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概況-第2課_第1頁
日本概況-第2課_第2頁
日本概況-第2課_第3頁
日本概況-第2課_第4頁
日本概況-第2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民族、文字日本の民族人口約1億2767萬。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日本的民族構成比較單純,除少數阿伊努族(又稱蝦夷族)人以外,都是大和族人。

日本の唯一民族ーアイヌ族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種的一支。據日本史料記載。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紀時被稱為“毛人”,因為他們的特征是皮膚比較黑,毛發濃密而長,有波紋,臉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約1.6米。他們的面孔具有歐洲人的特征,語言與毗鄰的各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男人留著紅胡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極北地區的部族的服裝,他們的傳說故事和流傳的眾多敘事詩歌,與大洋州和澳大利亞各土著居民的民間(口頭)創作有許多共同的地方。總之,這種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議,至今對這一現象也未作出解釋。他們是怎樣來到日本的,無人知曉。阿伊努人原先主要靠漁獵為生。公元十八世紀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島,開辟了十幾個漁場,同時實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變風俗習慣,剃去胡須、潔發、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換姓。公元十九世紀以后,日本開始對北海道等各島進行開發,普及大和民族的文明。這樣一來,阿伊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進一步發生了變化,他們放棄了傳統的捕漁和打獵,成了過定居生活的農民。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語言——阿伊努語,屬抱合語。這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屬于馬來——利尼西亞(澳斯特羅尼西亞)語系。近年來,日本國內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阿伊努語,并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民族文化的許多古籍。另外,研究阿伊努族歷史,也是遠東考古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他們經常就這個問題舉行國際會晤,進行科學考察。但是,在日本從事阿伊努族問題研究的人極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受到滅絕的威脅。揭秘日本起源

際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時,先人來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詩和紛紜的傳說中早已不可追尋。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個時間,就開始了向日本的持續且不斷增長的移民遷徙。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及漢人和朝鮮人混合形成。他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于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云南省”。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會人類文化研究的鳥越憲教授對外宣布:“對被認為是從云南南下的泰國山岳地帶(泰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嬰兒的臀部有胎斑”。鳥越憲教授就這一發現又強調:“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云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是日本人的發源地。”1996年開始,中國及日本的一些學者們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調查團”,對中國江蘇省發掘出來的春秋至西漢時代(即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一世紀)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縣繩紋至彌生時代的人骨,進行了三年的對比研究。經過DNA、檢驗分析,兩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證明兩者源自相同的祖先。這就是說,日本人的祖先更確定為遠不止邊陲南疆的中國人。中日兩國,不但同種,而且同宗。

(日本《產經新聞》1999年3月19日報道)日語的由來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自古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后來,漢文化傳入日本,具有文化修養的日本人開始用漢文記事。到了公元前五世紀中葉之后,日本人民創造了以漢字作為表音符號來書寫日語的方法。至八世紀后,這種將漢字作為表音符號的方法在日本已經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詩歌集「萬葉集」就是采用這種書寫方法。如日語中的「山」一詞,讀作「やま(yama)」,在「萬葉集」中就用「也麻」兩個漢字來書寫。「桜」讀作「さくら(sakura)」就用「散久良」三個漢字來書寫。日語中的助詞「て、に、を、は」等則用「天、爾、乎、波」等漢字來表示。這種書寫方法后來被稱為「萬葉仮名」。但是,用「萬葉仮名」的方法來記事,作文等十分繁雜,因此后來被慢慢簡化,只用漢字楷書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漢字草書適合于書寫日本的和歌尤其是在盛行用草書寫信件、日記、小說之后,逐漸形成了一種簡練、流暢、自由灑脫的字體,如「安」「あ」,「以」「い」,「宇」「う」等。至此,日本民族終于利用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這些文字都是從漢字字形假借而來的,因此稱為「仮名」。根據假名書寫方式的不同,稱呼也不同,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