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道施工方案_第1頁
建筑施工-管道施工方案_第2頁
建筑施工-管道施工方案_第3頁
建筑施工-管道施工方案_第4頁
建筑施工-管道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道施工方案1.施工程序:測 開 降 平 安 閉 砌 回量 槽 水 基 管 水 井 填2.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A支撐槽施工(1)w7井—w舊井2井段由于北側有一條 d1000的污水管道中道中為2米,且高程比擬建管道高。為了防止其滾管,施工時打間隔鋼樁(I32a),樁長 6米,間距為 0.5米,并采用柴油打樁機(QY16型)打樁,16T吊車配合施工。(2)開槽:本工程連通管采用人機配合挖槽,由w舊井2向w1頂坑方向,進行開挖。①先用挖掘機挖土再挖至距設計槽底20cm左右時停止,改用人工清底至設計深度,有地下障礙的地方采用人工挖槽,不得使用挖掘機。②在挖槽的同時做好支撐。采用橫板支撐,人工挖土時需利用撐杠倒土板用鉛絲將到土板連成一體,使其牢固可靠。③溝槽土全部外運,安管后還填石屑至管頂上40cm,溝槽還填由道路部門進行深槽處理及路面的恢復。④施工降水:本工程管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為有效地控制地下水,采用雙側排水溝,每50米設一集水井降水,當水位降至槽底0.5米左右再進行基礎施工。集水井比排水溝最低點深 0.5米,用干砌磚井,并設專人疏通。⑤溝槽端面如下圖所示:B ——溝槽底部寬度,按設計圖所示尺寸。H ——管道的實際挖深。依據設計要求本次施工管采用 90o砂石基礎。4)下管及穩管①為便于施工,管材沿線分控堆放。②下管前做好管材的檢查工作,選用合格的管材,管口無破損,管身無斷裂。橡膠圈不應有氣孔、裂縫和重皮,其物理性質符合設計要求。下管時保證吊車及坑槽的穩定。③下管時用吊車從下游向上游穩管,其次要把管內承口、插口的泥土清刷干凈,將膠圈套在插口端頭膠圈向前滾動要同步,注意順直不扭曲。用吊車人工輔助平穩地將插口送進承口,再用手動葫蘆拉緊就位。然后用水準儀測調管頭管尾的管頂或流水面高程至符合技術范及設計要求,同時確保中心先符合要,依次進行。(5)砌筑檢查井:①打混凝土井底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做,確保不松軟。②用水沖凈基礎后,先鋪一層砂漿,再壓磚砌筑。圓形井身采 用丁磚砌法,外縫用磚渣嵌平,平整大面向外,磚與磚間灰縫保持 1厘米。砌完一層后再灌一次砂漿,使縫隙內砂漿飽滿,然后再鋪漿筑砌上一層磚,上、下兩層磚間豎縫應錯開。③砌至井身上部收口時,按坡度將磚頭打成破茬,以便于井里順坡抹面。④井壁與管接觸部分,必須坐滿砂漿,磚面與管外壁留1-1.5cm,用砂漿堵嚴,并在井壁外抹管箍,以防漏水。支管和預埋按設計高程、位置、坡度隨砌井即安好。⑤井身砌完后,外壁用砂漿搓縫,使所有外縫嚴密飽滿。⑥護底、流槽與井壁同時砌筑。⑦抹面前先用水澆濕磚面,然后采用三遍法抹面。抹面完成后,井頂覆蓋草袋,防止干裂。當抹面達到要求強度后再還土。(6)閉水試驗:將檢驗段管道密封,向管道內注水,保證達到 2米水頭以上,管口不得漏水,待管道灌滿水經 24小時后,滲水量測定時間不小于30分鐘,滲水量應在允許壓降范圍內。(7)回填土石屑:為保證當年修路決定回填石料至管頂以上 40cm。(8)地下管線及地上地下構筑物加固措施:①雨、污水管道交叉處理時,應使管道的承插口避開相交處。當上下層管道相交管壁間距小于0.3米,下層管道小于d700mm且上層管道大于d600mm時,做360o包管處理,長度為上層管道管徑+1000mm。管道包管的兩側回填石屑至上層管外底。②在管道施工時,對于垂直交叉的管線要采用上吊下托的方法,保持其相對穩定。③對于平行管道的加固要用垂直井字支撐法加固。④對于局部的燈桿,電桿等要交叉加固,確保相對位置穩定。⑤在開槽時,必須注意地下水的控制,確保低水位,保持土壤穩定,避免側滑回位移。⑥當槽內有橫跨、斜穿的舊有管道和地下構筑物時,做支撐時撐板、撐杠應與原有管道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沉落損壞原有構筑物。⑦對于已經完成的構筑物,如需開挖動土,必須保證相對安全距離,保持上的穩定,避免滑坡。⑧在機械施工前,在活動半徑的范圍內,作保護成品的預備工作,減少機械工作時對成品的影響。B頂管施工:W舊井1—W1井段,由于要穿越d2200輸水干管,并且要半幅橫過某,交管部門要求不能影響某的交通, 故此段采用頂管方案,主頂坑設置在長江道規劃線位上,頂管長度 20米,副坑做在 w舊井1位置處。1)開工前準備:①頂管所用管材訂貨,施工機械設備工具檢修完好準備進場。②頂管軸線位置高程依據設計提供的基準點引入施工現場;并進行復測。③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工程質量目標及安全進行認真教育。④電源;需總容量為70KVA,設120KW發電機一臺。2)施工降水:根據頂管位置,在管道外側2米沿頂管軸軸線方向d600深18米的降水大口井8眼。并在大口井外側1米處鋪設臨時排除地下水盲溝(d200水泥管),將大口井排出的地下水組織流入排水管道中,保證施工場地內平整無跑漏積水。①大口井采用無砂砼濾管,管徑d600,井深18米。②水泵采用QW----30潛水泵,總計10臺泵(備用2臺)③排水盲溝為d200砼管埋深0.5m,排水坡度5‰,流入排水管道。(3)打鋼板樁:采用柴油打樁機(QY16型)打樁,16t吊車配合施工,采用經緯儀控制樁的位置及垂直度,嚴防向工作坑側傾斜。后背樁采用Ⅰ32a(樁長10m)雙排密排,打樁深度必須到位,排列密集,整齊,必須保持與頂管中線垂直。迎門樁采用Ⅰ32a(樁長10m)單排密排側樁采用Ⅰ32a(樁長10m)單排布置為保證工作坑整體穩定需在距樁上口 0.5米及3米處設置二道Ⅰ20鋼圈,梁與四周鋼樁焊牢,并在四角焊制 45°斜撐 以保證四周鋼樁的剛度。(4)工作坑開挖:采用人機配合作業,在挖至距底標高差 200mm時,采用人工挖土,抄平以防止擾動坑底下原土層。開挖中應隨加深及時作排水明溝及排水井窩子。 排水明溝環工作坑四周設置,距鋼樁0.5m溝寬300mm深300mm。排水井窩子d500深600mm用機磚花格干砌,井外圍還200mm厚碎石以利透水入井。工作坑井窩子及排水溝作好后立即排水,晝夜不停。(5)工作坑后背砼墻:為使頂管反力均勻傳遞到后背樁及土體,確保頂進順利無誤,后背鋼壓力均勻必須嚴格按設計施工,鋼筋擺放為置嚴格準確,受力面必須表面平整垂直并與頂管中線垂直,與鋼板樁接觸面用油氈隔離以利拔樁,砼后背墻必須達到100%強度方可使用。(6)墊層及砼底板:為保證工作坑內地下水排除順利,工作坑底作 200mm厚碎石墊層,墊層上作300厚砼底板,砼為c20,采用商品砼一次澆完,留試件同條件養護。底板砼內配置受力構造鋼筋,底筋網為φ12@200,構造筋為d6.5@300,鋼筋保護層為 50mm。底板砼強度達到 100%后方可進行頂管施工。導向軌安裝需在砼強度達 70%,導向軌安裝需予設 2‰的上升船頭坡。7)減小阻力措施:采用煤油、石蠟、熬化,均勻涂抹在管外壁,然后用噴燈,進行噴烤以便使石蠟與管外皮均勻接觸并且牢固,使管外壁形成潤滑層,以達到減小頂進過程中摩擦阻力的效果。8)砼加強管接口采用該管企口連接,內有橡膠止水帶。9)頂進作業:①頂力:根據GB50268-97頂力計算公式:P=f γD1[2H+(2H+D1)tg2(45。-ф/2)+ω/γD1]L+PF式中:f-頂進時,管道表面與其周圍土層之間的磨擦系數。3γ-管道所處土層的重力密度( KN/M)D 1-管道的外徑( M)H- 管道頂部以上復蓋土層厚度( M)ф-管道所處土層的內磨擦角(。)ω-管道單位長度的自重(KN/M)L- 管道的計算頂進長度(M)P F-頂進時,管道迎面阻力( KN)既:πDartRDar為管道平均直徑(M)t為管道壁厚(M)R為迎面阻力(KN/M2)根據計算在采取中繼間施工方法下最大頂力為: 334t。選用500t雙作用液壓千斤頂 2臺,高壓油泵(32Mpa)1臺。500t千斤頂在工作坑內沿頂管中心線對稱布置。②頂進施工程序:(在全部頂管設備安放好,復側無誤后 )吊車將第一節d1650管安放工作坑導向軌上,管前端安裝鋼刃角。開啟高壓油泵,千斤頂工作→管道頂入土內 300mm停止頂進,進行人工掏土作業,到管前端鋼刃角邊止→開啟高壓油泵再頂進 300mm→人工再掏土,以上操作反復進行,最終達到全部頂完。③頂進掏土及運輸:由于本工程頂管管上復土部分為新還填土或原還的雜填土, 所在頂管作業中必須嚴格遵循“先頂后挖”原則,嚴禁超挖。人工掏土必須先上部后下部,挖土坡度不得大于 60°。以防止塌方事故。陶土深度每次為 300mm。制作專用運土斗車,每道管二臺交替使用。斗車行進由卷揚機拉動。斗車裝土運到工作坑內后由吊車吊到自然地面,裝載機車清運到設定存土場地。④頂進質量測控:A)在頂管的前端及最后端管內頂部標注頂進中心軸線標尺,用經緯儀測每頂一鎬的左右偏差變化認真作頂進測量記錄;提供下一鎬頂進時需糾偏調整的依據。B)前后高程測量;在每頂完一鎬后,對前端進行水平測量可發現“扎頭”或“抬頭”問題,認真作記錄,提供下一鎬頂進時糾正依據。⑤頂進方向高程偏差的調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