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課時 演化的自然_第1頁
第33課時 演化的自然_第2頁
第33課時 演化的自然_第3頁
第33課時 演化的自然_第4頁
第33課時 演化的自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3課時演化的自然九年級下考點管理1.宇宙的演化(了解)

宇宙的起源

哈勃的觀點:所有的星系都在離我們遠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______;星系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地________。

起源學說:大爆炸宇宙論。

宇宙是150億年前從一個極小的點(“原始火球”)誕生的,宇宙在這個火球大爆炸中誕生。爆炸引起宇宙中的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宇宙處在不停地________之中。快擴膨脹大2.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了解) (1)地球的演化 (2)生命的誕生

原始生命材料的形成:在原始的海洋中,經過長期而

又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

生命的材料——蛋白質(生命的

基本物質)和核酸(遺傳信息的傳

遞者)等大分子的物質。

原始生命的形成:生命材料通過濃縮、凝聚等作用,

形成多分子體系,外面有一層膜,

經過漫長而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

原始的生命。3.生物的進化(了解) (1)生物進化的證據

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遺跡,是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不成文記錄。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驗是生物進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 DNA:更先進更科學地推斷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的差異。 (2)生物進化的歷程

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_______;低等→__________;水生→________。遺體遺物復雜高等陸生 (3)自然選擇學說

達爾文進化論:主要觀點是____________學說。

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內容:適者________,不適者________。 (4)生物進化的順序

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

植物: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人類: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自然選擇生存淘汰4.遺傳變異(了解)

遺傳物質: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細胞核內有__________,染色體由蛋白質和_______(脫

氧核糖核酸)組成,其中DNA是一種遺傳物質,呈雙螺

旋結構。________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

斷,它決定著生物的各種_________。染色體DNA基因性狀1.[2013·棗莊]目前人們不能完全接受轉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 A.轉基因食品的質量差 B.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C.轉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D.轉基因食品營養物質含量低2.[2012·福州]“自然選擇學說”可以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 (

) A.達爾文 B.弗萊明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BA3.[2012·鹽城]化石采集隊在甲、乙、丙三個不同地層內挖掘到許多化石。記錄清單如下:甲地層(恐龍蛋、始祖

鳥、龜);乙地層(馬、象牙、犀牛);丙地層(三葉蟲、

烏賊、珊瑚)。這些地層按地質年代由遠到近排列應是 (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4.[2012·廣安]生物體內主要的遺傳物質是 (

) A.蛋白質B.糖類

C.DNA

D.激素AC5.[2012·臺州]科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回答問題: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目的是降低________病的發生率。6.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有些遇難者遺體的身份確認是通過DNA鑒定進行的。DNA鑒定技術的第一個步驟是提取被檢測樣品中的DNA。在提取DNA時,必須將細胞膜、核膜裂解,釋放出染色體,去除蛋白質,經沉淀得到純DNA。遺傳 (1)從提取DNA的操作中可知,染色體位于細胞核內,染色體是由DNA和_________組成的。 (2)DNA鑒定技術的理論依據是,DNA分子上一些特定的_______包含著遺傳信息,能控制生物體的性狀特征。 【解析】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分子上一些特定的基因包含著遺傳信息,能控制生物體的性狀特征。蛋白質基因歸類探究類型之一了解宇宙、地球的演化小明復習時對知識進行梳理,下面四種知識的排序錯誤的是 (

)A.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株B.宇宙的結構層次: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C.物質的微觀結構層次:夸克→質子(或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BD.大恒星的演化過程:大恒星→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解析】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并列的,而不是從屬關系。【點悟】排序是理解結構層次的科學方法,無論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還是生物個體,都有一定的結構層次。類型之二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如圖33-1所示是一農田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群體密度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觀點的是 (

)C圖33-1A.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B.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C.農藥使害蟲產生變異D.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解析】達爾文認為一切生物都具有產生變異的特性。農藥不會使害蟲產生變異,只是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選擇的作用。【點悟】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包括幾個基本內容:①過度繁殖;②生存斗爭;③遺傳和變異;④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其中進化的外因主要是:過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爭;進化的內因主要是遺傳的變異,變異普遍存在且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含義是指親本之間基因組合的隨機性;進化的結果是適者生存,即環境選擇了適應的變異類型,所以自然選擇是定向的。類型之三了解遺傳物質

[2014·預測]如圖33-2所示為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圖33-2A.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B.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C.DNA上只有一個基因D.DNA中儲存有遺傳信息【解析】一條染色體上有1或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由許多片斷組成,其中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即基因,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雖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是一定的,但每一對染色體的大小、形態、結構都是不相同的。[2013·溫州]近期,“DNA雙螺旋結構的確定”被譽為生物防御領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關D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B.DNA由染色體和蛋白質組成C.DNA發生變化可引起遺傳病D.DNA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稱為基因B【點悟】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每條染色體上有1個或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包含多個基因。理順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了解它們的作用,理解遺傳規律。生物的各種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易錯警示

不理解遺傳物質的結構層次致錯[2012·廣州]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的圖解,正確的是 (

)【錯解】B、C或D【錯因分析】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