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權下的自我通用課件_第1頁
神權下的自我通用課件_第2頁
神權下的自我通用課件_第3頁
神權下的自我通用課件_第4頁
神權下的自我通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人性的復蘇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智者運動公元前5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公元14——17世紀啟蒙運動公元17、18世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起源復興成熟

神靈和自然

基督教的神學

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回顧

基督教神學對人的觀點是: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證明肉體是罪惡的王國。上帝將人類的始祖逐出伊甸園,罰其在滿是荊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終身勞苦。人間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歡樂,懺悔錯誤,走完人生痛苦的歷程,才能接近上帝,獲得永恒的幸福??傊吮旧硎潜少v的,應該消極處世,把一切寄托于來世。人是神的附屬,為信仰而生活,追求來世。神學陰影籠罩下黑暗的中世紀中世紀的表情雕塑:《安東尼·奧索》哪些詞匯可以反映中世紀人們主要的精神狀態?

…禁欲苦行壓抑人性麻木順從愚昧迷信……中世紀時期的圣母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冷漠,缺少人情文藝復興最早發生在哪個國家?什么原因促成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生?問題探究1文藝復興開始于意大利,這首先是由于那里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那里的新興資產階級——大商人、企業主、銀行家為了增加財富,就需要擴大業務,改進經營,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種人才。他們要求物質享受和優美的藝術欣賞,這就需要為他們服務的教師,醫生,建筑師,藝術家等為他們的現實生活增添樂趣。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并且發展起來。

——李純武《簡明世界通史》意大利(1)意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3)人們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直接原因)

(2)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

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和繼承者,較多地保留了古羅馬文化;它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貿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過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臘文化,這些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發生的一個有利條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4)意大利保留了較多的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想一想,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與文藝復興運動有關嗎?(5)印刷術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運動準備了條件。概況1、開始代表性作品:《神曲》、《十日談》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高潮代表人物:莎士比亞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表現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頌自然的人性但丁和他的《神曲》感受名著的魅力,領略人文主義的風采一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天堂地獄《十日談》《十日談》的開端敘述10個青年男女為躲避黑死病,在佛羅倫薩鄉間一個別墅里住了10天,講了100個故事,故名《十日談》。諷刺了教會的虛偽,揭露了封建等級觀念。是文藝復興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與但丁的《神曲》并稱為“人曲”。薄伽丘

請回答:

材料反映作者怎樣的思想和觀點?

(第四天故事第一)親王唐克萊本獨養的郡主(綺思夢達)沖破封建門第觀念,與親王(父親)的侍從相戀,事情敗露后,平時仁慈寬大的親王暴跳如雷,將仆人關入地牢,痛罵女兒不顧身份,竟與下賤的奴仆相愛。綺思夢達卻寧死不屈,并憤然駁斥父親:“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造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樣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我們人類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類的標準?!贝穑喝宋闹髁x精神。反對封建專制、等級觀念,肯定人的價值,主張人人自由平等。

意大利文學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談》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一位父親把兒子送到深山修行,兒子長到18歲時,父親帶他下山去佛羅倫薩,迎面遇見一群美麗的姑娘。兒子即問:“這是些什么東西?”父親急忙說:“趕快低頭,眼睛看著地下,別去盯著她們?!薄翱墒撬齻兘猩睹帜??”兒子刨根問底。父親趕忙編瞎話:“她們叫‘綠鵝’?!闭f來也怪,小伙子生平還從沒見過大千世界,更沒見過女人。他對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沒興趣,卻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說道:“父親,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去吧……清代袁枚在《子不語》中記述:五臺山某禪師收了一個年僅二歲小沙彌。師徒在山中寺院修行,從不下山。十多年后,禪師帶弟子下山。那位已長成青年的小沙彌,一路上所遇見的牛馬雞犬皆不識。禪師指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馬也,可騎;此雞也,可報曉;此犬也,可守門。”這時,一位美貌少女走了過來,沙彌驚問:“此又是何物?”師傅惟恐弟子見色動心,非常嚴肅地告訴他:“此名老虎,人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無存?!蓖黹g回歸山門,禪師問沙彌:“你對今日下山所見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彌答:“一切東西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總覺舍她不得?!边@兩則故事說明了什么?人性不可泯滅感受名著的魅力,領略人文主義的風采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大文豪,他塑造了許多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他為世人留下了37個劇本。代表作《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在才能上多么無限!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文藝復興高潮時期代表作:《哈姆雷特》劇中的奧菲麗婭1、這段獨白反映了文藝復興運動中怎樣的核心思想?2、作者對人的贊美與薄伽丘對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這種不同反映了文藝復興運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人文主義。認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價值,頌揚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發展。薄伽丘:關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莎士比亞: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嚴,更崇尚人的理性。歷程:從質樸走向高雅和精致。感受名著的魅力,領略人文主義的風采四

通過對以上作品的解讀,談一談你對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理解。討論以人為中心(反對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人性,鼓勵人們對現實幸福的追求。人文主義內涵: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哪興起?為什么會興起?是否是一場復古運動呢?

實質: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教皇在德國出售“贖罪券”僧侶們聲稱:購買“贖罪券”的錢投入錢柜“丁當”作響之時,就是靈魂升天之日。這種謊言激起了德國民眾的憤怒導火線宗教改革的發端:

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1517年)宗教改革的發端材料:

28、很顯然,當錢幣投入錢柜中“丁當”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貪欲心。至于代禱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為轉移。……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6、每一個基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

——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以上材料中,馬丁路德對贖罪券的看法怎樣?其主張是什么?因信稱義、信仰得救人人有權讀《圣經》

直接和上帝溝通文藝復興(14-17世紀)課堂小結實質

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

表達形式

借助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

旗幟

人文主義

矛頭

基督教神學

代表人物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莎士比亞、

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代表作品

《十日談》

《神

曲》《哈姆雷特》

《蒙娜麗紗》

《大衛》

《西斯庭圣母》

宗教改革(16世紀)代表人物

馬丁路德

開始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

思想主張

“信仰耶酥即可得救”人人有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