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貧積弱的北宋_第1頁
積貧積弱的北宋_第2頁
積貧積弱的北宋_第3頁
積貧積弱的北宋_第4頁
積貧積弱的北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積貧積弱的北宋課程標準了解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五代十國形勢圖

北宋建立---979年,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只是五代十國范圍的統一,非全國性的統一教材研讀學案一、兵虛財匱1.經濟上:冗官、冗兵、冗費——造成積貧局面。

①冗兵:北宋政府每逢災年就把大量流民編入軍隊,還從全國各地挑選強壯士兵編入_____;同時,為了應付___、夏的侵擾,在邊塞大量屯兵,以至兵丁的數額不斷增加。禁軍遼②冗官:為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制,每年又通過科舉考試和______賞賜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職,造成北宋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③冗費:龐大的軍費官俸,北宋大興土木,皇室開支不斷增大;每年向遼和______交納“歲幣”。恩蔭西夏結果:三冗使北宋的國家財政面臨嚴重危機。到英宗時期已入不敷出。2.軍事上(1)為加強中央集權,軍事部署實行“_________”政策,禁軍有一半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造成邊境相對空虛。(2)為防止將領發展私人勢力,規定禁軍輪流駐守京城,頻繁調動,形成“兵不識將,_________”的局面。守內虛外將不知兵結果:北宋軍事實力大大下降二、內憂外患1.內憂(1)原因:北宋王朝縱容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的土地被官僚和__________兼并。他們變相增加苛捐雜稅,壓榨農民。豪強地主(2)結果: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和北宋統治集團的矛盾日益尖銳,各地農民、士兵起義給北宋統治階級以強烈震撼和沉重打擊。2.外患(1)北部邊境:宋太宗時兩度對遼用兵失敗。此后采取了被動防御的方針。1004年,宋軍在澶州打了勝仗,后來卻訂立了屈辱的“__________”,每年給契丹銀10萬兩,絹20萬匹。(2)西北邊境:在抵御西夏的戰爭中大多失利,最后北宋政府被迫議和。給西夏“歲幣”白銀7.2萬兩,絹15.3萬匹,茶3萬斤。

澶淵之盟結果:不僅沒有解除遼、西夏的威脅,還使人民飽受戰爭之苦。圖文探究從圖中事件你能得出哪些歷史信息?提示:北宋面臨嚴重的邊患危機,澶淵之盟后每年送給遼大量的“歲幣”,進一步加重了北宋的財政危機。歸納綜合讀課本找答案1、慶歷新政的背景2、代表人物3、基本方案4、中心問題5、結果6、影響三、曇花一現的“慶歷新政”1.背景(1)北宋在對西夏的戰爭慘敗后,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迅速加深。(2)范仲淹、韓琦、富弼、________等有名望的大臣紛紛要求宋仁宗改革弊政。(3)宋仁宗采納了范仲淹等人在《答手詔條陳十事》中提出的大部分改革建議。2.概況(1)改革的中心問題是整頓______。歐陽修吏治(2)激進的改革措施,遭到官僚貴族的反對和誹謗,宋仁宗也逐漸動搖,于1045年下詔罷廢新法,改革夭折。3.影響:改革雖然夭折,但它揭開了北宋革新除弊、變法改革的序幕。點撥:“慶歷新政”是王安石變法的前奏曲。“慶歷新政”失敗后,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財政危機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一場更大規模、更為深刻的改革呼之欲出。1.原因(1)新政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對和誹謗,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2)最高統治者對改革者的懷疑、廢止新法。(3)改革措施太猛,規模太大,有些脫離實際。(4)改革沒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動員,配套措施不到位。(5)改革沒有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慶歷新政失敗的原因及啟示2.啟示:改革要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并要做好充分的宣傳和動員;改革者還要樹立堅定的信心,改革才能成功。要點輕巧突破要點一關于北宋中期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1.社會矛盾激化(1)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負擔沉重,階級矛盾激化。(2)遼和西夏的威脅導致民族矛盾尖銳。(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發的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益深化。2.積貧積弱局面形成:北宋建立后,軍權、行政權和財權過于集中,造成國家行政效率低下,軍隊戰斗力弱,國力衰退,導致“積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費又造成了“積貧”局面。3.封建統治出現危機:農民反抗斗爭不斷,財政入不敷出。針對訓練1北宋中期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其中主要有(

)①階級矛盾②民族矛盾③統治階級內部矛盾A.①

B.①②C.②③

D.①②③解析:選D。北宋中期階級矛盾尖銳,表現為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表現為中原政權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很明顯,主要是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矛盾。要點二北宋中期出現積貧積弱局面的原因何在1.根本原因: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加強的弊端。2.積貧(1)以加強中央集權為目的的統治政策造成冗官冗兵,官俸、軍費開支越來越大,政府財政困難。(2)封建制度的弊端,土地兼并嚴重,一些官僚地主為逃避賦稅,紛紛隱瞞土地數目,導致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封建制度下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有多種特權,他們花天酒地,揮霍浪費了國家大量財富。3.積弱(1)皇帝對軍隊的嚴密控制造成兵將分離和軍事實力下降。(2)統治者腐敗無能,對遼、西夏和金一味妥協退讓,屈辱求和;統治者對農民肆意盤剝,農民起義不斷,這使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針對訓練2造成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包括(

)①“冗官”“冗兵”導致“冗費”,出現嚴重財政危機②北宋中期軍隊數量有所減少③北宋軍隊帶兵權與調兵權分開,指揮效率和軍隊戰斗力降低④北宋大力削弱武將軍權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選B。“②北宋中期軍隊數量有所減少”應是有所增加;①③④正確。針對訓練3慶歷新政的失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北宋王朝的內部矛盾十分尖銳B.北宋王朝十分腐敗C.變法內容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D.變法內容不盡合理解析:選A。慶歷新政的改革措施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主持新政的范仲淹等人,受到各種攻擊,被迫離職。新法被宣布廢止,這說明北宋王朝的內部矛盾十分尖銳。歸納綜合史料探究研讀【史料★文本】1.(教材P40)(1)屬性:古代皇帝畫像。(2)信息: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開國君主。后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后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16年,廟號太祖。(3)價值:本圖可以增強對宋太祖趙匡胤的認識,了解北宋初年的政治經濟狀況,理解積貧積弱局面出現的原因。2.(教材P43)(1)屬性:古代人物畫像。(2)信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徭役。宋仁宗采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后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謚文正。(3)價值:有利于對范仲淹的直觀認識,也有助于理解范仲淹改革變法思想。【史料★應用】閱讀材料:材料1: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宋開國時,設官分職,尚有定數,其后薦辟之廣,恩蔭之濫,雜流之猥,詞祿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紀極。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減天下冗吏十九萬五千余人。所減者如此,未減者可知也。”材料2:歐陽修曾經說:“財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驕于內,制度不可為萬世法而日益叢雜,一切茍且,不異五代之時。”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當時社會存在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的歷史根源是什么?(2)面對上述問題,宋仁宗時期出現怎樣的解決方案?結果怎樣?有何意義?【全解全析】審材料材料反映了北宋初年面臨的社會矛盾與解決矛盾的措施審設問本題主要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讀材料。第(1)問概括材料現象,并結合史實分析歷史根源。第(2)問考查“慶歷新政”的核心措施、結果和意義扣教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