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基礎第一章aa_第1頁
高分子基礎第一章aa_第2頁
高分子基礎第一章aa_第3頁
高分子基礎第一章aa_第4頁
高分子基礎第一章aa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同學們進入神奇的高分子世界!第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無公害蔬菜——你喜歡嗎?第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滌綸做基料的風帆、熱氣球塑料建材、產品包裝、電纜護套第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日用橡膠制品割膠日化產品外包裝第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腈綸毛織品各種合成橡膠制品工程塑料制品第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乙烯高強度管第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耐高溫工程塑料任你水火交融、我自巍然不動第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人工腎隱形眼睛醫用高分子材料第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先進復合材料第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微電子、液晶顯示、光纖通訊、…航空、航天機械、電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聚乙烯為襯墊材料的防腐運輸船,夠酷吧?第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高分子科學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為其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社會需求。1、原料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綜合利用性好2、具有各種優異性能,如密度低、耐腐蝕、易加工成型等3、生產能耗低、投資少、周期短、利潤高塑料生產成倍增長,在機電儀表、電子電器、汽車等行業正大量代替鋼鐵。合成橡膠的產量早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占橡膠總消耗量的2/3~3/4。合成纖維在民用領域占一半以上份額,在工業領域幾乎取代替了天然纖維。各種功能高分子則在不同領域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第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作者:潘祖仁浙江大學教授1980年7月由潘祖仁先生和孫經武(天津大學)合編《高分子化學》,為文化革命后我國第一部正式的高校教材。1986年由潘祖仁先生為主編,對全書進行了較大修改后再次出版。其后十余年間一直是各校的主要教材,199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1996年,潘祖仁先生再次對全書進行修定,補充一些新內容后由化工出版社出版。特點:主要參考G.Odian的《PrinciplesofPolymerization》,對一些經典理論給予了系統的論述,對聚合方法和典型產品制備進行了介紹。教材第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集體編寫1995年7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特點:對各種理論問題講的較深,且包含有許多近年發現的新理論,為一本適合理科學生使用的書。各章中以“小專欄”的形式插入相關的課外知識,使教材生動活潑。不足之處是對聚合方法和典型產品介紹不多,工科學生需補充相關知識。

教學參考書第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美國著名教授G.Odian的《PrinciplesofPolymerization》(第二版)的中譯本。1987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PrinciplesofPolymerization》于1970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受到普遍好評。1981年,作者在增補前十年的研究成果后了出版第二版。九十年代初出版了第三版,但與第二版相比,新內容增加不多。特點:中譯者稱該書為“一本系統全面、通俗易懂、編排均衡的高分子合成化學教學參考書”。目前仍為國內外許多高等院校高分子專業的指定教學參考書。不足之處在于對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理論介紹不夠。本書第一版我校圖書館有原版書、第二版有影印本。第三版可在北京圖書館借到。希望同學學習原著,適合將英、中版本對照看。教學參考書第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課程教學計劃:1.本課程授課時間計劃54學時2.總評成績構成:平時成績(出勤+作業)20%、期末成績80%第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第一章緒論(Introduction)第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念

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1.3聚合反應

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

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

重點內容第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高分子macromoleculepolymer由許多相同的、簡單的結構單元通過共價鍵重復連接而成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化合物。A、相對分子質量很大:一般在104~106相對分子質量1.2~1.8×104尼龍相對分子質量5~15×104聚氯乙烯相對分子質量25~30×104順丁橡膠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分子量多大才算是高分子?其實,并無明確界限,一般情況下-----<1000<------------<10000<-----低分子過渡區(齊聚物)高聚物一般高分子的分子量在104~106范圍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分子量高達106以上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C、由相同的化學結構重復多次而成~~

CH2━CH━CH2━CH━CH2━CH~~│││ClClClB、共價鍵連接—關于聚合物與膠體的爭論聚氯乙烯例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分子量大是高分子的根本性質;高分子的許多特殊性質都與分子量大有關。高分子的溶液性質:難溶,甚至不溶,溶解過程往往要經過溶脹階段;溶液粘度比同濃度的小分子高得多。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大,只有液態和固態,不能汽化;固體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可抽絲、能制膜。高分子與小分子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基礎既是一門應用學科,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建立在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學和力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的一門新興學科。包括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幾個領域。高分子科學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科學的基礎。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合成及改性,擔負為高分子科學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為國民經濟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的任務。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科學的理論基礎,主要研究高分子及其聚集態的結構、性能、表征以及結構與性能、結構與外場力的影響之間的相互關系,指導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和高聚物作為材料的合理使用。高分子物理研究涉及聚合反應工程、高分子成型工藝及相應的理論、方法的研究,為高分子科學與高分子工業間的銜接點。高分子工程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學工程…...聚合反應工程高分子物理小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制品聚合物成型加工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分子結構形態形狀使用性能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循環利用石油天燃氣煤其它高分子科學高分子工程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很高并由共價鍵連接的一類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大分子、高聚物、聚合物

這些術語一般可以通用,但有區別Macromolecules,HighPolymer,Polymer常用的高分子的分子量一般高達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范圍在104~106。什么是高分子?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基本概念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合一個大分子往往是由許多相同的、簡單的結構單元通過共價鍵重復連接而成。例如:聚苯乙烯由一種結構單元組成的高分子縮寫成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通式形式簡寫形式高分子鏈(主鏈)

側基(側鏈)形象高分子鏈X可以是:-CH3

、-Cl、-CN、、、高分子鏈等

鏈節鏈段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稱為單體(Monomer)在大分子鏈中出現的以單體結構為基礎的原子團稱為結構單元(Structureunit)結構單元有時也稱為單體單元(Monomerunit)

重復單元(Repeatingunit),俗稱為鏈節(Chainelement)結構單元=單體單元=重復單元=鏈節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n表示重復單元數,也稱為鏈節數,在此等于聚合度聚合度(Degreeofpolymerization)

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個指標。有兩種表示法:以大分子鏈中的結構單元數目表示,記作以大分子鏈中的重復單元數目表示,記作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M0第三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此時,兩種結構單元構成一個重復結構單元結構單元結構單元重復結構單元由兩種結構單元組成的高分子合成尼龍-66則具有另一特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結構單元重復單元單體單元單體在形成高分子的過程中要失掉一些原子

但,重復單元=鏈節注意:Mo兩種結構單元的平均分子量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對于這類聚合物,是兩種結構單元的總數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由無規排列的結構單元組成的高分子由一種(真實的、隱含的或假設的)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均聚物Homopolymer“真實單體”:氯乙烯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反應生成的“隱含單體”:HOOC-Ph-COOCH2CH2OH“假設單體”:乙烯醇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由一種以上(真實的、隱含的或假設的)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共聚物Copolymer判別均聚物:聚合物分子有且只有一種結構單元,并且該結構單元可以只由一種(真實的、隱含的或假設的)單體衍生而來。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1基本概述-高分子基礎HOOC-Ph-COOHHOCH2CH2OH-(OC-Ph-COOCH2CH2O)n-隱含單體HOOC-Ph-COOCH2CH2OHHOOC-Ph-COOHHOCH2CH2OHHO(CH2)3OH-(OC-Ph-COOCH2CH2O)n-(OC-Ph-COOCH2CH2CH2O)m-HO-(CH2)5COOHHOCH2COOH-[O(CH2)5CO]m-[OCH2CO]n-共聚物共聚物均聚物CH2=CH2CH2=CHCH3假設隱含單體?交替共聚物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根據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分類

功能高分子是指在高分子主鏈和側鏈上帶有反應性功能基團,并具有可逆或不可逆的物理功能或化學活性的一類高分子橡膠纖維塑料涂料膠粘劑功能高分子產量最大,與國民經濟、人民生活關系密切故稱為“三大合成材料”涂料是涂布于物體表面能結成堅韌保護膜的涂裝材料膠粘劑是指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可將兩種相同或不相同的物體粘接在一起的連接材料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1.高分子的分類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來源天然高分子: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半天然高分子:經化學改性后的天然高分子。主鏈元素(鏈原子)組成碳鏈高分子:主鏈(鏈原子)完全由C原子組成。雜鏈高分子:主鏈原子除C外,還含O,N,S等雜原子。元素有機高分子:主鏈原子由Si,B,Al,O,N,S,P等雜原子組成。合成高分子:由單體聚合人工合成的高分子。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根據來源及主鏈元素分類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碳鏈高分子大分子主鏈完全由碳原子組成絕大部分烯類、二烯類聚合物屬于這一類如:PE,PP,PS,PVC雜鏈高分子大分子主鏈中除碳原子外,還有O、N、S等雜原子

如: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醚元素有機高分子大分子主鏈中沒有碳原子,主要由Si、B、Al、O、N、S、P等原子組成,側基則由有機基團組成聚乙烯聚丙烯聚乙二醇尼龍—6聚二甲基硅氧烷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無機高分子水玻璃、硅溶膠O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由一種單體合成的高分子:“聚”+單體

乙烯丙烯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2.高分子的命名I.習慣命名法天然高分子一般有與其來源、化學性能與作用、主要用途相關的專用名稱。如纖維素(來源)、核酸(來源與化學性能)、酶(化學作用)。合成高分子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由兩種單體通過縮聚反應合成的高分子:表明或不表明產物類型表明產物類型:“聚”+兩單體生成的產物名稱,如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縮聚產物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己二酸和己二胺的縮聚產物叫“聚己二酰己二胺”不表明產物類型:兩單體名稱的簡稱加后綴“樹脂”,如苯酚和甲醛的縮聚產物叫“酚醛樹脂”尿素和甲醛的縮聚產物叫“脲醛樹脂”多元酸和多元醇的縮聚產物叫“醇酸樹脂”第四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由兩種單體通過鏈式聚合反應合成的共聚物:

兩單體名稱或簡稱之間+“-”+“共聚物”:如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產物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稀腈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顯示聚合物的結構特征:“聚”+高分子主鏈結構中的特征功能團:指的是一類的高分子,而非單種高分子,如:

聚酯:聚酰胺: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商品名和用途

合成纖維我國以“綸”后綴,如:“滌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綸”聚丙烯、“腈綸”聚丙烯腈、“錦綸”聚酰胺、“維尼綸”聚乙烯醇縮醛第一個數字表示二元胺的碳原子數(尼龍-610)第二個數字表示二元酸的碳原子數只附一個數字表示己內酰胺或氨基酸的碳原子數(尼龍-6)數字含義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合成橡膠“丁(二烯)苯(乙烯)橡膠”、“丁(二烯)(丙烯)腈橡膠”、“乙(烯)丙(烯)橡膠”等聚酰胺商品名“尼龍-6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龍-610”(聚癸二酰己二胺),后面加數字區別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確定重復結構單元;(2)按規定排出重復結構單元中的二級單元順序:規定主鏈上帶取代基的C原子寫在前,含原子最少的基團先寫;(3)給重復結構單元命名: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的IUPAC命名規則給重復結構單元命名;(4)給重復結構單元的命名加括弧,并冠以前綴“聚”。括弧必不可少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II.IUPAC系統命名法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重復結構單元為:11-氯代撐乙基()聚~OCH2CH2~氧化撐乙基()聚Poly(1-chloroethylene)Ethylene:(1)CH2=CH2,乙烯;(2)-CH2-CH2-,1,2-亞乙基,撐乙基舉例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1-(甲氧基羰基)-1-甲基乙烯]

Poly[1-(methoxycarbonyl)-1-methylethylene]聚(亞胺基六次甲基亞胺基己二酰)

Poly(iminohexamethyleneiminoadipoyl)聚(氧羰基氧-1,4-苯撐-異丙叉-1,4-苯撐)Poly(oxycarbonyloxy-1,4-phenylene-isopropylidene-1,4-phenylene)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3CHCH3OCOOC]n[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英文縮寫聚合物的正式名稱往往很長,為簡便起見,在文章和文獻中經常采用英文縮寫符號表示。如聚苯乙烯(polystyrene)簡稱為PS,順丁橡膠(butadienerubber)簡稱為BR,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acetate)簡稱為PVAc等。在文章中采用縮寫符號表示聚合物名稱時,第一次出現要注明全名,以免誤解。另外在以英文縮寫命名聚合物時要注意避免與人們已經約定俗稱的英文縮寫重復。1.2高分子的分類及命名

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按單體和聚合物在組成和結構上發生的變化分類(Carothers分類法)1.3聚合反應加聚反應(AdditionPolymerization)nCH2=CH→-(-CH2-CH-)n-單體加成而聚合起來的反應稱為加聚反應,反應產物稱為加聚物。其特征是:加聚反應往往是烯類單體鍵加成的聚合反應,無官能團結構特征,多是碳鏈聚合物;加聚物的元素組成與其單體相同,僅電子結構有所改變;加聚物分子量是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縮聚反應(CondensationPolymerization)nNH2(CH2)6NH2+nHOOC(CH2)4COOH→H-[-NH(CH2)6NH-CO(CH2)4CO-]n-OH+(2n-1)H2O

縮聚反應是縮合反應多次重復結果形成聚合物的過程,兼有縮合出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雙重含義,反應產物稱為縮聚物。其特征是:縮聚反應通常是官能團間的聚合反應;反應中有低分子副產物產生,如水、醇、胺等;縮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團的結構特征,如-OCO--NHCO-,故大部分縮聚物都是雜鏈聚合物;縮聚物的結構單元比其單體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1.3聚合反應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加聚反應(additionpolymerization)

數目眾多的含不飽和鍵的單體進行的連續、多步的加成反應,無小分子產生,加聚物多為碳鏈高分子;縮聚反應(condensationpolymerization)

數目眾多的單體連續、重復的多步縮合反應過程,有小分子生成,縮聚物分子鏈多含雜原子。不足正確性例如:聚環氧乙烷(開環聚合)聚酰胺-3(異構化聚合,分子內氫轉移)聚氨酯(分子間氫轉移加成)

例如:聚丙烯、聚丙烯酰胺、聚碳酸酯、尼龍-66加聚反應與縮聚反應的區別1.3聚合反應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加聚物:是由單體不發生小分子的去除反應而形成的聚合物。

例:聚乙烯、聚苯乙烯。縮聚物:其重復單元是由一種或另一種功能基單元(如酯鍵、酰胺鍵、醚鍵)連接而成的。總而言之:1)在聚合反應過程中消失了小分子;或2)以功能基作為聚合物鏈的組成部分;或3)在聚合物的重復單元中缺少了存在于聚合物降解所得的(假想)單體中的某些原子。我們把這種聚合物歸為縮聚物。如果一種聚合物不能滿足上述任何條件就將其劃分為加聚物。1.3聚合反應第五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2.按反應機理和聚合動力學分類:

(Flory分類法)鏈式聚合(連鎖聚合)(chain-growthpolymerization)

單體轉變成聚合物的反應是以連鎖方式進行的。逐步聚合(step-growthpolymerization)

單體轉變成聚合物的反應是逐步進行的(穿珠子)。1.3聚合反應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連鎖聚合反應(ChainPolymerization)鏈式反應,反應需要活性中心。反應中一旦形成單體活性中心,就能很快傳遞下去,瞬間形成高分子。平均每個大分子的生成時間很短(零點幾秒到幾秒)。

1.3聚合反應連鎖聚合反應是指在聚合反應過程中,聚合物鏈是僅由單體和聚合物鏈上的反應活性中心之間的反應生成,并且在新的聚合物鏈上可再生反應活性點。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自由基聚合:活性中心為自由基陽離子聚合:活性中心為陽離子陰離子聚合:活性中心為陰離子配位離子聚合:活性中心為配位離子聚合過程由鏈引發、鏈增長和鏈終止幾步基元反應組成,各步反應速率和活化能差別很大;反應體系中只存在單體、聚合物和微量引發劑;無分子量遞增的中間產物;進行連鎖聚合反應的單體主要是烯類、二烯類化合物;根據活性中心不同,連鎖聚合反應又分為:

1.3聚合反應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3聚合反應逐步聚合反應是指在反應過程中,聚合物鏈是由體系中所有聚合度分子之間通過縮合或加成反應生成的。其中通過縮合反應生成聚合物鏈的稱縮合聚合反應(Polycondensation),簡稱縮聚反應;如果聚合物鏈是通過加成反應生成的稱逐步加成聚合反應(Polyaddition)。逐步聚合反應(step-growthpolymerization)

縮聚反應中低分子轉變成高分子是逐步進行的,各步反應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反應早期,轉化率較高,大部分單體先形成二、三、四聚體等低聚物,當反應程度很高時,分子量才達到較高的數值。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ChainPolymerizationStepPolymerization需活性中心:自由基、陽離子或陰離子無特定的活性中心,往往是帶官能團單體間的反應單體一經引發,迅速連鎖增長,由鏈引發、增長及終止等基元反應組成,各步反應速率和活化能差別很大反應逐步進行,每一步的反應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體系中只有單體和聚合物,無分子量遞增的中間產物體系由單體和分子量遞增的一系列中間產物組成轉化率隨著反應時間而增加,分子量變化不太分子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緩慢增加,而轉化率在短期內很高1.3聚合反應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合反應特點1-自由基聚合;2-活性陰離子聚合;3-縮聚反應。020406080100

轉化率%分子量1231.3聚合反應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高分子不是由單一分子量的化合物所組成。即使是一種“純粹”的高分子,也是由化學組成相同、分子量不等、結構不同的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所組成。

這種高分子的分子量(聚合度)不均一(即分子量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的特性,就稱為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因此應注意:一般測得的高分子的分子量都是平均分子量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相同,但分散性不一定相同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什么是分子量的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1.高分子的分子量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平均分子量的表示方法

數均分子量(Number-averagemolecularweight)按聚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數目統計平均的分子量高分子樣品中所有分子的總重量除以其分子(摩爾)總數式中,Wi,Ni,Mi分別為i-聚體的重量、分子數、分子量

i=1-∞數均分子量是通過依數性方法(冰點降低法、沸點升高法、滲透壓法、蒸汽壓法)和端基滴定法測定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式中符號意義同前測定方法:光散射法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molecularweight)

是按照聚合物的重量進行統計平均的分子量

i-聚體的分子量乘以其重量分數的加和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Z均分子量(Z-averagemolecularweight)按照Z值統計平均的分子量測定方法:超離心法三種分子量可用通式表示: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對于一定的聚合物-溶劑體系,其特性粘數[η]和分子量的關系如下:一般,α值在0.5~0.9之間,故Mark-Houwink方程K,α方程K,α是與聚合物、溶劑有關的常數粘均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molecularweight)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舉例:設一聚合物樣品,其中分子量為104的分子有10mol,分子量為105的分子有5mol,求分子量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Mz>Mw>Mv>Mn,Mv略低于MwMn靠近聚合物中低分子量的部分,即低分子量部分對Mn影響較大Mw靠近聚合物中高分子量的部分,即高分子量部分對Mw影響較大一般用Mw來表征聚合物比Mn更恰當,因為聚合物的性能如強度、熔體粘度更多地依賴于樣品中較大的分子討論: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方法單獨一種平均分子量不足以表征聚合物的性能,還需要了解分子量多分散性的程度以分子量分布指數表示即重均分子量與數均分子量的比值,Mw/Mn

Mw/Mn

分子量分布情況1均一分布接近1(1.5~2)分布較窄遠離1(20~50)分布較寬比值愈大分子量分布愈寬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重量分率平均分子量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線以被分離的各級分的重量分率對平均分子量作圖,得到分子量重量分率分布曲線。可通過曲線形狀,直觀判斷分子量分布的寬窄分級的實驗方法

逐步沉淀分級逐步溶解分級

GPC(凝膠滲透色譜〕以分子量分布曲線表示將高分子樣品分成不同分子量的級分,這一實驗操作稱為分級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2.高分子結構聚合物是由許多單個的高分子鏈聚集而成,因而其結構有兩方面的含義:(1)單個高分子鏈的結構;(2)許多高分子鏈聚在一起表現出來的聚集態結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一級結構近程結構結構單元化學組成、連接順序、立體構型,以及支化、交聯等二級結構遠程結構高分子鏈的形態(構象)以及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鏈結構聚集態結構三級結構晶態、非晶態、取向態、液晶態及織態等聚合物的結構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結構單元的化學組成:是影響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i、碳鏈高分子:主要由加聚反應制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稀等,這類高聚物不易水解;ii、雜鏈高分子:主要由縮聚反應或開環聚合制備,如聚酯、聚酰胺、酚醛樹脂、聚砜等,因高分子主鏈帶有極性,較易水解、醇解或酸解;iii、元素有機聚合物:如主鏈結構是硅氧鍵的有機硅高分子等,這類有機物具有無機物的熱穩定性及有機物的彈性和塑性,耐熱性好。結構單元的化學組成高分子鏈結構-近程結構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a.對于縮聚和開環聚合反應,單體時以某種確定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的;b.化學結構對稱的烯類單體,如乙烯和四氟乙烯等,聚合時單體單元只有一種鍵接方式;c.對于單取代基的乙烯基單體,由于結構不對稱,其單體單元在連接成分子鏈時,可能有三種不同的鍵接方式,頭-尾或頭-頭或尾-尾連接。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單體單元的鍵接方式首-尾連接首-首連接尾-尾連接如單體CH2=CHX聚合時,所得單體單元結構如下:首尾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鏈的立體構型全同立構Isotactic間同立構Syndiotactic高分子鏈的立構規整性無規立構Atactic連有四個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團的碳原子稱為不對稱碳原子高分子鏈上有取代基的碳原子可以看成是不對稱碳原子將鋸齒形碳鏈排在一個平面上,取代基在空間有不同的排列方式以聚丙烯為例,R-CH3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當高分子鏈中含有不對稱碳原子時,則會形成立體異構體

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順反異構大分子鏈中存在雙鍵時,會存在順、反異構體。分子鏈中的結構差異,對聚合物的性能影響很大。

順式聚丁二烯是性能很好的橡膠;

反式聚丁二烯則是半結晶塑料。順式(天然橡膠)反式(古塔波膠)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七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線形高分子環狀高分子支化高分子梳形高分子梯形高分子網狀高分子星形高分子體形高分子高分子鏈的結構形狀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線形高分子

其長鏈可能比較伸展,也可能卷曲成團,取決于鏈的柔順性和外部條件,一般為無規線團。適當溶劑可溶解,加熱可以熔融,即可溶可熔。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支鏈高分子(支化高分子)線形高分子上帶有側枝,側枝的長短和數量可不同,高分子上的支鏈,有的是聚合中自然形成的;有的則是人為的通過反應接枝上去的。可溶解在適當溶劑中,加熱可以熔融,即可溶可熔。線形和支化高分子屬于熱塑性聚合物,即加熱時可塑化,冷卻時可固化成型,能夠如此反復進行的受熱反應行為,易于加工成型。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體形高分子可看成是線形或支鏈形大分子間以化學鍵交聯而成,許多大分子鍵合成一個整體,已無單個大分子可言。交聯程度淺的,受熱可軟化,適當溶劑可溶脹;交聯程度深的,既不溶解,又不熔融,即不溶不熔。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這類高分子稱之為熱固性聚合物,聚合物固化,再加熱也不再塑化。它是高度交聯的聚合物,具有剛性和良好的尺寸穩定性。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鏈結構-遠程結構高分子鏈的遠程結構可分為以下兩個層次:(1)高分子的大小(即分子量)

100200300400500

聚合度極性聚合物非極性聚合物機械強度分子量對高聚物材料的力學性能以及加工性有重要影響。當聚合物分子量或聚合度達到某一數值(臨界聚合度)后,才顯示出使用的機械強度。不同極性聚合物的臨界聚合度差異很大,當聚合度增至一定數值后,聚合物的機械強度趨于某種極限值。聚合物分子量愈大,機械強度愈大,但使聚合物的高溫流動粘度增加,給加工成型帶來困難。因此,要求聚合物分子量不宜過大,且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2)高分子鏈的形態(構象)

高分子鏈中的單鍵可內旋轉,每個鍵的空間位置受其鍵角的限制,但是離第一個鍵越遠,其空間位置的任意性越大,兩者空間位置的相互關系越小,可以想象從第i+1個鍵起,其空間位置的取向與第一個鍵完全無關,因此高分子鏈可看作是由多個包含i個鍵的段落自由連接組成,這種段落成為鏈段。ii+1高分子鏈能夠通過內旋轉作用改變其構象的性能稱為高分子鏈的柔順性。高分子鏈能形成的構象數越多,柔順性越大。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

高分子鏈的運動是以鏈段為單元的,是蠕動。高分子鏈在分子內旋轉作用下可采取各種可能的形態,如取不同的構象,如伸直鏈、無規線團、折疊鏈、螺旋鏈等。

高分子鏈的構象構象是由分子內熱運動引起的物理現象,是不斷改變的,具有統計性質。因此講高分子鏈取某種構象指的是它取這種構象的幾率最大。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的聚集態結構高聚物可以是完全的非晶態;非晶態高聚物的分子鏈處于無規線團狀態;這種纏結、混雜的狀態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有序;非晶態高分子沒有熔點,在比容-溫度曲線上有一轉折點,此點對應的溫度稱為玻璃化轉變溫度,用Tg表示。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非晶態結構高分子的聚集態結構,是指高聚物材料整體的內部結構,即高分子鏈與鏈之間的排列和堆砌結構。分為:非晶態結構、晶態結構、液晶結構、取向結構。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晶態結構高聚物可以高度結晶,但不能達到100%,即結晶高聚物可處于晶態和非晶態兩相共存的狀態。結晶熔融溫度(Tm)是結晶高聚物的主要熱轉變溫度。根據結晶條件不同,又可形成多種形態的晶體:單晶、球晶、伸直鏈晶片、纖維狀晶片和串晶等。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單晶球晶的黑十字消光現象一般聚合物的單晶只能從極稀溶液(濃度0.01-0.1%)中緩慢結晶而成。尺寸較大,一般是由結晶性聚合物從濃溶液中析出或由熔體冷卻時形成的。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合物的液晶態

(1)液晶態是晶態向液態轉化的中間態,既具有晶態的有序性(導致各向異性),又具有液態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根據形成條件的不同分為:

熱致性液晶:受熱熔融形成各向異性熔體;溶致性液晶:溶于某種溶劑而形成各向異性的溶液;場致性液晶:在其他外場(壓力、電場、磁場、光照等)作用下形成各向異性體。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2)高分子液晶的分類

高分子液晶有三種不同的結構類型:近晶型、向列型和膽甾型。近晶型(i)近晶型:棒狀分子通過垂直于分子長軸方向的強相互作用,互相平行排列成層狀結構,分子軸垂直于層面。棒狀分子只能在層內活動。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向列型(ii)向列型:棒狀分子雖然也平行排列,但長短不一,不分層次,只有一維有序性,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流動時,棒狀分子易沿流動方向取向,并可流動取向中互相穿越。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iii)膽甾型:棒狀分子分層平行排列,在每個單層內分子排列與向列型相似,相鄰兩層中分子長軸依次有規則地扭轉一定角度,分子長軸在旋轉3600后復原。

兩個取向相同的分子層之間的距離稱為膽甾型液晶的螺距。膽甾型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合物的取向態

(1)取向(orientation):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鏈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聚合物的取向現象包括分子鏈、鏈段的取向以及結晶聚合物的晶片等沿外力方向的擇優排列。未取向的聚合物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即各個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而取向后的聚合物材料,在取向方向上的力學性能得到加強,而與取向垂直的方向上,力學性能可能被減弱。即取向聚合物材料是各向異性的,即方向不同,性能不同。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聚合物的取向一般有兩種方式:

單軸取向:在一個軸向上施以外力,使分子鏈沿一個方向取向。再如薄膜的單軸拉伸: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如纖維紡絲: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雙軸取向:一般在兩個垂直方向施加外力。如薄膜雙軸拉伸,使分子鏈取向平行薄膜平面的任意方向。在薄膜平面的各方向的性能相近,但薄膜平面與平面之間易剝離。薄膜的雙軸拉伸取向: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運動特點(1)運動單元的多重性:

聚合物的分子運動可分小尺寸單元運動(即側基、支鏈、鏈節、鏈段等的運動)和大尺寸單元運動(即整個分子運動)。(2)聚合物分子的運動是一個松弛過程:

在一定的外力和溫度條件下,聚合物從一種平衡狀態通過分子熱運動達到新的平衡狀態過程中,需要克服運動時運動單元所受到的大的內摩擦力,這個克服內摩擦力的過程稱為松弛過程。松弛過程是一個緩慢過程。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3.高分子的分子運動與物理狀態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3)聚合物的分子運動與溫度有關:

溫度升高作用有兩個:使運動單元活化;使聚合物體積膨脹,擴大運動空間。聚合物力學三態的分子運動單元各不相同:

玻璃態:溫度低,鏈段的運動處于凍結,只有側基、鏈節、支鏈、鍵角等局部運動,形變小;

高彈態:鏈段運動充分發展,形變大,可恢復;

粘流態:鏈段運動劇烈,導致分子鏈發生相對位移,形變不可逆。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聚合物的物理狀態從熱力學和動力學不同角度可分為相態和聚集態。相態是熱力學概念,由自由焓、溫度、壓力和體積等熱力學參數決定。相態轉變伴隨著熱力學參數的突變。相態的轉變僅與熱力學參數有關,而與過程無關,也稱熱力學狀態。聚集態是動力學概念,是根據物體對外場(外部作用)特別是外力場的響應特性進行劃分,所以也常稱為力學狀態。力學狀態涉及松弛過程,與時間因素密切相關。

聚合物在不同外力條件下所處的力學狀態不同,表現出的力學性能也不同。聚合物的力學狀態及其轉變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若對某一非晶態聚合物試樣施加一恒定外力,觀察試樣在等速升溫過程中發生的形變與溫度的關系,便得到該聚合物試樣的溫度--形變曲線(或稱熱--機械曲線)。

非晶態聚合物典型的熱--機械曲線如下圖,存在兩個斜率突變區,這兩個突變區把熱-機械曲線分為三個區域,分別對應于三種不同的力學狀態,三種狀態的性能與分子運動特征各有不同。形變溫度IIIIII非晶態聚合物的力學三狀態及其轉變第九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在區域I,溫度低,鏈段運動被凍結,只有側基、鏈節、支鏈、鍵角等的局部運動,因此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變小,具有虎克彈性行為。形變在瞬間完成,當外力除去后,形變又立即恢復,表現為質硬而脆,這種力學狀態與無機玻璃相似,稱為玻璃態。玻璃態溫度形變IIIIII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隨著溫度的升高,鏈段運動逐漸“解凍”,形變逐漸增大,當溫度升高到某一程度時,鏈段運動得以充分發展,形變發生突變,進入區域II,這時即使在較小的外力作用下,也能迅速產生很大的形變,并且當外力除去后,形變又可逐漸恢復。這種受力能產生很大的形變,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的性能稱高彈性,相應的力學狀態稱高彈態。溫度形變IIIIII玻璃態高彈態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

由玻璃態向高彈態發生突變的區域叫玻璃化轉變區,玻璃態開始向高彈態轉變的溫度稱為玻璃化轉變溫度(glasstemperature),以Tg表示。形變溫度IIIIII玻璃態高彈態玻璃化轉變區Tg粘流態粘彈態轉變區Tf交聯聚合物MaMbMb>Ma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

當溫度升到足夠高時,在外力作用下,由于鏈段運動劇烈,導致整個分子鏈質量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聚合物完全變為粘性流體,其形變不可逆,這種力學狀稱為粘流態。

高彈態開始向粘流態轉變的溫度稱為粘流溫度,以Tf表示,其間的形變突變區域稱為粘彈態轉變區。分子量越大,Tf越高。交聯聚合物由于分子鏈間有化學鍵連接,不能發生相對位移,不出現粘流態。

玻璃態、高彈態和粘流態稱為聚合物的力學三態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晶態聚合物的力學狀態及其轉變在輕度結晶的聚合物中,少量的晶區起類似交聯點的作用,當溫度升高時,其中非晶區由玻璃態轉變為高彈態,可以觀察到Tg的存在,但晶區的鏈段由于受晶格能的限制難以運動,使其形變受到限制,整個材料表現為由于非晶區的高彈態而具有一定的韌性,由于晶區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硬度,象皮革。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形變溫度TgTf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由于晶區限制了形變,因此在晶區熔融之前,聚合物整體表現不出高彈態。能否觀察到高彈態取決于非晶區的Tf是否大于晶區的Tm。若Tm>Tf,則當晶區熔融后,非晶區已進入粘流態,不呈現高彈態;若Tm<Tf,晶區熔融后,聚合物處于非晶區的高彈態,只有當溫度>Tf時才進入粘流態。形變溫度TgTm>TfTm<TfTf

Tm高結晶度(>40%)聚合物M1<M2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的強度與分子量密切相關AC強度B不同高分子初具強度的聚合度和臨界點的聚合度不同,如

AB尼龍40150纖維素60250乙烯基100400聚合度A點是初具強度的最低聚合度,A點以上強度隨分子量迅速增加B點是臨界點,強度增加逐漸減慢C點以后強度不再明顯增加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5.高分子材料和力學性能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分子量過大,聚合物熔體粘度過高,難以成型加工。達到一定分子量,保證使用強度后,不必追求過高的分子量。高分子的加工性能與分子量有關常用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萬)塑料分子量纖維分子量橡膠分子量聚乙烯6~30滌綸1.8~2.3天然橡膠20~40聚氯乙烯5~15尼龍-661.2~1.8丁苯橡膠15~20聚苯乙烯10~30維尼綸6~7.5順丁橡膠25~30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分子量分布是影響聚合物性能的因素之一分子量過高的部分使聚合物強度增加,但加工成型時塑化困難。低分子量部分使聚合物強度降低,但易于加工。不同用途的聚合物應有其合適的分子量分布:

合成纖維

分子量分布易窄

塑料薄膜橡膠分子量分布可較寬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高分子材料的力學行為特征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幾何形狀和尺寸所發生的變化稱應變或形變,通常以單位長度(面積、體積)所發生的變化來表征。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的同時,在其內部還會產生對抗外力的附加內力,以使材料保持原狀,當外力消除后,內力就會使材料回復原狀并自行逐步消除。當外力與內力達到平衡時,內力與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單位面積上的內力定義為應力。單位為牛頓/米2,又稱帕斯卡。材料受力方式不同,發生形變的方式亦不同,材料受力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基本類型:應變與應力第一百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i)簡單拉伸(drawing):

材料受到一對垂直于材料截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線上的外力作用,產生的形變稱為拉伸應變,也稱相對伸長率(ε

)。拉伸應力=F/A0(A0為材料的起始截面積)拉伸應變(相對伸長率)e=(l-l0)/l0=Dl/l0簡單拉伸示意圖A0l0lDlAFF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ii)簡單剪切(shearing)材料受到與截面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外力作用,使材料發生偏斜。其偏斜角的正切值定義為剪切應變()。A0FF簡單剪切示意圖剪切應變=tg

剪切應力s=F/A0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A0材料經壓縮以后,體積由V0縮小為V,則壓縮應變:

V=(V0-V)/V0=DV/V0(iii)均勻壓縮(pressurizing)材料受到均勻壓力壓縮時發生的體積形變稱壓縮應變(V)。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是指在彈性形變范圍內單位應變所需應力的大小。是材料剛性的一種表征。分別對應于以上三種材料受力和形變的基本類型的模量如下:彈性模量拉伸模量(楊氏模量)E:E=/

剪切模量(剛性模量)G:G=s/

體積模量(本體模量)B:B=p/V機械強度當材料所受的外力超過材料的承受能力時,材料就發生破壞。機械強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根據外力作用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i)抗張強度衡量材料抵抗拉伸破壞的能力,也稱拉伸強度。最終試樣斷裂時的伸長率(%)稱為斷裂伸長率。(ii)抗彎強度也稱撓曲強度或彎曲強度。是衡量材料剛性的一種指標。(iii)沖擊強度

沖擊強度也稱抗沖強度,是衡量材料韌性的一種指標。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通常所說的塑料、橡膠、纖維,正是按照Tm和

Tg在室溫之上或室溫之下劃分的大部分纖維是晶態高聚物Tm應高于室溫150℃以上也有非晶態高聚物分子排列要有一定規則和取向橡膠只能是非晶態高聚物,處于高彈態

Tg是使用的下限溫度,Tg應低于室溫70℃以上

Tf是使用的上限溫度纖維1.4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特征塑料晶態高聚物處于部分結晶態,Tm是使用的上限溫度非晶態高聚物處于玻璃態,Tg是使用的上限溫度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833年,Berzelius在對鯨油的熱鎦油的分鎦產物時,首次提出“要描述這種組成相同但性質相異的物質,我建議稱為Polymer(聚合的)物質”*1892年,Tilden對天然橡膠裂解成分進行分離、分析,確定了異戊二烯結構式*1907年,Ostwold提出分子膠體概念,并于1920年出版《膠體化學》*1920年,Staudinger發表《論聚合》,提出無論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其形態和特性都可以由具有共價鍵連接的鏈式高分子結構來解釋*1924年,Svedberg發明出超速離心機,用于血紅蛋白分子量的測定*1932年,Staudinger發表《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現代高分子概念獲得公認高分子概念的確立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

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高分子工業:公元前,蛋白質、淀粉、棉、毛、絲、麻、造紙、油漆、蟲膠等高分子科學:-1833年,Berzelius提出“Polymer”一詞,指以共價鍵、非共價鍵聯結的聚集體1、十九世紀之前:天然高分子的加工利用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

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2、十九世紀中葉:天然高分子的化學改性高分子工業:-1838C.N.Goodyear天然橡膠硫化-1845C.F.Schobein硝化纖維-1868J.W.Hyatt硝化纖維塑料-1889建成最早的人造絲工廠-1900英國建成年產1000t粘膠纖維工廠高分子科學:-1870提出纖維素、淀粉、蛋白質是大的分子1892W.A.Tilden確定天然橡膠干餾產物異戊二烯結構式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1907L.Backeland酚醛樹脂-1911丁鈉橡膠-1914醋酸纖維和塑料-1925醋酸乙烯工業化-1928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科學:-1902提出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結構-1907W.Ostwold提出分子膠體概念-1920H.Staudinger提出“共價鍵聯結的大分子”之現代高分子概念3、二十世紀初葉:高分子工業和科學的創立的準備時期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塑料:PVC(1931)、PS(1934)、LDPE(1939)、ABS(1948)橡膠:氯丁膠(1931)、丁基膠(1940)、丁苯膠(1940)纖維:PVC(1931)、尼龍-66(1938)、PET(1941)、維綸(1948)高分子科學:-1932H.Staudinger《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出版-1929~40W.H.Carothers.P.J.Flory縮聚反應理論-1932~38W.Kuhn,K.H.Mayer橡膠彈性理論1935~48H.Mark,F.R.Mayo,etal鏈式聚合反應和共聚合理論-1942~49,M.L.Huggins,etal高分子溶液理論-40年代Harkin-Smith-Ewart乳液聚合理論4、二十世紀30~40年代:高分子工業和科學的創立時期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

HDPE(1953~55)、PP(1955~57)、BR(1959)、PC(1957)-石油化工產品的80%用于高分子工業-塑料以兩倍于鋼鐵的速率增長(12~15%/年)高分子科學:-1953~56Ziegler-Natta催化劑和配位陰離子聚合-50年代Szwarc陰離子活性聚合

Kennedy陽離子聚合-1957A.Keller獲得聚乙烯單晶5、二十世紀50年代:現代高分子工業確立、高分子合成化學大發展時期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通用塑料:PE、PP、PVC、PS(80%)、PF、UF、PU、-工程塑料:ABS、PA、PC、PPO、POM、PBT、合成橡膠:丁苯膠、順丁膠、乙丙膠、異戊膠、丁基膠、丁腈膠-合成纖維:PET、PAN、PP、PVA、Nylon高分子科學:-各種熱譜、力譜、電鏡、IR手段的應用:1960高分辨率NMR、1964GPC的使用-結晶高分子、高分子粘彈性、流變學理論研究的深入6、二十世紀60年代:高分子物理大發展時期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生產的高效化、自動化、大型化:塑料~6000萬t、橡膠~700萬t、化纖~6000萬t、-高分子合金,如HIPS-高分子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高分子科學:-1971~78白川英樹等導電高分子-1973Kevlar纖維7、二十世紀70年代:高分子工程科學大發展時期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二十九頁。高分子工業:80年代初,三大合成材料產量超過10億t,其中塑料8500萬t,以體積計超過鋼鐵的產量-精細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生物醫學高分子高分子科學:-提出分子設計概念-1983O.W.Webster基團轉移聚合-1994王錦山原子(基團)轉移自由基聚合8、二十世紀末期:高分子科學的擴展與深化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850年曾去美國學習兩年機械。后來專心研究炸藥。1862年夏研制成功了硝化甘油引爆方法。不久又發明了雷管、黃色炸藥、無煙炸藥。這種炸藥很穩定,但用雷管引爆時又威力極大。1867年起,黃色炸藥和雷管在實業界獲得了極大的信譽。一生獲發明專利255項。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在逝世前擬定遺囑,將他的遺產大部分贈給斯德哥爾摩科學院,每年用提出的利息獎給科學領域里有重大發現者。

A.B.Nobel(1833-1896)

瑞典化學家崇高的科學獎賞重大事件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Nobel的化學實驗室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瑞士科學院從1901年起設立諾貝爾獎,每年12月10日,在諾貝爾去世這天頒發。它成為一種崇高的科學獎賞和榮譽。諾貝爾獎項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二十九頁。1901~2000年物理學獎:162人化學獎:135人生理學或醫學獎:172人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瑞典人,物理化學家。研究膠體分子的提純和分離技術,特別是對蛋白質的研究。1924年發明了超速離心機,用于蛋白質分子測定,并從沉降常數和擴散系數獲得血紅蛋白的分子量。

Svedberg的工作為高分子化學的建立創造了實驗條件。T.Svedberg(1884~1971)1926年因發明高速離心機并用于高分散膠體化學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1.5高分子簡史及其發展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二十九頁。

德國人,1903年在Halla大學完成博士論文。畢業后在多所大學任教。早期研究有機化學,后轉向對天然有機物的結構研究。

1920年,在《德國化學會志》上發表劃時代的文章《論聚合》,首次提出高分子的概念。1932年,發表專著《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標志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