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YS/T 325.6-2009 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是一項專門針對鎳銅合金中鈦含量測定的標準。該標準規定了使用二安替吡啉甲烷作為顯色劑,通過分光光度法來定量分析鎳銅合金樣品中的鈦元素含量。整個過程包括了樣品溶解、溶液配制、顯色反應以及吸光度測量等多個步驟。

首先,在進行鈦含量測定前,需要將待測的鎳銅合金試樣準確稱重并采用適當的方法(如酸溶)將其完全溶解于特定的介質中,得到一個均勻的液體樣本。接著,根據實驗要求調整溶液pH值,并加入適量的緩沖溶液以保持穩定的酸堿環境,這對于后續顯色反應至關重要。

然后,在準備好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二安替吡啉甲烷試劑,這種有機化合物能夠與溶液中的Ti^4+離子形成穩定的絡合物,該絡合物在特定波長下具有特征性的吸收峰。通過控制反應條件(如溫度、時間等),確保絡合物充分生成后,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最大吸收波長處測量其吸光度值。

最后,依據朗伯-比爾定律,即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與其濃度成正比關系,可以通過比較未知樣品與已知濃度系列標準溶液在同一波長下的吸光度差異,計算出鎳銅合金中鈦的具體含量。此方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且重現性好,適用于低至微量級別的鈦檢測需求。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9-12-04 頒布
  • 2010-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YS/T 325.6-2009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_第1頁
YS/T 325.6-2009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_第2頁
YS/T 325.6-2009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YS/T 325.6-2009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77.120.40

犎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色金屬行業標準

犢犛/犜325.6—2009

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犕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狀犻犮犽犲犾犮狅狆狆犲狉犪犾犾狅狔—

犘犪狉狋6: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犻狋犪狀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

犜犺犲犱犻犪狀狋犻狆狔狉狔犾犿犲狋犺犪狀犲犿狅犾犲犮狌犾犪狉犪犫狊狅狉狆狋犻狅狀狊狆犲犮狋狉狅犿犲狋狉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ISO11433:1993,Nickelalloys—Determinationoftitaniumcontent,

diantipyrylmethanemolecular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MOD)

20091204發布201006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犢犛/犜325.6—2009

前言

YS/T325—2009《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共有6部分。

———第1部分:鎳量的測定Na2EDTA滴定法

———第2部分:銅量的測定電解重量法

———第3部分:鐵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4部分:錳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5部分:鋁量的測定Na2EDTA滴定法

———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為YS/T325的第6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1433:1993《鎳合金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測定鈦含量》,測定范圍擴

展為0.050%~5.00%,ISO11433:1993測定范圍為0.3%~5.0%。在資料性附錄A中列出了本部分

章條和對應的國際標準章條的對照一覽表。本部分在采用國際標準時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這些技

術性差異用垂直單線標識在它們所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見附錄A、附錄B。

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中鋁沈陽有色金屬加工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單位: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寶鈦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戴鳳英、張心紅、李小玲、劉婷、張皓、劉艷、楊維維。

犢犛/犜325.6—2009

鎳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6部分:鈦量的測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1范圍

YS/T325的本部分規定了鎳銅合金中鈦量的測定方法。

本部分適用于鎳銅合金中鈦量的測定。測定范圍:0.050%~5.00%。

2方法原理

試料用鹽酸與硝酸溶解,硫酸冒煙。在鹽酸、硫酸介質中,加入抗壞血酸消除鐵的干擾,二安替吡啉

甲烷與鈦形成黃色絡合物,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10nm處測定其吸光度。

3試劑

除非另有說明,在分析中僅使用確認為分析純的試劑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或相當純度的水。

3.1氫氟酸(ρ1.15g/mL)。

3.2鹽酸(ρ1.19g/mL)。

3.3硝酸(ρ1.42g/mL)。

3.4硫酸(1+1)。

3.5鹽酸(1+1)。

3.6硫酸(1+19)。

3.7抗壞血酸溶液(10g/L):用時現配。

3.8二安替吡啉甲烷溶液(50g/L):稱?。玻埃缍蔡孢吝淄橹糜冢担埃埃恚虩?,加入400mL鹽

酸(1+24),加熱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冷卻,混勻后置于棕色瓶中。

3.9鈦標準貯存溶液:稱?。埃担埃埃埃缂冣仯ㄢ伒馁|量分數≥99.95%)置于鉑皿中,加入少量水后慢慢

滴加氫氟酸(3.1)使其溶解,再滴加硝酸(3.3)將低價鈦完全氧化,加入20mL硫酸(3.4),搖勻,加熱蒸

發至冒白煙,取下,冷卻。用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3.6)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溶液1mL含

1mg鈦。

3.10鈦標準溶液A:移?。玻担埃埃恚题仒藴寿A存溶液(3.9)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硫酸(3.6)稀釋

至刻度,搖勻。此溶液1mL含100μg鈦。

3.11鈦標準溶液B:移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底稚唐返奶厥庑裕唤浭鄢觯惶峁┩藫Q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