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要點_第1頁
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要點_第2頁
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要點_第3頁
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要點_第4頁
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海國際學校李玄高三一輪復習——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考綱解讀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區域的含義。不同區域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差異。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一、區域1.概念:2.特征:

(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3.劃分:不同的區域,區位特征有差異;同一區域,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高三年級既是學校的組成部分,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具體的班級我國三大自然區劃分依據:_________劃分依據:________________我國三大經濟地帶氣候和地貌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舉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不同區域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差異進而影響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地理環境的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自然環境的異同方法突破:區域差異的分析方法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氣候:地形、地質:水文、水系:礦產資源:植被:土壤:人口、科技、城市交通、通信、政策農業:工業: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農業發展水平、結構、地域類型、農產品種類、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等。工業發展水平、工業部門、工業布局及工業結構調整方向等。種類、數量、組合狀況類型、肥力狀況流量、水位、含沙量、結冰期、凌汛、流域面積、支流多少、流速等。組成、地勢、地質構造等類型、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氣象災害等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環境差異

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礦產條件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位于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入??诒本?3°~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溫暖季節及生長期都較短①水稻土為主②耕地多為水田③土地較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廣泛②多為旱地③集中連片④人均耕地面積多礦產資源貧乏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2.地理環境對生產活動的影響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作方式水田耕作業旱地耕作業主要糧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種植水稻,此外還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一年兩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它農業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的西部適宜發展畜牧業農業工商業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①輕工業:依托當地發達農業基礎發展②重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工業商業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門戶,對內外聯系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以農業生產為主,商業貿易落后思考: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現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網密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思考回答。長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國降水量的普遍規律一致,原因從該地地形為平原,降水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基本呈現從東向西遞減的規律。長江三角洲地區因河網密布,湖泊眾多,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松嫩平原地區河網密度小,導致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

活動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

——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墻體輕??;

——從北到南,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房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和熱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溫御寒;南方民居的墻體輕薄,利于在夏季通風透氣。

從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民居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于排水);隨著對保溫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摟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慮地價、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北方的城市住宅樓建設要考慮冬季室內取暖和墻體保溫,所以建筑成本較高

樓房間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向南逐漸增大,為保證樓房底層正午有陽光照射的樓房間距自北向南逐漸減小。蒙古包江南水鄉廣州騎樓因紐特人的冰屋【想一想】不同地區居住建筑景觀不一樣的原因是什么?西北平頂房云南的麗江古城的斜頂屋客家土樓福建客家人的圓形土樓防御功能傣族竹樓

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

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下層空著或放雜物、養牲畜,上層住人,因為上層比較涼爽,還可以避免潮濕和蚊蟲。云南的吊腳樓黃土高原地區的窯洞——冬暖夏涼陜西窯洞

厚墻加小窗,防曬又涼快

在熱帶沙漠地區,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當地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厚墻可以盡量減少白天通過墻壁傳導進入的太陽熱量,小窗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西亞的房子阿拉伯白色長袍藏族“不對稱”大袍3.讀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略圖,比較兩區域農業生產活動的差異。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人類活動差異農業耕作方式主要農作物作物熟制其他部門水田耕作業旱地耕作業水稻(主)、油菜、棉花等玉米、冬小麥、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兩年三熟水產業較為發達水產業較為發達北方南方秦嶺——淮河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地理上的一條重要分界線比較項目以北以南水熱狀況年一月均溫溫

帶降水量干濕地區植被植被類型<0℃<800㎜

暖溫帶半濕潤地區>0℃亞熱帶>800㎜濕潤地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水文特征汛

量結

期含

量短大有無小長大小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農業生產耕地類型

耕作制度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旱地甜菜花生小麥水稻油菜甘蔗水田一年兩熟或三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地形平原、高原為主平原、丘陵為主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為主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文特征水量小、徑流季節變化大、有結冰期、含沙量大水量大、徑流季節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較小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類型棕壤、黑土為主紅壤為主農業活動旱作,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水田,一年兩熟或三熟民居建筑以磚瓦為材料,屋頂坡度較小或為平頂以竹、木為主要材料,屋頂坡度較大交通聯系陸上運輸為主水運便利,水陸運輸兼備其他方面煤、油、氣資源豐富,重工業較發達輕工業相對發達【南方、北方地區地理事物差異對比表】

處于鼎盛時期(公元2世紀)的樓蘭城,周圍水道縱橫,綠樹成蔭,城中屋宇鱗次櫛比。當年作為“絲綢之路”重鎮的古樓蘭國,可謂商旅云集,貿易繁忙。但卻在公元5世紀末神秘地消失了。究其原因,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區的農業開發是主導影響因素之一。干旱區光熱資源豐富,只要有水,其農業生產的潛力是最大的,這是雨養農業區不可比擬的。公元2世紀,對當地生態環境缺乏認識的內地初移入的農業居民,對起初水源豐富的樓蘭土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墾殖。隨著墾荒面積的擴大和中、上游農業的開發,用水增加,供不上水的土地就被撂荒。固定土壤的植被被取走,撂荒的土地在干旱和風力的作用下,荒漠化的潛在因素被激活,鄰近的沙源侵入,原有的耕作土壤變得疏散而易流動,在風力的搬運下不斷流失。

案例樓蘭的興衰樓蘭的興衰上游開發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樓蘭缺水,以至斷流,使新植被無法生長,從而給風蝕或風沙侵入創造了長驅直入的條件。樓蘭生態環境脆弱,過度開墾造成土壤干旱和風蝕。公元330年以后,隨著水源的斷絕、屯墾中斷,加上“絲路”改道等經濟因素的影響,人們已無法或已沒有必要再堅守這塊土地,終于在公元5世紀末,人民散盡,樓蘭衰敗。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要想在樓蘭地區恢復其往日的農業繁榮已經幾乎不可能了。恐怕這里的區域經濟發展也就指望旅游業了。三、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1.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一般特點:2.典型事例——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⑴該區地理環境:

⑵不同時期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①由長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

③地勢平坦,土質黏重。

①一些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為促進區域發展的有利因素。

開發時期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原因分析早期中后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們開墾困難。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①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②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

⑵長江中下游平原糧食生產地位變化總體地位發展區位條件分析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和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①水稻具有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優勢;②人口稠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可以精耕細作全國“糧倉”的地位和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網,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較低。

圖例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稠密的水網人均耕地低于全國水平耕地被分割破碎糧食商品率低生產規模較小機械化難推廣“糧倉”地位逐漸讓位農業生產:規?;?、機械化、專業化思考:

分析我國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糧基地下降的原因?1.城市化、工業化以及交通的發展,大量耕地被占用,使耕地面積減少。2.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轉向蔬菜、花卉和乳牛等經濟作物生產,使耕地面積減少。3.地價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使糧食生產成本上升。4.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生產規模小。模擬1: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讀某地不同發展階段示意圖,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階段一該地區工業發展的主要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該地區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動力是__________。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化

(2)簡述階段二時期該地區工業城市的發展對當地的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環境污染加劇資源過度開采濕地破壞(3)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主要表現工業結構的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炭、鋼鐵、機械、化學工業數量減少;出現新興電子工業(3)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主要表現工業布局的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鋼鐵、機械、化學工業等傳統工業向城市東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動,并趨于集中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主要表現生態建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自然保護區、綠化防護帶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區合理調整等模擬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人們把“天府”與“物華天寶、安居樂業”聯系起來。叫做“天府”的地方應該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中國歷史上曾有7個地區被稱為“天府”或“天府之國”,2008年,中國又評選出了十大“新天府”。(1)簡述歷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區的共同優勢條件。均分布在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植被覆蓋較好的地區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人們把“天府”與“物華天寶、安居樂業”聯系起來。叫做“天府”的地方應該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中國歷史上曾有7個地區被稱為“天府”或“天府之國”,2008年,中國又評選出了十大“新天府”。(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評選中都黯然落選,其原因可能是?人口急劇增加,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環境惡化

(3)三江平原從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倉”,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開荒,實施退耕還林、還濕、還“荒”,現又被評為“新天府”。試分析產生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

解放后,隨著我國人口和糧食需求的不斷增長,國家開墾了“北大荒”;經過幾十年的開墾,原有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因而國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開荒的政策,濕地面積縮小的趨勢得到了遏制。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這里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且區域內環境優美,污染小,因此當選為“新天府”。海南:依靠油氣和生物資源優勢,培育和發展相關支柱產業;利用氣候資源優勢,發展熱帶高效農業;依托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4)結合兩省區的資源特點,分析它們各自的發展方向。3.(2012·海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2012年春節期間,為滿足烏魯木齊市場的需求,大批的新鮮蔬菜瓜果從海南運往新疆。材料2:“海南、新疆兩省區相關地圖”。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依托煤、石油、天然氣資源,建設能源基地。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1:喀什全稱“喀什噶爾”,意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紀海路開通之前,喀什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商埠??κ驳貐^是中國的西大門,與中亞、西亞和南亞的多個國家接壤,有6個一類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區位優勢明顯。喀什地區蘊藏有金、銅、鋁、鋅、鎳、釩、鈦、水晶、云母等63種礦產,石膏產量居全國前列,蛇紋石產量居全國第三位,石油、天然氣、玉石等儲量豐富。材料2:“紅色產業”是喀什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紅色產業”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材料3:“喀什所在地區簡圖”和“深圳所在地區簡圖”。(1)據圖說明兩地區城市分布特點的不同點。(2)新疆地區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是什么?新疆地區城市多分布在綠洲處。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區。土地荒漠化資源、能源缺乏材料3:“喀什所在地區簡圖”和“深圳所在地區簡圖”。(3)喀什地區發展“紅色產業”的優勢氣候條件是什么?材料2:“紅色產業”是喀什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紅色產業”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深圳: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勞動力豐富;是我國著名的僑鄉等。材料3:“喀什所在地區簡圖”和“深圳所在地區簡圖”。(4)簡述深圳和喀什兩特區發展的區位優勢。喀什資源豐富,歷史悠久,地處我國聯系中亞、南亞和西亞的樞紐位置等。材料3:“喀什所在地區簡圖”和“深圳所在地區簡圖”。(5)隨著喀什經濟特區的建立及發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會大大加快。試分析這將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出現城市熱島現象;改變城市氣溫、降水、風速、風向等;生物多樣性減少;耕地減少,土地質量下降;水資源緊張;產生三廢污染等。(1)烏龍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國茶的代表。分析說明福建種植烏龍茶有利的自然條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配合較好;土壤:酸性的紅壤,適合茶樹生長。5.讀圖甲、圖乙并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2011年3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國家發改委上報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包括福建省全境及浙、粵、贛三省部分地區,其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處于重要位置。目前臺資企業占福建外資企業總數的21%,投資總額達86.05億美元。2.結合材料1分析福建省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的有利區位條件。鄰近臺灣,利于經貿合作;是著名僑鄉,便于引進外資與先進技術;擁有鐵路、公路和海港,海陸交通便利;有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勞動力和土地價格相對較低。(3)讀圖乙,簡述泉州市晉江徑流量大、季節變化顯著的自然原因。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河流支流多,匯水量大。民營經濟的發展(工業化的推動)。城市化水平較高,發展速度較快。材料2:泉州市素有“民辦經濟特區”之稱,民營經濟是該市的經濟支柱,主要以服裝、運動裝備、石雕等輕型加工業為主。2007年民營經濟的生產產值占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92%;隨著工業化的加速發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達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區。(4)結合材料2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點及成因。特點:成因:(2012·重慶文綜,1)下圖是我國某省級行政區略圖,讀圖完成第1題??枷蛞粎^域與區域差異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C.椰風海韻

D.大漠孤煙解析據圖可知影視城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的西側,鄰近沙漠,大漠孤煙是其外景特色。林海雪原是東北地區景觀,奇山秀水多在南方山區,椰風海韻為熱帶海邊景觀,故應選D項。答案

D1.上圖中影視城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電視拍攝基地,該基地

的外景景觀特色是

(

)。

(2012·四川文綜,2)下圖是我國亞熱帶某旅游名山景觀照片。該山山頂海拔3099米,屬山地針葉林帶。讀圖回答第2題。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B.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層層梯田疊交錯,猶如海上泛碧波D.春蠶作繭桑園綠,睡起日斜聞竹雞解析該山山頂海拔3099米,出現了山地針葉林,體現的應是高寒氣候下的自然景觀。答案

B2.該山山頂能夠出現可供游客欣賞的景觀是

(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針對省情,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材料二鑒于近些年鐵礦石進口量和鋼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漢鋼鐵廠計劃將部分生產能力轉移到廣西沿海防城港市。3.[2012·安徽文綜,34(1)(2)]根據材料和下圖,結合所學知

識,回答下列問題。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積變化的區域差異(1)描述圖中兩個Ⅰ區的區位特點,并分別分析其耕地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2)針對圖示區域洪澇災害隱患,列舉宜采取的主要措施。參考答案(1)Ⅰ區分別位于西北部山區和東部平原、湖區。西北部山區耕地快速減少,主要因為退耕還林;東部平原、湖區耕地快速減少,主要因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還湖。(2)修建水庫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區: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湖區:退田還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統;農村: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以法治水,加強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建設,參加水災保險等。材料一

勝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陸采”的方式開采石油,即建設自海岸線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設人工島,并在島上鉆井開采海底石油,這種開采方式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材料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廣東省將深圳市劃為優化開發區域,將汕尾市和英德市劃為重點開發區域。深圳市計劃轉出化學、造紙等行業的部分企業,汕尾市和英德市為承接深圳市轉出企業的備選地。4.[2012·浙江文綜,37(3)]根據圖文資料(圖甲為黃河三角洲

示意圖,圖乙為珠江三角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從自然條件角度,說明黃河三角洲農業開發與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條件和應注意的主要問題。解析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黃河三角洲未利用的土地面積大,且位于華北平原,光照條件相對較好,但黃河三角洲水資源短缺,鹽堿地分布廣,洪澇、低溫凍害影響大。開發中應注意解決水資源短缺、鹽堿地、洪澇、低溫凍害等問題,并注意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參考答案:有利條件:未利用土地數量大;光照條件好等。應注意的主要問題:解決淡水資源短缺;治理鹽堿地;防治洪澇、低溫災害等;注重濕地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乍得湖地處撒哈拉沙漠南緣,水位常隨季節變化,湖面伸縮性很大,乍得湖是一個國際湖泊,有3000多萬人靠乍得湖為生。隨著人口不斷增長,沿湖國家不僅利用湖區發展漁業、利用湖濱草原發展畜牧業,而且在湖濱地帶大規模開辟農田,引水灌溉,建立糧食生產基地。為了在干旱環境下獲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國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壩截水。然而,在他們過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時,生態與環境問題也同時出現。考向二區域發展階段(3年3考)5.(2011·上海地理)讀乍得湖及相關圖文資料,回答問題。圖甲乍得湖地理位置簡圖圖乙不同年份同一時段乍得湖衛星影像示意圖(1)根據衛星影像示意圖,說明乍得湖近五十年來湖面演變的總體趨勢,并簡析該趨勢發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演變趨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對嚴峻現實,沿湖國家計劃從剛果河調水補充乍得湖。說明從剛果河調水的主要理由。解析第(1)題,氣候變暖導致氣候變干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乍得湖的湖面面積急劇縮小。第(2)題,由圖可看出,剛果河距乍得湖較近;剛果河流域處于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小。參考答案(1)演變趨勢:衛星影像示意圖說明,乍得湖近五十年來湖面的面積急劇縮小。演變原因:全球變暖導致干旱加劇,荒漠化趨勢嚴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長過快,農牧業過度發展,沿湖國家缺乏統籌安排等。產生后果:湖水日趨枯竭,湖區生物多樣性缺失;干旱程度加劇,荒漠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化;農牧漁生產難以維系,生存條件惡化。(2)調水理由:剛果河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巨大;降水的季節變化小,河流流量穩定。乍得湖距離剛果河相對較近。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CO2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1)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2)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3)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數字地球的含義地理信息技術是什么?GISRSGPS數字地球RS(遙感)全稱:RemoteSensing縮寫:RS中文:遙感意為“遠距離感知”遙感就相當于:高空拍照遙感拍攝的是地球表面,其目的是獲取地物信息可見光航拍遙感影像紅外遙感影像不同物體的反射率是不同的根據遙感圖像為什么能分辨不同的物體?一.遙感(RS)1.概念:(遙遠感知)人們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2.原理:地球上的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反射和吸收電磁波,并且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人們可以根據電磁波的差異來辨析物體的不同。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資源調查遙感:獲取地面信息限制:地表,物質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病蟲害和農業生態環境調查及監測衛星遙感圖日本海嘯前后0.450.650.85波長(微米)反射率(%)健康植物輕度病害植物重度病害植物X光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0.0050.40.761.5波長(微米)

圖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紅外線②X光③可見光④紫外線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D(2013.北京朝陽區期末)當地時間2012年12月2日11時54分,島國瓦努阿圖發生6.4級地震;當地時間2012年12月3日凌晨1點45分,臺灣花蓮發生5.1級地震;當地時間2012年12月3日,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飄向天空。圖2中▲表示上述現象的發生地。回答5~6題。5.可以利用遙感技術監測的是A.火山灰的擴散B.地震的震級C.震源的深度D.災害的損失程度A9012015018080o40o0o10o9012015018080o40o0o10o6.圖中三地都位于A.世界兩大地震帶的重疊處B.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C.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D.板塊的張裂地帶C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縮寫:GPS中文:全球定位系統顧名思義,GPS主要是用來定位的歐洲伽俐略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北斗(2012.東莞調研)1.2011年7月27日5點44分,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中國北斗衛星主要服務于以下哪項工作A.為抗震救災提供必要的位置信息B.預測溫室效應對我國沿海海岸影響C.為110出警快速設計最佳路線D.為監測太湖水污染提供信息A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縮寫:GIS中文:地理信息系統專門處理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GIS系統功能強大信息查詢駕車導航景點瀏覽地圖瀏覽三維展示面積測量距離測量模擬預測標記地圖國家社會經濟統計電子地圖富士山地區的三維數字地形圖泰山三維數字地形圖GIS系統功能強大凡是需要地圖或地理分析時都可以用GISRS,GPS,GIS的區別:RSGPSGIS獲取影像信息(眼睛)獲取位置信息(空間方位感)分析、處理、表達(大腦)(2013.北京西城區期末)2012年11月3~4日北京初雪,持續雨雪量達到60年一遇。11月4日凌晨,國家氣象局對北京市西北部發布了暴雪紅色預警。據此回答第10、11題。10.關于北京初雪時的天氣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冷鋒過境,鋒前暖氣團濕度較大B.受準靜止鋒影響,形成持續降水C.受氣旋下沉氣流影響,降水較多D.北京西北部距冷氣團源地較近,形成暴雪11.關于北京市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災害預警評估使用的技術依次是GIS–GPS-RSB.通過災害預警評估可以準確了解受災面積和損失程度C.該預警信息可能使全市冬季供暖工作提前啟動

D.該預警信息可能導致交通壓力增大AC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1)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2)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3)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數字地球的含義1、(2012廣東卷)為了規劃鳥類自然保護區,在獲取了不同鳥類的覓食半徑等資料后,準確劃定保護區范圍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術手段是()A.GISBGPSC.RSD.手工繪圖A(2011年高考山東卷)水稻是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是保障其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2、實時監測和預報水稻病蟲害災情所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全球定位系統、數字地球B.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D.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B3、(2012.華附三模)2012年3月,江西省發生的洪澇災害造成34.7萬人受災。相關部門在分析洪澇災害的影響范圍,確定救災物質調配的最佳路徑中應用的技術是A.GPSB.GISC.RSD.數字地球B4、(2012.中山5月模擬)網絡購物已成為一種時尚,某購物網充分運用地理信息技術,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可以在GPS技術的指引下設計最佳配送路線B.可以通過GIS技術,追蹤包裹的位置C.可以通過RS技術獲知各配送網點的庫存D.可以通過GIS分析,實現就近網點配送D(2011.珠海二模)11.物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