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_第1頁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_第2頁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_第3頁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_第4頁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第1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地球淺部層圈水的分布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轉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卷。未包括生物圈及巖石圈礦物結合水。地球上的水從大氣到地球表面至地核各個層圈都賦存有水。

即:地球淺部層圈水,如大氣圈、地球表面、巖石圈和生物圈中;地球深部的地幔和地核中。一、地球上的水第2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定義--在太陽熱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中的水不斷相互轉化的過程。水循環水循環-環節(2)產生原因內因:水體本身的性質外因:太陽輻射地心吸引力固氣液水循環的條件水循環的動力水體流動的動力第3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水循環的劃分循環路徑不同:

大循環(海-陸)與小循環(海-海,陸-陸)時空尺度不同:

全球水循環,流域水循環,水-土-生系統水循環

(4)水循環的運動規律海洋的蒸發量>降水量陸地的降水量>蒸發量大陸輸入水汽量與輸出水量基本平衡水循環第4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水循環示意圖水循環尺度——全球、流域(區域)、水-土-生

降水

蒸發

徑流

水汽輸送

入滲

蒸發

降水

水汽輸送

第5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水循環的作用通過循環—水的質量得以凈化、水的數量得以再生水資源不斷更新與再生,可以保證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永續利用──也是可持續發展保證第6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7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河流污染

河流污染是指直接或間接排入河流的污染物造成河水水質惡化的現象。其主要特點:

①污染程度隨徑流量而變化。在排污量相同的情況下,河流徑流量愈大,污染程度愈低;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化,帶來污染程度的時間上的差異。②污染物擴散快。河流的流動性,使污染的影響范圍不限于污染發生區,上游遭受污染會很快影響到下游,甚至一段河流的污染,可以波及整個河道的生態環境(考慮到魚的洄游等)。③污染危害大。河水是主要的飲用水源,污染物通過飲水可直接毒害人體,也可通過食物鏈和灌溉農田間接危及人身健康。第8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不同湖泊類型的主要特征特征窮營養湖泊富營養湖泊湖的形態深、湖岸陡淺、湖岸較平緩水色淡、呈藍色濃、程綠藍綠和黃色透明度高低溶解氧濃度高晝夜相差懸殊營養物N<0.3mg/LP<0.03mg/LN>0.3mg/LP>0.03mg/L生物群落種類多、數量少,主要是硅藻,貝殼動物。種類少、數量多,主要是藍藻,一般缺乏底棲生物。第9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海洋污染①石油及其產品。②金屬和酸、堿。包括鉻、錳、鐵、銅、鋅、銀、鎘、銻、汞、鉛等金屬,磷、砷等非金屬,以及酸和堿等。它們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響其利用價值。③農藥。主要由徑流帶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核爆炸、核工業或核艦艇的排污。⑤有機廢液和生活污水。由徑流帶入海洋。極嚴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熱污染和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工業冷卻水和工程殘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區的水溫,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響生物的新陳代謝,甚至使生物群落發生改變;后者可破壞海濱環境和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第10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一、改變地面及植被狀況,而影響大氣降水到達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庫.二、由于過度開發局部地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貯量下降,出現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斷流,造成次生鹽漬化;也使下游水源減少,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沿海出現海水入侵,加重了額干旱化和鹽漬化威脅。三、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導致地區性氣候向干旱化方向發展,直到形成荒漠。四、環境污染而惡化水質,影響水循環的蒸散過程。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屬離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會影響到蒸發。五、由于人類生產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大氣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如CO2CH4CFC8等溫室氣體濃度顯著增加,改變地球大氣系統輻射平衡而引起的氣溫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發加大和水循環的加快以及區域水循環變化。這種變化的時間尺度可持續幾十年到幾百年.第11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人類作用過的水循環反過來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洪澇干旱災害由于人類濫砍濫伐、圍湖造田、過度開采地下水、致使植被破壞,湖泊縮小消失、水土流失,導致森林水資源涵養空間被破壞,濕地面積急劇減小,森林、濕地的調蓄能力降低,致使洪澇災害發生。二、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展。人類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左右,然而,由于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越來越大,大量的工業、農業廢棄物直接或間接的進入水循環,造成大面積水域污染,鹽化(海水入侵).三、水環境惡化,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生物物種滅絕,影響生態多樣性。由于人類對水循環的過分作用,導致水環境惡化,從而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使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破壞,生態系統的失衡,導致部分生物物種滅絕,影響生物多樣性。第12頁,共1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近期研究表明:自20世紀初以來,全球海平面發生了變化。主要原因:

1、全球氣候轉暖,冰雪融水匯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0.7mm。

2、氣候變暖使陸地蒸發加強,可使海平面上升0.2mm。3、人類修筑山塘水庫減少入海徑流量,海平面下降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