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中的治療概況課件_第1頁
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中的治療概況課件_第2頁
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中的治療概況課件_第3頁
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中的治療概況課件_第4頁
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中的治療概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抑制劑在狼瘡性腎炎

中的治療概況

免疫抑制劑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歷史沿革各種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的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歷史沿革20世紀50年代開始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LN,但其緩解率低,患者發生感染的機會明顯增加,病死率高。20世紀60年代在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加服或小劑量注射細胞毒藥物使難治性LN治療的緩解率有所提高,但這部分患者的總體病死率仍偏高。20世紀70年代應用甲基潑尼松龍沖擊治療,提高了重癥LN的緩解率,但水鈉潴留、繼發感染等副作用較明顯。免疫抑制劑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歷史沿革各種免疫抑制劑在狼瘡腎的應用1,糖皮質激素1855年,英國醫生Addison發現的,到現在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了。1949年,美國的Hench醫師首次將糖皮質激素用于了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自此之后,糖皮質激素開始廣泛的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血管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糖皮質激素機體各種有核細胞內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發揮效應細胞免疫樹突狀細胞的分化與成熟多種促進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化學因子的產生抑制誘導淋巴細胞的凋亡并使淋巴細胞重新分布自身抗體的生成1盡量避免長期或大劑量用藥2長期用藥,則改為晨服次給藥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病情復發12環磷酰胺(CTX)CTX屬于烷化劑中的氮芥類,能與多種細胞成分中的功能基團發生烴基反應,干擾DNA的合成。CTX屬于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即對增殖周期中各期細胞均有殺傷作用,主要阻斷G0期細胞。環磷酰胺(CTX)

環磷酰胺(CTX)的作用機理和特點通過殺傷T、B淋巴細胞,阻止其繁殖抑制免疫反應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機理特點作用強而持久3硫唑嘌呤(Aza)Aza是一種抗代謝藥物,在體內分解為6-硫基嘌呤而發揮作用,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作用于S期細胞。硫唑嘌呤(Aza)的作用機制通過競爭性抑制嘌呤合成酶嘌呤核苷酸的代謝機理特點對T淋巴細胞的抑制作用明顯強于B淋巴細胞硫唑嘌呤(Aza)干擾DNA和RNA的合成影響細胞增殖速度減低較小劑量即可抑制細胞免疫,但免疫抑制作用不如CTX強和持久硫唑嘌呤(Aza)的副作用硫唑嘌呤(Aza)的副作用生殖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其他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嚴重感染最常見的副作用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增高肝功能損害血白細胞維持在4.5×109L-1以上解決辦法霉酚酸酯的作用機理MMF水霉酚酸(MPA)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抑制T和B淋巴細胞內的鳥嘌呤核苷酸選擇性地耗竭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抗體生成霉酚酸酯(MMF)的應用MMF彌漫增殖型LN(WHO分型Ⅳ型)以血管病變為主的LN病理類型表現一定程度的新月體形成,伴或不伴節段性毛細血管內增生性病變及毛細血管袢壞死、核碎裂等療效最確切

前瞻隨機對照研究證實,誘導期應用MMF(2~3g/d)聯合激素治療彌漫增生型狼瘡性腎炎與CTX聯合激素的療效相仿甚至優越,副反應相對較少。但長期隨訪發現MMF組復發率較高。MMF與CTX比較相同點:無論在誘導治療階段還是維持治療階段,MMF與CTX比較療效相當。優點:MMF肝功能損害、骨髓抑制、性腺抑制等不良反應較少。5子囊霉素衍生物(大環內酰胺類)子囊霉素衍生物是從子囊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獲得的。由于菌株不同,故可分別分離出環孢素A(CsA)和他克莫司(FK506)等。研究表明兩者均可減少尿蛋白,但對于改善整體病情活動度以及糾正低補體血癥的效果,目前尚不肯定。5.1環孢素A(CsA)的作用機理環孢素A(CsA)Th1細胞進入CsA受體復合物神經鈣調磷酸酶抑制T細胞核中核活化因子(NFAT),抑制使產生細胞因子的基因不能轉錄和翻譯IL-2、γ干擾素(IFN-γ)等細胞因子不能合成5.2他克莫司(FK506)的作用機理

他克莫司(FK506)Th1細胞

FK506結合蛋白(FKBP)復合體抑制神經鈣調磷酸酶T細胞核中核活化因子(NFAT),抑制抑制IL-2、IL-3、IL-4、IFN-γ等細胞因子和IL-2受體及轉鐵蛋白的表達他克莫司(FK506)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不良反應類似CsA,但相對較輕,少數患者可發生糖代謝異常引起血糖升高。在一項FK506與CTX治療LN的隨機對照研究中發現FK506減少蛋白尿作用早于CTX,用藥第四周尿蛋白即顯著下降,血白蛋白隨之明顯上升,而兩組的腎功能、血糖、血脂及免疫指標無明顯差異,觀察1年期間未見FK506組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但在應用過程中仍應監測血藥濃度,根據濃度調整藥物劑量。LEF可顯著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動度(SLEDAI評分的改善),尤其是對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SLE療效確切。LEF聯合糖皮質激素作為活動性增殖型LN的誘導治療效果與CTX相當,患者的耐受性也較好。最近國內的一項針對增殖性狼瘡性腎炎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對照(CTX對LEF))研究顯示,兩組近期療效和副反應相仿,提示LEF可以用于活動性增殖型狼瘡性腎炎的誘導緩解治療,但其在維持緩解的療效及長期腎臟保護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應用LEF治療彌漫增生性狼瘡性腎炎其誘導緩解期劑量初始為50~100mg/d連續3d,之后改為20~30mg/d,至少6個月。系膜增生型(Ⅱ型)狼瘡性腎炎中蛋白尿明顯的患者,可給予中等量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龍30~40mg/d。激素減量可根據臨床和血清學活動情況決定。重度局灶(Ⅲ型)或彌漫增生性(Ⅳ型)狼瘡性腎炎的治療誘導緩解階段持續4~6個月,應聯合應用激素和細胞毒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方案,潑尼松起始劑量為0.8~1mg/(kg·d),4~6周若病情開始緩解需盡快減量,4~6個月后減量到7.5~10mg/d。維持階段潑尼松維持在5~10mg/d,免疫抑制劑可選用靜脈CTX0.6~1.0g,每3個月1次,維持1~1.5年,之后可換用硫唑嘌呤(AZA)1~2mg/(kg·d)或嗎替麥考酚酯(MMF)1.0~1.5g/d。膜型狼瘡性腎炎(Ⅴ型)的治療

增生型和膜型狼瘡性腎炎時(Ⅳ+Ⅴ)中度到強化免疫抑制治療,通常用激素聯合細胞毒類藥物治療,近期的一項開放前瞻性研究顯示,20例對激素、硫唑嘌呤或CTX無效的Ⅴ型狼瘡性腎炎患者,使用MMF(1.5~3.0g/d)后完全緩解率為55%.

細胞學療法去除B細胞的治療抑制T細胞活化和T2B細胞相互作用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