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_第1頁
2023年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_第2頁
2023年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_第3頁
2023年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_第4頁
2023年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3學年度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

第一卷選擇題(共83分)

Ⅰ政治部分(共28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8小題共16分)1、經濟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派、互換、消費等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一概念是對所有的經濟現象的科學的全面的概括,下面屬于經濟現象的是A、“韓寒”現象是對我國當代學校教育的挑戰B、江澤民主席出訪東歐五國C、四川兩家電視機廠被兼并D、我人民解放軍在東海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2、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是一個國家的A、農業發展水平B、科學發展水平C、工業發展水平D、第三產業發展規模3、、“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經商信為本,買賣禮在先。”這一諺語包含的經濟學道理是A、公司經營者應注重公司的信譽和形象B、公司競爭的重要性C、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大意義D、公司經營者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4、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1999年7月1日宣布:鑒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第四版人民幣的防偽技術簡樸和缺少機讀性,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第五版人民幣。新版人民幣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八個券種。這說明①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②紙幣的面值是由國家規定的③紙幣的市場購買力是由國家規定的④紙幣是唯一的商品流通媒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性是A、股東憑股票獲得股息收入B、股東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C、股東以持股份數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D、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6、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比較脆弱,農業的發展速度仍然相對滯后,農業仍然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我國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A、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B、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屬于低水平C、農業生產缺少資金,生產技術水平低D、農村教育不發達,缺少農技人員7、關于對第三產業的對的結識是

①我國第三產業落后的主線因素是第一、第二產業落后?②第三產業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性③第三產業是賃借一定的物質技術裝備,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各行各業的總稱

④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

2023年7月5日《市場報》載文說,名牌公司要瞄準“假日經濟”這個“生意眼”,著力在開發新品種和服務上下點功夫。這是由于A、產品的質量是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的關鍵B、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干使公司立于不敗之地C、公司經營者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D、公司經營者必須不斷提高質量和服務管理水平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4小題共12分)9、關于價值,下列說法中對的的有A、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B、價值是千差萬別的商品可以互相比較的共同的東西C、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D、價值必須通過互換由另一種商品表現出來10、1997年11月,南京四家特大型國有石化公司和江蘇石油集團公司聯合,組建了中國

東聯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這種在公司、公司集團之間的“強強聯合”有助于A、減少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B、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C、搞活國內每家國有公司D、提高公司的國際競爭力11、市場雖然對實現資源的化配置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其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也存在著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具體表現在它具有A、競爭性B、自發性C、盲目性D、滯后性1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方面起基礎性作用,我們也可以認為實行勞動協議制度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是由于A、用人單位真正行使了勞動用人自主權,靈活地變動職工數量和結構B、勞動者有了擇業的自主權,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與自身條件選擇用人單位C、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定協議后,一旦有法律效力,雙方不能毀約D、勞動協議中的條件,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Ⅱ、歷史部分(共30分)

三、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13、182023打敗拿破侖的歐洲大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國際會議,擬定歐洲統治秩序的體系稱:A、雅爾塔體系B、凡爾賽體系C、華盛頓體系D、維也納體系14、下列哪一個事件不是歐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性事件?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B、英國憲章運動C、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D、巴黎公社革命15、下列哪些因素的出現使英國的工業革命顯得十分必要?A、資產階級確立了統治地位B、通過圈地運動獲得大量的勞動力C、通過侵略擴張獲得廣闊的殖民地D、通過海外掠奪積累了大量的資本16、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含義理解不對的的是:A、促進生產力的巨大發展B、不僅是生產技術革命、也是生產關系的變革C、是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過程D、以電力的廣泛使用為特點17、日本的工業革命起步最晚,但發展最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它被稱為:A、“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B、“高利貸”帝國主義C、“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D、“軍事封建”帝國主義18、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內容不涉及:A、非洲絕大部分殖民地B、歐洲的附屬國C、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D、拉丁美洲的半殖民地19、世界上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是:A、1814年的法國B、1825年的英國C、1840年的英國D、1857年的美國20、下列對維也納會議的的評述,不對的的是:A、重劃歐洲版圖和恢復封建的舊統治秩序重要體現了大國的意志B、英國通過度割法國的殖民地而成為世界殖民霸主C、維也納體系的實質是恢復并維護歐洲封建統治的秩序D、采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有助于近代國際關系的發展21、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失敗的主線因素是:A、無產階級還不夠成熟B、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C、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D、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未具有2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無法克服的根源在于:A、生產的社會化B、生產資料的私有制C、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23、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說:“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下而下地解放農奴”。這表白1861年改革的重要動機是:A、廢除農奴制、解放農民B、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C、強化沙皇的專制統治D、挽救沙皇的統治危機24、對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的評述,不對的的是:A、北方主張提高關稅、南方主張減少關稅B、北方主張擴大工業品進口、南方主張限制進口C、南北兩種經濟都屬于資本主義經濟D、南北雙方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存廢問題25、明治維新推行的“文明開化”政策,是指:A、取消武士特權、廢除封建身份制度B、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資本主義C、廢除行會制度、發展對外貿易D、用西方的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26、不屬于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帝國主義戰爭的是:A、甲午中日戰爭B、日俄戰爭C、美西戰爭D、第一次世界大戰27、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日本完畢了向亞洲大陸擴張的第一步?A、迫使朝鮮簽訂《江華條約》B、挑起甲午中日戰爭C、發動日俄戰爭D、迫使朝鮮簽訂《日韓合并條約》28、關于英國向帝國主義過渡,下列說法不對的的是:A、英國資本家不愿在國內投資,采用新技術、更新設備B、殖民地對其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C、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D、工業產值由第四位上升為第一位29、下列哪一戰役不是發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A、日德蘭戰役B、萊比錫戰役C、索姆河戰役D、馬恩河戰役30、下列哪項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是:A、德意志的古典哲學B、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C、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D、科學社會主義31、對蒸汽機的研制和運用沒有作出奉獻的人物是: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富爾頓D、史蒂芬孫32、對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沒有促進作用的重要文獻是:A、《人權宣言》B、《獨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D、《共產黨宣言》33、19世紀末美國、英國經濟發展方面最大的不同點是:A、國內外市場廣闊B、資本較為充足C、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D、勞動力也比較充足34、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推動石油開采業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和發展的因素是指:A、內燃機的廣泛應用B、有線電報和有線電話的發明C、騾機的發明D、輪船和火車的發明和使用35、下列哪些重大變化不是發生在19世紀80年代的日本?A、由君主專制政體改為君主立憲政體B、開始出現壟斷組織C、工業革命形成了高潮D、開始進行明治維新36、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下列哪一項不對的?A、自然科學知識與生產技術緊密結合B、規模更大、發展更迅速C、有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D、重大發明大多由工人技師完畢37、對德國統一作出重大奉獻的歷史人物是:A、加里波第B、俾斯麥C、加富爾D、富蘭克林38、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基本矛盾中最重要的一對是:A、美德矛盾B、英德矛盾C、俄奧矛盾D、法德矛盾39、1917年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除了美國外尚有:A、日本B、意大利C、中國D、塞爾維亞40、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是在:A、19世紀上半期B、19世紀六、七十年代C、19世紀末期D、20世紀初期41、世界歷史上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有:A、英國和美國B、日本和俄國C、德國和意大利D、法國和奧地利42、下列哪一個不是19世紀世界的進步潮流?A、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運動B、無產階級革命運動C、維也納體系的形成D、民族解放運動

Ⅲ、地理部分(共25分)四、單項選擇(每小題0.5分,共10分)43、在天體系統中,由大到小依次排序對的的是:(A)地月系、太陽系、總星系(B)銀河系、太陽系、總星系(C)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44、對流層大氣重要的直接熱源是(A)太陽輻射(B)地面輻射(C)大氣輻射(D)大氣逆輻射45、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形成的因素中,共同的是(A)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B)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C)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D)不同氣團的影響46、形成地形雨、鋒面雨和對流雨都需要的條件是(A)空氣的水平運動(B)空氣的對流運動(C)空氣的上升運動(D)空氣的下降運動47、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A)水圈的水量總體(B)所有陸地上的水(C)陸地上的淡水資源(D)河流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48、使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互相聯系起來,并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互換的是(A)洋流(B)地殼物質循環(C)大氣環流(D)水循環49、對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加那利寒流(D)東格陵蘭寒流50、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重要表現在(A)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東部少(C)東南多西北少,東北多西南少(D)山地多平原少,內陸多沿海少51、我國水資源年際變化大的重要因素是(A)冬季風活動的年際變化(B)夏季風活動的年際變化(C)太陽活動的年際變化(D)太陽活動的變化52、我國北方春天的沙塵飛揚,產生這一現象的外力作用是(A)固結成巖作用(B)風化作用(C)搬運作用(D)沉積作用53、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地形有(A)遼闊的華北平原(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C)平坦的內蒙古高原(D)我國西北地區的沙丘54、一次地震中,甲地是震中,乙地是地震波及的地點,兩地的震級和烈度情況是(A)兩地震級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B)兩地的震級和烈度都有不同(C)甲地震級和烈度都比乙地大(D)兩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級比乙地大55、從世界范圍看,地震集中分布在(A)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B)大洋的邊沿地帶(C)板塊的內部(D)亞歐、北美大陸地帶56、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A)10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千米57、關于地震波的對的說法(A)在相同的介質中,縱波的傳播速度比橫波快(B)在相同的介質中,橫波的傳播速度比縱波快(C)橫波能通過固態、液態和氣態(D)縱波和橫波的速度都是不變的58、在世界陸地上,各自然帶最明顯的標志是(A)氣候(B)動物(C)植物(D)土壤59、下列有關植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對的的是(A)土壤是決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B)氣候是決定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C)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具有發達的根系,葉片小,硬葉,葉面覆蓋臘層(D)堿蓬適宜在紅壤與紫色土地區生長60、在下述的地理現象中,屬于經度地帶性分布規律的是(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區(B)加拿大的亞寒帶針葉林(C)秦嶺—淮河以南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D)澳大利亞自東向西呈現出森林、草原、沙漠帶的半環狀分布61、本地球運營到公轉軌道遠日點時,以下敘述對的的是(A)地中海地區進入多雨季節(B)亞洲大陸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控制(C)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常受臺風影響(D)開普敦地區進入高溫多雨季節62、以下氣候類型中,分布于大陸西岸,由氣壓、風帶的季節移動而形成的是(A)熱帶季風氣候(B)熱帶雨林氣候(C)地中海氣候(D)冰原氣候五、雙項選擇(每小題1.5分,共15分)63、以下時間中,太陽直射點由南向北移動的是(A)3月21日至6月22日(B)6月22日至9月23日(C)9月23日至12月22日(D)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64、下列關于降水的敘述,對的的是(A)赤道低氣壓帶的降水重要是對流雨(B)常年受下沉氣流控制的地區降水稀少(C)信風影響下的地區必然少雨(D)沿海地區必然多雨65、河流水污染導致的危害重要有()(A)使河水具有大量有害物質(B)使生態環境被破壞(C)使水土流失、氣候惡化(D)改變水循環和水平衡的規律66、下列河流的有關解釋對的的有(A)塔里木河的豐水期在夏季,是由于夏季降水多(B)黃河徑流量年際變化大,是由于季風氣候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大(C)由于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節變化,導致尼羅河徑流的季節變化(D)松花江源頭補給水源是冰川融水,所以有春訊現象67、化石在地質上的意義是(A)擬定地層的年代(B)測定地球的年齡(C)推測古地理環境(D)擬定地質構造68、地殼結構的重要特點是(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硅鋁層的不連續分布(C)地殼是由巖石組成,巖石又由礦物組成(D)地殼厚度的不均69、有關地殼運動的對的敘述是(A)地殼運動的重要表現是升降運動(B)地殼的升降運動導致地勢的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C)地殼的水平運動常導致巨大的褶皺山系(D)大西洋不斷擴大是地殼升降運動導致的70、在各自然帶中,基本橫貫東西的是(A)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B)亞寒帶針葉林帶、苔原帶(C)熱帶荒漠帶、冰原帶(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高山植物區71、下列因素中,屬于影響自然帶的非地帶性因素是(A)海陸分布(B)太陽輻射(C)大氣環流(D)地形起伏72、下列地點氣溫和降水的對的敘述是(A)廣州的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B)孟買的降水最多的月份也是氣溫最高的月份(C)開普敦的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D)倫敦的氣溫最高月不是降水最多月

2023-2023學年度高一第一學期期考試題政史地綜合試卷高一()班姓名學號成績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67分)

Ⅰ政治部分(共22分)六、簡答題(共5分):73、江澤民指出:“充足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規定,兩者缺一不可,絕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單純強調這一方面或忽視另一方面,都不利于改革和發展大業。”請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常識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七、辨析題(共7分):74、公司兼并和破產是優化公司結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所以破產公司越多越好。

八、論述題(共10分):75、材料一:三大產業在不同國家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發達國家33067中檔發達國家133255發展中國家323731(根據世界銀行《1999年世界發展報告》)材料二:中國三大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分別為:第一產業占20.4%,第二產業占48.5%,第三產業占31.1%。(引自1996年《中國記錄報》)材料三:最新記錄數據表白,我國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三產業的比重初次超過了第二產業,形成了第三產業為大,第二產業為次,第一產業最低的“三二一”的產業順序。這是我國中心城市中繼北京之后,第二個走上“三二一”結構的大城市。北京形成“三二一”產業結構有諸多的非經濟因素的影響,而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的變化基本上由市場力量形成,其意義深遠。請運用產業結構的理論和其他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3分)

(2)試分析為什么上海形成“三二一”產業結構值得叫好?(7分)

Ⅱ歷史部分(共20分)

九、史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小題7分,共14分。)7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不斷擴大的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赴于全球各地。……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并且供世界各地消費。―――《共產黨宣言》材料二: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并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記述閱后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問題?(3分)

(2)、導致這種狀況的因素是什么?(4分)

77、閱讀下列材料:美國人賣給盟國(指交戰雙方)價值2億3千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