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場開采方案_第1頁
料場開采方案_第2頁
料場開采方案_第3頁
料場開采方案_第4頁
料場開采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概述 2\o"CurrentDocument"編制依據 2\o"CurrentDocument"料場特性 23.1料場概況 2\o"CurrentDocument"3.2料場勘探結果分析 3\o"CurrentDocument"3.3料場儲量分析 3\o"CurrentDocument"施工總布置 4\o"CurrentDocument"4.1施工道路布置 44.2棄渣場 4\o"CurrentDocument"4.3排水 4\o"CurrentDocument"4.4供電及供水布置 44.5儲料場 5\o"CurrentDocument"4.6現場辦公室布置 5\o"CurrentDocument"4.7施工實施組織 5\o"CurrentDocument"開采規劃 6\o"CurrentDocument"5.1料場整體規劃 65.2施工方法 75.3運輸方塊圖 8\o"CurrentDocument"施工資源配備 96.1設備配備 96.2人員配備 9\o"CurrentDocument"質量保證和控制措施 10\o"CurrentDocument"安全和環保措施 108.1安全措施 108.2環保措施 10\o"CurrentDocument"附件 11BU1_QG開采方案概述BU1_QG作為砂礫石料場之一主要為大壩填筑料篩分系統提供料源以及為右岸大壩和河床段大壩提供天然砂礫石料2a料和2b料,為使該料場2a料和2b料的生產滿足合同規范的要求,并使開采和加工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藝處于受控狀態,特編制此BU1_QG開采方案。編制依據TenderDocuments,Volume7of7,CivilWorksandHydro-MechanicalEquipmentBiddingDocument,MethodStatement-PartII.DamComplexofUpperAtbaraProjectContractC1-B,TechnicalSpecificationsSection01000:generalrequirement;Section02100:sitepreparation;Section02210:openairexcavation;Section02211:dewatering;Section02222:embankment;Section02223:otherembankment,fillandbackfill;Section02232:roads.《BU1_QG勘探報告》(CWE-CTGC/C1-B/LI/S/1243/2011dated30Dec.2011)QA&QCfortheSand&GravelMaterialsPreparation&Exploitation(CWE-CTGC/C1-B/LI/S/0796/2011dated26Dec.2011)料場特性3.1料場概況BU1_QG位于Setit河下游右岸,緊鄰Setit河永久橋,距離C1-B反濾料加工系統約3.6km(道路里程)。料場縱向長1000m,橫向600m,占地面積約56萬皿。料場地形有一定起伏,原始地面高程為EL.487?507m°RoadNo.B8穿過該料場并連接Setit河橋。3.2料場勘探結果分析BU1_QG勘探揭露高程范圍內無地下水滲出,因此旱季開采時無需考慮地下水的影響。料場地層結構大致分為三層:第一層大部分為有用層,約在EL.497?504m高程范圍內,主要分布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上層,作為天然砂礫石料)和Poorlygradedsandwithgravel(SP)(下層,上篩分系統)。局部分布有Sandysilt(ML)和Siltysand(SM),其剝離后可開挖有用料。第二層為無用層,約在EL.492?497m高程范圍內,主要分布有Sandysilt(ML)和Siltysand(SM)。第三層在EL.492以下,主要分布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由于第三層埋藏較深,不予開采,本料場主要開采第一層有用料。圖1BU1_QG地形圖3.3料場儲量分析根據BU1_QG的勘探報告可知,BU1_QG能直接作2a、2b料的砂礫石共87萬m,,占總儲量的52%;適宜上篩分系統的砂礫石共80萬m3,占總儲量的48%。可直接作為2a、2b料的砂礫石,其Lossandcompactionfactor按2.0考慮,可為右岸大壩和河床段大壩的填筑提供壓實后的2a、2b砂礫石料44萬m,。上篩分系統的砂礫石,其Lossandcompactionfactor按2.3考慮,可提供的篩分料大概為35萬m,。施工總布置4.1施工道路布置料場內現有道路為RoadNo.B8及其兩條支路(Accesstrack),現圍繞現有道路規劃了兩條進入相應區域的道路,分別為ABC和DEFGHI,可沿著道路DEF進入Zonel(見附件1)。下基坑道路及棄料道路隨開采情況逐步形成。進料場道路、下基坑道路等的鋪筑料物均采用砂礫石料一次性鋪筑形成。進料場主干道寬8m,厚30cm;其它支路寬6m,厚30cm。道路修筑時砂礫石料采用反鏟(2.1m3)挖裝,27t自卸汽車運輸,SD22推土機攤鋪,PQ190II平地機平整,20t光面振動碾碾壓。施工期間需安排專人負責道路的灑水及維護工作。4.2棄渣場不單獨設置棄渣場,料場分塊開采,第一塊的棄料就近堆放,其后每一塊區域開采后可作為下一塊開采區域的棄料場。部分棄料會被用來進行場地的平整及道路的日常維護。未經監理批準,棄渣不會傾倒至天然溝谷;Woodenpieces將堆放至2#SpoilTipofClearedTreesandBushes。4.3排水料場在雨季時不進行大規模開采,因此排水只針對邊坡的保護。雨季來臨前在基坑坡頂設置截水溝,防止雨水沖毀邊坡。4.4供電及供水布置料場用電主要是現場辦公及施工照明用電,BU1_QG采用1臺100KW移動柴油發電機供電,1臺45KW備用。料場電線根據現場施工道路及開采順序架設,照明采用移動式鏑燈(2KW),照明強度不小于50Lux。有效照明范圍100m(燈塔位置會隨著開采區域的改變而調整)。料物開采時不做含水量調整,含水量只在上壩后通過灑水控制。現場只需借助灑水車進行道路的降塵灑水。因此不單獨布置供水系統。4.5儲料場經試驗符合2a、2b料級配要求的天然砂礫石料直接上壩,不合格的料物直接上篩分系統,因此不單獨設置儲料場。4.6現場辦公室布置現場辦公室采用一個12m(L)*2.4m(W)*2.9m(H)的集裝箱改裝組合而成。現場辦公區需先進行地面清理,然后用砂礫石料進行回填、碾壓加高,使之高出地面30cm(見附圖1)。4.7施工實施組織聯系人列表如下,其中人員職責為擬定職責,開采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姓名電話號碼職務人員職責備注李秋石0123464034總工程師總負責人鄭世倫0114622188副總工程師取樣、試驗、測量及人材機調度梁勇0114622060技術質量部主任開米方案指導及監督陳天驕0114622063技術質量部副J主任技術服務馬明0114622303試驗室主任取樣及試驗負責人王孫俊0114622295測量隊隊長測量負責人馬連生0114622135輔助工區主任水電供應及維護杜定紅0114622101土石方工區主任料場開采實施負責人張東鋼0114622077土石方工區副主任料場施工現場負責人史慶0114622198安環部副主任安全環保事宜負責人開采規劃5.1料場整體規劃整個BU1_QG根據各種料物的分布情況及分布厚度分為五個區(分區邊界控制點坐標見附件1,分區示意圖見圖2)。總的來說,二分區和五分區地勢高于一、三、四分區。二分區和五分區的有用料分兩層,上層為天然砂礫石料2a料和2b料,下層料物細粒含量較多,上篩分系統;一分區為沖溝,只有表層的細砂有用,上篩分系統;三分區和四分區的有用料只有一層,為2a料和2b料。圖2BU1_QG分區示意圖由于RoadNo.B8橫穿二、三、四分區,且該路是通往石料場的必經之路,宜永久保留。故開采可按如下順序,ZoneI—ZoneV—Zone11一Zonelll—ZoneW.各分區具體開采情況如下:一分區:只有表層的Wellgradedsand(SW)需開采,厚度約1.2~2.5m,上篩分系統。二分區:首先清除表層的Siltysand(SM),厚度約1.2~3.4m;然后開采第二層的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作為2a、2b料,厚度約0.6~2.4|^;最后開采Poorlygradedsandwithgravel(SP),上篩分系統,厚度約1.4~3.7m。三分區:首先清除表層的Siltysand(SM),厚度約3m;然后開采下覆有用層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作為2a、2b料,厚度約2m。四分區:局部清除表層Sandysilt(ML)之后,可直接開采上層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作為2a、2b料,厚度最大處可達6m。探坑P9附近有用料分三層,建議立面混合開采。五分區:地勢最高的一個分區,有用料的厚度也最大。虛線所示區域(見附件1)分布有Poorlygradedsandwithgravel(SP)、Poorlygradedsand(SP),該區域料物全部上篩分系統。其他區域清表之后,上層Poorlygradedgravelwithsand(GP)作為2a、2b料,厚約3.5~6m,下層Poorlygradedsandwithgravel(SP)、Poorlygradedsand(SP)上篩分系統,厚度約3.0~5.5m。另外勘探報告顯示:P13探坑三組樣顆粒級配曲線均不滿足2a、2b級配要求,大顆粒稍偏細,該探坑附近料物可根據地層揭露情況決定上篩分系統還是作為棄料。BU1_QG料場的分區以及料物的規劃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5.2施工方法料場地形測量工作已完成,地形測量資料參考函件CWE-CTGC/C1-B/LI/S/0657/2011dated16July2011首先由施工人員和地質人員標示出總體開挖邊線以及分區邊線,然后清除表層植被,woodenpieces堆放至02#SpoilTipofClearedTreesandBushes。接著針對每個分區進行清表或者上層無用層的挖除,第一塊的棄料臨時堆放在開挖區域之外,以后再回填至開挖完畢的料坑內或者利用覆蓋層進行道路的日常維護。施工流程圖如下:ConstructionAccessI WorkPreparation PowerSupply j k. :: 、 ?SiteOfficeA ClearanceandOverburdenStrippingZone2a,2bCheckTesting TransportedtoProcessingSystem J\ nUnqualifiedQualified“f \TransportedtotheDamorDyke< 圖3施工流程圖每個分區一次性開采完畢再開采下一個分區,開采完畢的分區即可作為下一分區的棄料場。斗容為2.1m3的VOVLO反鏟,一次可控制的開采深度約為4m,因此厚度小于4m的料物,可以分一層開采完,厚度超過4m的料物,則需分兩層開采完。局部有用料較薄的區域(0.5m左右),可以采用推土機集料。要根據探坑深度確定相應開采深度,開挖坡比控制為1:1,開挖時要注意邊坡的穩定,如邊坡失穩,要將失穩區域清理至穩定后才能繼續開采。另外fence橫跨二分區和五分區(見附件1),在開采相應區域時,我方將征求工程師的意見拆除相應區域的圍網,待開采完畢后再根據工程師的指令決定是否恢復該區域圍網。5.3運輸方塊圖運輸方塊圖如下圖,其中2a、2b料主要滿足右岸大壩的填筑,剩余的才用于河床段大壩的填筑。

圖4MassHaulDiagram施工資源配備6.1設備配備為滿足高峰期大壩和土堤填筑作業的連續性,以下設備需在現場配備。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推土機SD22臺3用于清表及料場維護反鏟VOLVO(2.1m3)臺5自卸車SCANIA(27t)臺30每臺反鏟配備6輛LightingTower2KW/h臺10施工區域照明,區域開采完成后,移動到新位置重復利用Generator100KW/h&45KW/h臺2辦公及照明用電6.2人員配備高峰期現場人員配備如下表:序號人員職責人數備注1推土機司機6白班/夜班2反鏟司機10白班/夜班3自卸車司機60白班/夜班4技術員2現場技術指導6當地雇員2安全員總計80質量保證和控制措施>2a、2b料作為直接上壩的材料,將在料場按照確定開采范圍、放線、清表剝離、與工程師聯合檢查、取樣試驗的程序控制其質量。>上篩分系統的材料,在料場完成確定開采范圍、放線、清表剝離、與工程師聯合檢查等程序后,于生產后進行取樣試驗工作。具體的程序及取樣頻率見QA&QCfortheSand&GravelMaterialsPreparation&Exploit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