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聯系觀點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的含義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原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發展觀點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發展的實質新事物、舊事物及其區分標準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原理量變、質變的含義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矛盾觀點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矛盾對立統一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主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認識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的否定觀辯證否定含義辯證否定實質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創新社會作用樹立創新意識本單元考點概念:一、概念1.聯系2.整體3.部分4.發展5.新事物、舊事物6.量變、質變7.矛盾8.矛盾的同一性、斗爭性9.矛盾的特殊性10.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1.主要矛盾、次要矛盾12.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13.兩點論、重點論14.辯證的否定二、原理1.聯系的普遍性2.聯系的客觀性3.聯系的多樣性4.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以上為“聯系觀”)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本單元考點概念:二、原理5.發展的普遍性6.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7.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8.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9.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以上為“發展觀”)10.矛盾的對立統一11.矛盾的普遍性12.矛盾的特殊性1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14.主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15.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16.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關系(以上為“矛盾觀”)17.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以上為“辯證否定觀”)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3)考點及其答案:3.說明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易混易錯)
怎樣理解、運用整體與部分之間的辯證關系?①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二者有嚴格的界限,A.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B.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②整體與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A.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B.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③指導意義--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①A+②B);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①B+②A)。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5)易混易錯知識點:1.聯系只有內部聯系、外部聯系兩種2.聯系是客觀的,是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3.事物的客觀聯系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也是可以隨意改變的4.聯系就是矛盾(返3)5.若優化部分的排列結構、次序,則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6.“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啟示我們必須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告訴我們必須重視部分,搞好局部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6)BBBBABB(2010江蘇卷30).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這對于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的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動整體的發展②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實行調控③
整體的功能狀態極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④政府努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A.①④
B.①②
C.②
③
D.③④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7)A考點及其答案:4.了解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另一個總特征5.理解發展的實質,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發展的實質是什么?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為什么以及怎樣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發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之中,世界上沒有不運動、不變化發展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永恒運動、無限變化發展的世界。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任何事物只能存在于發展過程之中,任何事物本身就是發展的過程)。
(易混易錯)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9)易混易錯知識點: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說明萬事萬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9.發展就是運動和變化(返9)10.新事物就是比舊事物優越,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不可抗拒的11.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有機統一(進10)12.質變是發展,量變不是發展13.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因此量變比質變重要(進11)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0)BBAABB考點及其答案:6.理解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為什么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為新事物是符合客觀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事物,它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新事物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和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社會歷史新事物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或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為什么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易混易錯)
因為新事物的發展要經歷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個過程;舊事物為維護自身的地位和利益,總是竭力阻止、破壞甚至摧殘、扼殺新事物的成長壯大。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怎樣的?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求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支持、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壯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克服困難、接受挫折與考驗。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1)(2008江蘇卷32).下列詩句中蘊含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哲學道理的是()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09江蘇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3)BB(2009江蘇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4)B考點及其答案:9.了解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認識、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0.理解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
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A.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互為存在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B.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②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它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③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5)考點及其答案:11.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怎樣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時時有矛盾,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每一事物從產生到滅亡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要求我們堅持兩分法、一分為二,防止片面性。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怎樣理解它?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②矛盾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過程和階段上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7)易混易錯知識點:20.矛盾的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1.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是千差萬別的,就因為它們都具有矛盾22.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都與眾不同23.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故人只能承認、分析、解決矛盾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8)ABBA考點及其答案:12.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什么樣的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二者相互聯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可相互轉化。要求我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13.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
主次要矛盾之間有什么樣的辯證關系?
主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要求我們善于抓中心、抓關鍵、抓重點,不忽視抓次要矛盾,統籌兼顧、學會“彈鋼琴”。
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之間有什么樣的辯證關系?
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相互轉化。要求我們善于抓主流,不忽視抓支流。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19)易混易錯知識點:24.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25.主要矛盾一直居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26.次要矛盾居于被支配地位,因此對事物的發展沒有作用27.“牽牛要牽牛鼻子”啟示我們必須抓重點、抓主流28.主次要矛盾之間的地位是固定不變的,人也是無能為力的29.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及其關系其實是矛盾雙方對立統一關系的特殊表現形式
30.鄧小平評價毛澤東的功過之比是“九個指頭與一個指頭”,這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流31.主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區分,都是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現形式32.事物的矛盾及其雙方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所以才有主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區分33.兩點論離不開重點論,重點論也離不開兩點論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1)ABBBBAAAAA(2008江蘇卷30).右邊的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A.要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要堅持運動的觀點C.要堅持全面的觀點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2008江蘇卷33).古有一父,為解決家中鼠患,買了一只貓。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其子甚怨。父道:“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遂其子不再怨。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要注意()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2)CB(2009江蘇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009江蘇卷29).右邊的漫畫《愛鳥工程》給我們的啟示是()A.人能夠認識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變現狀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D.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3)BC(2008江蘇卷37)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舉世矚目的體育盛會。在迎奧運的過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學開展了“感受奧運、參與奧運、做奧運文明使者”的綜合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情境一:同學們從網上下載了各具特點的部分奧運會會徽和具有“篆書之美”的第29屆奧運會體育圖標,“金玉良緣”的奧運獎牌,“祥云瑞靄”的奧運火炬,深深為中華文化的魅力所感染。為設計者的智慧所折服。(1)結合《生活與哲學》的知識,談談從北京奧運會會徽和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你發現了什么?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5)審題干--針對北京奧運會會徽等的設計,要求運用所學哲學道理,談談你的發現。“材料+圖片”類演繹題關鍵詞--會徽、體育圖標、獎牌、火炬等設計,發現。考點--以上北京奧運會的相關因素的設計,即符合了奧運精神的需要,又凸顯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令人耳目一新。據此,本題所涉及的考點在唯物辯證法部分,主要有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辯證的否定觀、創新意識。答題順序、側重點--北京奧運會會徽、圖標、獎牌、火炬等的設計理念,要求先說明設計“融合了奧運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由此可知“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以及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創新意識”。組織答案--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融合了奧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以篆書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漢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古為今用,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堅持了辯證的否定觀,樹立了創新意識。6分
考點及其答案:15.理解辯證否定的含義及實質
辯證否定觀有哪些基本內容?①辯證的否定的含義--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②辯證的否定的特點--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辯證的否定是實現新事物產生、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16.堅持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怎樣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既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又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6)(2009江蘇卷32).下列對辯證否定的理解,錯誤的是()A.辯證的否定是“揚棄”B.辯證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C.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D.辯證的否定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29)D(2008江蘇卷37)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舉世矚目的體育盛會。在迎奧運的過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學開展了“感受奧運、參與奧運、做奧運文明使者”的綜合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情境一:同學們從網上下載了各具特點的部分奧運會會徽和具有“篆書之美”的第29屆奧運會體育圖標,“金玉良緣”的奧運獎牌,“祥云瑞靄”的奧運火炬,深深為中華文化的魅力所感染。為設計者的智慧所折服。(1)結合《生活與哲學》的知識,談談從北京奧運會會徽和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你發現了什么?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30)審題干--針對北京奧運會會徽等的設計,要求運用所學哲學道理,談談你的發現。“材料+圖片”類演繹題關鍵詞--會徽、體育圖標、獎牌、火炬等設計,發現。考點--以上北京奧運會的相關因素的設計,即符合了奧運精神的需要,又凸顯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令人耳目一新。據此,本題所涉及的考點在唯物辯證法部分,主要有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辯證的否定觀、創新意識。答題順序、側重點--北京奧運會會徽、圖標、獎牌、火炬等的設計理念,要求先說明設計“融合了奧運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由此可知“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以及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創新意識”。組織答案--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融合了奧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以篆書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漢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古為今用,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堅持了辯證的否定觀,樹立了創新意識。6分
(2010江蘇卷37).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引起了校園世博熱,同學們紛紛上網“逛”世博。一個世博專題網頁引發了某同學的興趣和思考,他發帖提出了自己的問題。以下是該網頁的部分內容:(世博之愿)(3)請你在列舉兩個理念,并依據唯物辯證法原理,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踐行。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唯物辯證法-31)審題干--針對世博會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十堰市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房屋租賃合同書
- 2025建筑工程材料供應合同
- 2025企業單位的無薪休假合同模板
- 2025綠化工程勞務承包合同合同范本
- 高校護理專業介紹
- 野生動物傳染病檢疫學
- 2025年導管室試題及答案
- 【FastData】2023年中國旅游業復蘇趨勢報告6410mb
- 一年級班主任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幼兒園清明節活動總結模版
-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揮發物含量的測定
- 制冷空調管件的焊接與質量控制
- 公路工程工作總結范文
- DB11 2075-2022 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規程
- 課件:第七章 社會工作項目結項(《社會工作項目策劃與評估》課程)
- 大型火力發電廠汽輪機知識資料培訓課件
- 陜旅版六年級下冊英語知識點總結V
- 中債收益率曲線和中債估值的編制與應用課件
-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五課件
- 《井岡翠竹》完整版課件解析
- 數學建模歷年競賽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