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_第1頁
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_第2頁
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_第3頁
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_第4頁
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大班科學保護牙齒教案大班科學愛護牙齒教案1

活動名稱:

愛護牙齒

活動目標:

1、知道牙齒的功能,初步了解愛護牙齒的方法,增加愛護牙齒的意識。

2、養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習慣。

3、知道人體須要各種不同的養分。

4、培育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打算:

材料打算:錄像資料、圖片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小摯友,今日老師帶來了兩位客人,她們和你們一樣,也正在換牙,想來這里聽課,你們歡迎嗎?(圖片)——她們長得像嗎?可是她們的牙齒卻長得不一樣。你們覺得誰的好看?為什么?

小結:看來,小摯友們都喜愛姐姐的牙齒,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像她一樣擁有一副雪白又整齊的牙齒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愛護牙齒》。

二、活動探究,了解正確的刷牙方法探討:在換牙后,為什么有的小摯友牙齒長得那么好,而有的卻長得那么難看呢?

試驗:品嘗黑芝麻糖,相互視察牙齒表面的改變。漱口,視察杯子里的漱口水的改變。

小結:我們發覺漱口以后,牙縫里還會留有殘渣,那怎么辦呢?刷牙是愛護牙齒的另一種好方法。

三、深化探討,全面護牙——小摯友,你們覺得愛護牙齒做到正確刷牙就夠了嗎?再想一想,愛護牙齒,還有哪些方面也要留意?

小結:

1、不能在睡前吃甜食。

2、不能亂咬硬物。

3、愛護牙齒,要多吃蔬菜、水果、養分豐富的食物。

4、乳牙松動或脫落時,不能用舌舔或吮。

5、不能咬手指、咬唇或咬舌。常常用舌舔或吮會影響恒牙的正常萌出,或者長得不整齊。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等會影響牙齒排列不整齊美觀,面部發育不對稱,從而會留下容貌上的終身缺憾。

活動反思:

《愛護牙齒》這一課的教學主要要幫助學生相識牙齒的重要性,增加學生愛牙,護齒的意識,讓學生駕馭正確的刷牙方法,培育他們養成勤漱口,勤刷牙的良好習慣。了解愛護牙齒的小常識,會用正確的方法愛護牙齒。

現在小學低年級學生中,牙病問題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多數學生沒有駕馭正確的刷牙方法,對牙齒防護常識駕馭的也很少。好多孩子有蛀牙和齲齒,已經成為了不少家長很頭疼和急待解決的問題。在備課的時候我發覺其實本節課的內容是生活常識的教化,必需收集形象直觀的資料,圖片,護牙常識,才能把“如何愛護牙齒和駕馭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些教學重點問題一一解決。

大班科學愛護牙齒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愛護牙齒是大班的科學內容,內容有點枯燥,我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時從孩子熟識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幼兒親身體驗蛀牙形成的緣由及了解有關預防蛀牙的有關學問,從而達到教化幼兒堅持早晚刷牙,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的目標,二是利用試驗資料,課件,圖片等多種操作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緣由以及預防蛀牙的有關學問,駕馭正確的刷牙方法。

2、教化幼兒堅持早晚刷牙,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3、教化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愛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刷牙的正確方式,并學會愛護牙齒

活動打算

教具:

1、活動前兩天把洗凈蛋殼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圖片

3、《愛吃糖的老虎》課件

學具:

4、牙刷1個

5、每人一塊餅干

6、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交談,引出牙齒課題。

師:xxx小摯友,你能告知老師你昨天去哪了嗎?【我去補牙了,我的牙齒上有個小洞,很疼】

師:小摯友確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齒是怎么壞的,那就先來做個試驗吧。

二、試驗對比做鋪墊

【出示醋里浸過的蛋殼和沒有浸過的蛋殼】

引導幼兒探討

1、這兩種蛋殼有何不同?

2、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三、找蛀牙。

1、蛋殼在醋里會變黑變軟,用小鏡子找一找牙齒上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變黑壞掉的牙齒叫“蛀牙”。

3、視察蛀牙。

四、組織幼兒探討蛀牙形成的緣由。

1、發給幼兒每人一個餅干,吃完餅干后,用小鏡子視察牙齒上有什么?

2、回答問題:牙縫里多了什么?餅干什么味道?餅干為什么會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圖片,講解食物殘渣中的糖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蛀牙。

五、預防蛀牙,愛護牙齒。

1、觀看課件,啟發幼兒講一個連貫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圖解與牙刷,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教化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六、活動延長:觀看《愛吃糖的老虎》回答問題

1、老虎為什么牙疼?

2、糖為什么會壞掉牙齒?

3、老虎如何愛護自己的牙齒?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緣由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幼兒還駕馭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成早晚刷牙的衛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節,老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等,都是特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發覺學問的一次活動。總之,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和其他領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的目的。

大班科學愛護牙齒教案3

活動目標:

1、視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征,了解牙齒的基本外形結構。

2、學習牙齒名稱:切牙,尖牙,磨牙,了解牙齒外形與功用的關系。

3、發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提高視察、概括實力。

4、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5、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學習牙齒名稱:切牙,尖牙,磨牙,視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征。

活動打算:

1、《小摯友的書·我驚奇我發覺》

2、幼兒換下的乳牙;牙齒模型;黑板上畫好的兩張張開的大嘴。

3、人手一個小鏡子、電筒、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自主視察。

請幼兒用小鏡子自主視察自己的牙齒,了解幼兒在視察時運用的不同方法。

二、學習視察方法。

1、運用提問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視察方法。

2、師:你能看到牙齒的幾個面?

你看到的每個面是怎樣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

你的牙齒有幾種牙齒呢?每種牙齒有幾顆?都長什么樣?長在什么位置?

三、其次次運用新學的視察方法自主視察和記錄。

幼兒邊視察邊記錄在《小摯友的書·我驚奇我發覺》第4頁上,老師關注幼兒的發覺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幼兒發覺外型特征、數量和位置關系。

四、師幼共同總結,引導幼兒概括出特征。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換牙期,老師能剛好地為幼兒供應跟牙齒有關的的教學活動是有助于幼兒剛好了解自己的牙齒。通過視察發覺等改變讓幼兒有了充分了解,使幼兒有對愛護牙齒的意識。用通過照鏡子,視察等方法讓幼兒視察自己的.牙齒,從幼兒生活中的自己來作為學習探究的對象提高幼兒學習的愛好。

大班科學愛護牙齒教案4

設計意圖:

相識牙齒是大班一般的科學內容,由于活動內容較為枯燥,于是我在教學形式上下了點工夫。一是從幼兒熟識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資源讓幼兒親身感受;二是利用試驗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種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感知和了解牙齒的有關學問,從而達到教化幼兒愛護牙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的目標。

活動目標:

1、通過視察、體驗,讓幼兒了解牙齒的基本功能。

2、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緣由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學問。

3、使幼兒駕馭正確的刷牙方法。

4、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5、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打算:

1、牙齒的模型教具;

2、餅干、甘蔗、花生每組一盤;

3、牙刷、小鏡子人手一個;

4、介紹牙齒功能、齲齒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5、活動前兩天找幾個蛋殼,洗凈后把每個蛋殼的一半浸醋里;

活動流程:

活動引入————品嘗食物————相識牙齒的功能————了解愛護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愛護牙齒

活動過程:

一、起先部分:

師出示餅干,提問:怎樣才能把餅干送進肚子里?

二、基本部分:

(一)運用牙齒,相識牙齒的功能:

1、分組品嘗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齒的功能;

2、觀賞影碟片,了解牙齒的排列;

3、小嬉戲:仿照牙齒的動作,加深對各部位牙齒功能的相識;

(二)了解愛護牙齒的重要性:

1、師?“剛才有的小摯友吃過餅干和花生,請小摯友相互看看牙縫里

多了什么?”(殘渣、碎屑)“假如不弄掉會使牙齒變得怎樣?”

2、觀賞影碟片,了解齲齒形成過程及愛護牙齒的方法;

3、出示小試驗,請幼兒視察,撈出浸在醋里的蛋殼,請幼兒看看、捏

捏、說說蛋殼有什么改變?并比較浸在醋里的蛋殼與沒浸過醋的蛋

殼有什么不同?(浸過醋的蛋殼變黑、變軟了)并探討:蛋殼為什

么會變黑、變軟了?

4、老師小結:醋是酸的,酸性會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就會變黑、

變軟了。牙縫里假如有食物殘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種酶會使食物殘渣變酸,這些酸會像腐蝕蛋殼一樣,使我們牙齒被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變成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

5、找齲齒:請幼兒利用小鏡子視察自己有沒有長齲齒?有幾顆?

6、老師小結:怎樣愛護牙齒。

(三)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觀賞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2、協作牙齒模型,老師再次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跟牙刷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結束部份:

歌表演:刷牙歌

活動延長:

1、與家長協作,請他們提示幼兒堅持每天早、晚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2、引導幼兒開展“比比誰的牙齒好”活動;

活動反思:

從教學程序上說,教學導入簡潔直奔主題,既節約了時間又有效吸引幼兒的留意力。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將有機會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發生的改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經過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搗爛,才簡單被身體汲取”這個觀點,以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