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標準
2020/12/191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的相對性常見的對心理健康的誤解主要內容2020/12/192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健康概念的發展2020/12/193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健康新概念的內涵
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指人體的結構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這是生物醫學的基本認識。人體的生理功能指以結構為基礎,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為目的,協調一致的復雜而高級的運動形式。生理健康是以下其他方面健康的基礎,但不是必須的要件。2020/12/194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健康新概念的內涵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各種環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狀態,并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內部的心理結構,與環境協調。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為基礎并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發展。2020/12/195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健康新概念的內涵
道德健康道德健康主要是指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別真偽、善惡、榮辱、美丑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規范的準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做貢獻。2020/12/196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健康新概念的內涵
社會適應良好社會適應良好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社會適應良好的人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工作能力;不僅能勝任個人的各種角色,而且能貢獻于社會,達到自我成就、自我實現。社會適應良好,是健康的最高層次,是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高級健康層次。2020/12/197健康的概念和內涵延伸閱讀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探討和解決有關保持或促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的心理學分支學科。這一學科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并首先受到預防醫學界的重視。它是在醫學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化的形勢下出現的。美國從節約醫療保健經費開支與降低發病率的目的出發,率先開始了對健康心理學的研究。1976年,美國心理學會討論了心理學在人類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強調心理學在心理衛生中的作用外,還指出心理學應當研究有損人類健康或導致疾患的心理與社會行為因素,探討預防和矯正不良行為以及幫助人們學會應付心理社會的緊張刺激。隨后,成立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健康研究小組,并在此基礎上,于1978年8月正式成立了健康心理學分支,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的第38分支,并創辦了《健康心理學》和《行為醫學雜志》。JosephMatarazzo(1982)是該分會的第一任會長,他提出了健康心理學的4項目標:第一,保持并促進健康水平;第二,預防并治療疾病;第三,鑒別病因以及健康與疾病和相關功能障礙之間的相互關聯;第四,分析并改善醫療保障體系和健康政策。2020/12/198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精神分析學派人本主義學派認知心理學流派行為主義學派精神病理學2020/12/199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精神分析學派——強調人格健康
人格結構: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原始的沖動和本能,快樂原則。超我:良心、理想,道德原則。自我是人格中理智而又現實的部分,奉行現實原則。自我有三重功能:①應付外界的現實;②感受并滿足本我的需要;③接受超我的監督。換言之,它調節本我與外界的關系以及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協調時,我們的心理將會處于健康狀態,當三者處于失衡狀態時,心理健康將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心理疾病。2020/12/1910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人本主義學派的心理健康觀——強調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羅杰斯認為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指向完成、實現、維持和增長的趨勢。在這種自我實現傾向的驅使下,我們變得更加獨立自主、更加獨特、更富社會責任感,成為機能健全的人。2020/12/191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人本主義學派的心理健康觀——強調自我實現
相關閱讀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密特曼(H.A.Maslow&Mittelman)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條標準: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對自己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③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切合實際;④能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⑤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⑥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⑦能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⑧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⑨能在社會規范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I生;⑩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2020/12/1912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認知心理學流派的心理健康觀——強調認知合理
認知學派重視認知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為壓力、消極生活事件并不直接導致一個人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而是通過認知加工,在歪曲和錯誤的思維影響下促成的,并且錯誤的認知方式常以“自動思維”的形式出現,即這些錯誤的思想常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不被人察覺。2020/12/1913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認知心理學流派的心理健康觀——強調認知合理
莫茲比(Maultsby)提出了判斷合理信念的5個標準:①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觀事實;②能使人保護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③能使人更快地達到自己的目標;④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煩;⑤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緒困擾。莫茲比(Maultsby)提出了不合理信念的5個特點:包含很多主觀臆測成分;使人產生情緒困擾;使人難以達到現實的目標而困擾;主動介入他人的麻煩;長時間無法消除或減輕情緒困擾,造成不適當的反應。2020/12/1914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行為主義流派的心理健康觀—行為健康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把他訓練成任何類型的人,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和甚至大盜,而不管他的天資、傾向、能力、職業和他祖輩的種族是什么”2020/12/1915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行為主義流派的心理健康觀—行為健康
行為主義強調后天訓練的重要性,反對研究人的意識,他們強調條件反射對人的行為的重要性。行為主義療法常針對特殊的問題行為(不良行為或變態行為),運用提高目標行為(良好行為或正常行為)發生率或降低問題行為發生率等行為技術,來矯正問題行為。行為主義不在乎心理是否健康這個概念的,它不承認心理的存在,也不認為心理的不健康會影響行為,它們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由于刺激直接引起的,它只在乎個人的行為是否正常。2020/12/1916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行為主義流派的心理健康觀—行為健康
相關閱讀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療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立和發展的。沃爾帕認為神經癥的起因是在焦慮情境中原來不引起焦慮的中性刺激與焦慮反應多次結合而成為較為牢固的焦慮刺激,產生異常的焦慮情緒或緊張行為。另外他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松狀態與焦慮情緒狀態,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狀態下的肌體,各種生理生化反應指標,如呼吸、心率、血壓、肌電、皮電等生理反應指標,都會表現出同焦慮狀態下完全相反的變化。因此,將焦慮刺激與焦慮反應不相容的另一種反應例如松弛反應多次結合,就逐漸消弱了原來的焦慮刺激與焦慮反應之間的聯系,逐步減輕對焦慮刺激的敏感性。采用系統脫敏療法進行治療應包括三個步驟:(1)建立恐怖或焦慮的等級層次,這是進行系統脫敏療法的依據和主攻方向;(2)進行放松訓練;(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況下,按某一恐怖或焦慮的等級層次進行脫敏治療。2020/12/1917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精神病理學的心理健康觀
精神病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疾病以及引發心理疾病行為的學科,主要研究各種心理疾病的起因、發展、癥狀以及治療。精神病理學對心理健康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從生物醫學的和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心理正常心理異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神經癥重性精神病人格障礙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癥性心理問題2020/12/1918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精神病理學的心理健康觀
許又新(2011)認為心理健康有三個特征:成長,從幼稚到成熟,而成熟意味著獨立自主,有穩定的價值觀,能耐受挫折和失敗,人格的各個方面良好的整合;發展,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動機和需要的發展,從基本需要到潛力發揮的需要;在同樣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下,逐漸提高生活質量是健康的表現,否則為不健康。2020/12/1919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內涵精神病理學的心理健康觀相關閱讀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標準(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或行為,在形式和內容上必然與客觀世界保持一致。如果一個人堅信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而客觀世界中,當時并不存在引起他這種感覺的刺激物,那么他可能出現了幻覺。(2)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人類的心理活動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系,這種協調一致性保證人在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的高度準確和有效。如果一個人對很痛苦的事做出快樂的反應,或者對快樂的事做出痛苦的反應,那么他的心理活動就失去了協調性,可能出現了心理異常。(3)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完整的人格心理特征。這種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對的穩定性,在沒有重大的外界變革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易改變的。如果在沒有明顯外部原因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個性相對穩定性出現問題,那我們要懷疑這個人的心理活動時候出現了異常。2020/12/1920軀體是否健康,我們可以通過醫生的檢查,得到比較確切的答案,但是心理是否健康,我們不能得出直接的、明確的結論。目前由于各個學者在定義心理健康時的側重點不同,也因為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之間沒有截然的分界限,不像人的軀體健康與不健康那樣有明顯的生理指標容易測量。因此,心理健康的標準也就種類繁多,說法不一。不過,心理健康的標準雖然很多,但各個標準之間有一些共通之處,下面我們歸納出心理健康標準的5個維度,并以此作為本書的心理健康標準。心理健康的標準2020/12/1921認知健康情緒健康人格健康真實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健全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心理健康的標準2020/12/1922認知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認知是指個體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即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認知會影響個人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傾向,認知的準確和協調對個人十分重要。有許多學者強調了認知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中強調“認知過程正常,智力正常”;我國學者馬建青在其主編的《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論叢》中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中也強調了“智力正常”。另外心理學家王登峰(2003)、司各特(Scott)(1991)、王極盛(1984)、許又新(1988)、王希永(1988)等都從不同程度上強調了認知健康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20/12/1923情緒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情緒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反應,是以個體需要為中介的。從個人心理發展的角度看,健康的情緒狀態是基于個人已經發展出一種情緒整合的能力,即個人會把自己看成一個具有多種情緒的完整的個體。健康的情緒狀態并不是排斥消極情緒,而是正視和接納自己的消極情緒。2020/12/1924情緒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判斷情緒狀態健康與否有三條主要的標準:(1)情緒的反應與刺激是相適應的,在高興的情緒情境下笑,在悲傷的情境下哭泣,這是正常的;(2)情緒反應的強度與刺激的強度是相適應的;如看見蟑螂的反應(3)當刺激消失后,情緒狀態會慢慢的平復。2020/12/1925人格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定義:人格是人類心理特征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人格在不同時間、地點都影響著人的內隱或者外顯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具體表現:人格健康主要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人格結構完整并協調一致,二是悅納自我(趙強,2009)。人格結構完整是指人格的每個部分都存在,并且每個部分都協調、平衡發展。悅納自我是指個體對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特征持一種積極的態度,接受現實的自己,不因為自身優點而驕傲,也不因自己的缺點而自卑。2020/12/1926真實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健全心理健康的標準社會功能健全社會適應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熱愛生活2020/12/1927真實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健全心理健康的標準社會功能健全:是指個體作為社會成員發揮的較大的作用。社會功能健全的個體有較高的自尊體驗和自我效能感。2020/12/1928真實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健全心理健康的標準人際關系良好:人際關系是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的社會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帶給我們歸屬感和被人接納和需要的感覺。2020/12/1929真實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健全心理健康的標準社會適應能力:是人的一種綜合心理特性,是個體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對于人們面對社會情境時的應對能力有很大影響。適應能力強的人,在遇到緊急、恐懼、危險的時候,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具有走出困境的力量。適應能力弱的人,遇到特殊情況時,容易緊張、慌亂,常發揮失常。熱愛生活則是我們對于生活的態度,熱愛生活的人對未來抱有希望,并且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2020/12/1930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心理健康的標準定義:心理調適能力主要是包括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以及應對壓力的能力(趙強,2009)。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調適能力是人們自覺主動地應用心理學原理,通過疏導、支持、解釋、啟發、教育等手段,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問題,減輕或消除不良情緒癥狀,改善認知水平,消除不良行為,提高社會功能和社會適應力,并促進人格成熟,恢復心理健康的過程。具體表現:心理調適能力良好的人,能夠做到自覺、能動、有選擇地改造和利用環境,使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即使遇到不快也能很快擺脫。而缺乏心理調適能力的人,要么沉浸于過去的生活難以自拔,要么擔心未來生活會遭遇不測,整天優心忡忡,寢食難安,從而破壞了心態平衡,失去了健康。2020/12/1931相關閱讀心理健康的標準樊富珉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有以下特點(樊富珉,2006):①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②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③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④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⑤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⑥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⑦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2020/12/1932心理健康的相對性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可分為不同的等級;心理健康狀態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著的;心理健康是一個社會文化的、發展的概念。2020/12/1933心理健康的相對性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可分為不同的等級健康和疾病以及亞健康狀態都是人體生命中的不同的質態,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2020/12/1934心理健康的相對性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可分為不同的等級相關閱讀亞健康狀態
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布赫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之外,人們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間狀態,稱為亞健康(sub-health)。這一發現被后來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證實。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在經濟發達、社會競爭激烈的國家和地區中普遍存在,人數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亞健康狀態又稱“第三狀態”。處于“第三狀態”的人,沒有明顯的疾病,各項指標正常,但與健康人相比,顯得生活質量差,工作效率低,極易疲勞,食欲不振,失眠,腰酸背痛,疲乏無力等癥狀。從心里健康的角度看,處于“第三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的精神疾病與心理障礙,但與健康人比,表現為學習、工作效率低,注意力分散,情緒煩躁焦慮,生活無目標和動力,感覺無聊,生活無意義,人際關系緊張,矛盾沖突多等。2020/12/1935心理健康的相對性心理健康狀態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著的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都不可能永遠停在一個點上,可能會從純白區域游移到淺灰色的區域、深灰色區域甚至黑色區域。當然,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可能從灰色區域移到白色區域。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如果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而沒有進行很好的調節時,那么他就很可能會出現心理疾病;一個存在心理問題的人,如果能及時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和學會自我調節,那么他很快就能恢復到健康的心理狀態。隨著個人的成長、經驗的積累、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的發展,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也會發生不斷地改變,對待一些以前不能接受的事情可能會因自己變得寬容而接受,從而達到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銅仁地區萬山特區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市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次診斷性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第一次診斷性測試化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合同登記辦事指南
- 吉林省通化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中質量評估英語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7)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無棣縣2024-2025學年初三3月總復習質檢(一模)語文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江川二中2025屆高考模擬金典卷物理試題(七)試題含解析
- 借款合同【含擔保條款】
- 蜜蜂租賃服務合同模板
- 初中期末家長會模板
- 駕駛員安全管理培訓
- 道路交通運輸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典型案例(企業專題:安全管理人員盡職免責篇)
- 書香致遠閱讀啟智-2025世界讀書日主題班會教案
- 南京鹽水鴨的制作方法培訓
- 202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國際壓力性損傷-潰瘍預防和治療臨床指南(2025年版)解讀課件
- 2025-2030中國電子支付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屆重慶一中初三中考模擬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攀枝花2025年四川攀枝花市東區事業單位春季引才(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