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與測量復習題2_第1頁
公差與測量復習題2_第2頁
公差與測量復習題2_第3頁
公差與測量復習題2_第4頁
公差與測量復習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圖形標注與改錯1、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122、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0.02mm;(2)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0.05mm;(3)Φ80mm孔采用H7并遵守包容要求;(4)Φ80mm孔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0.03mm;(5)Φ260mm外圓柱面對Φ80mm孔的同軸度公差0.04mm;(6)Φ80mm孔內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1.6μm。343、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564、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50h7mm。(2)大端圓柱面采用包容要求。(3)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30μm。(4)小端圓柱面圓柱度公差為0.007mm。(5)大端和小端圓柱面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1.6μm;(6)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均為6.3μm。75、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896、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小端圓柱面的尺寸為Φ30h9,并遵守包容要求;(2)大端圓柱面的尺寸為Φ50h9;(3)大端圓柱面對小端圓柱面的同軸度公差0.05mm,并與Φ50h9尺寸公差間遵守最大實體要求;(4)小端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0.03mm;(5)鍵槽寬度10N8,鍵槽中心平面對Φ50h9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mm;(6)鍵槽兩側面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3.2μm;(7)其余表面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6.3μm。107、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11128、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A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mm;(2)Φ50孔的采用H7并遵守包容要求,且圓柱度公差為0.02mm;(3)Φ65孔的采用H7并遵守包容要求,且圓柱度公差為0.02mm;(4)Φ50和Φ65兩孔的軸線相對于公共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4mm;(5)Φ50和Φ65兩孔的軸線分別對A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3mm。139、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141510、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左、右兩端圓柱面的尺寸為Φ45h6,并遵守包容要求;(2)中間圓柱面的尺寸為Φ65h7;(3)中間圓柱面對左、右端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0.05mm;(4)中間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0.015mm;(5)鍵槽寬度12N8,鍵槽中心平面對左、右端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mm;(6)鍵槽兩側面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3.2μm;(7)其余表面表面粗糙度值Ra的上限值為6.3μm。1611、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標注上的錯誤(幾何公差項目不允許改變)。171812、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1)Φ40的孔采用的公差代號為H7,Φ65的軸采用的公差代號為h8;(2)Φ65的軸軸線直線度公差為0.015mm,Φ65的軸圓度公差為0.02mm;(4)Φ40的孔與Φ65的軸同軸度公差為0.03mm;(5)C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5mm,并與Φ65的軸軸線垂直度公差為0.04mm;(6)Φ40的孔的表面粗糙度為Ra3.2,其余表面粗糙度為Ra6.3。19二、簡答題(5×2=10分)1、解釋下列標注中,每項技術要求的含義?(5分)磨:加工方法;(0.5分)U:上限值符號;(0.5分)L:下限值符號;(0.5分)0.008-1:傳輸帶值(mm);(0.5分)Ra:輪廓算術平均偏差符號;(0.5分)max:最大規則;(0.5分)1.6:上限值;(0.5分)0.2:下限值;(0.5分)┸:表面紋理;(0.5分)RSm:輪廓單元平均寬度0.05mm。(0.5分)202、解釋M20×2-7H/7g6g-L內、外螺紋配合螺紋標記?(5分)M:螺紋特征代號;(0.5分)20:公稱直徑(mm);(0.5分)2:螺距2mm;(1分)7H:內螺紋公差代號(中徑公差代號7H,頂徑公差代號7H)(1分)7g6g:外螺紋公差代號(中徑公差代號7g,頂徑公差代號6g)(1分)L-長旋合組代號。(1分)213、解釋下列表面粗糙度輪廓符號的含義?(5分)

1、解釋位置a至位置e上標注的表面粗糙度輪廓各項技術要求?(5分)224、解釋位置a至位置e上標注的表面粗糙度輪廓各項技術要求?(5分)位置a:標注幅度參數符號及極限值和有關技術要求。上、下限值符號傳輸帶數值/幅度參數符號評定長度值極限值判斷規則(空格)幅度參數極限值(μm)(3分)位置b:附加評定參數(如RSm,mm)(0.5分)位置c:加工方法(0.5分)位置d:表面紋理(0.5分)位置e:加工余量(mm)(0.5分)23Φ16-0.05φ0.1

Φ16+0.07(1)圖(a)dfe=da+f⊥

=Φ16+0.2=Φ16.2,dL=Φ15.88dM=Φ15.95,dMV=dM+t⊥

=Φ16.05(2)圖(b)DL=Φ16.07DM=Φ16,Dfe=Da–f⊥

=Φ16–0.2=Φ15.8,DMV=DM–t⊥

=Φ15.9

1按圖加工孔和軸得Da(da)=Φ16,f⊥=0.2,求軸和孔的MMS、LMS、EFS、MMVS。(a)(b)三、計算題242、根據如圖所示(A)、(B)兩個圖樣的標注,應用相關原則填出表中所列各值。

(A)(B)253、根據如圖所示(a)、(b)兩個圖樣的標注,應用相關公差原則填出表中所列各值。對于圖(a)零件,若實測孔的實際尺寸為Ф60.1mm,垂直度誤差為Ф0.12mm,試判斷零件是否合格。(a)(b)

26(a)(b)

27判斷:體外作用尺寸為:Ф60.1-Ф0.12=Ф59.98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實效尺寸Ф59.95;同時實際尺寸Ф60.1小于等于最小實體尺寸Ф60.19。零件合格。284、根據如圖所示(a)、(b)兩個圖樣的標注,應用相關公差原則填出表中所列各值。對于圖(a)零件,若實測軸的實際尺寸為Ф19.95mm,垂直度誤差為Ф0.12mm,試判斷零件是否合格。。(a)(b)29(a)(b)30判斷:雖然實際尺寸Ф19.95大于最小實體尺寸Ф19.9;但體外作用尺寸為:Ф19.95+Ф0.12=Ф20.07大于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尺寸Ф20.05。不合格315、確定孔Φ50P7的極限偏差。解:查表3-2可知IT6=0.016mm,IT7=0.025mm。Φ50P7符合特殊規則由ES=-ei+Δ可知,ES=-0.026+0.009=-0.017mmEI=ES-IT=-0.017-0.025=-0.042mm6、試按附表1-1寫出派生系列R10/2中優先數從0.1到100的常用值0.100、0.160、0.250、0.040、0.063、1.0、1.6、2.54.0、6.3、10.0、16.0、25.0、40.0、63.0、100.032

1、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效果完全相同。(×)2、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參數值應取得越小。(√)3、對于按同一圖樣加工后的一批孔來說,其各個實際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相同的。(×)4、當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則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可以補償形位誤差,形位誤差的最大允許值可以大于給定的公差值。(√)5、圓柱度公差是控制圓柱形零件橫截面和軸向截面內形狀誤差的綜合指標。(√)6、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7、Φ30E7、Φ30E8、Φ30E9三種孔的下偏差各不相同,而上偏差相同。(×)2、滾動軸承外圈圈與外殼孔的配合,采用基孔制。(×)8、在幾何公差框格中填寫基準字母順序與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有關。(×)9、Rz參數由于測量點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觀幾何形狀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參數充分。(√)10、軸上有一鍵槽,對稱度公差為0.03mm,該鍵槽實際中心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偏離量為0.02mm,則它是符合要求的。(×)3311、Φ30f7、Φ30f8的軸分別與Φ30H8的孔配合,它們配合的最小間隙Xmin是相同的。(√)12、當套圈相對于負荷方向固定時,該套圈與軸頸或外殼孔的配合應該稍緊一些。(×)13、若某圓柱面的圓度誤差值為0.05mm,則該圓柱面對軸線的徑向圓跳動實測值應大于0.05mm。(√)14、齒輪傳遞運動的準確性與平穩性都要求傳動比的變化量盡量小,所以二者是一樣的。(×)15、孔和軸用光滑極限量規的止端用來控制工件的最小實體尺寸。(√)16、某螺紋中徑的實際尺寸在其極限尺寸范圍內,則該螺紋一定合格。(×)17、滾動軸承外圈與基本偏差為H的外殼孔形成過盈配合,內圈與基本偏差為h的軸頸形成間隙配合。(×)18、采用包容原則后,只要零件的實際尺寸處處在其極限尺寸范圍內,則零件的實體也就不會超越給出的理想邊界。(×)19、有相對運動的配合應選用間隙配合,無相對運動的配合均應選用過盈配合。(×)3420.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采用獨立原則時,零件加工的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21.當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則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補償給形位誤差,形位誤差的最大允許值應小于給定的公差值。(×)22.孔軸配合H7/g6比H7/s6要緊。(√)351、圖樣上規定鍵槽對軸的軸線對稱度公差為0.05mm,則該鍵槽中心面偏離軸的軸線距離不得大于0.025mm。2、檢驗Φ30±0.023mm軸用光滑極限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為Φ30.023mm,止規的基本尺寸為Φ29.977mm。3、國家標準將滾動軸承內圈內徑的公差帶規定在零線的下方(填“上方”或“下方”)。4、在公差帶示意圖上,孔、軸的ES≤ei的配合屬于過盈配合,EI≥es的配合屬于間隙配合。5、由于徑向全跳動誤差包含了圓柱度誤差和同軸度誤差,當徑向全跳動誤差不大于給定的圓柱度公差值時,可以肯定圓柱度誤差不會超差。6、齒輪的齒厚減薄量可以齒厚偏差或公法線長度偏差來評定。7、影響螺紋旋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徑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側角偏差。它們的綜合作用結果可以用作用中徑來表示。8、國家標準中規定表面粗糙度輪廓的主要評定參數有Ra、Rz和RSm三項。9、Φ50js10的軸,已知IT10=0.1mm,則其es=+0.05

mm,ei=-0.05

mm。10、量規是一種沒有刻度而用以檢驗孔、軸實際尺寸和幾何誤差綜合結果的專用計量器具,按其用途可以分為工作量規、驗收量規和校對量規。3611、齒輪的螺旋線總偏差屬于載荷分布均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