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10常見地貌類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10常見地貌類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10常見地貌類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10常見地貌類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10常見地貌類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下載后可自行編輯修改,頁腳下載后可刪除。課時分層作業(十)(建議用時:40分鐘)[合格根底練]1.以下屬于河流沖積(洪積)扇地貌景觀的是()[答案]A2.下面是某同學在旅游中拍攝的兩幅地貌景觀圖,圖1中巖石A處發育凹溝,圖2中紅色山群陡峭。形成上述景觀的共同的原因是()圖1圖2A.流水堆積 B.流水侵蝕C.風力搬運 D.巖漿活動[答案]B下面為某河流剖面示意圖。讀圖,答復3~4題。3.下面地貌景觀,發育在上圖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圖中①~④沉積物顆粒大小的變化規律是()A.由細到粗 B.由粗到細C.先變粗,后變細 D.先變細,后變粗[答案]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巖石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據此答復5~6題。5.該地區可能位于()A.河西走廊 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 D.江南丘陵6.形成這種花崗巖地貌景觀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蝕 B.流水沉積C.風力侵蝕 D.風力沉積[答案]7.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種非常獨特的地貌類型。讀圖答復以下問題。(1)圖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類型中的________,該地貌主要分布于圖2中地貌類型界限以________(填方位)區域,該區域可能出現的地下喀斯特地貌類型是________。(2)我國西南地區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發育的地區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分布大量的________巖,并且氣溫________,降水總量________,具備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巖石和氣候條件。(3)分析喀斯特地貌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解析]第(1)題,圖1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對高度較大,形成眾多山峰,可判斷出該地為峰林。圖2中地貌類型界限西側較為平緩,東側有眾多閉合等高線。東側符合峰林等高線的特點;地下喀斯特地形主要為地下河和溶洞。第(2)題,喀斯特地貌是濕熱氣候條件下,可溶性巖石在大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參與下,經過流水溶蝕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地貌類型,我國西南地區分布大量的石灰巖,并且氣溫高,降水總量大,具備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巖石和氣候條件。第(3)題,喀斯特地貌地區地處季風氣候區,氣候濕熱,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導致水土流失,土壤淺薄貧瘠,巖層保水性能差;地形崎嶇,耕地面積少且地塊小,不利于農業機械化開展。[答案](1)峰林東地下河(溶洞)(2)石灰較高大(3)易導致水土流失、土層薄,巖層保水性能差;地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積小,不利于農業機械化開展。[等級過關練]8.以下圖中甲地為峰林,同類景觀多出現在()①蘇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內蒙古A.①② B.③④C.③⑤ D.⑤⑥C[峰林屬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巖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作用下形成的,要形成這樣的地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可溶性石灰巖,二是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所以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新、內蒙古氣候枯燥,蘇、湘石灰巖分布少,故③⑤正確。]野外考察是發現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圖是某地理興趣小組在野外考察中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9~10題。9.圖中礫石灘常見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C.凹岸 D.入海口10.以下地貌形態的形成作用中,有與圖中使礫石變圓的作用類似的是()A.石筍 B.冰斗C.風蝕蘑菇 D.花崗巖風化球9.[圖中顯示的是礫石堆積地貌。第9題,礫石灘主要是流水堆積形成。河源主要受流水侵蝕作用影響;礫石灘屬于河漫灘,河漫灘主要在河流的中游地區,且河道彎曲程度比擬大的河漫灘地區會發生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流入海口地區主要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泥沙顆粒小,且堆積有一定的規律性。第10題,礫石變圓主要是受到流水的侵蝕作用。石筍主要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冰斗主要是冰川侵蝕作用形成,冰斗棱角清楚;風蝕蘑菇主要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在風力長期侵蝕下,巖石變圓;花崗巖風化球主要是風化作用形成的。]11.沙漠中樹立著無數塔狀孤立的石灰巖,稱為塔巖荒漠。以下圖為塔巖荒漠景觀。形成塔巖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別是()A.風力侵蝕、風力沉積 B.流水侵蝕、流水沉積C.風力侵蝕、流水沉積 D.流水侵蝕、流水沉積[答案]A河口海岸線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而發生變化,以下圖示意近百年來遼河河口海岸線變化。據此完成12~13題。12.遼河河口海岸線()A.1909~1945年向海洋方向推進B.1945~1979年向海洋方向推進C.197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進D.190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進13.遼河河口海岸線的變化將()A.導致海水倒灌 B.不利于港口建立C.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D.使黃海面積縮小12.[第12題,結合圖示,1909~1945年遼河河口海岸線局部向海洋方向推進,大局部向陸地方向推進;1945~1979年遼河河口海岸線大局部向海洋推進,但不是全部;1979~2003年遼河河口海岸線向海洋方向推進。第13題,由圖可知,近幾十年來遼河河口海岸線向海洋推進,說明有泥沙沉積,泥沙淤積增加,不利于港口建立。]14.讀以下圖,完成以下問題。圖甲圖乙圖丙(1)從地貌上看圖甲是________,圖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2)假設圖甲、乙中兩地貌在圖丙中有分布,那么其對應為圖甲地貌在________處分布,圖乙地貌在________處分布。(3)隨河流流速的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會沉積下來,并且有一定的規律:顆粒大、密度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物質后沉積。由此判斷,圖甲中沿A→B方向的物質組成可能是()A.黏土、礫石、粉砂 B.粉砂、黏土、礫石C.礫石、粉砂、黏土 D.礫石、黏土、粉砂(4)判斷圖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圖可能是()ABCD[解析]第(1)題,從地貌景觀示意圖上可判斷圖甲為洪(沖)積扇,圖乙是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積而成的堆積地貌。第(2)題,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可確定圖中C、B處應是發育在山谷中的一條河流,B位于河流出山口處,可能會形成洪(沖)積扇;A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