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分類及解讀課件_第1頁
古詩詞分類及解讀課件_第2頁
古詩詞分類及解讀課件_第3頁
古詩詞分類及解讀課件_第4頁
古詩詞分類及解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解題指導怎樣把握詩歌中的思想內容古詩思想內容的幾種類型1.送別贈別詩。

這是古詩詞中的一個大類。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系,故又稱“山水送別詩”。①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②或表達對朋友的祝愿與勉勵。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別董大二首》(高適)。2.詠史懷古詩。①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表現時事變遷,物是人非的感傷,借古諷今。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劉禹錫的《烏衣巷》。②通過贊揚古人的英雄事跡,表達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抒發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邊塞征戰詩。

大都是以描寫戰爭為主題,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①或者表現戰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或者表達一種建功立業的理想。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②或者揭露戰爭的殘酷性、非正義性,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如杜甫的《兵車行》。③反映征人厭倦戰爭,渴望與妻兒團聚,抒發對家鄉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之情。如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4.羈旅行役詩。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便不可視作山水詩。這類所表達主旨主要有①人在旅途或身在異地他鄉思親懷遠,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②或者詩人因貶謫以及其它原因被迫流浪,感懷身世,抒發一種漂泊之感,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

旅夜抒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5.托物言志詩(詠物詩)。常與言志連在一起,通過對獨特事物的贊揚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理想。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6、愛情詩(閨怨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等等。

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7、山水田園詩。①表現了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愛,詩人的自得其樂和怡然自得。如王維的《山居秋瞑》。②表現了詩人遠離紅塵俗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陶淵明的《飲酒》。

8、哲理詩。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朱熹的《觀書有感》。此外,有些詩雖不是哲理詩,但其中有的詩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也應注意。

方法與技巧一、讀作者:

在鑒賞時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生的,一般來說,作者的生平經歷及創作不會影響對詩歌的鑒賞,如果作者是熟知的,則應聯系其生平經歷及創作來解讀詩歌,即借助平時所積累的關作者的思想、時代、風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詩歌。

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斗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再如:

陶淵明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決定他超塵脫俗。李白的詩人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酒徒等類人的氣質或行徑,決定他是一個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一切的浪漫主義詩人。

王維的多才多藝,能詩,又精通書畫和音樂,決定他的詩的風格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早年信奉佛教,決定了他后期對現實漠不關心。蘇軾思想復雜,儒釋道三種思想既矛盾,又統一地滲透到他世界觀的各個方面,決定他多次被貶仍能表現出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

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為界,前期生活優裕,妻唱夫和,甚為相得,故那時的作品充滿了上流女子的閑適。夫喪與兵災改變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決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滿愁緒……例: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人日思歸薛道衡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身處異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鄉,急欲回到故鄉的心情.三、讀序、注一般序在詩前,注在詩后,有時會巧妙地安排在題干中。它們有的交代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情感基調,幫助理解作品思想內容。四、讀詩的內容

這也是把握詩詞主題最主要的憑借。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逐步展開分析。

1、從意象入手。古詩詞中許多物景都被賦予特定的意義。如“柳”(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就與送別留戀有關,“月”(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與思家想人、盼望團圓相關,“鴻雁”則大多和書信傳情有聯系。2、找關鍵詞或詩眼。所謂“詩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詩中最精練最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詞語,它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如陸游《書憤》中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許塞上長城、滿腔報國熱忱卻一直到老仍報國無門的深重的悵惘與悲憤,準確深刻地點明本詩主旨——抒寫悲憤之情;又如宋祁《木蘭花》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運用擬人手法,將春杏怒放,生機勃勃之景生動形象、極具情趣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3、找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議論性或抒情性的句子,往往是詩歌的尾句。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朱熹《觀書有感》中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蘇軾《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詩中都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都可以說是詩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準確地理解詩歌的中心內容。(08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登金陵鳳凰臺李

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自然永恒而人事滄桑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解析】(1)頷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2)結合作者經歷及詩歌內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長安,自己不得見長安,自然不會被統治者所重用。

方法小結:一、讀作者二、審題目三、看序、注四、讀內容1、找意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