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蔬菜的生產_第1頁
綠色蔬菜的生產_第2頁
綠色蔬菜的生產_第3頁
綠色蔬菜的生產_第4頁
綠色蔬菜的生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蔬菜的生產主要學習內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三個概念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標志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技術了解綠色食品的農藥、肥料使用準則一、嚴峻的形勢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RachelCarson調查研究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后,出版《寂靜的春天》列舉由于化學農藥的濫用可能導致“這里的春天靜悄悄”的悲劇。

20世紀80年代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達10多萬人,病死率近20%。《寂靜的春天》討論的是現在已經被禁用的殺蟲劑滴滴涕帶來的危害。同時,卡森女士還提出人類如何認識和處理與自然關系的大話題,以及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技術進步的局限性,并試圖從生態學的角度提供解決方案。細膩的文筆中流露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類未來的關注。在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寂靜的春天》的再次出版,其意義已經不局限于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體現對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追求。

上世紀八大污染事件1

1〕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工業區工廠排放煙塵使當地居民幾千人受害。

2〕多若拉煙霧事件:1948年10月,美國多諾拉鎮工廠和汽車造成的大氣污染使全鎮1/2居民受害。

3〕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倫敦居民燒煤取暖和工廠煙霧致使上千人死亡。

4〕洛杉機光化學煙霧事件:1952年洛杉機汽車排放的尾氣引起光化學煙霧,使數百人死亡,植物大面積受害。

上世紀八大污染事件25〕水俁事件:1953-1955年日本水俁鎮附近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使人和貓患上極為痛苦的汞中毒病,叫做水俁病。

6〕富山事件:1955年日本富山平原神道川河附近工廠排放含鎘廢水,造成居民得上骨骼疼痛病(叫痛痛病〕,重者全身多處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7〕四月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因當地工廠廢氣排放,造成哮喘病大流行。

8〕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愛知縣米糠油工廠制作米糠油時混入了多氯聯苯。這種食用油被銷售到日本各地,受害者達1.3萬人,用這種油制造的雞飼料使幾十萬只雞中毒死亡。

化學農藥中毒案例重慶某化工廠生產馬拉硫磷、對硫磷、樂果和六六六,廢水未進行治理直接排入附近的鴨兒湖,魚類大量死亡,幸存者40%畸形,其體內六六六殘留達15—30mg/kg。近10年來,除前述有機磷農藥外下列農藥:你除蟲菊類、殺蟲劑、稻瘟凈、呋喃丹、單甲醚、敵鼠鈉鹽、對草快、除蟲醚等也有急性中毒。因此施用新農藥,即使是低度的也應預防急性中毒。蔬菜上的公害

一、現狀:1994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對北京市蔬菜批發市場蔬菜農藥殘留量檢測,超標蔬菜占50%,超標成分中,氧化樂果占21%,馬拉硫磷占11%,3911占9、9%,期中葉菜類超標更為嚴重。北京市蔬菜抽樣檢測,有機磷超標率33、3%,期中韭菜有機磷超標100%同年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超標2—8倍。二、造成的原因

一、造成化學農藥殘留嚴重的主要原因過去殘留的高毒、劇毒農藥在一些地區很嚴重;外運蔬菜的產區多為糧菜或糧棉兩作區,在棉花上施用的劇毒、高毒農藥被殘留到下茬蔬菜作物上;新菜區農民對農藥限用缺乏認識和使用不當,殘留過多;老菜區連作和多種指數過高造成病蟲害嚴重,保產不得不使用高毒農藥;推廣系統追求利潤的趨向不適應新菜區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發展;國家和地方的檢測和管理系統不健全;現階段生產分散,差異大,現代化水平低、統一管理和規范困難;由于國內的環保意識薄弱,管理混亂,外國農藥廠把中國作為農藥傾銷的最佳市場。2、化肥使用不當使蔬菜品質下降

氮肥的危害:在厭氣條件下產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氣體破環大氣層的臭氧層,在保護地中對作物生長有影響。對土壤有機結構的破環,導致板結,使土壤保濕、保肥能力降低,從而影響蔬菜生長;對農產品的污染。其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硝酸鹽、亞硝酸鹽等致病、致癌物質在蔬菜中積累;由于氮肥施用過多造成品質和耐貯性下降,蔬菜生長不協調如徒長、落花、落果等現象,施肥不當造成對植物損傷如燒根、熏葉等;化肥大量流失造成水質惡化、富集化,澆灌作物影響生長及品質。3、有毒氣體的危害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對人體和敏感蔬菜作物產生不同的危害;含毒塑料膜產有毒氣體毒害作物,如釋放出鄰苯二甲酚使葉片失綠;有毒有機化合物如酚類化合物,氰化物對生物體有毒殺作用。環境污染產生的酸雨對蔬菜有直接的傷害。三、綠色食品蔬菜生產基本知識(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基本概念(二)農產品的污染源(三)無公害農產品的特征(四)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的關系(五)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基本概念1、無公害農產品定義:無公害農產品是指農產品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質或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低于國際或國家標準。無公害農產品是對“無污染、安全農產品”的一種形象的表述。嚴格的講,無公害農產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政府有關機構認定的無污染、安全、優質農產品。2、生產無公害蔬菜勢在必行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農副產品已有原來的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廣大人民群眾的食物消費也由數量型轉向質量型。在保護環境和保持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下,通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3、發展無公害蔬菜栽培的重要性(1)、無公害蔬菜栽培定義:是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栽培要求的地塊上安排蔬菜生產,且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學合成物質,完全按照無公害蔬菜的生產程序進行栽培管理的蔬菜栽培。生產要求:蔬菜中有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在蔬菜生產中,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建立無污染源生產基地。(2)蔬菜生產當前存在問題及無公害生產的意義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超量施用化肥及濫用農藥、激素等導致蔬菜等農產品產品中的有害物含量超標。無公害生產的意義:1、保障人體健康2、出口創匯,使我國蔬菜業走向世界。3、與國家的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有緊密聯系。(二)無公害農產品的污染源1、農產品的主要污染源有:

工業三廢污染:廢水、廢渣、廢氣(解決辦法就是將農業生產基地設在遠離工業生產區域的地區,使用潔凈水灌溉農田)

自然環境原始污染:土壤、灌溉水中有害、有毒物質含量超標,如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有害微生物等

城市垃圾污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對農產品的污染。這種污染現象主要存在于靠近城市的鄉村。

農事操作中的污染:化肥、農藥(指濫用、濫施或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等,造成有毒有害物質在農業環境和農產品中的殘留,造成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的嚴重污染,進而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2、避免農事操作的污染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科學施用化肥科學施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草蟲害,尤其選用生物源性農藥、植物源性農藥和國家推薦的低度、低殘留化學農藥,同時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3、農藥污染環境的主要途徑大氣污染:農藥廠廢氣水體污染:工業廢水土壤污染:70%農藥進入土壤、農藥廠廢渣埋入土壤食品污染:住宅及生活環境污染:室內空氣受農藥污染、木材防腐、生活用品多種皮毛保護劑不當使用、有機磷污染布料(1)大氣污染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一家生產2,4,5-二氯酚的工廠將蒸汽通過排氣閥排入大氣,覆蓋了109平方千米的市區,134人皮膚受損傷“氯痤瘡”,并頭痛,眼部刺激及胃腸道癥狀。1984年12月3日印度一農藥廠由于30—40噸異氰酸甲酯及水解產物泄露而直接排入大氣波及65平方千米市區致使3300人死亡,數萬人受傷。大面積草原和森林殺蟲造成大氣、土壤和水域污染。主要重金屬污染汞Hg、鉛Pb、鎘Cd、鉻Cr、砷As五種在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體間不斷遷移和轉化。不易排泄,蓄積到超過人體生理負荷致病。有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影響免疫功能、抵抗力降低;有致畸作用;變態反映。日本熊本縣水俉灣汞污染;瑞典野鴨滅絕;20世紀70年代伊拉克發生小麥被甲級汞污染使8萬余人中毒。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鎘污染發生的“骨痛病”;高碘性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砷中毒。重金屬的危害地下水含砷過高中毒(皮膚癌、肺癌、肝癌)。鉻酸鹽煙霧引起肺癌;長期吸入鎳特別是碳基鎳引起鼻癌和肺癌;過量的鐵引發腫瘤。1969年日本汽車尾氣鉛污染空氣,引起居民慢性鉛中毒。癥狀為神經衰弱、多發性神經炎、中毒性腦炎、間質性腎炎或腎萎縮以及心肌衰傷。不少國家禁止在汽油中加四乙基鉛。90年代新疆米泉大米含鉛量過高,被檢查禁止出口。(三)無公害農產品三個顯著特征第一,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從產地的生態環境入手,通過嚴格監測,判定是否具備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基礎條件。有利于強化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最終將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建立在資源和環境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第二,全程質量控制。“從土地到餐桌”全程控制,而不是簡單的對最終產品的有害成分含量和衛生指標進行測定,第三,標志管理管理手段主要是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四)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1、綠色食品:(1)綠色食品定義:綠色蔬菜是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并經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

“安全”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嚴密的監測和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在各個環節的污染,確保蔬菜內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在安全標準以下,不構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優質”是指蔬菜的商品質量要符合標準要求。

“營養”是指蔬菜的內在品質,即品質優良,營養價值和衛生安全指標高。

(2)綠色食品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種植及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潢和標簽規定。(3)綠色食品的標準又分為AA級和A級標準。AA級綠色食品蔬菜:

要求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訂的《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的農藥和肥料等,并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與國際上的有機食品是一致的。

生產要求:除產地環境條件符合規定外,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合成的農藥、激素、化學添加劑、化學色素和防腐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等。A級綠色食品蔬菜:

要求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訂的《綠色食品產地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的農藥和肥料,產品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生產要求:可用磷肥、鉀肥,但禁止使用硝酸鹽化肥,化學合成農藥規定使用一些毒性不大,殘留期短的。這是目前國內的標準,將來會過渡到以生產“AA”級綠色食品為主,與國際接軌。(4)綠色食品的標志

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正文的葉片和蓓蕾。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義是保護安全。整個圖形表達明媚陽光下的和諧生機,提醒人們保護環境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標志分四種形式2、有機蔬菜(1)有機蔬菜定義:有機蔬菜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化學色素和防腐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化學合成物質,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出來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

生產要求:在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作物秸稈、畜禽糞肥、豆科作物、綠肥和有機廢棄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作物輪作以及物理、生物和生態措施是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有機蔬菜的生產必須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環境質量要求和生產技術規范來生產,以保證它的無污染、富營養和高質量的特點。(2)有機食品的基本特征原料必須來源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它食品到生產有機食品需要兩到三年的轉換期,而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嚴格轉換期的要求。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包裝、貯藏、運輸標準。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跟蹤審查體系和完整的生產及銷售記錄檔案。必須經過國家環保總局下屬的中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3)有機食品標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2005年4月最新標志),此標志為國家統一制定標志,非認證機構標志,一般有機食品包裝上,會同時促銷此國家統一標志和認證該產品的認證機構標志。

中綠華夏有機食品標志全國統一的有機產品標志(4)全國統一的有機產品標志解釋“中國有機產品標志”由三部分組成,即外圍的圓形、中間的種子圖形及其周圍的環形線條。

標志外圍的圓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諧、安全,圓形中的“中國有機產品”字樣為中英文結合方式,既表示中國有機產品與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國內外消費者識別。

標志中間類似種子的圖形代表生命萌發之際的勃勃生機,象征了有機產品是從種子開始的全過程認證,同時昭示出有機產品就如同剛剛萌生的種子,正在中國大地上茁壯成長。

種子圖形周圍圓潤自如的線條象征環形的道路,與種子圖形合并構成漢字“中”,體現出有機產品根植中國,有機之路越走越寬廣。同時,處于平面的環形又是英文字母“C”的變體,種子形狀也是“O”的變形,意為“ChinaOrganic”。

綠色代表環保、健康,表示有機產品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完美與協調。橘紅色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表示有機產品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標志

有機食品標志采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我們可以感覺到兩種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有機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這種理念的實際應用。人類的食物從自然中獲取,人類的活動應尊重自然的規律,這樣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的發展空間。3、無公害蔬菜無公害蔬菜的定義:指蔬菜產品中不含國家規定的不準含有的有害物質,其他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的蔬菜。生產要求:蔬菜中有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在蔬菜生產中,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建立無污染源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是最基本的市場準入條件,符合大眾安全消費需求。是國家政府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健康的一道基本安全線。帶有強制性的。無公害農產品的標志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主要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征環保和安全。4、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蔬菜三者的關系

有機食品與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后者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采用相應的替代技術。認證情況

無公害認證現在逐漸被市場淡化,綠色產品還算可以,有機食品人正是目前最被看好的,這3個證書都不是一家單位發的,不存在先后關系!

標準上的差異。無公害蔬菜標準比綠色食品標準低一些,無公害蔬菜的標準是有毒有害物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綠色食品對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限量標準較高,同時分A級和AA級。綠色食品A級標準對應的是可持續農產品,綠色食品AA級基本等同于有機食品,是純天然食品。

內在品質和消費對象不同。無公害蔬菜主要強調的是安全性,是最基本的市場準入標準;綠色食品在強調安全的同時,還強調優質、營養。無公害蔬菜是大眾化消費;作為一種消費習慣,綠色食品蔬菜、有機蔬菜有特定的消費群體。

運作方式有區別。無公害蔬菜是靠政府推動的,在某種程度上是強制性行為,因為其中的許多標準,是強制性標準;綠色食品蔬菜、有機蔬菜是推薦標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

無公害蔬菜是一種質量標識,而綠色食品是產品商標,有專用的知識產權。

認證機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到各省區都可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有機食品認證由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負責。

三、無公害蔬菜產品檢測標準無公害蔬菜的產品檢測主要包括農藥殘留、硝酸鹽含量、工業“三廢”中的有害物質含量、病原微生物含量等。1、農藥檢測標準(我國對“A”級綠色蔬菜農藥殘留量規定農藥名稱允許指標mg/kg農藥名稱允許指標Mg/kg農藥名稱允許指標Mg/kg甲拌磷殺螟硫磷倍硫磷敵敵畏樂果二氯苯醚菊酯乙酰甲胺喹硫磷ND≤0.2≤0.05≤0.2≤1.0≤1.0≤0.2≤0.2地亞農抗蚜威溴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氰戊菊酯≤0.5≤1.0≤0.5(葉菜)≤0.2(果菜)≤0.5(葉菜)≤0.2(果菜)百菌清敵百蟲辛硫磷對硫磷馬拉硫磷多菌靈≤1.0≤0.2≤0.05NDND≤0.5我國對“A’級綠色蔬菜農藥殘量規定硝酸鹽檢測標準蔬菜葉菜類根菜類花菜類瓜菜類保護地露地硝酸鹽含量(mg/kg)<3000<1200<1200<400<200100建議熟吃熟吃熟吃熟吃熟吃、生吃熟吃、生吃硝酸鹽在人體內容易還原成亞硝酸鹽,并進一步與腸胃中的胺類物質合成極強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導致胃癌、食道癌。蔬菜產品中亞硝酸鹽安全限量標準見上表。蔬菜中有害元素檢測標準

有害元素汞(Hg)鎘(Gd)鉛(Pd)砷(As)銅(Cu)鋅(Zn)硒(Se)氟(F)允許指標(mg/kg)≤0.01≤0.05≤0.2≤0.5≤10≤20≤0.1≤1.0

有害元素檢測標準執行的是我國食品衛生規定的蔬菜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允許含量規定四、無公害蔬菜栽培的主要措施1、選擇環境質量符合標準的生產基地生產基地四周生態條件良好,無工礦企業污染源,遠離醫院、垃圾場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持空氣和灌溉水清潔;基地菜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塊,并符合土壤環境質量的規定,盡量避免連作,最好3—4年輪作一次。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灌溉水質量、環境空氣質量、土壤環境質量要達到要求2、綜合防治病蟲害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蟲品種、培育無病蟲害壯苗、嫁接栽培、控制生態環境等。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昆蟲、以菌治蟲、弱病毒的利用等。物理防治:種子熱力消毒、燈光誘殺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瘜W防治:選擇限定的農藥品種、適時防治、選擇合適的藥劑類型、合理用藥。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化肥。(1)農業防治農業防治措施選用抗病蟲品種與培育壯苗合理輪作與間作嫁接栽培優化群體結構合理調整播種期科學施肥合理控制設施內的溫濕度清潔田園與深耕曬垡土壤隔離法或無土栽培(2)物理防治設施防護:保護設施的通風口或門窗處,罩上防蟲網,夏季覆蓋塑料薄膜防蟲網,和遮陰網,進行避雨遮陽防蟲栽培,果實套袋等,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誘殺:利用害蟲的驅避進行防治。如:

黑光燈可以誘殺300多種害蟲;頻振式殺蟲燈既可誘殺害蟲,又能保護天敵;懸掛黃色黏蟲板或黃色機油板誘殺蚜蟲;糖醋液誘集夜蛾科害蟲;用銀灰色地膜和遮陽網驅蚜等。藍色環保誘蟲板防蟲網栽培性誘劑誘殺斜紋夜蛾種子消毒:種子可采用干熱處理和濕熱處理兩種方法,對病毒、細菌、真菌及蟲卵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土壤滅菌消毒:包括高溫悶棚、硫磺熏蒸等。在蔬菜作物生長期間,選晴天上午短時高溫悶棚方法可有效控制黃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瓜類黑星病。對黃瓜、芹菜等根結線蟲病的防治可采用灌水后覆蓋棚膜、利用太陽光達到高溫殺死線蟲的目的。農業工程改土:土壤污染嚴重時,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換土(客土法)、去污染表層、深耕翻轉污染土層等方法。(3)生物防治天敵:由天敵公司生產供應,使用前注意:做好蟲情的預測預報,及時與天敵公司取得聯系,選擇最佳釋放時期。同時,要保護好釋放田,放出昆蟲天敵期間嚴禁打藥,最好配合其他無公害防治措施協調運用。A、昆蟲天敵:利用赤眼蜂防治菜粉蝶、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番茄棉鈴蟲、小地老虎等鱗翅目害蟲。利用麗岈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和煙粉虱。利用草蛉捕食蔬菜作物上的蚜蟲、粉虱、介殼蟲、薊馬、葉螨以及許多種鱗翅目害蟲卵和初孵出的幼蟲。七星瓢蟲是蚜蟲的主要天敵,捕食螨是葉螨癭螨的天敵,白僵菌可以防治地老虎金龜子葉甲等害蟲。B、微生物天敵蘇云金桿菌:目前應用最廣泛,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昆蟲病毒: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以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甜菜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以防治番茄棉鈴蟲和辣椒上的煙青蟲菜青蟲顆粒體病毒:可以防治甘藍上的菜青蟲C、利用生物源、植物源和礦物源農藥防治

生物藥劑防病殺蟲效果好,對人體、牲畜安全,應大力推廣使用,但該類藥劑藥效相對慢,有的不能作為應急速效藥劑使用,應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合理使用。利用農用抗生素:如農抗120和多抗霉素防治瓜類白粉病、枯萎病,大白菜黑斑病和番茄疫??;農用鏈霉素防治白菜軟腐病和番茄細菌性斑腐病、晚疫病等。植物源農藥:如苦參堿對菜粉蝶幼蟲、黏蟲具有可逆的胃毒麻醉作用,對菜蚜也具有一定的毒殺作用。礦物農藥: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另外還有小蘇打、軟肥皂、植物油等。(5)化學防治農藥使用限次和安全間隔期:為減少農藥殘留,應準確掌握農藥使用限次和安全間隔期。

安全間隔期,指最后一次用藥與蔬菜上市間隔的時間。對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避免濫用農藥是實現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禁用劇毒農藥2003年4月30日農業部撤銷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混配制劑公告。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撤消丁酰肼(B9)在花生上的應用。禁止使用的農藥在蔬菜生產上不應使用的農藥:殺蟲脒、氰化物、磷化鉛、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對硫磷(1605)、甲基對硫磷(甲基1605)、內吸磷(1059)、蘇化203、殺螟磷、磷胺、異丙磷、三硫磷、久效磷、三氯殺螨醇、氧化樂果、磷化鋅、克百威、水胺硫磷、涕滅威、滅多威、氟乙酰胺、有機汞制劑、砷制劑、西力生、賽力散、潰瘍凈、五氯酚鈉等和其他高毒、高殘留農藥。怎樣合理使用農藥

(1)對癥下藥:熟悉防治對象,掌握不同農藥的藥效、劑型及其使用方法。首先正確識別病蟲害種類、如黃瓜霜霉病與細菌性角斑病。要了解農藥的性能及防治對象,如避蚜霧只對桃蚜有效,對瓜蚜效果差;甲霜靈對黃瓜霜霉病有效,但不能防治白粉病。若不夠熟悉應查閱蔬菜病蟲害圖譜,或向專家咨詢。(2)選用最佳防治時期根據病蟲害的消長規律,講究防治策略。如育苗、播種及移栽前消毒工作;夜蛾類傍晚防治;豆類、瓜類病毒病與苗期蚜蟲有關。(3)正確選擇農藥劑型晴天可選粉劑、可濕性粉劑、膠懸劑等進行噴霧、灌根。陰天要選用煙霧劑、粉塵劑噴施或熏煙,這樣不增加棚內濕度,減少葉露及葉緣吐水,對控制霜霉病及低溫高濕病害有顯著作用。(4)嚴格控制施藥次數、濃度、范圍和用量局部處理,盡量減少用藥,施最少的藥,達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如黃瓜霜霉病長從發病中心向四周擴散,采用局部施藥,封鎖發病中心,可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藥物基本使用濃度:菊酯類殺蟲劑使用濃度為2000—3000倍,有機磷為1500—2000倍,激素類為3000倍左右,殺菌劑為600—800倍。在有效的濃度范圍內,每畝噴施藥液40—60公斤即可。如殺蟲效果85%以上,防病效果70%以上即為高效,切不可盲目追求防效而隨意增加用藥次數、濃度和劑量,以防藥害產生和蔬菜產品上農藥殘留超標。(5)提倡交混用藥交混用藥:是指交替、混合使用作用方式不同的藥劑。同一地區連續、大量的長期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型藥劑會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效;另外對同一種作物而言為了不同的目的,在同一時期內需要使用幾種藥劑,合理混用起到兼治多種病蟲害和節省用工降低成本的作用??嗖怂j菜莧菜馬生菜(6)引進先進的農藥施肥技術低量噴霧技術:通過噴頭改進,提高噴霧器的噴霧能力,使霧滴變細,增加覆蓋面積,降低噴藥液量。(傳統噴霧方法每畝用量為40—60公斤,而低量噴霧技術用藥量僅為3—13公斤,較省力省水。靜電噴霧技術:通過高壓靜電發生裝置,使霧滴帶電噴施的方法,藥液霧滴在葉片表面的沉積量顯著增加,可將農藥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丸?;┧幖夹g,只需把藥丸均勻撒施于農田中即可,功效提高十幾倍,且沒有農藥漂移,不污染鄰近作物。循環噴霧技術:對常規噴霧機具進行重新設計改造,在噴灑部位的相對一側加娤藥物回收裝置,將沒有沉積在靶標植株上的藥液收集后抽回藥液箱,可循環利用,可大幅度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藥輥涂抹技術內吸性除草劑常用,藥液通過藥輥(一種利用能吸收藥液的泡沫材料做成的抹藥滾筒)從藥輥表面滲出,只需接觸到雜草上部葉片即可湊效。此方法幾乎可使藥劑全部施在靶標植物表面,不會發生藥液拋灑和滴落。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美國將計算機控制系統用于果園噴霧機,該系統通過超聲波傳感器確定果樹形狀,計算機控制系統使農藥噴霧特性始終根據果樹形狀的變化而自動調節。(7)安全用藥首先防止施藥人員中毒:我國農村發生生產性農藥中毒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在高溫季節噴灑高毒農藥;沒有開瓶蓋工具時就用牙咬開;配藥時不戴膠皮手套用瓶蓋倒藥(易流到手上)藥液濃度過高打藥時不戴口罩不穿鞋襪,只穿短褲背心;藥器械質量差發生故障多,有故障時帶藥用手擰嘴吹等等。

如有不適感須立即離開施藥現場,并脫去被農藥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清洗手臉和清水漱口,必要時及時送醫院治療。其次,避免蔬菜上農藥殘留超標,防止消費者吃菜中毒。菜農應本著對己對人負責的態度,杜絕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3、合理施肥重施有機肥(腐熟的)不施硝態氮肥冬春菜少施氮肥氮肥早施深施蓋土葉菜類嚴禁葉面施用氮肥有機農業生產所需的氮肥主要源于種植綠肥和漚制餅粕肥,鉀肥可以利用木炭粉和草木灰,磷肥可以在堆肥時加入適量的磷礦粉。施肥時注意事項不允許使用的肥料:如城市垃圾污泥工業廢渣和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有機肥無害化處理及衛生標準A、高溫堆肥:堆肥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