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九年級上冊 和諧與夢想楊嚴《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_第1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九年級上冊 和諧與夢想楊嚴《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_第2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九年級上冊 和諧與夢想楊嚴《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_第3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九年級上冊 和諧與夢想楊嚴《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_第4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九年級上冊 和諧與夢想楊嚴《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學科課程整合的深度教學實踐

教學主題:《維護祖國統一》

學情分析:

基于大背景的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處于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當他們面對在全球化進程中,各種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相互激蕩、碰撞,國際互聯網信息的“真假難辨”“魚龍混雜”時,急需在老師的引領下,對相關社會現象和信息進行辨別和分析,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同時,九年級學生通過前期學習,雖然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分裂國家的行為不勝了解,對怎樣維護祖國統一、樹立怎樣的社會責任感等問題認識不夠;許多學生對香港、澳門、臺灣的歷史有一定了解,但對“一國兩制”的內涵以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的發展了解不多,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問題思考不多。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領下,培育和踐行愛國主義、樹立國家安全觀,培育“政治認同”“公共參與”“辯證思維”“法治意識”學科核心素養。

基于本班學生的學情分析:學生已完成了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七課第一框《促進民族團結》的學習,已學習了涉及港澳臺的歷史學科和地理學科的相關知識,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應用能力。同時,本班學生思維較為敏捷、自學能力較強,適宜采用“探究——發現”、“情感體驗”等學習策略來學習本課。

教材分析: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有“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認識國情,愛我中華”“法律與秩序”。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懂得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本課所依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相應部分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內容”中初中階段的內容與要求。具體對應的內容與要求是:“加深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初步形成依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意識”;“加深對社會生活中常見違法行為的認知,強化法律責任意識,鞏固守法觀念”。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生通過對“反對分裂”的原因、措施以及對“一國兩制”優越性的探究,增強愛國之情,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懂得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理解并擁護“一國兩制”方針,自覺承擔起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

2、能力目標:

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從提升自身“洞察社會現象、分析現實問題”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協調合作能力和歸因能力等角度,訓練并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3、知識目標:

學生通過本課學習,理解每個人都負有維護國家統一的法定義務;掌握并能應用反對分裂的措施和方法;了解“一國兩制”的內涵,認同“一國兩制”方針的優越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培育“政治認同”、“法制意識”、“公共參與”學科核心素養,增強愛國之情,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解并擁護“一國兩制”方針,自覺承擔起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

教學難點:

培育“公共參與”核心素養,自覺承擔起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聞播報:金馬獎事件《鞏俐拒絕金馬頒獎:有些底線,我們必須守護!》

金馬獎與金雞獎、金像獎并稱為華語電影3大獎項。對于華語電影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兩岸三地的文化藝術交流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2023年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因獲獎臺灣籍導演傅瑜發表臺獨言論,而使令在場的許多演員和導演不滿。隨后上臺的內地演員,上屆金馬影帝涂們在上臺頒獎的時候,開口就說道:“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臺灣金馬做頒獎嘉賓。”當他說到“中國臺灣”的時候,臺下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涂們繼續說道:“這次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接觸很多新面孔,認識很多新朋友,我感到兩岸一家親。”語畢,臺下再次響起歡呼與掌聲。然后,在金馬獎的官方流程中,原定李安與鞏俐頒最佳影片獎,鞏俐卻直接拒絕上臺頒獎。頒獎典禮結束后,大陸影視人物集體缺席了金馬晚宴。次日一早,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刊文:《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無數明星轉發,并表明自己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熱誠。而這一件事情至今仍持續發酵,2023年第56屆金馬獎,雖然評委會執事主席李安再次向兩岸三地發出邀請,但是大陸和港臺制作公司和藝人先后發聲,拒絕參加第56屆金馬獎的評獎。上屆金馬獎一共有400多部電影參加,但是今年只有100多部電影參見品評選,多家金馬獎的贊助商也選擇退出。

設問1、臺灣導演傅瑜發表臺獨言論的行為實質是什么?

生:分裂國家的行為。

設問2、“有些底線,我們必須守護”中的“底線”是指什么?

生: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師追問:鞏俐、涂們及轉發人民日報刊文的藝人,他們的言行為什么獲得了國民的支持和贊揚?

生:他們在用實際行動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

教師總結并引入本課主題:

二、維護祖國統一

我們從歷史課上學習了中國的近代史,我們知道1940年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解放,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日中華民族與國家主權的獨立。我們絕不能容忍任何分裂國家的言論和行為!

1、反對分裂

從課前的《新聞播報》環節,我們看到了演藝界人士用實際行動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這也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道德義務,同時這是否是法定義務呢?

看法說法:《反分裂國家法》規定:PPT文本

問:你如何理解這項規定?

生:反對分裂不僅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

總結:(1)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問:同學們是否知道,目前,在中國依然面臨著分裂風險的地區有哪些嗎?

生:新疆、西藏、臺灣、香港。

師:以新疆為例,極少數分裂分子背后的三股勢力,即“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他們在新疆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視聽情境:CGTN新疆反恐紀錄片(片段1)

師:壯美的自然風光、繁華的市場、充滿民族風情的舞蹈和音樂、受訪新疆民眾表達對未來的寄語……紀錄片的開篇快速的剪輯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極具魅力的新疆。

設問1:這些畫面傳達出的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什么?

生:希望過安定、幸福的生活。

師總結: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在新疆,是誰在阻止人民愿望的實現呢?

圖文情境:PPT視頻截圖

新疆宗教界人士和維吾爾族群眾的話語表明,新疆人民早就認清了——

設問2:“疆獨”分子所批的“外衣”是什么?其行為的“實質”是什么?

生:外衣是所謂的“民族矛盾”、以及“宗教”之名。其實質是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恐怖主義支配下的分裂國家的違法犯罪行為。

視聽情境:CGTN新疆反恐紀錄片(片段2)

設問3:從大量暴恐襲擊原始畫面及受害者的采訪紀實中,我們感知到“分裂”會帶來哪些危害?

生:嚴重損害新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沒有安全感,也無心搞發展。

師追問:從國家大局角度、發展角度進一步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對分裂國家的行為零容忍?

生:分裂行為損害國家最高利益,對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十分不利。

師總結: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也處于從發展中大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分裂國家的行為,將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發展大局。

師總結:(2)分裂的危害: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發展大局。

新聞播報:新疆反恐紀錄片英文版播出后,西方媒體選擇性忽略新疆問題真相的行為讓人心痛

圖文一:在2023年12月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現場向外媒提問:我想做一個現場調查,在座的記者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這兩部紀錄片?你們報道了嗎?據我了解,路透社、法廣和《每日電訊報》對此作了簡短的報道。但我也注意到,絕大多數的西方媒體是沒有報道這兩部紀錄片的。一些國外媒體一直關心涉疆問題。當某些別有用心的撒謊者,在涉疆問題上撒下彌天大謊的時候,一些國外媒體趨之若鶩。而當新疆的事實和真相展現在我們面前時,這些媒體卻唯恐避之不及。

圖文二:

7月6日,卡塔爾半島電視臺采訪“疆獨”頭目熱比婭,熱比婭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幅照片,稱“我的人民被圍在中國軍隊中間,他們怎么可能發動攻擊呢”?隨后,有環球網網友發現,熱比婭使用的照片竟然是今年6月湖北警方處理群體性事件的一張照片。而這張照片還被諸多外媒刊發。7月7日,英國《倫敦晚報》官網報道烏魯木齊“事件”時配發了中國中央電視臺公布的被暴徒襲擊的無辜群眾相互安慰的視頻截圖,圖片中是兩位被暴徒襲擊后滿是鮮血的少女。然而,《倫敦晚報》給出的圖片說明卻寫道:“兩名女士在被警察攻擊后,互相安慰。”

以上述新聞資料為背景,設置“新聞現場”情境體驗活動:

活動要求:

一二大組的同學請完成采訪任務:以圖文一位背景,在2023年12月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你將作為場內小記者現場采訪西方媒體人士。請預先寫一段采訪稿。(提示:需要預設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的說辭。)

三四大組的同學請完成表演任務:根據圖文二模擬西方媒體的記者,試圖為新疆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披上“維護民族和宗教自由”的外衣。

學生表演略

合作探究:結合之前所學“反對分裂”的法定義務、“分裂的危害”和同學們的情境表演,分小組合作探討“反對分裂,我們應怎么做?”請小組代表發言。

生:認清分裂活動的“民族”、“宗教”外衣;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揭露民族分裂活動的實質;出國旅游偶遇分裂行為,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據理力爭;團結少數民族同學)。

教師引導補充: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師總結:這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中華兒女的應盡之責。同時,我們要知曉,在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道路上,“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PPT圖(在“生命禁區”查果拉哨所戍守邊疆的雪域官兵)“最可愛的人”承擔了大部分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重任,余下的則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3)反對分裂,應怎么做:①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③維護國家安全。

過渡:“中國人”是我們56個民族兄弟姐妹共同的名字,也是兩岸四地同胞們的共同名字。尤其是在一國兩制構想成為現實并成功實踐之后,兩岸四地各族同胞們的命運更是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2、“一國兩制”

閱讀教材P100,找出并理解“一國兩制”的內涵。

生:(1)“一國兩制”的內涵:“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一個國家”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是統一的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高度自治。

設問: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的前提是什么?

生:一個中國。

師: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其具體包括哪些權利呢?PPT展示: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司法權、終審權。

過渡:我們知道,香港澳門分別于1997年、1998年回歸祖國懷抱,并開始正式實施“一國兩制”方針。“一國兩制”是我國的一大制度創新,它在港澳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我們以為契機,來深入探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PPT呈現對比數據

回歸前的澳門:失業率高達%,直逼國際警戒線7%;經濟結構單一,博彩業一家獨大,GDP連續四年負增長;黑社會組織異常猖獗,刑事犯罪率在世界“名列前茅”。

回歸后的澳門:人均GDP在全球經濟體(地區或主權國家)中排名第2位,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地區之一;2023年入選全球十佳旅游勝地;被國際輿論贊譽為“全球最安全的地區之一”;即將成立的澳門證券交易所,將被打造為中國離岸人民幣的“納斯達克”,繼“博彩業”、“旅游業”之后,澳門再添“金融業”這一支柱產業。

問:短短20年,回歸后的澳門了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從制度角度來說,這說明了什么?

生:“一國兩制”基本國策在澳門獲得巨大成功。

過渡:我們應該很好奇,一種治理制度,是如何扭轉一個地區的命運的呢?現在就讓我們通過合作探究,來共同探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合作探究閱讀以下兩則材料,共同探討:1、回歸后的澳門是如何充分基于自身特點,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而取得飛躍式的發展的呢?2、從澳門的成功經驗中,總結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前提條件有哪些?

材料一澳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普通話、粵語、葡語、英語(漢語和葡語為官方語言)四種語言通行。宗教文化充分體現出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征。

材料二澳門特區政府提出了打造“四個平臺”的經濟發展新思路,一是使澳門成為融博彩、會展、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有特色的旅游娛樂中心和區域性的商貿服務平臺;二是使澳門成為泛珠地區特別是粵西地區的商貿服務平臺;三是使澳門成為中葡經貿合作與交流的服務平臺;四是全球華商特別是華商中小企業交流與聯絡的服務平臺。澳門歸僑總會副監事長尤肖吾表示,回歸二十年來,中央人民政府為支持澳門發展,出臺了開放內地居民赴澳“個人游”、簽署“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及系列補充協議、開發橫琴新區、明確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管理范圍和陸地界線、建設港珠澳大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明確賦予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和“一基地”的發展定位、納入“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等一系列惠及澳門的政策措施。

生:一方面,結合自身特色,背靠祖國優勢,搞旅游業、會展業、博彩業;大灣區發展戰略帶動澳門的發展;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澳門的成功在于對“一國兩制”的擁護和貫徹。

教師引導總結:澳門成功的秘訣就在于:經濟適度多元;抓住大灣區建設的發展契機;融入國家大局。從根本上來說,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充分說明,港澳要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相關制度和機制。

(2)“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①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要求:A、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B、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

②香港、澳門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責任,共享繁榮富強榮光。

過渡:“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讓我們對我們的制度充滿了自信。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尚未完全實現統一,但兩岸統一是必然的。

視聽情境:“習馬會”(片段1)

設問1、促成此次會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大陸、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愿望。

師生共同總結:(3)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圖文:對比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去中國化”行為。

設問2、蔡英文為首的臺灣當局的做法,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生:輕則破壞臺灣的發展,重則引發局部戰爭。

師:顯然,任何破壞兩岸關系的做法,都將嚴重損害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引發內戰,更是我們不愿看到的結果。

設問3、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其條件是什么?

生:和平統一

師總結: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A、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B、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

合作探究1、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大嗎?為什么?請給出充分的論據。

生:可能性很大。理由:共同的文化、同根同源、大陸的發展。

師生共同總結:

A、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B、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C、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筆記補充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下面。)

視聽情境:“習馬會”(片段2)

合作探究2、結合上述視頻,共同探討如何才能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生:經濟上展開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增加民間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

③怎樣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A、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

B、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

C、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D、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

全課小結:國家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