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專題三74向“距離”挑戰_第1頁
人民版必修三專題三74向“距離”挑戰_第2頁
人民版必修三專題三74向“距離”挑戰_第3頁
人民版必修三專題三74向“距離”挑戰_第4頁
人民版必修三專題三74向“距離”挑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第4課向“距離”挑戰學習要求①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②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③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帶來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④汽車、飛機、電報、電話、無線電通信的發明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識結構向“距離”挑戰立體交通的誕生穿越大洋的電波改變世界的網絡一、立體交通的誕生1.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2.表現水:陸:空:1887年,內燃機裝配到輪船上1885年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制成汽車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開創人類交通事業的新紀元汽車的發明戴姆勒(1834—1900)1885年戴姆勒制成的汽車早期汽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開創人類交通事業的新紀元人力、畜力、自然力機械力(內燃機為主)水陸:平面交通水陸空:立體交通3、影響:(1)推動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立體交通的新時代。(2)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二、穿越大洋的電波有線電報1837年莫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機全球電報網的建立電話: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無線電通訊:馬可尼——“無線電之父”19世紀電磁感應現象和電磁波的發現,以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1、條件:2、表現:(電信事業發展的條件、表現、影響)有線電報的發明發送人類第一份電報的電報機莫爾斯(1791—1872)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76年,美國人貝爾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發明電話機無線電之父——馬可尼馬可尼(1874—1937)馬可尼制作的無線電報機1902年,意大利馬可尼根據電磁波原理發明無線電通訊速度慢距離近信息量小速度快距離遠信息量大古代郵驛烽火臺信鴿有線電報有線電話無線電通信電子計算機促進電信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密切。3、影響:姓名:埃尼阿克(ENIAC)誕生日:1946年2月14日誕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體重:30噸占地:170平方米父母:埃克特、莫克利、戈爾斯坦、博克斯特長:每秒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繼電器計算機的1000倍、手工計算的20萬倍。三、改變世界的網絡——“信息文明時代”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1)發明:(2)發展階段:

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發展階段,第五代計算機正在研制中。(3)影響:①為自動化和控制論的建立奠定基礎;②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三、改變世界的網絡——“信息文明時代”1、電子計算機(20C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③現在能部分代替人類的智力活動,被稱為“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1993年9月美國政府正式公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人們將其通俗地稱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從此,發展信息高速公路成為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項國策。克林頓政府選擇建設信息高速公路作為刺激國內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保持和奪回美國在重大關鍵技術領域一度削弱的國際領先地位,從而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實力的重大戰略部署。此后互聯網正式誕生并迅速發展。美國第42任總統比爾·克林頓因特網將孤立的電腦用戶與全世界聯系在一起2、互聯網技術(1)背景: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2)概念:互聯網技術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技術,被人們稱為“第四媒體”。

(以紙質為媒介的報紙是第一媒體,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是第二媒體,以圖像為媒介的電視是第三媒體)

1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3)產生:高效率的信息傳輸網絡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

材料1網絡的出現,使人們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信息,或點開視窗與對方面對面交流。另外,我們還可以在網上購物,看電視,聽音樂,獲取世界各地的新聞,搜索各種資料。網絡幾乎“無所不能”…材料2網絡的弊端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網上信息良莠不齊,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響。例如,原本品學兼優的張某,因沉迷網絡,偷走家中的2000元出走。之后,由于涉嫌搶劫殺人而被捕。2003年6月,北京一家網吧發生火災,奪走了25位年輕人的生命。近年來,因沉迷于網絡而犯罪或自殺的青少年不計其數。閱讀材料:根據材料及身邊的事例,談談你對網絡的認識。(4)影響:積極:消極:①垃圾信息、網絡安全和網絡犯罪影響著經濟的安全。②各國之間圍繞互聯網的競爭造成世界更加動蕩不安;③虛擬社會對人們生活和學習工作特別是對青少年產生消極影響。等等①縮小全球空間距離,實現信息交流與共享、信息傳遞與匯集;②以人們無法預料的速度、深度和廣度,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③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領域,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互聯網帶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

①使世界更緊密地連成一體

②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③引起了一場學習革命

④使社會交往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下面漫畫《進步與退步》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書寫工具的進步導致了書寫質量的下降B.計算機的應用給傳統文化帶來嚴重沖擊C.傳播手段的進步導致了傳統媒體的衰退D.計算機的使用減弱了文字的作用【答案】B項目時間代表生產力社會結構世界格局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進入蒸汽時代,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生產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密切了世界的聯系,初步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第二次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電力內燃機新通訊化學工業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三次20世紀40、50年代以來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生產力迅猛發展,進入信息化時代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有何影響?①歐美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近代工業產生,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①帝國主義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熱情高漲。①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后,面臨極端困難的國內國際背景,一度與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②隨著改革開放,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重新追趕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物理學生物學:經典力學量子論:相對論:進化論現代:近代:奠基:建立:伽利略[意]普朗克[德]愛因斯坦[德]拉馬克[法]達爾文[英]提出:確立:發展: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電子計算機、互聯網)巴本[法]、瓦特[英]格拉姆、[比]西門子、[德]理論基礎:法拉第[英]科學家:愛迪生[美]宏觀微觀打破絕對時空觀牛頓[英]赫胥黎[英]物種進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猿同祖紐可門[英]、專題總析科學革命課堂練習:1.下列表述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史實不符的是A.汽船的發明改變了水上運輸的狀況B.發電機的問世使電力成為一種新能源C.無線電報的出現增強了各國的聯系D.內燃機的創制推動了石化工業的發展A2.博物館陳列著三樣物品,下列按物品順序對應的信息,不準確的一組是早期蒸汽機車早期汽車

早期飛機A.史蒂芬孫卡爾·本茨萊特兄弟B.蒸汽動力燃油動力燃油動力C.19世紀初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D.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C3、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得到廣泛應用。下列不屬于以此理論研制的新發明是A.發動機B.有線電報機C.無線電通訊D.電話機4、擴大就業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科技創新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造就了許多新職業。下列職業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電話接線員②空姐③火車司機④網絡管理員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CB5.(福建文綜卷)1912年4月,“泰坦尼克”號客輪在從英國到美國的首航中不幸沉沒。某歷史興趣小組搜集了該客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