻分布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與

成反比10×10看見64個10×40將看見

個放大倍數放大倍數的平方2

4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1,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壁輕輕地刮幾下.4,把牙簽上的碎屑放在生理鹽水中輕涮幾下.5,蓋上蓋玻片.6,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稀碘液.7,用吸水紙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注:植物細胞一般用清水,而非生理鹽水。口腔上皮細胞裝片高倍鏡的使用流程1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2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3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4用細準焦螺旋調焦并觀察。四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或稱為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稱擬核。五界系統---教材的生物分類原核生物界: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放

線菌

動物界真核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單細胞)藍細菌:原核生物、自養需氧型生物、含葉綠素和藻藍素,屬于細菌,比一般細菌要大。環狀DNA分子。水華現象。代表:色球藍細菌、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發菜。藍細菌有很多種。普通念珠藍細菌,別名地木耳、地皮菜、地軟、地踏菜等。普通念珠藍細菌是一種固氮藍細菌。《地踏菜》曰: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采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兇。"支原體-------1.可能是最小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2.屬于原核生物。3.沒有細胞壁。4.有細胞膜,細胞質、DNA、RNA、核糖體。衣原體,屬于原核生物。細胞的共同結構模式(統一性):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集中存在的區域。(儲存遺傳物質的場所)(或者:或者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都有核糖體)統一性的原因: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這是生物界統一性的基礎。植物的細胞壁主要成分:纖維素和果膠。細菌細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真菌細胞壁主要成分:幾丁質!聯系: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基因工程:大腸桿菌菌作為受體,用鈣離子處理,使之處于能吸收周圍DNA分子狀態。藍細菌和酵母菌的根本區別:酵母菌有以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藍細菌沒有以核膜包被的細胞核。答題要求:具體到某一種生物酵母菌有成型的細胞核,直接稱為細胞核,藍細菌沒有成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