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_第1頁
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_第2頁
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_第3頁
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_第4頁
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山西藥科職業學院思政部李英平教學問題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1什么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2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3案例1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希望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2013年4月8日-10日海南考察時講話)案例2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的審議。案例3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的審議。案例4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谷里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日到5日的幾天里,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累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一周內有60多人喪生,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牲畜死亡。這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之一——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2、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43年夏季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該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后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后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多諾拉煙霧事件

3、多諾拉煙霧事件1948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許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彌漫,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死亡。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倫敦煙霧事件

4、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

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水俁病事件

5、水俁病事件1953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后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后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1956年,出現了與貓的癥狀相似的病人。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自1956年5月1日首例“水俁病”患者被確診后,至今五十多年,先后有2265人被確診(其中有1573人已病故),另外有11540人雖然未能獲得醫學認定,但因其身體或精神遭受到水俁病的影響,1995年12月15日在日本政府的調解下,獲得排污企業人均260萬日元的一次性賠償。總費用高達3000億日元。

——骨痛病事件

6、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

鎘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鎘河水生產的稻谷,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

7、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

先是幾十萬只雞吃了有毒飼料后死亡。人們沒深究毒的來源,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病人開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著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這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印度博帕爾事件

8、印度博帕爾事件1984年

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藥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這張照片來自1984年11月4日。這張圖片顯示了那些喪失了視力的受害者們。博帕爾農藥泄漏3000頭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難2004年12月毒氣泄漏事件受害者家屬手持親人畫像,圍繞在燭光旁為親人守夜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9、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

位于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癥。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后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

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這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污染。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之一——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

10、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1986年11月1日

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

可見,污染已經引起了很大的損害,保護環境已經成了不容置疑的問題。地球是我們的家園,讓我們共同愛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保護環境,營造一個綠色的世界重視案例5生態文明的興起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適應和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已經經歷了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

20世紀,工業文明造成環境問題的嚴重威脅直接喚醒了世界性的生態文明意識,波瀾壯闊的環境保護運動逐漸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從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西方國家爆發了一場新的社會運動——生態運動,作為“新社會運動”,向西方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發起了有力的挑戰。

1970年4月22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格羅德·納爾遜策劃了聲勢浩大的環保示威游行活動,大約2000多萬公民聚集在街道、大學、河岸、公園、公司,甚至白宮門前。這一天后來被定為“世界地球日”永載史冊。1972年,“綠色和平組織”在加拿大成立,其初衷是反對太平洋地區的核試驗,后來又擴大到保護水生生物和所有自然界其他生物,該組織很快就遍及美國和歐洲等很多國家。

1972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世界各國政府共同討論當前環境問題,探討生態保護全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是生態環境問題開始列入人類發展日程的標志。1980年3月,聯合國大會首次使用“可持續發展”一詞。1983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聯合國要求該委員會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綱領,制定“全球的變革日程”。經濟發展矛盾重重的背景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會議。會議通過和簽署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這次會議對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高生產、高消費、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進行了否定,可持續發展概念被普遍接受。案例六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于自然,同時人類文明的進步也影響著自然的結構、功能與演化。在人類發展史上,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著由和諧到失衡、再到和諧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和諧失衡和諧

在原始社會,由于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但這種和諧更多地表現為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被動服從,和諧關系的主導因素是自然。

到了農業文明時期,人與自然關系在整體上保持和諧的同時,也出現了階段性的、區域性的不和諧。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開始不安于自然的庇護和統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而這種改造和改變往往伴隨著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破壞性。

工業文明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有了新的飛躍,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的飛速提高。這時,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改變,由“利用”魔術似的變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對自然的征服和統治變成了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大規模消耗帶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終造成自然資源迅速枯竭和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荒漠化、動植物物種大量滅絕等災難性惡果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自身與自然關系的反思迅速升溫。1972年,聯合國發表《人類環境宣言》;90年代以后,《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二十一世紀議程》、《關于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一系列有關環境問題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文件相繼問世,標志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案例7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總要求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學生活動看了案例資料后,結合自學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學生分小組研討回答以下問題:為什么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或者說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