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概述(一)、擬建工程概況景德鎮市華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都呂分公司擬建陽光海岸雅居工程,委托贛北地質工程勘察院承擔擬建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屬詳細勘察階段。陽光海岸雅居工程位于都呂縣磯山大道西南面,都呂縣文體中心西北面,交通便捷。工程設有:16棟6F?7+1F多層住宅,9棟11F高層住宅,1棟18F高層住宅及沿街低層商業用房。場地西部、西北部設一層地下室(層高5.0?5.5m),高層、多層建筑與相鄰裙樓之間設有沉降縫,最高建筑高度為:54.00mo規劃用地面積約為:47132.1m2,建筑總面積約為:102090.94m2o建筑抗震設防為丙類。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預估建筑物柱下最大荷載為8500KN,地基允許變形敏感。基礎形式擬采用淺基礎或樁基礎。基礎(地下室)埋深約1.0?3.0m。住宅土0.00為24.10?29.20m(黃海局程系)之間,地下室、車庫及冏業底板局程在22.50?24.75m(黃海局程系)之間。具體位置及鉆孔平面位置見鉆孔平面布置圖。建筑物編方*建筑層數(F)建筑局度(m)結構類型住宅±0.00高程(m)建議基礎形式備注1#1133.00框架29.20淺基礎住宅樓2#1133.00框架29.00淺基礎住宅樓3#1133.00框架28.80淺基礎住宅樓4#1133.00框架28.60樁基礎住宅樓5#7+124.00框架25.55樁基礎住宅樓6#6+121.00框架25.35淺基礎住宅樓7#1133.00框架25.15淺基礎住宅樓8#1133.00框架25.05淺基礎住宅樓9#1133.00框架24.95淺基礎住宅樓10#1133.00框架24.75淺基礎住宅樓11#6+118.00框架27.55樁基礎住宅樓12#618.00框架24.10淺基礎住宅樓13#618.00框架24.50淺基礎住宅樓14#618.00框架25.30淺基礎住宅樓15#618.00框架25.50淺基礎住宅樓16#618.00框架25.50淺基礎住宅樓17#1133.00框架25.50淺基礎住宅樓18#1854.00框架27.90淺基礎住宅樓19#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0#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1#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2#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3#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4#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5#618.00框架27.70淺基礎住宅樓26#618.00框架24.80淺基礎住宅樓(二)、勘察目的、任務要求本次勘察目的與任務是:1、 查明擬建區范圍內巖土的地層結構,巖土和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土的C、①值,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的分布范圍;2、 查明建筑場地和各地基的工程地質對建筑物抗震的影響,查明不良地質現象對場地穩定性有無直接危害和潛在威脅,劃分對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險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場地類別;3、 提供地基土的承載力和抗剪強度及樁端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和樁周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4、 對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做出結論,對場地和地基進行綜合的工程地質評價,并提出地基處理的基礎方案的建議;5、 對基坑工程安全等級提出建議,并對基坑工程支護方案和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建議。6、 對于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場地,進行場地與基地的地震效應評價。7、 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8、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9、 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主要勘察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50585-2010);《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9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等。、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本次勘察屬詳細勘察階段,擬建建筑物為住宅樓工程,屬一般工程,破壞后果嚴重,工程重要性等級屬二級;地形地貌較復雜,屬于二級場地;地基的巖土種類不多、但不均勻,性質變化不大,屬二級地基;故本次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五) 、勘察方法根據委托方提供的設計圖紙,由我院技術人員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相關要求布設勘察鉆孔位置。共布設勘察孔共142個孔,編號為:ZK1?ZK142。測量采用委托方提供的“北京54坐標系”的控制點坐標和黃海高程,由我院專業測量技術人員采用GPS實地測量布設孔位,并測量孔口高程(見附表1)O本次勘察野外鉆探施工,采用正循環回轉鉆進方法施工,第四系粘性土層巖芯采取率90%以上;第四系松散類土層巖芯采取率60%以上;強風化巖層巖芯采取率70%以上,中風化巖層巖芯采取率80%以上;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采用63.5Kg重錘自動脫鉤自由下落法進行,精度滿足要求。擾動樣、水樣、土腐樣、巖樣及時包裝密封送實驗室進行試驗。顆粒分析試驗、水質分析、土腐分析、巖石抗壓強度試驗、鉆孔波速測試均由贛北地質工程勘察院檢測中心承擔。(六) 、勘察工作完成情況經野外踏勘,我院組建項目部。根據甲方的“地質勘察委托書"要求及規范、規程規定,編制詳細勘察大綱,在施工前對所有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于2014年05月24日組織六臺XY-100型鉆機進入現場進行勘察工作,于08月09日完成野外勘探工作。施工共完成勘察孔142個,其中取樣孔58個,占鉆孔總數的40.0%;原位測試孔74個,占鉆孔總數的50.2%;一般性鉆孔55個。具體完成實物工作量(詳見附表1)為:1、鉆探總進尺2000.56m(鉆孔142個);2、 土體現場原位測試(動探)80次;3、 取擾動土樣20組,巖石樣55件,水樣2件,土腐樣2組;4、 土層剪切波速測試10孔;5、 觀測水位142孔;隨后轉為室內資料整理工作。編寫了文字報告及相應的圖表,達到了預期目的。二、場區工程地質條件概述㈠、水文地質條件1>氣象九江市都呂縣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九江市都呂縣年平均氣溫為16-17°C,其中7月是全年最熱時間,月平均氣溫在28?29°C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9?42°C;一月是全年最冷時間,月平均氣溫在3?5°C,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0°C至零下12°Co平均無霜期為239?266天。九江市都呂縣季風盛行,冬、秋季多偏北風,春季風向時南時北,夏季多偏南風,各地風向的季節轉換差異很大。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mm以上,降水在季節、年際及區域分布上存在較大變化。從季節分配來看年降水量的40?50%集中在第二季度,其總量為580?750mm,第四季度降水量占年雨量的11?13%。2、水文(1)、地表水勘察場地屬丘陵地貌,地勢起伏較大,后經整平,未發現地表水。⑵、地下水場地水文地質條件較為簡單,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1) 第四系地下水按其埋藏條件分為兩大層,第一層為上層滯水,該層地下水賦存于①層素填土中,地下水的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的垂直滲透補給,含水層的透水性、富水性較差,水量、水位受季節影響明顯。第二層為第四系孔隙水,該層地下水賦存于②層殘積土層中,該層地下水除接受大氣降水的垂直滲透補給、上部土層中的上層滯水垂直滲透補給外,還參于區域內地下水的側向補給,透水性、富水性差,屬相對隔水層。2) 基巖風化裂隙水該層地下水賦存于③?④層中古代雙橋山群板巖中,由于含水層風化程度不均,賦水條件有所差異,故其富水性也具不均性;該層地下水補給源為上部含水層的垂直滲透補給及區域內含水層的側向補給,由于含水層風化裂隙連續性較差,透水性不十分強,故其富水性較弱,屬弱富水含水層。勘察期間為豐水季節,鉆探野外作業時,雨水較多,初見水位埋深3.00-8.50m,穩定水位埋深3.50^8.90m(黃海高程15.27^22.75m)之間,水位季節變化幅度3?5m。場地環境類型為II類,并未受污染。(二) 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都呂縣磯山大道西南面,都呂縣文體中心西北面,原始地貌屬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較大,現已基本整平。標高在23.52?28.66m(黃海高程系)之間,住宅土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間。(三) 、區域地質根據搜集的相關區域地質資料,擬建地區域地質構造屬I】揚子準地臺-II2江南臺隆-嘰修水-都呂臺陷-虬都呂穹斷束。褶皺軸向為近東西向走向、北東至北北東5 o向。撤開的弧形構造;斷層以北東向和近東西向為主。斷裂由兩組:北北東向斷裂和近北東向斷裂。北北東向斷裂往往成帶成組出現,部分發展為深、大斷裂。北東向斷裂規模較小,一般延長10-20余公里,局部亦成帶出現。(四) 、地層巖性及其工程地質特征在擬建場地勘察范圍及揭露深度內,據勘察鉆探揭露,按地層堆積時代、成因、名稱分類,場區可分為④大層:第①層:第四系全新統素填土(Q4mO;第②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殘積土(Qf);第③層:中古代雙橋山群下亞群強風化板巖PtShi);第④層:中古代雙橋山群下亞群中風化板巖(PtzSh])。按其出露順序從上到下,由新至老分敘如下:第①層:第四系全新統素填土(QQ4灰黃、褐黃色,稍濕,松散,主要成份由粘性土、風化程度不一的巖石組成。新近回填,壓實性差,土質不均勻,屬高壓縮性土。分布于部分場地內,在ZK3,ZK4,ZK5,ZK6,ZK7,ZK8,ZK9,ZK12,ZK15,ZK17,ZK18,ZK19,ZK20,ZK21,ZK22, ZK23, ZK24, ZK25, ZK26, ZK27, ZK28, ZK29, ZK31, ZK33, ZK35, ZK37,ZK38, ZK39, ZK43, ZK46, ZK47, ZK48, ZK49, ZK50, ZK53, ZK59, ZK62, ZK63,ZK65, ZK67, ZK69, ZK77, ZK78, ZK79, ZK88, ZK89, ZK91, ZK92, ZK94, ZK96,ZK99, ZK103, ZK108,ZK110,ZK111,ZK113,ZK119,ZK122,ZK125, ZK126, ZK128,ZK130,ZK131,ZK134號孔一帶可見,鉆孔揭露層厚0.40^4.70m,平均厚度1.27m,層頂標高在26.92~23.52m之間。第②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殘積土(Q’ei)褐黃色,由粘性土及風化程度不一的巖石殘積形成,稍濕,稍密。土質不均勻,呈層狀廣泛分布于局部場地,僅在ZK19,ZK20,ZK21,ZK23,ZK47,ZK48,ZK49,ZK50,ZK59,ZK70,ZK92號孔一帶可見。鉆孔揭露層厚1.40^8.10m,平均厚度4.19m,層頂標高在23.99^20.04m之間。第③-1層:中古代雙橋山群下亞群強風化板巖(上段)(巳2,&)灰黃色,變余結構,板狀構造,砂質,節理、裂隙發育,巖體極破碎,巖芯多呈碎塊狀,錘擊聲啞,無回彈,易碎。呈層狀分布于部分場地,僅在ZK12,ZK13,ZK14,ZK15,ZK18,ZK19,ZK20,ZK21,ZK23,ZK47,ZK48,ZK49,ZK50,ZK59,ZK62,ZK94,ZK97,ZK98,ZK99,ZK101,ZK104號孔一帶可見,鉆孔揭露層厚0.70^3.90m,平均厚度2.20m,層頂標高在28.66^13.67m之間。第③-2層:中古代雙橋山群下亞群強風化板巖(下段)(巳2,&)灰黃、紫紅色,變余結構,板狀構造,巖石主要礦物成份為粘土礦物。巖體破碎,巖芯多呈柱狀,少量呈短柱狀、碎塊狀,錘擊聲啞,無回彈,易擊碎。呈層狀分布于整個場地內,鉆孔揭露層厚1.20^13.85ift平均厚度4.97m,層頂標高在27.36^10.47m之間。第④層:中古代雙橋山群下亞群中風化板巖(PtzSh])灰黃、紫紅色,變余結構,板狀構造,砂質、泥質互層,巖石主要礦物成份為粘土礦物。巖體較完整,巖芯多呈短柱狀、柱狀,少量呈碎塊狀,一般柱長20cm,錘擊聲啞,無回彈,易擊碎oRQD=45-70%o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4.00?lO.OOMpa,標準值為5.30Mpa,堅硬程度屬軟巖,巖石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呈層狀分布于整個場地,少量鉆孔為揭露該層。鉆孔揭露層M.40^12.66m,未揭穿。平均厚班.37m,層頂標高在23.52^11.12m之間。以上各巖、土層的空間分布、變化及工程地質特性詳見1—1'?56—56,工程地質剖面圖(圖2)及ZK1?ZK142鉆孔柱狀圖(圖3)。地層統計表表2地層編號時代成因巖土名稱項次層厚(m)層頂高程(m)層底高程(m)頂度m)層深(m層底深度(m)①Qml4素填土統計個數6464646464最小值0.4023.5220.040.000.40取大值4.7026.9225.920.004.70平均值1.2724.7423.460.001.27②Qel3殘積土統計個數1111111111最小值1.4020.0413.670.001.80取大值8.1023.9922.193.5010.50平均值4.1921.8617.672.256.45③TPtsh21強風化板巖(上段)統計個數2121212121最小值0.7013.6710.470.001.20取大值3.9028.6627.3610.5013.70平均值2.2021.3119.113.475.67③-2Ptsh21強風化板巖(下段)統計個數142142142142142最小值1.2010.475.270.001.20取大值13.8527.3623.5213.7018.90地層統計表表2地層編號時代成因巖土名稱項次層厚(m)層頂高程(m)層底高程(m)頂度m)層深(m層底深度(m)平均值4.9723.6718.711.226.19④Ptsh21中風化板巖統計個數134134134134134最小值1.4011.127.101.2011.85取大值12.6623.5214.7612.7018.21平均值8.3719.2410.885.6914.06(四)不良工程地質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本次鉆探揭露結果顯示,擬建場地未見明顯新構造運動及全新斷裂活動痕跡,勘察過程中也未發現有斷裂痕跡,可不考慮活動性斷裂的影響。鉆探深度范圍土層內未見土、空洞等不利工程因素。擬建場地西面邊坡相對高度2.0?15.0m,巖性主要為強風化板巖,巖體破碎,易產生危巖、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建議進行邊坡支護,同時做好坡頂、坡體、坡腳的排水工作。場地中北部有一溝谷,兩側為分水嶺,已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建議增設排洪措施。三、巖土工程分析評價、土的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1、室內試驗為查明場區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對各土層分層采取了土樣進行室內土工實驗,試驗成果見附件1“土工試驗結果表",并對各性質指標進行了統計分析,詳見附表2“土層顆粒分析成果統計表"。2、現場原位測試本次勘察對區內各巖土層進行了分層現場原位測試(動探試驗),并對各巖土層試驗擊數(修正后)進行了數理統計,詳見附表3。原位測試統計成果匯總表(修正后)土層試驗類型統計個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M標準專O變異系數。統計修正系數V標準值(P②殘積土N67.26.36.60.3820.0580.9526③-1層強風化板巖(上段)N911.19.29.80.5960.0610.9629③-2層強風化板巖(下段)N3R6414.89.911.80.9000.0760.984113、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本次勘察對區內中風化泥質粉砂巖采取了樣品進行巖石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并對其試驗成果進行了數理統計,詳見表4。巖石抗壓試驗統計表巖土名稱試驗狀態統計數取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中風化板巖飽和5510.04.05.61.3890.2470.9465.34、各巖土層承載力根據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成果,現場原位測試,野外巖心觀察并結合地區勘察、建筑經驗,提供各巖土層承載力,見表5:各巖土層承載力統計表表5」山.1.曰口.及巖性地基承載力住OK立(Pa)特征值壓縮模量EJMPa)凝聚力C(KPa)內摩擦角(P(度)變形模量En①素填土。尸未完成自重固結不提供承載力②殘積土Q*i24021016.5③-1強風化板巖Ptosh,36032031.0③-2強風化板巖PtfSh]44038035.4④中風化板巖Pt?sh1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4.00-10.OOMpa,平均值5.60Mpa,標準值5.30Mpao注:本表中承載力特征值為估算值,需通過現場載荷板試驗確定。各土層有關樁的設計參數表5-2巖土層號及巖性鉆孔(旋挖)灌注樁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1KpaKpa①素填土Q牛ml-10②殘積土Q$165③-1強風化版巖Ptosh,1301400L 1③-2強風化板巖Pt°sh,1401600Z1④中風化板巖Pt°sh,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1.00?io.OOMpa,平均值5.60Mpa,標準值5.30Mp&說明:1、表中樁端阻力、側阻力數據,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得,用于單樁承載力預估,當樁徑大于D=800mm時應按尺寸效應系數進行折減,可查表5.3.6-2o2、 鑒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建議先做成樁試驗和試樁,單樁承載力應由靜載試驗或可靠的動測方法確定。3、 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表8.3.12規定④中風化板巖的極限側阻力按300KPa>極限端阻力可按4000KPa進行估算。、巖土工程的分析和評價1、場地穩定性及適宜性評價、不良地質作用的影響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本次鉆探揭露結果顯示,擬建場地及其附近無活動性斷裂通過,勘察過程也未發現有斷裂形跡,不必考慮活動性斷裂的影響。擬建場地西面邊坡相對高度2.0?15.0m,巖性主要為強風化板巖,巖體破碎,易產生危巖、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建議進行邊坡支護,同時做好坡頂、坡體、坡腳的排水工作。場地中北部有一溝谷,兩側為分水嶺,已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建議在施工過程中,在此處搭建排洪道等排導措施。、工程建設場地穩定性、適宜性分析根據場區地形地貌及勘察資料綜合分析,擬建場地內無活動斷裂帶,鉆探深度范圍土層內未見土、空洞等不利工程因素,原始地貌地勢起伏較大,場地穩定性較差,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較簡單,較適宜本工程建設。2、 場地地震效應和場地類別評價、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地震分組: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江西省地震動參數區劃工作用圖〉X《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本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VI度,設計地震分組為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設計特征周期值為0.35s。、勘察場地土類型及類別:本次場地選擇10孔,分別為ZK1、ZK7、ZK13、ZK18、ZK32、ZK36、ZK40、ZK44、ZK8KZK90進行土層鉆孔剪切波速試驗見附錄附件5O根據波速測試成果:據測試結果,本場地等效剪切波速vse在196.5^447.9m/s之間(詳見波速測試報告),其中1#、2#、3#、7#、8#、9#、10#、17#、18#樓為中硬場地土,4#樓為中軟場地土;由于場地覆蓋層厚度在0.00^10.50m之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中規定,該建筑場地類別屬于II類,屬抗震一般地段。、地震液化:擬建場地為抗震設防烈度為VI度區域,且無可液化土層,依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可不考慮地震液化影響。3、 場地分析與評價擬建場地原始地貌屬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較大,現已基本整平。標高在23.52?28.66m(黃海高程系)之間,住宅土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間。根據其工程特性,對各土層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如下:層素填土(Q^i):分布于部分場地,稍濕,松散,新近回填,填筑時間?5年,未完成自重固結,壓縮性差,工程性質差,承載力低,不宜作為擬建建筑物基礎的天然地基持力層。層殘積土(Q’ei):呈層狀分布于局部場地,稍密狀,工程性質一般,承載力較一般,厚薄不一,部分區域與強風化板巖處于同一水平面上,若采用該層作為擬建建筑物基礎的天然地基持力層易產生不均勻沉降,不宜作為各擬建物的基礎持力層。-1層強風化板巖(上段)(口2,%):呈層狀分布于部分場地,工程性質較較好,承載力較高,其下為③2層強風化板巖,是良好的下臥層,可作為各擬建物的淺基礎持力層。-2層強風化板巖(下段)(PtzSh]):分布于大部分場地內,工程性質較較好,承載力較高,其下為④層中風化板巖,是良好的下臥層,可作為各擬建物的淺基礎或樁基礎持力層。中風化板巖(Pt2shi):全場地分布,屬軟巖,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4.00-10.00Mpa,標準值5.30Mpao工程性質好,承載力高,可作為各擬建物的樁基礎持力層。4、場地地基土均勻性評價根據擬建建筑物設計整平標高及場地各土層工程地質條件:高層建筑物采用淺基礎,均選擇場區③-2層強風化板巖(下段)作為持力層,屬同一地貌單元、同一工程地質單元;以ZK1、ZK3號鉆孔③-2強風化板巖(下段)為例,ZK1號鉆孔5.5-5.6m變形模量為37.6,ZK3號鉆孔4.2-4.3m變形模量為36.7,Es(1.024)<K(2.5)O根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中第8.2節判定,擬建建筑物的地基為均勻地基土。5、地下水及土質的腐蝕性評價為了查明場區內地下水及土質的腐蝕性,分別采取了2組地下水樣進行了水質分析(ZK70、ZK94)、2組土腐樣(ZK47、ZK92)進行土的腐蝕性分析。成果見附件2,結果判定見下表:地下水腐蝕性評價表評價類型腐蝕介質測試值評定標準環境類型為II類腐蝕等級評定結果混缺土結構S02-(mg/L)45.00-8.00<300微微Mg2+(mg/L)6.77-7.61<2000微OH(mg/L)0.00-0.00<43000微總礦化度(mg/L)104.54-110.47<20000微PH值7.22-7.32>6.5(A)微侵蝕性CO(mg/L)o3.37-3.37<15(A)微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Cl11.98-11.98<100微微備注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中第12.2節進行判定土壤可溶鹽分析成果分析項目PH值HCO「Cl-SO.2-含量(mg/Kg)7.15-7.2074.69-88.699.58-9.5845.00-5.00分析項目Ca2+Mg2+CO2-含量(mg/Kg)17.43-20.225.92-6.770.oo-o.00根據以上成果,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第12.1.1?12.2.5條規定進行判定:本場地地下水及土質對混凝土結構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微腐蝕性。(三)、基礎持力層建議根據擬建筑物性質及場區工程地質條件,建議建筑物除4#樓、5#樓、11#樓、14#樓外,均可用淺基礎,基礎持力層可選用場地內③強風化板巖作為基礎持力層。4#樓、5#樓、11#樓、14#樓基礎形式可采用樁基礎,基礎持力層可選擇在③層強風化板巖或④層中風化板巖中O建筑物編方*建筑層數(F)結構類型住宅土0.00高程(m)建議基礎形式持力層選擇1#11框架29.2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11框架29.0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3#11框架28.8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4#11框架28.60樁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5#7+1框架25.55樁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④層中風化板巖6#6+1框架25.35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7#11框架25.15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8#11框架25.05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9#11框架24.95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0#11框架24.75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1#6+1框架27.55樁基礎③-1、③-2層強風化板巖12#6框架24.10淺基礎③-1、③-2層強風化板巖13#6框架24.5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4#6框架25.30樁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5#6框架25.5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6#6框架25.5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7#11框架25.5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8#18框架27.9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9#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0#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1#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2#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3#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4#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5#6框架27.7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26#6框架24.80淺基礎③-2層強風化板巖1、 淺基礎評價(1)地基穩定性評價施工期間擬建場地地形起伏較大,整平后地形較平坦,地基持力層為③層強風化板巖,厚度大,埋藏淺,承載力較高,地基土較穩定,適合淺基礎的施工。2、 樁基礎評價(1) 基礎施工環境評價施工期間擬建場地地形起伏較大,地形起伏較大,現已基本整平,形勢較平坦,場地地下水埋藏較深,水量一般,場地強風化板巖屬較軟巖,埋藏較淺,人工挖孔樁難以施工,預制(管)樁難以穿透,綜合分析,場區較為適合進行鉆孔(旋挖)灌注樁的施工。(2) 樁基礎類型及持力層的選擇與評價根據鉆探揭露的巖土層空間分布狀況,擬建物住宅樓可采用鉆(沖)孔灌注樁,樁端持力層選用③-2層強風化板巖(下段)或④層中風化板巖。1)鉆孔(旋挖)灌注樁鉆孔灌注樁的優點是單樁承載力高,樁長選擇受施工條件限制較小,能保證樁端進入強度較高的巖土層。鉆孔灌注樁的缺點主要是樁端沉渣、泥漿(渣土)外運、施工周期及場地文明施工等問題。如設計采用鉆孔灌注樁,可考慮采用反循環工藝進行控制沉渣厚度,注意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對環境的污染,建議泥漿外排。高層建筑如選用鉆孔(旋挖)灌注樁,樁端持力層選用④層中風化板巖,樁長約6.0?10.0m左右,樁徑為1000mm,進入持力層不小于1.5D(D為樁徑),單柱下設4根樁可滿足預估最大荷載要求。單樁極限承載力估算一覽表樁型樁徑(mm)持力層進入持力層(m)預計樁長(m)單樁預估極限值(KN)ZK1鉆孔(旋挖)灌注樁0)1000④1.59.35000(四)、基坑工程分析評價1、 基坑周邊環境擬建場地位于都呂縣磯山大道西南面,都呂縣文體中心西北面,場地標高在23.52?28.66m(黃海高程系)之間,住宅±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間,地下室、車庫及商業底面標高在22.50?24.75m(黃海高程系)之間,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約1.0?3.0m。場內地下管網尚未施工,環境條件較簡單,破壞后果較嚴重,工程地質條件較簡單,易于整治,對施工影響輕微,基坑按周邊環境等級劃分為三級。2、 基坑安全等級擬建基坑周邊建筑物距離2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無地下管線,環境條件較簡單,破壞后果較嚴重;擬建地下室為地下一層,場地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約1.0?3.0m,地層巖性主要為①層素填土、②層殘積土、③層強風化板巖,地質環境條件較簡單,對施工影響較小;根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屬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級為三級。3、 地下室抗浮評價勘察期間為豐水季節,鉆探野外作業時,雨水較多,穩定水位埋深3.50~8.90m(黃海高程15.27~22.75m)之間,水位季節變化幅度3?5m。對于地下工程應考慮地下水對建筑物的浮力影響。抗浮水位可取至磯山大道最低點:22.65m(黃海高程),若地下水的浮力大于地下室及其以上建筑物重量或覆土自重時,則應設置抗浮樁;對于其他地下室,地下水浮力影響處在施工階段,由于施工過程基坑有降水措施,可不考慮地下水對地下建筑的浮力影響。巖土層號及巖性抗拔系數久值②殘積土QF0.70③T強風化板巖(上段)Pt2sh10.60③-2強風化板巖(下段)Pt2sh10.60說明:表中抗拔系數;I值為參考《巖土工程手冊》的經驗值,鑒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建議采用試樁試驗方法驗證確定。4、基坑開挖與支護方案建議本勘察場地地勢較平坦,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為1.0-3.0m,距擬建基坑周邊建筑物距離基坑2倍開挖深度范圍內無地下管線,對基坑的位移、沉降等變形量控制要求一般,地下室底板主要落在①層素填土、②層殘積土、③層強風化板巖上,地下水含量一般,水量、水位受季節影響明顯,施工需避開多雨季節。支護方式可采用放坡,放坡比例不小于1:1。坡面需采用掛網噴漿等措施保護,以免造成巖體、土體風化、軟化。在施工期間須對基坑圍護體系和場地周邊鄰近建筑物應設置變形觀測點,并安排專人觀測、監測支護結構及坡體的位移和變形,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確保施工安全,基坑開挖后應盡快完成地下室施工,盡量避免基坑長期暴露和被水浸泡而危及基坑土坡穩定。四、結論與建議1、擬建建筑物為住宅小區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級屬二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屬二級場地;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屬二級;工程地質勘察等級:乙級勘察。2、 擬建場地西面邊坡相對高度2.0?15.0m,巖性主要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煙臺科技學院《中學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省六盤水市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物理試題三模卷含解析
- 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中國文學B(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華東師范大學《高寒地區結構全過程維護及養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生命教育第三課
-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智能計算機圖形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有限單元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諸暨市諸暨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閱讀(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33744-2017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運行管理指南
- 2022初三體育中考仿真模擬測試實施方案
- c語言程序設計第7章數組課件
- 儲能熱管理行業專題報告
- “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學習任務群的課程論分析
- 租車費結算單
- 陜北民歌之簡介課件
- 近視眼的防控課件
- 食品添加劑 亞硫酸鈉標準文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抖音直播運營團隊薪酬績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帶貨團隊薪酬績效提成方案)
- 風生水起的投資年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