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是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為實行有效限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供應科學依據。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篩選、識別,是一個科學的推斷過程,是一個動態且不斷完善的過程,貫穿職業衛生工作的始終。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料、評價是科學合理地闡述、預料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實際危害性質、程度及其作用條件。3/6/20231評價方法:①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限制效果評價;②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③有害作業的分級評價;④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效果評價;3/6/20232第一節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職業性有害因素識別(ident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是依據人群證據和試驗數據,通過科學方法辨別和認定職業活動中可能對職業人群健康、平安和作業實力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或條件。職業有害因素識別內容:發覺、確定未知、新的職業有害因素;辨別找出已知、確認的職業有害因素。3/6/20233一、識別和鑒定未知職業有害因素的原理與方法原理:自于流行病學探討的因果關系推斷。職業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損害是果,職業性有害因素與職業危害之間存在因果聯系,職業接觸該因素引發、加重、加速了職業危害的發展。3/6/20234未知職業有害因素的識別和鑒定方法:3/6/20235二、識別和篩選已知職業有害因素的原理與方法原理:1.利用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規律性、相像性、相關性及系統性等基本特征。2.相識事物之間聯系的必定性,發覺事物性質、運動變更規律之間的相像性,利用事物運動和變更中的慣性。3.明確事物發展過程中各因素之間存在的依存關系和因果關系,接受系統分析方法進行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3/6/20236已知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和篩選方法:1.類比法2.檢查表法3.工程分析法4.閱歷法5.檢驗、檢測法此外還可結合工作須要接受理論推算法、文獻檢索、專家論證等方法進行識別。3/6/20237三、職業有害因素識別的內容(一)毒物的識別:3/6/20238(二)粉塵的識別:3/6/20239(三)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識別:1.噪聲的識別:主要包括對聲源、噪聲強度、噪聲頻率分布、噪聲暴露時間特性等的識別。2.振動的識別:主要是識別生產過程中接觸振動的作業和振動源。3.高溫作業的識別:高溫作業的識別是依據國家職業衛生標準中關于高溫作業的定義,分析確定作業條件而識別鑒定是否為高溫作業。4.非電離輻射的識別:非電離輻射的識別關鍵在于具體了解生產設備運行時的電磁輻射狀況,充分考慮作業工人的接觸狀況,通過對不同頻率、不同波長電磁輻射的輻射強度測定進一步識別非電離輻射。5.電離輻射的識別:電離輻射的識別除了明確放射源以外,進行個人暴露劑量測定、環境電離輻射檢測、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測量等。3/6/202310(四)未知職業有害因素識別中的因果推斷①聯系的時間依次(temporality)②關聯的強度(strength):相對危急度(RR)③劑量-反應關系(biologicalgradient)④關聯的合理性(plausibility)⑤關聯的一樣性(coherence)⑥關聯的可重復性(consistency)⑦關聯的特異性(specificity)⑧試驗證據(experimentalevidence)3/6/202311職業環境監測Occupation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是對作業者作業環境進行有支配、系統的檢測,分析作業環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質、強度及其在時間、空間的分布及消長規律。其次節職業環境監測3/6/202312職業環境監測的意義:1、評價作業環境的衛生質量:2、估計作業者的接觸水平:3/6/202313職業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點:★多樣性:種類多,同時存在多種因素★變動性:強度及其在時間、空間的分布不斷變動★工人接觸的間斷性3/6/202314確定監測對象和擬訂監測方案:★初步了解生產環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查閱有關文獻和參照其它單位的閱歷確定監測的主要對象★確定監測對象★建立監測體系★擬訂監測方案☆監測地點☆監測時間☆監測周期☆監測記錄表3/6/202315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試驗課內容1.采集氣體和蒸汽:(1)主動采集:通過動力系統,主動收集確定量空氣樣,富集其中污染物;(2)被動采集:通過擴散或滲透,吸附有害物;(3)用可與待測物起化學反應的液體吸取,用顏色反應檢測物的量;(4)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如惰性塑料袋、玻璃瓶、不銹鋼桶(5)用直讀式檢測儀,干脆檢測空氣中特定的有害物。2.采集空氣中顆粒性物質:通常用濾膜采集空氣中顆粒性物質。3/6/202316
空氣樣品的采集方式(化學因素)1、個體采樣(呼吸帶跟蹤采樣):不適合于采集空氣中濃度特別低的化學物。3/6/2023172、定點區域采樣3/6/202318采樣的測定方式:1.全天一個樣品連續測量2.全天多個樣品連續測量3.部分時間連續多個樣品測量4.瞬(短)時多個樣品測量——5分鐘3/6/2023193/6/202320監測策略1.個體采樣:不同工種的操作工的監測:同一工種班組監測人數:3/6/2023212.定點區域采樣采樣原則: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盡可能靠近作業者、呼吸帶(高度1.5m);一個工作場所內1~3臺同類生產設備,一個監測點,4~10臺設2個點,10臺以上至少設3個點;儀表限制室和作業者休息室內一般設1個點;一次采樣時間:15min-60min,最短采樣時間不應小于5min;每個監測點,8h,采樣2次,每次同時采集2個樣品;工作班內濃度變更不大,可在工作起先1h后的任何時間采樣2次,在濃度變更大的監測點,2次采樣應在濃度較高時進行,其中1次在濃度最大時進行。3/6/2023223.長期監測支配:1.采樣參照國家規范要求執行;2.常常性衛生監督:最少每年監測1次,不符合標準的,每3個月監測1次-直至合格。3.預防行衛生監督:連續采樣測定3次。3/6/202323采樣數據表述:個體采樣結果可以與時間加全平均容許濃度限值比較,定點區域采樣結果可以與最高容許濃度或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比較。對于一組長期監測數據,可依據它們的分布特點,用適當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閱歷表明,這些數據的分布確定不符合正態分布,因此簡潔地用算術均數和標準差表示不合適。數據不多,可以用中位數和百分位數表示。3/6/202324對于區域采樣數據,不主見不同監測點合并表示。因為監測點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濃度低的點數據多,會掩蓋問題嚴峻性。如濃度高的監測數據多,往往會夸大問題嚴峻性。對每一個監測點可以計算出平均水平和離散程度。進一步可結合工時法估計車間作業者的接觸水平。3/6/202325衛生部《生產環境有害物質濃度測定年報表》規定常用統計指標有:
3/6/202326
第三節生物監測(BiologicalMonitoring)生物監測:是指系統地監測人體生物材料(血、尿和呼出氣等)化學物及其代謝物的含量或由他們所致的生物效應水平,將測得值與參考值相比較,以評價人體接觸化學物質的程度及其對健康產生的潛在影響。3/6/202327一、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概念:它是機體與環境因子(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任何可測定的變更,這些變更必需有明確的生物學意義,可作為生物監測的指標。分類:接觸標記物、效應標記物、易感性標記物。3/6/202328(一)接觸性生物標記物反映機體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學物或其代謝物或外源性化學物與某些靶細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產物的含量。接觸性生物標記物如與外劑量相關或與毒作用效應相關,可評價接觸水平或建立生物閾限值。3/6/202329(二)效應生物標記物指機體中可測出的生化、生理、行為或其他變更的指標。3/6/202330(三)易感性生物標記物即反映機體先天具有或后天獲得的對接觸外源性物質產生反應實力的指標。既可以與遺傳有關,又可以與環境誘發有關。如環境化學物在接觸者體內代謝酶及靶分子的基因多態性,屬遺傳易感性標記物。當環境因素作為應激原時,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反應及適應性,亦可反映機體的易感性。易感性的生物標記物可用以篩檢易感人群,愛護高危人群。3/6/202331二、生物監測的特點(一)反映機體總的接觸劑量和負荷:(二)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3/6/202332三、生物監測策略(一)毒物代謝動力學:主要考慮生物半減期半減期長短與采樣時間的關系半減期至適采樣時間2h半減期太短,生物監測不適用2-10h班末或次日班前10-100h班末或周末>100h采樣時間不嚴格3/6/202333(二)監測項目和指標選擇原則依據毒物中毒機理和體內代謝動力學以及監測目的而定。志向的生物監測檢測指標應既有特異性,又有很好的劑量-反應(效應)關系,同時應便于取材。若特異性差,但劑量-反應好,可聯合運用。3/6/202334(三)生物監測樣品的選擇尿樣、血樣、呼出氣、其它3/6/202335四、結果的評價及生物接觸限值由于各國所制定衛生標準的基礎不同,其名稱及含義也有所不同。BEI,biologicalexposureindices(美國)BAT,biologicaltolerancevalue(德國)BLV,biologicallimitvalues(中國)我國頒布的職業接觸生物限值的化學物有17種3/6/202336五、生物監測的結果說明及局限性1.個體評價:所得的結果與生物接觸限值或合適的參考值進行比較。2.群體評價:生物監測結果可以在群體基礎上進行比較,即通過群組數據的統計分析作出評價。3/6/202337六、生物監測的局限性有些化學物不能或難于進行生物監測:如刺激性鹵素、無機酸類、二氧化硫等酸酐、肼等化學活性大,刺激性強的化合物,由于在接觸呼吸道黏膜或皮膚時就起反應而無法監測;有些吸入體內后不易溶解,如石英、碳黑、氧化鐵、石棉、玻璃纖維等,沉積在肺組織中,無法制定生物接觸限值;屬正常代謝產物的一類物質,一般參比值波動范圍大,作為生物監測指標的意義也不大。3/6/202338對某些職業毒物或其代謝產物目前尚無檢測方法。生物監測不能反映車間空氣中化學物的瞬間濃度的變更規律。生物監測對象是人,監測對象依從性的問題值得重視,因此,所用的方法應不給監測對象帶來不便和苦痛,更不能損害健康。3/6/202339
第四節職業衛生調查3/6/202340一、職業衛生調查形式
(一)職業衛生基本狀況調查1.調查目的:建立工礦企業職業衛生檔案。2.調查內容:基本狀況:單位名稱、注冊類型、行業分類等。主要工作場所的勞動條件:主要車間、工段和工種的建筑設計布局是否合理等。主要產品和工藝流程:包括生產工藝流程圖、有害因素分布圖、原材料清單等。防護設備及其運用、修理等狀況。職業性有害因素及其接觸人數。作業環境及接觸者健康狀況:職業性有害因素環境監測,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職工健康檢查等。......3/6/202341(二)職業衛生專題調查1.調查目的:探究職業性有害因素對職業人群健康的影響。2.調查項目:專題調查的項目可視實際須要加以選擇。職業性有害因素與職業人群健康關系的調查工作有關疾病調查環境監測方法探討生物監測探討確定職業接觸限值預防措施效果的衛生學評價3/6/202342(三)職業衛生事故調查1.調查目的:盡快有效的搶救病人,預防事故的再次發生。2.調查內容:職業衛生基本狀況事故發生的全過程檢測生產環境中各種可疑有害因素的含量3/6/202343二、職業衛生調查步驟(專題調查)
(一)準備階段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明確調查目的,設計調查方案,組建調查人員等。1.制訂支配2.查閱文獻3.擬訂表格4.試點調查3/6/202344(二)實施階段在試點調查的基礎上,總結閱歷教訓,依據支配,全面綻開工作。現場調查質量限制的監督和檢查①建立各級分工負責的組織網絡②建立嚴格的資料審核制度③應對調查員調查質量監督3/6/202345(三)總結階段
通過科學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形成有實際指導意義的總結報告或論文。1.資料整理與統計2.調查匯總3.論文撰寫3/6/202346
第五節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評價《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建設項目必需進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限制效果評價,運行項目按規范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方法》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分為三類:職業病危害稍微、職業病危害一般、職業病危害嚴峻。3/6/202347一、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概念:在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對其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對其可能造成勞動者健康損害的程度進行預料,對擬實行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預期效果進行評價,對存在的職業衛生問題提出有效的防護對策,最終作出客觀真實的預評價結論。3/6/202348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收集資料:建設項目的審批文件和技術資料;2、編制預評價方案:3、工程分析:4、實施預評價:5、預評價報告編制:3/6/2023493/6/202350評價階段應完成以下工作:1、工程分析:2、職業衛生調查:進行類比調查①收集資料:②類比調查:③職業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評價:a)檢查表法:b)類比法:c)定量分級法:3/6/202351評價內容和指標:1、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2、選址、總平面布置3、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4、建筑物衛生學要求:簇新空氣量,表面,通風散熱,防濕排水,采光、照明;5、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6、應急救援設施、個人運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及衛生設施。7、職業衛生管理及職業衛生經費概算。3/6/202352預評價報告編制:匯總、分析各類資料、數據,做出評價結論,按規定格式編寫建設項目預評價報告;評價結論:對評價內容進行歸納,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的建議,確定職業病危害類別,建設項目是否可行。3/6/202353二、職業病危害限制效果評價概念:在竣工驗收階段對建設項目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分析及確定,并將其對工作場所、勞動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職業病防護設施的限制效果進行評價,最終做出客觀真實的驗收評價結論。3/6/202354職業病危害限制效果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收集資料:2、編制評價方案:3、工程分析:4、實施限制效果評價:5、限制效果評價報告編制:3/6/2023553/6/202356評價方案內容:①評價目的、依據和范圍;②工程建設概況,各項職業病防護設施建設及真誠運行狀況;③現場調查與監測的內容與方法,質量保證措施;④組織實施支配與進度、經費支配。3/6/202357工程分析的主要內容:①建設項目概況:地點、規模、設計實力、定員、防護設施;②總平面布置:③工作過程擬運用的原料、輔料、中間品、產品、產量等;④主要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及布局;⑤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部位及存在形態;⑥實行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3/6/202358實施限制效果評價的方法及內容:1.現場調查:(1)生產過程的衛生學調查:(2)作業環境衛生學調查:(3)調查建設項目施工狀況:(4)職業衛生管理調查:①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置狀況;②職業衛生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完善狀況;③職業健康教化、職業病危害因素測定、健康監護狀況;④職業衛生資料歸檔狀況。3/6/2023592.現場監測:測試方法:依據國家有關職業衛生標準執行;測試條件:按設計滿負荷生產狀況;測試頻次:連續三天,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點不同時間內測定,實行樣品不能少于3個,測試結果取其均值(放射、噪聲等物理因素測試結果除外)。3.職業性健康檢查: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職業性健康檢查項目,依據健康檢查結果評價職業危害限制效果。3/6/202360限制效果評價報告內容:①職業病危害評價目的、依據、范圍、內容和方法;②建設項目及試運行概況:③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分布及濃度或強度,危害程度;④職業病防護措施的實施狀況;⑤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效果評價;⑥評價結論及建議。3/6/202361三、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由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依照國家職業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在正常生產運行階段,存在和(或)產生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及效果等進行綜合的階段性分析和評價,指出存在的主要職業衛生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為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和職業病危害申報工作供應依據,并為監管部門做好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工作供應科學依據。3/6/202362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的程序:評價程序一般包括:①前期準備階段②評價實施階段③報告書編制階段④報告書審評階段3/6/202363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的內容與方法: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一般每3年至少進行1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運用或產生高毒物質的作業場所應依據《運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愛護條例》要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3/6/202364評價范圍應包括用人單位參與生產的全部工程內容:主要針對正常生產期間勞動者的職業病危害暴露狀況和接觸水平,用人單位實行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效果,職業健康監護及管理等狀況進行評價。3/6/202365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書的重點內容:1.總論2.用人單位概況3.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檢測與評價4.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5.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與評價6.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調查與評價7.職業健康監護狀況分析與評價8.現狀評價的結論9.現狀評價的建議3/6/202366四、有害作業分級評價有害作業的分級評價是綜合了環境接觸水平與影響危害產生的主要接觸條件而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便于監督、管理,剛好有效地實行預防措施,愛護勞動者健康。3/6/202367(一)有毒作業分級評價:《有毒作業分級》(GB12331-90):分級依據:毒物危害程度級別、勞動時間和毒物濃度超標倍數。分級:輕度危害、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極度危害《職業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分級依據: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發病狀況、慢性中毒患病狀況、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最高容許濃度。分級:輕度危害、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極度危害3/6/2023683/6/202369(二)生產性粉塵的工作環境評價《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GB5817-1986):分級依據: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塵作業時間內肺總通氣量、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分級:3項指標綜合計算指數,依據指數大小劃分危害級別。3/6/202370(三)高溫作業評價《高溫作業分級》(GB/T4200-2008):分級評價依據:濕球黑球溫度(WBGT)指數、高溫作業時間;分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
3/6/202371(四)噪聲作業評價《噪聲作業分級》(LD80-1995):分級評價依據:實測等效連續A聲級lw和接噪作業時間對應的衛生標準Ls(接觸限值),計算噪聲危害指數II=(lw一Ls)/6分級:平安作業、輕度危害、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極度危害。3/6/202372(一)職業性有害因素接觸評估1.接觸評估的概念:接觸(exposure):指職業人群接觸某種或某幾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過程。接觸評估(exposureassessment):依據探討對象的職業史,結合相關資料,通過詢問調查、環境檢測、生物檢測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過各種方式接觸一種或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強度的過程,是職業流行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職業性有害因素接觸評估及危急度評價3/6/202373接觸評估其主要目的是:估測社會總體人群或不同亞群(如接觸某化學的職業人群),接觸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為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評價和危急度評價供應牢靠的接觸數據和接觸狀況。3/6/202374接觸評估的內容包括:
①接觸人群特征分析。包括接觸人群的數量、性別、年齡分布等;②接觸途徑、方式等接觸條件評估。如認定有害因素進入機體的主要途徑及接觸的時間分布③接觸水平的估測。3/6/2023752.接觸評估的方法(1)詢問調查(2)環境監(3)生物監測3/6/2023763/6/202377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危急度:職業有害因素在確定的接觸條件下對人體造成損害的預期的或實際的發生概率(probability)。職業性化學有害因素的危急度評價(riskassessment):是通過對毒理學探討、作業環境監測、生物監測、健康監護和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的探討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認定和評價職業性化學有害因素的潛在不良作用,并對其進行管理的方法和過程。(二)職業性有害因素危急度評價3/6/202378危急度評價的作用:①估測職業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損害的類型和特征;②估計健康損害發生的概率;③估算和推斷職業性有害因素在多大劑量(濃度或強度)和何種條件下可能造成損害;④提出可接受濃度(強度)的建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文具采購合同范文
- 《人類文明起源》課件
- 2025寧夏農民工勞動合同書
- 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八年級生物一模試題(含答案)
- 玉米芯收購合同協議
- 電力勞務施工合同協議
- 環保機械出租合同協議
- 白灰水泥供貨合同協議
- 玻璃材料采購合同協議
- 甲醛試驗箱采購合同協議
- 專利代理師高頻題庫新版2025
- 肝硬化護理新進展
- 2025年征信業務合規培訓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2025項目部與供應商安全生產物資供應合同
- DB15-T 1339-2025 風電場機組布置技術規范
- 統借統還合同協議
- 2025年上半年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中高端人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養老院護理九防內容課件
- CNASGL011-202X實驗室和檢驗機構內部審核指南征求意見稿
- XX鎮衛生院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