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教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_第1頁
初中歷史人教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_第2頁
初中歷史人教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_第3頁
初中歷史人教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_第4頁
初中歷史人教七年級上冊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歷史授課人梁付燕授課年級七年級課題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材分析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課程內容: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教材分析本課位于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古代史的《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中,內容承接了《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的內容,課文地位重要。秦漢時期的大一統促進了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的的發展。漢武帝時兩度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的友好往來,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而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民族關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打破了東西方文明之間的隔絕狀態,開創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再者,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并隨著全國十九大會議成功召開,“一帶一路”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因此,本課的學習也極具現實意義。本課包括三個子目:“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對西域的管理”。三部分內容之間環環相扣,因果相連,“絲綢之路”和“對西域的管理”是“張騫通西域”的結果。學情分析初一(3)班的學生課外知識面較廣,對歷史學習有較大的興趣,且他們好奇心強,尤其對生動、形象的知識感興趣,會比較關注課程的趣味性。但由于他們剛接觸歷史這一科目不久,歷史時空觀念、歷史思維能力會比較欠缺。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圖文并茂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歷史知識儲備,在講課過程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思維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愛表達的習慣,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教學目標預設目標堂上檢測目標達成方法1、學生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辟、西漢對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實,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思考和認識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2、學生識讀《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絲綢之路線路圖》《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獲取相關歷史信息,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3、學生學習張騫為報效祖國不畏險阻、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強化愛國思想,進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同時,通過對比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進行交流的“物產”,使學生直觀地體會什么是交流,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橋梁作用,體會文明與交流、發展的關系。1、教師充分利用圖片史料、文字史料層層引導學生理解并思考歷史問題。2、學生通過視頻了解歷史情境,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感悟張騫通西域的艱難。3、學生通過自學并結合所學,在同一張地圖上勾畫出兩漢對西域的開通和探索的路線,促成學生對陸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認識和理解。4、將云教學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具體化相結合。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2、教學難點:(1)對西域的認識以及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原因;(2)如何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過程和方法(綱列)主要過程和方法(綱列)環節說明使用時間活動主體所培養的核心素養一、導入新課播放圖片墻配以音頻《大夢敦煌》,創設情景設問激趣導入:同學們知道絲綢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嗎?它到底是如何開通的呢?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又和“絲綢之路”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這神秘的面紗。二、學習新課1、鑿空之旅——張騫通西域(1)依據《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圍,標出陽關、玉門關的位置,并對西漢初年西域的地理環境與社會情況稍作介紹。【明確】漢代人把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廣大地區稱作西域。漢武帝以前,那里小國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2)展示相關史料以及漢武帝頒布的《招賢令》,引出并介紹張騫,同時分析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并引導學生思考:漢朝初年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為什么到漢武帝時要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明確】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西漢初年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是因為西漢國力不強,經濟沒有得到恢復和發展。到漢武帝時,西漢國力強盛,具備了以武力反擊匈奴侵擾的條件,所以要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播放視頻《張騫持漢節不失》,并提問: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在這些困難面前他是怎么做的呢?從張騫的身上你可以學到哪些優秀品質?【預設】困難:自然環境惡劣;被匈奴俘虜;食物匱乏等等。面對困難,他為報效祖國而不忘使命、堅持不懈、不屈不撓。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應學習他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進取、報效祖國的精神。(4)設問1: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有沒有完成漢武帝交給他的任務?為什么呢?【明確】沒有,主要原因是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設問2:歷經13年之久,張騫沒有能說服大月氏國王聯合夾擊匈奴,那么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不是沒有一點意義?【預設1】:是,因為他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然而大月氏不愿意夾擊匈奴,張騫無功而返,所以說沒有意義。【預設2】:不是,張騫出使西域雖然沒有達到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的目的,但他對西域情況的了解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礎,而且也了解到西域各國愿意同漢朝交往。【講解】張騫的任務雖然沒有完成,可是他沿途了解到西域各國的地形、物產和風俗,為其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礎,因此,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意義還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張騫是西漢開辟西域交通的第一個使者,他的勇敢、堅韌等優秀品質為后人所傳誦。(4)用表格的形式比較張騫第一、二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目的與成果,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會比第一次更加順利?第一次第二次時間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目的沒有達到)訪問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成果熟悉了西域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以及西域各國想和漢朝往來愿望互派使節,交往日趨頻繁【明確】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取得了軍事上的絕對勝利。加上有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經驗,因此,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通往西域道路上的匈奴已經被漢朝打敗,故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要比第一次順利得多。2、文明之途——海陸達四方學生自學教材《絲綢之路路線圖》、《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指出絲綢之路的陸路、海路路線。結合教材與相關史料說說: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輸出的物質與文化有哪些?輸入到中國的物品與文化又有那些?讓學生嘗試對此些物品進行歸類,并思考:這些物品對輸入地區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根據歸類,填空并總結:絲綢之路,是一條()之路,它促進了()。【預設】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3、治理之道——兩漢轄西域多媒體展示秦朝疆域圖和西漢疆域圖,設問:大家看到這張地圖,對比秦朝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明確】西域。結合教材講述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東漢班超經營西域的相關情況。4、古道新途——“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在當今又重獲新生,和千年前一樣,并非只是一條商路,更重要的是帶著各自國家和民族的文明與智慧沿路播撒,與當地人融合,它遠遠超越了當初開辟時的意義,溝通中外文明是其最為神圣的使命。四、課堂小結用“一、二、三”三個數字來總結本課內容,一是一條古道,即東西方文明世界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二是兩件大事,一件是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一件是東漢時期班超經營西域;三是三位人物:張騫、班超、甘英。他們為中西交通3分鐘13分鐘12分鐘3分鐘師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學生學生師生互動學生師生互動學生教師學生師生互動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補充講解師生互動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時空觀念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經營西域;三是三位人物:張騫、班超、甘英。他們為中西交通的開通、暢通和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重點突出絲綢之路和張騫通西域在中國歷史的地位。五、鞏固練習課堂檢測:1.(2023?龍東)2023年3月,國務院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建設“一帶一路”。西漢時期為開辟絲綢之路作出重要貢獻的是()A.張騫 B.衛靑 C.蒙恬 D.霍去病2.(2023?福州)“絲綢之路經濟帶”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A.長安 B.洛陽C.成都 D.杭州3.(2023?荊門)為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來,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A.西域都護 B.安西都護C.伊犁將軍D.駐藏大臣4.(2023?桂林)“一帶一路”即“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戰略構想,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有()A.南非B.河西走廊C.洛陽D.遼東5.《漢書》中說:“張騫始開西域之跡”,對這句話的準確理解是()A.張騫是去西域的第一人B.張騫第一個率使團去西域C.張騫出使西域,帶回重要信息D.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6.對絲綢之路作用的認識,錯誤的是()A.發展同西域的友好關系B.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C.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產情況D.開辟絲綢之路,加強中外聯系當堂訓練:1.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以西的地方在漢朝時稱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發展同西域友好關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產情況C.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D開辟絲綢之路加強中外聯系3.絲綢之路的路線是()A.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B.洛陽—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C.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西亞D.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印度—西亞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時,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絲綢之路的開通相關的朝代與人物是()A.秦朝蒙恬B.西漢張騫C.東漢主父偃D.三國時期衛溫5.(2023?梅州)目前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對古代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關于絲綢之路說法正確的是()A.最初開通于明朝B.開通功勞最大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