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意(zhùyì)缺陷多動性障礙第一頁,共五十五頁。一、概述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又名兒童多動癥(hyperkineticsyndrome),是一類最為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臨床上以注意力集中困難、多動或行為沖動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現(biǎoxiàn)為特征。第二頁,共五十五頁。

ADHD的病名最早是Hoffmann于1854年提出來的由于對病因、主要癥狀、治療的認識(rènshi)不一,本癥被更名多達20余次。Kratner(1932)以“兒童活動過多綜合征”的名稱予以報道。Strauss(1947)等認為該癥是腦損傷的結果,稱之為“腦損傷綜合征”。Gesell(1949)等研究認為,這種腦損傷是輕微的,提出了“輕微腦損傷綜合征”這一病名,簡稱MBD。第三頁,共五十五頁。Chess(1960)以“輕微腦功能失調”取代了“輕微腦損傷”,并于1962年在英國牛津舉行的國際小兒神經病學會議上得到認可。1977年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9版才用了“兒童(értóng)多動障礙”診斷術語。1980年公布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3版)認為這類兒童的核心問題是注意障礙,而名為“注意缺陷障礙”1987年修訂出版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第3版),注意障礙與多動癥狀經常并存這一臨床特點,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第四頁,共五十五頁。男孩(nánhái):女孩9:1—4:1。其差異的原因之一是男孩更具有沖動和攻擊行為,并且容易伴隨品行方面的問題第五頁,共五十五頁。病因

遺傳因素40%多動癥兒童的父母、同胞(tóngbāo)和親屬也患有多動癥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51%,雙卵雙生子為33%第六頁,共五十五頁。神經生化因素-突觸和中樞神經遞質的作用問題單胺類中樞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羥色胺(5-HT)。個體內存在行為促進系統(BFS)和行為抑制系統(BIS),BFS功能:促進外向(wàixiànɡ)行為、性行為和攻擊行為,生化基礎為中腦多巴胺系統。BIS功能:“比較”現實環境和所期望的行為,“抑制”BFS的不適當行為,由中隔海馬系統中的NE和5-HT共同完成。BFS/BIS即DA/NE和5-HT的相對強度影響某一時點的行為,BIS相對較強時,表現為注意力持久和對環境的良好辨別能力,反之,BFS相對較強時,注意力難以保持,外化行為較多。病因

第七頁,共五十五頁。病因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因素由于感覺和運動功能都在額葉進行(jìnxíng)分析、綜合和調節,故許多學者強調額葉在抑制干擾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學者認為ADHD的病因,在于大腦額葉抑制作用的缺陷。多動癥兒童額葉纖維的髓鞘化進程遲緩,需到少年期后才能完成,這也可能是多動癥兒童活動過多的癥狀,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減輕的原因。ADHD兒童的腦電圖提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有覺醒不足,覺醒不足屬于大腦皮質抑制功能障礙,從而誘發皮質下中樞活動釋放,表現出多動行為。第八頁,共五十五頁。病因發育異常發育遲緩,影響(yǐngxiǎng)了兒童的認知功能,一些多動癥兒童對聽覺和視覺刺激的腦電波反應顯出不成熟的信號。第九頁,共五十五頁。病因鉛中毒及食物添加劑問題部分原因(yuányīn)不明的多動癥兒童經青霉胺驅鉛治療后,癥狀可得到緩解。第十頁,共五十五頁。病因社會環境的影響感知運動能力發展期(18M以內),兒童心理處于幼稚期,情感不穩定,自制力差;幼兒時期又是幼童認識世界最敏銳的時期,同時在這個時期的記憶力亦佳,感情的體驗也深刻。如在此時期,家庭內部關系緊張,小兒在家得不到感情上的溫暖,動輒遭受打罵等,或在學校受到不當的體罰教育或歧視(qíshì)等等,都將使小兒受到重大的精神創傷,導致多動等行為問題。第十一頁,共五十五頁。臨床(línchuánɡ)分型按《國際疾病診斷分類手冊》分為4型按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zhěnduàn)和統計手冊》分為3型根據患兒多動的場合不同:廣泛性多動與境遇性多動第十二頁,共五十五頁。臨床(línchuánɡ)分型單純的活動過多和注意障礙注意持續時間短暫且容易分散,活動過度,無明顯的行為障礙和其他發育(fāyù)遲緩。伴有發育延遲的多動癥伴有言語發展延遲、笨拙、閱讀困難或其他特殊技能的發育遲緩。伴有行為障礙的多動癥伴有明顯的行為障礙,但無發育遲緩。其他

第十三頁,共五十五頁。1.注意缺陷障礙伴有多動表現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稱的智力水平(shuǐpíng)的注意困難、沖動任性和活動過多。2.注意缺陷障礙不伴多動與上述癥狀相仿,但無活動過多,其他特征也較輕。3.注意缺陷障礙殘留性是指過去一段時期,患兒出現的癥狀符合1型標準,但目前活動過多已不存在,而注意缺陷障礙和沖動行為持續存在,從未緩解。第十四頁,共五十五頁。1.廣泛性多動指患兒在學校(xuéxiào)、家庭和醫院診室及其他場合都表現為活動過度。發病年齡較早,多數在5歲以前發病,有些在嬰幼兒期就有多動的表現;智商偏低,平均智商為84左右;有較多的發育性異常,如輕微的軀體畸形和神經系統軟體征;伴有比較多的發育延遲性問題,如發育性語言障礙、功能性遺尿、行為沖動、同伴關系比較差、動手能力比較差中樞精神興奮劑的治療效果好。第十五頁,共五十五頁。2.境遇性多動指患兒在學校或者家庭場合中表現出的活動過度。境遇性多動患兒明顯少于廣泛性多動患兒受社會心理因素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比較大對中樞精神興奮劑的治療效果較差容易出現各種品行問題(打人、罵人、不尊敬師長、逃學、考試作弊、撒謊(sāhuǎng)、偷竊、自私)預后比較差。第十六頁,共五十五頁。臨床表現美國精神病協會編制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將ADHD的臨床(línchuánɡ)特征概括為基本特征和相關特征兩大類。第十七頁,共五十五頁。基本特征:過分活動,沖動,注意集中困難,干擾他人,行為易變,反復無常,不能按成人的指令行事相關特征: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wěndìng),固執,與他人相處困難第十八頁,共五十五頁。不同(bùtónɡ)發育階段的臨床表現嬰兒時期很多ADHD兒童在母孕期的胎動特別重。經常發生腸絞痛,易激惹,喂養和睡眠困難。時刻不能安靜,經常敲打自己的頭、搖晃搖籃或小床,好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于學唱兒歌、或色彩鮮艷玩具,甚至在吃飯或吃奶時也容易分心,往往吃不好。睡眠極淺、睡眠時間短,易被驚醒,過分哭鬧,母子關系不協調,不讓他人摟抱,拒絕(jùjué)愛撫,不依戀父母。9%伴有輕微先天軀體畸形。第十九頁,共五十五頁。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到處走動,或擅自走出家門,或好奇心特別強,自己到喜歡去的地方,甚至可以跑步代替走路,不顧危險,經常摔倒或發生(fāshēng)意外事故。經常爬出搖籃或游戲圍欄,或爬到桌子上,或翻越床欄。當患兒進入托兒所或者幼兒園后,不按照阿姨或老師要求去行事,不合作、對抗,不服從;第二十頁,共五十五頁。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將玩具有意或無意地破壞掉,不能專心玩一個玩具看故事書或小人書,一本還沒有看完就要(jiùyào)換另外一本,甚至書還沒有看完,已經被撕扯得亂七八糟看動畫片或聽故事時顯得分神,從來不會專心地完成一件事。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五頁。幼兒期和學齡前期與小朋友一起游戲時,不能按游戲規則進行,隨心所欲,不與他人合作,干擾他人。游戲時可能會表現出攻擊行為,故不受歡迎。挫折閾低,對別人的善意勸告聽不進去,受不得一點(yīdiǎn)委屈,對動物殘忍,經常破壞家里的或公共的財物,攻擊他人,好發脾氣,難以管教。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五頁。學齡期進入學齡期后癥狀特別明顯。多數患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容易分散注意力,小動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扭動,或任意離開座位走動,哄鬧,學習困難,不能全神貫注地完成作業。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對刺激(cìjī)的反應過強。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五頁。學齡期沖動任性,情緒不穩,有攻擊行為,與同伴相處困難,是班上的“小丑”。常受到家長和教師的批評,不受小同學歡迎,這樣會使患兒的自尊心受到創傷,學習(xuéxí)更加糟糕,形成惡性循環。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五頁。少年期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動(huódòng)過多仍然是少年期患兒的主要問題。沖動、自尊心低下、學習成績差和作業完不成仍繼續存在。與老師、同學、家長的關系不融洽,喜歡與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品行不良的學生在一起,逐漸出現攻擊行為、反社會行為,甚至出現青少年犯罪。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五頁。主要(zhǔyào)的臨床表現1.注意障礙:最主要癥狀主動注意力的不足和被動注意力的相對亢進聽課、做作業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常常不斷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不能仔細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粗心發生錯誤。交談時心不在焉,似聽非聽。有意回避(huíbì)或不愿意從事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這些作業或指定的其他任務。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或其他隨身物品,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主動注意力不足)。對有趣的電視節目、書刊、新奇的游戲和游戲機等會全神貫注或相對集中注意力(被動注意亢進)。重癥:主動或被動注意都明顯不足。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五頁。2.活動過多由于注意障礙,自控能力差,導致活動過多。為維持覺醒不足的皮層活動而作自我刺激的表現。在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活動量和活動內容(nèiróng)比預期的明顯增多,在需要自我約束或秩序井然的場合顯得尤為突出。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五頁。2.活動過多表現:過分不安寧(ānníng)和小動作多,跑來跑去;在教室內不能靜坐,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搖桌轉椅,招惹別人,離開座位走動;話多、喧鬧、故意鬧出聲音以引起別人注意;喜歡危險的游戲,爬高下低,喜歡惡作劇。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五頁。3.沖動行為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引發的快速、不精確的行為反應。目前認為ADHD家長(jiāzhǎng)的訓斥打罵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情感更加脆弱,容易出現下列情感和行為異常: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五頁。3.沖動行為①退縮、回避。失敗和挫折的經歷其害怕再次遭到打擊,采取退縮和回避的方式進行自我防衛,試圖改變其處處受責難的局面。害怕上學、不做作業、逃避考試、逃學退縮、回避行為常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有意對抗,因而會加重懲罰。但這樣做癥狀會更加(gènjiā)重。家長、老師的憤怒情緒會更加(gènjiā)強烈,形成了“退縮回避一懲罰加重一退縮回避”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使ADHD癥狀遷延而加重。第三十頁,共五十五頁。②幻想和孤獨。由于在學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呵護、關心和樂趣,便會自己尋求一個“清靜而快樂”的世界來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滿足,出現幻想和孤獨的癥狀。整日憂郁少言、悲觀失望、不與同學玩耍和交往,甚至與父母等親人也很少言語因為對學習環境有恐懼感,一到學校就會訴述自己不舒服(shūfu),有病,需去醫院診治。降低自己的實際年齡,轉而喜歡幼小兒童做的游戲,以此來避免同齡兒童對他們較高的要求。影響學業,導致學習困難。易形成適應障礙、孤獨癥等。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五頁。③過度補償。為了抗衡自卑情緒,補償自尊心受到的傷害,他們(tāmen)會依仗自己在諸如組織能力、體力等方面較強的優勢,在班級里組織小團體、領頭調控、操縱或強制其他同學入伙,在課堂內外起哄,欺負批評、鄙視他們(tāmen)的同學。對老師和同學惡作劇,甚至結伙斗毆等。并以這種攻擊性的手段來顯示自己的能力,否認自己的不足,補償自身的缺陷。易造成行為障礙,甚至構成青少年犯罪。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五頁。④掩飾和否認。為了逃避責難,當老師(lǎoshī)或家長批評時就搶先通過開玩笑、扮小丑、做鬼臉、哄騙等方法來控制局面,引開批評者的注意力。或者是先嘲弄一下自己,以阻止別人的嘲笑或批評。有的會完全否認自己的不良表現,把自已的過失歸罪于老師同學的批評和家長的責備打罵。有的家長也會認為小兒活潑聰明,其不良行為、學習困難是學校老師和其他同學的過錯等因素造成的。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五頁。⑤學習困難(kùnnɑn)。在校表現較差,學習成績為低分、留級。25%-31%高中不能畢業。60%ADHD伴有學習困難。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五頁。⑥神經(shénjīng)和精神的發育異常。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也困難。少數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低下等。智力測驗顯示部分患兒的智商偏低。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五頁。⑦品行障礙。多動癥與品行障礙的同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在兒童少年期反復、持續出現的攻擊性或反社會性行為,如辱罵(rǔmà)、打人、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說謊、逃學、流浪不歸、縱火、偷盜、欺騙以及對異性的猥褻行為等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準則的行為。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五頁。⑧其他異常。咬指甲、吸吮手指、口吃、言語不清等表現。有的可有耳廓位置低、眼睛內眥贅皮、斜視(xiéshì)、小指短、通貫手、平足等先天缺陷。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五頁。病程(bìngchéng)和預后典型患兒的發病年齡較早,多數父母在10~18個月時就觀察到患兒運動性活動顯著,睡眠和飲食不規律。大多數破壞性行為出現在學齡前期到學齡期,攻擊、沖動行為和活動過多變得明顯。診斷(zhěnduàn)ADHD最多的是在小學階段,年齡在9歲左右。ADHD的癥狀常貫穿于整個童年時代,在15歲時,75%仍完全符合ADHD的診斷標準。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五頁。合并品行障礙者預后不良。合并閱讀困難和情緒障礙(如抑郁、焦慮)、有不良的家庭和社會心理因素、智力偏低者預后較差。家境(jiājìng)良好、智商正常、父母教育幫助得當、并早期給予干預治療者,預后較好。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五頁。ADHD患兒至成人后在求職上有其擅長之處,因為他們旺盛的精力和好動的個性特征,他們適宜于銷售、軟件設計、股票經營(jīngyíng)、藝術等職業,這是ADHD患兒的優勢所在。第四十頁,共五十五頁。診斷詢問病史由與患兒關系密切的家長和教師提供一個正確的、完整的病史。母孕期有無嗜煙酒、外傷史,胎動情況如何,圍生期有無產傷、產程過長、窒息等病史,家族中有無多動、癲癇(diānxián)和品行障礙等病史;患兒發育史和健康史;現病史包括出生后有無好哭鬧、活動過度表現,言語、動作、智能發育如何等。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五頁。一般體格檢查和神經、精神檢查注意生長發育、營養狀況,聽力、視力情況,有無皮膚病、慢性肝炎、結核及貧血(pínxuè)等有關的體征,有無畸形。軟體征包括肌張力、生理反射、協調和共濟運動、病理反射等。協調和共濟運動的檢查可作指鼻、對指、系鞋帶、投籃球、獨腳跳試驗。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五頁。心理測評

(1)智力測驗常用中國修訂的韋氏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WIPPS—CR)和韋氏學齡兒童智力量表(WISC—CR)。多動障礙患兒的智力多在正常水平或處于(chǔyú)邊緣智力水平(總智商在70-90之間)。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五頁。量表由父母評定(píngdìng)的Conners父母用癥狀問卷(PSQ)由教師填寫的教師用評定量表(TRS)可由父母、教師和研究者共用的Conners簡明癥狀問卷(ASQ)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五頁。Comnen父母(fùmǔ)用癥狀問卷1.某種小動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拉頭發、拉衣服上的布毛)2.對大人粗魯無禮3.在交友或保持友誼(yǒuyì)上存在問題4.易興奮,易沖動5.愛指手劃腳6.吸吮或咬嚼(拇指、衣服、毯子)7.容易或經常哭叫8.脾氣很大9.白日夢10.學習困難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五頁。11.扭動不安12.懼怕(新環境、陌生人、陌生地方、上學)13.坐立不定,經常“忙碌”14.破壞性15.撒謊或捏造情節16.怕羞17.造成的麻煩比同齡孩子多18.說話與同齡兒童不同(像嬰兒說話、口吃、別人不易聽懂)19.抵賴錯誤或歸罪(guīzuì)他人20.好爭吵第四十六頁,共五十五頁。21.撅嘴和生氣22.偷盜23.不服從或勉強服從24.憂慮比別人多(憂慮孤獨、疾病、死亡)25.做事有始無終26.感情易受損害27.欺凌別人28.不能停止重復性活動(huódòng)29.殘忍30.稚氣或不成熟(自己會做的事仍要幫忙,依纏別人常需鼓勵、支持)第四十七頁,共五十五頁。31.容易分心或注意力不集中成為一個問題32.頭痛33.情緒變化迅速、劇烈34.不喜歡受紀律的約束35.經常打架36.與兄弟姊妹不能很好相處37.在努力中容易泄氣38.妨害其他兒童39.基本上是一個不愉快(yúkuài)的小孩40.有飲食問題(食欲不佳、進食中常跑開)第四十八頁,共五十五頁。41.胃痛42.有睡眠(shuìmián)問題(不能入睡、早醒、夜間起床)43.其他疼痛44.嘔吐惡心45.感到在家庭圈子中被欺騙46.自夸和吹牛47.讓自己受別人欺騙48.

有大便問題(腹瀉、排便不規則、便秘)第四十九頁,共五十五頁。(1)注意(zhùyì)缺陷:6項以上,持續6個月①在學習、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往往不能仔細注意到細節,或者常發生粗心所致的錯誤。②在學習、工作或游戲活動時,注意往往難以持久。③與之對話時,往往心不在焉,似聽非聽。④往往不能聽從教導以完成功課作業、日常家務或工作(并非因為對立行為或不理解教導)。⑤往往難以完成作業或活動。⑥往往逃避、不喜歡或不愿參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業或工作,如做功課或家務。⑦往往遺失作業或活動所必需的東西,如玩具、課本、家庭作業、鉛筆或其他學習工具。⑧往往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⑨往往遺忘日常活動。第五十頁,共五十五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