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常見的酸和堿(2021?畢節市七星關區陰底中學)為測定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邊滴邊振蕩、室溫下用pH計測得錐形瓶中溶液pH變化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0 就鹽酸用錐形瓶中溶液為無色時其pH=7a點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b點時鹽酸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c點溶液的溶質有NaCl和NaOH【答案】C【詳解】A、 錐形瓶中溶液為無色時,可能顯中性,也可能顯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選項說法錯誤。B、 a點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a點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故選項說法錯誤。C、 b點溶液的pH等于7,溶液顯中性,b點時鹽酸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D、 c點溶液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說明稀鹽酸過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HCl和NaCl,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o(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化學實驗操作要注重規范性和安全性,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同時也體現了實驗者的化學素養。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詳解】A、 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B、 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 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 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選B。(2021?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洗滌劑除油污是乳化作用,則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則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一定是燃燒在空氣中鐵制品比鋁制品更易腐蝕,則鐵比鋁的金屬活動性強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則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答案】D【詳解】A、 洗滌劑除油污是乳化作用,但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作用,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選項推理錯誤。B、 燃燒伴有發光、放熱現象,但有發光、放熱現象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發光、放熱,故選項推理錯誤。C、 在空氣中鐵制品比鋁制品更易腐蝕,不是因為鐵比鋁的金屬活動性強,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因此鋁制品抗腐蝕性強,故選項推理錯誤。D、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稀鹽酸屬于酸溶液,則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
紅色,故選項推理正確。故選:Do(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治療胃酸(主要成分是HC1)過多,可服用含Al(OH)的藥3A.KOH與胃酸不反應B.KOH易溶于水C.A.KOH與胃酸不反應B.KOH易溶于水C.KOH有強烈的腐蝕性D.Al(OH)的來源更廣泛【答案】A【詳解】治療胃酸(主要成分是HC1)過多,可服用含Al(OH)3的藥片且來源廣泛;氫氧化鉀易溶于水且和胃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但是氫氧化鉀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可以使用KOH替代o故選:Ao(2021?浙江金華?中考真題)稀HC1和NaOH溶液混合后無明顯現象,要證明兩者已發生化學反應,如圖操作及實驗現象(或結果),不能證明反應發生的是稀HUNaOHg'?在混合液中加金屬Zn,無氣泡產生在混合液中加無色酚酞,溶液呈無色的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用pH試紙測混合液的pH,測得pH等于7【答案】C【詳解】A、 加入金屬Zn,無氣泡產生,說明稀鹽酸已完全反應,能證明反應發生,選項不符合題意;B、 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呈無色,說明氫氧化鈉已完全反應,能證明反應發生,選項不符合題意;C、 氯化鈉、鹽酸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證明反應發生,選項符合題意;D、用pH試紙測混合液的pH,如pH=7,溶液酸堿性發生了改變,能證明反應發生,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o
(2021?湖北黃岡?)向一包久置于空氣中的生石灰干燥劑樣品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樣品加水溶解,靜置,上層清液中可能含有2種溶質B?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為75%樣品中鈣兀素的質量一定為2g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一定為2.2g【答案】C【詳解】A、 向一包久置于空氣中的生石灰干燥劑樣品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有氣泡產生,推出生石灰干燥劑中含有碳酸鈣,則生石灰干燥劑成分為CaO和CaCO3或CaO、Ca(OH)2、CaCO3或CaCO3等,則樣品加水溶解,靜置,上層清液中溶質為Ca(OH)2,故選項錯誤;B、 分析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可得如下關系,設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為x,2HC1 ?Cad?Ca273 40100gx3.65% xx=40100gx3.65%=73x=2g,若生石灰沒變質,則CaO的質量為2g一40xl00%=2.8g,則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牛56 2.8gxl00%^71%,若生石灰變質,則鈣元素的質量分數一定小于71%,故選項錯誤;C、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為2g,故選項正確;D、 設樣品都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CaCO+2HC1=CaCl+HO+COTTOC\o"1-5"\h\z3 2 2 273 44\o"CurrentDocument"100gx36.5% yy=44100gx3.65%=73y=2.2g,若樣品部分變質,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小于2.2g,故選項錯誤。故選C。(2021?湖北鄂州?)向盛有一定量固體的燒杯中加入某溶液,固體質量變化與圖像相符的是B.Cu-Zn合金中加入稀硫酸C.CuO中加入稀鹽酸D.Mg(OH)中加入稀鹽酸2【答案】B【分析】根據圖像可知,向盛有一定量固體的燒杯中加入某溶液,圖中固體質量不斷減少,當完全反應時固體質量不再變化,不能減小到0。【詳解】A、 MnO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質量一直不變,所以A錯誤;2B、 Cu-Zn合金中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固體質量不斷減少,鋅完全反應后,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固體質量不為0所以B正確;C、 CuO中加入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固體質量不斷減小到0所以C錯誤;D、 Mg(OH)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固體質量不斷減小到0所以D錯誤;2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圖像理解以及反應過程中物質變化的關系,需要熟練掌握各物質的化學性質。(2021?遼寧營口?)某同學用pH試紙測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如下,其中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是物質蘋果汁醬油食鹽水爐具清潔劑pH35712A.食鹽水 B.爐具清潔劑 C.蘋果汁 D.醬油【答案】B【分析】無色酚酞試液遇堿變紅,遇酸不變色。【詳解】A、食鹽水的pH=7,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B、 爐具清潔劑的pH=12>7,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C、 蘋果汁的pH=3<7,呈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D、 醬油的pH=5<7,呈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選B。(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物質結構決定性質,物質性質決定用途,反應本質決定變化現象。如圖是小科構建的氫氧化鈣部分知識網絡,其中“—”表示相連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X與圖中所給物質的類別不同。請回答:酚酞試液在Ca(OH)2溶液中顯紅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離子是 。列舉熟石灰[Ca(OH)2]在工農業上的一種用途 。X溶液能與Ca(OH)2溶液反應并產生藍色絮狀沉淀,寫出產生該實驗現象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答案】OH- 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廢液等) CuSO4+Ca(OH)2=Cu(OH)2J+CaSO4【詳解】(1)能使酚酞變紅的是堿性溶液,堿性溶液是指常溫下pH大于7,即氫氧根離子濃度大于氫離子濃度的溶液,所以題中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離子是氫氧根離子;熟石灰是堿性物質,在工農業上可以用來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廢液等;由實驗結果產生藍色絮狀沉淀可推斷出產生了可溶性銅鹽,所以可得出該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Ca(OH)=Cu(OH)+CaSO,X為銅的可溶性鹽均可。4224(2021?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現有①苛性鈉、②小蘇打、③生石灰、④熟石灰四種物質,請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可治療胃酸過多的物質 (填序號,下同)。能作食品干燥劑的物質 。【答案】② ③【詳解】小蘇打是NaHCO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氧化鈣,可用作食品干燥劑。(2021?黑龍江伊春?中考真題)思維導圖是激發大腦潛能、練就科學思維的有效方法。圖示中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圖中“一”表示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相互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且省略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分析推理,回答問題:TOC\o"1-5"\h\z物質A的化學式 。A與D反應的微觀實質為 。B-A的化學方程式為 。DfC的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Ca(OH)2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CaO+H2O=Ca(OH)2 置換反應【分析】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則A為氫氧化鈣;A與B可以相互轉化,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B為水;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則E為碳酸鈣;B與C可以相互轉化,D可以與A以及E反應,D可以生成B、C,則D為鹽酸,C為氫氣;代入框圖,推斷合理。【詳解】⑴由分析可知,物質A的化學式為Ca(OH)2。A與D反應為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微觀實質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B為水,A為氫氧化鈣,B—A的反應為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D為鹽酸,C為氫氣,D-C的反應是鹽酸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氯化物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2021?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步驟1: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猜想一不止確步驟厶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過一會有白色沉淀產生。猜想二不止確,猜想三正確反思與拓展)1)實驗步驟2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 (2)燒杯中的溶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寫一條)。(3)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一種物質,該物質可以是 (寫化學式)【答案】Ca(OH)2+2HCl=CaCl2+2H2O可能是CaCl2和HCl溶液不變紅色先有氣泡產生CaCl2+Na2CO3=CaCO3;+2NaCl腐蝕鐵質下水管或污染水源CaCO3【詳解】□、該中和反應是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故填:Ca(OH)2+2HCl=CaCl2+2H2O;□、反應后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有三種可能,一是氫氧化鈣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aCl2,反應物只有氯化鈣,這就是猜想二;還有就是反應物有一種剩余,猜想一是氫氧化鈣剩余,猜想三應該是鹽酸剩余,故填:CaCl2和HCl;步驟1中入幾滴酚酞溶液,是為了驗證氫氧化鈣的有無,根據猜想一不正確,可知不含氫氧化鈣,故填酚酞溶液不變紅;步驟2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是為了驗證HCl的有無,先發生的反應是HCl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鈉,后發生的反應是CaCl2與碳酸鈉反應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故填:先有氣泡產生;實驗步驟2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J+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燒杯中的溶液含有鹽酸,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蝕鐵質下水管或污
染水源,故填:腐蝕鐵質下水管或污染水源;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就是除去鹽酸,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碳酸鈣,把鹽酸轉化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過量的碳酸鈣過濾即可除去,故填:CaCO3。【點睛】本題是沒有實驗現象的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的實驗題,難度較大。分析清楚反應后的可能情況是解決本題的關鍵。(2021?山東臨沂?中考真題)硫酸是一種常見的酸,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室濃硫酸稀釋的方法是2)為研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溶液有顏色變化的是實驗中,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填序號),D2)為研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溶液有顏色變化的是實驗中,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填序號),D稀p稀-不古 1:硫-硫硫丿酸P酸E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答案】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Zn+HSO=ZnSO+HT2442ACD有白色沉淀生成【詳解】(1) 稀釋濃硫酸: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熱量及時的散發出去,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2) 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產生氣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SO=ZnSO+HT;2442A、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故滴加稀硫酸,溶液變為紅色,符合題意;B、 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產生氣泡,溶液無顏色變化,不符合題意;C、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符合題意;D、 氫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符合題意;E、 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鹽酸,溶液顏色不變,不符合題意。故選ACD;E試管中,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和鹽酸,產生白色沉淀。(2021?山東煙臺?)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在空氣中久置的某氫氧化鈉樣品是否變質,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A、B、C、D四組探究實驗。查閱資料)氯化鈣、氯化鋇溶液都呈中性。(實驗探究)取適量該氫氧化鈉樣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將得到的溶液分別加入到四支試管中,再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酸(足量)、酚酞試液、氫氧化鈣溶液、氯化鈣溶液,如圖所示:(分析與結論)(1)上述四組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號)。(2)實驗A中,觀察到 的現象,說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3)實驗D中,證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繼續探究)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四支試管中反應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個潔凈的大燒杯中(如上圖),充分攪拌、靜置,觀察到燒杯內上層清液呈紅色,下層有白色沉淀。(提出問題)上層清液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猜想與假設)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可能是碳酸鈉、氫氧化鈣和 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兩種。設計實驗)取少量燒杯中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現象與結論)預測現象結論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②若無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氫氧化鈣(實驗反思)同學們認為上述預測現象②所得結論不嚴密,原因 。【答案】B 溶液中有氣泡冒出 CaCl+NaCO=CaCO+2NaCl 氫氧化鈉2233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也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所以不能僅僅根椐溶液變紅就判斷溶液中只是氫氧化鈣【詳解】(1)氫氧化鈉樣品在空氣中變質,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不能根據溶液變紅判斷氫氧化鈉已
經變質,所以,實驗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填:Bo(2)實驗A中,向試管中加入鹽酸,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若觀察到溶液中有氣泡冒出,則說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故填:溶液中有氣泡冒出。(3)實驗D中,向試管中加入CaCl2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若觀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證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NaCO=CaCO+2NaCl2233猜想與假設: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上層清液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本題中,溶于水能夠顯堿性的物質有:碳酸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所以,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可能是碳酸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兩種。故填:氫氧化鈉。現象與結論:①向上層清液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和氯化鈉,證明上層清液中有碳酸鈉;且生成溶液呈紅色,則溶液呈堿性,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鋇均顯中性,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會生成碳酸鈣沉淀,無法共存,則溶液中還含有氫氧化鈉,即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故填: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實驗反思:預測現象②中,若無沉淀生成則上層清液中不含碳酸鈉,溶液呈紅色則溶液呈堿性,除了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氫氧化鈉溶液也顯堿性,可能含有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兩種。故填:氫氧化鈉溶液也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所以不能僅僅根椐溶液變紅就判斷溶液中只是氫氧化鈣。(2021?遼寧撫順?中考真題)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驗證硫酸的性質時,進行了以下實驗。稀硫酸鋅粒氧化鐵氫氧化碳酸鉀硝酸頓鈉溥液諸液濬液團三(實驗一)濃硫酸稀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圖一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 。(實驗二)溶液濃度對硫酸化學性質的影響。圖二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 (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實驗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組同學按圖三進行實驗。(1) 試管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 試管2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 向試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無明顯現象,要證明二者已經發生反應,可選用 (填字母序號)繼續進行實驗,以達到實驗目的。A酚酞溶液 B氯化鋇溶液 C硫酸銅溶液(4) 小組同學將4、5兩支試管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白色沉淀。同學們對白色沉淀的成分產生了興趣,繼續進行實驗。(提出問題)白色沉淀的成分是發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BaSO4、BaCO3(實驗與結論)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白色沉淀與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猜想二成立。實驗結束后,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對廢液缸中的固體物質進行了回收。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 (填一種具體物質),處理后再排放。【答案】放熱 B Zn+H2SO4=ZnSO4+H2T 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A BaSO4 有氣泡產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熟石灰【詳解】[實驗一]圖一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石蠟受熱熔化,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放熱;[實驗二]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濾紙碳化,而稀硫酸不能,圖二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實驗三](1) 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T;(2) 試管2稀硫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氧化鐵是紅棕色固體與稀硫酸酸反應,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3) A、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證明二者反生反應;B、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鋇溶液,氯化鋇與氫氧化鈉不反應,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C、 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與硫酸鈉,再滴加稀硫酸,氫氧化銅溶解,不能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答案:A;[做出猜想]碳酸鉀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硝酸鉀和碳酸鋇沉淀,硫酸鉀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硝酸鉀和硫酸鋇沉淀,所以猜想一:BaSO4;[實驗與結論]猜想一、二都有硫酸鋇,只需證明有碳酸鋇即可,碳酸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證明猜想而成立;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硫酸與氫氧化鈣發生中和反應,產物不會污染環境,處理后再排放。(2021?寧夏)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進行澈與酸堿指示劑反應”的實驗時,將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變成了紅色,但過一會兒紅色卻消失了。于是,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這一異常現象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與假設)甲同學:酚酞與O2發生了反應;乙同學: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發生了反應;丙同學:與NaOH溶液濃度大小有關;你的猜想 (寫一條)。(設計與實驗)甲、乙丙三位同學為了驗證各自的猜想,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探究。
1)甲同學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目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①取少量實驗中的NaOH溶液于試管中,再加熱煮沸溶液變紅,過一會兒紅色消失。甲同學的猜想(填“正②將①中的溶液冷卻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確”或“不正確”)(2)乙同學設計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紅色褪去,他認為自己的猜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OA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
- 員工同意轉正評語
- 浙江省十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數學試題(解析版)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課件
- 《醫護人員職業防護》課件
- 走向綠色經營
- 《管理能力提升培訓》課件
- 外貿單證實務馬玉娟課件
- 《紫外測溫工作原理》課件
- 《企業財務優化》課件
- 2025陜西省煙草專賣局招聘51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3年第三屆概論二等獎教案:吳寧 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 《萬科的產品戰略》課件
- 題型04 化學工藝流程題-【好題匯編】備戰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江蘇專用)
- 2025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DB3702T 0008-2021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大數據認證服務規范
- 2025屆山東省濰坊市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 “雙減”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優化路徑探索
- 期中試題(含答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冊
- 剪映專業版教學課件
- 剝離土方合同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