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后作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一、選擇題1.下圖是1949年到1960年我國糧食產量的變化情況,根據所學史實判斷下列對1952年糧食產量上升和1960年糧食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災害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互助合作運動開展——“八字方針”的提出D.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人民公社化運動和自然災害2.1953年毛澤東批示“中國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不是普通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是一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經濟”。對“特殊的資本主義經濟”采取的改造方式是A.強行沒收,建立國營企業B.建立合作社,走集體化道路C.全行業的公私合營D.發展公有制領導下的私營經濟3.1959年某部門根據歷年全國工業生產統計數據制訂了下表。從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長率(%)66工業生產取得巨大成就B.工業生產基礎比較雄厚C.中國已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D.工業生產的最高增長率是最低增長率的近12倍4.下圖所示的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次高峰的相同原因是 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國際環境C.社會制度的改變 D.“實業救國”的思潮5.(2023年山東卷文綜14)下列曲線圖反映了我國年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個時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變化。其中與1959—1964年相對應的是6.在1962年9月通過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自留地一般占生產隊耕地面積的5%~7%,長期不變;鼓勵社員飼養家畜家禽;進行家庭手工業生產及副業生產;房前屋后的果樹竹木,永遠歸社員所有。由此可以看出A.黨中央對農村政策作適當調整B.從根本上否定合作化道路C.在農村開始推行經濟體制改革D.恢復發展自然經濟7.《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黨全面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局,尊重農民首創精神,率先在農村發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勢推向全國,領導人民譜寫了改革發展的壯麗史詩。”當時農民的“首創精神”主要是指A.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 B.大力發展鄉鎮企業C.建立市場經濟體制 D.建立股份制企業8.《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記載:“……集體農業的痕跡,大量從中國農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應是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B.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D.土地歸農民所有的實現9.(2023年全國Ⅱ卷文綜15)表11978、1997年我國工業總產值中各種經濟成分比重表(%)類別年份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集體工業城鄉個體工業其他經濟類型工業1978年1997年表1反映了我國工業總產值中各種經濟成分的變化。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結構不斷調整 B.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C.市場經濟逐步形成 D.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10.(2023年山東文綜13)表1反映了我國某一時期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該時期是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11.1953年,我國開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下對這兩種制度的分析評價,正確的是A.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B.是作用完全不同的兩種經濟政策C.是為了調整生產關系以發展生產力D.是為了糾正經濟工作中的“左”傾錯誤12.(2023屆新課標全國卷文綜模擬四)下表為某生編制的《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現殘損,你認為其中三格已標明數字序號①②③的內容應該是 ①①③②③②A.汕頭特區、海南省;寧波、溫州;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B.潮州特區、汕頭特區;杭州、寧波、溫州;沿海經濟開放區C.福州特區、汕頭特區;杭州、寧波;經濟技術開發開放區D.汕頭特區、海南省;寧波、溫州;沿海經濟開放區二、非選擇題13.閱讀下列材料:近代以來,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材料一1913年與1919年工業資本分布狀況統計表[單位:千元]——引自《中國近代工業資料》材料二實現國家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條件,也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宿愿。舊中國的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現代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而且發展極不平衡,僅有的一點工業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區。由于工業落后,舊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工具還是和古代沒有多大區別,現代交通工具和通信設備極其缺乏。……到1952年工業已經恢復并超過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總的說來,中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楊先材主編《中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材料三1952年與1957年輕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比重表——引自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材料四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光通信設備、程控交換機、移動電話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等信息通信產品產量分別增長%至倍。——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民國初年我國工業發展的狀況。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民國初年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三,分析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結構的變化,說明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8分)(3)根據材料四,簡要指出我國當今工業化建設的新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出現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狀況:輕重工業都有所發展。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開辟道路;南京臨時政府鼓勵發展實業的政策,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戰期間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無暇東顧,提供了客觀條件;群眾性反帝斗爭,提倡國貨,抵制洋貨;“實業救國”成為社會思潮。(6分)(2)變化:輕工業比重下降,重工業比重上升。主要原因:“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必要性:我國工業基礎落后,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了增強國防力量,維護國家獨立。(8分)(3)新特點: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的指導;改革開放創造的條件。(6分)14.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驚人成就。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從1949年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多年。在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歷史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上,有這樣一種觀點:在肯定改革開放30年以來歷史性進步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貶低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材料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重要談話,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談話被譽為改革開放的第二次宣言,影響極為深遠。材料三2023~2023年中美貨物貿易進出口情況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請回答:(1)改革開放以前30年,中國在經濟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國內外背景。(3)據材料三指出21世紀初中美貿易發展的趨勢,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歷史原因。(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取得驚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科技文化:掃盲教育、“雙百”方針(任一點)、“兩彈一星”等成就,為科技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石英電渦流水平傾斜儀合作協議書
- 耳穴貼壓技術在老年人護理中的應用流程
- 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體驗建議與改進措施
- 大班親子活動策劃與實施方案
- 大型活動安全管理與應急措施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家長參與計劃
- 三年級童話故事讀書筆記范文
- 智能配電網與智能微電網結合-第1篇-全面剖析
- 新媒體與文化傳承-全面剖析
- 體育特長生體能提升訓練計劃
- 安全安全檢查表分析(SCL)記錄表(設備、設施)
- 城市濕地公園設計導則2017
- 小學巡課記錄表
- 社會團體民辦非清算審計報告模板
- 消防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報審表(表格記錄)
-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講義
- 高頻變壓器標準工時對照表
-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收費項目及標準表67262
- 232425黃昆固體物理教案
- 金蝶資產負債表公式設置
- 預制砼方樁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