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講 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_第1頁
第7講 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_第2頁
第7講 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_第3頁
第7講 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_第4頁
第7講 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課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課標: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高考考點:商業的發展一、古代商業的繁榮1、商周:商業的產生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孫王亥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販運貨物到遠處去做買賣。以后,做買賣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謀生手段之一。周朝建立后,商族人地位每況愈下,于是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久而久之,人們就把跑買賣的人稱作“商人”。稱他們的職業為“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2、秦漢:商業的初步發展

想一想:結合材料分析秦漢時期我國商業初步發展的原因和表現分別是什么?材料說一說:通過絲綢之路,中西方交換的商品有哪些?1、中國出口:自中國出發之貨物主要以絲綢、茶、瓷器、金、銀、五金、書籍等。2、西方進口:琉璃、貓眼石、明珠、象牙、香料、寶石、水晶、瑪瑙、琥珀、駱駝皮、乳香、沒藥、安息香、沉香、檀香、盧薈、胡椒等。主要西傳及傳入中國物品多數經陸上絲路。⑴原因: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漢初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商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漢文帝將抑商政策改為寬商政策,下令“開關梁,弛山澤之禁”,實行“入粟拜爵”;兩漢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⑵表現:西漢富商大賈周流天下,對外貿易發展,出現了許多商業中心。3、隋唐:商業的進一步發展⑴原因①政局穩定,國家統一②農業、手工業的發達,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中外交往頻繁和民族交往密切④交通發達⑤統一的通用貨幣⑵表現①商人增多②市場成熟A、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市”B、有了邸店和柜坊C、政府重視對市場的管理D、后期,一些大城市有了夜市E、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④對外貿易的發達⑤城市興旺⑶影響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政權的鞏固。③發達的水陸交通(2007山東文綜)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胸敳恍猩?,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痹娭械拿枋龇从沉刷倌懈椀淖匀唤洕谥匾曓r業的觀念③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遷的思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⑷隋唐時期商業繁榮的特點①交通便利私家店肆、驛驢、水運②貨幣統一五銖錢、開元通寶③市場發達“市”(邸店、柜坊)、日中為市、夜市、草市⑴宋代表現:①打破市坊界限和時間限制,出現夜市、早市和草市;集鎮興盛,城市經濟功能增強。②北宋出現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四川益州)。③交換品種速增,城市中出現不同類型的集市。④商稅越來越成為政府重要財源。⑤重視邊境貿易(榷場)和海外貿易。⑵元代表現:①紙幣廣泛流通。②漕運、海運發達,遍設驛站。③大都是政治、文化、商業大都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泉州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4、宋元:商業發展進入高峰期例1一位中國古代的婦女,她已經能夠在分散于宅屋之間和城郊鄉村等地的“市”里購物,還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賣食品雜物的小販。這位婦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漢代B、六朝C、唐代D、宋代D表現:①商業市鎮的興起,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蘇州等地出現資本主義萌芽。②貨幣經濟占主要地位,貴金屬貨幣白銀廣泛使用。③農產品商品化加強,破產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也成為商品。④國內市場擴大,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較快。⑤形成許多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商幫),如徽商、晉商5、明清:商業發展的新特點

◆徽商與晉商

徽商與晉商都以經營鹽業起家;積累起商業資本后擴大經營范圍,涉足其他行業;還辦金融機構,甚至走出國門,把生意做到國外,積累起巨額財富。徽商與晉商是全國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兩大商幫。1、政府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少;2、商業經濟并不能動搖封建經濟制度,只作為自然經濟的補充3、城市經歷了由政治中心到經濟中心,

從城市到農村的發展歷程探究: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時空限制商業的地位商業都會請思考:古代商業繁榮的原因有哪些?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商業交通、市場發展、城市繁榮、貨幣經濟政策其他政治封建國家穩定、統一、強盛,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朝代秦代漢代南北朝明清法律規定,明碼標價專門管理機構;“市”有門、墻;長安九市草市形成,設“草市尉”管理草市演變為商業中心;后期夜市繁榮突破了時空限制;形成商業街;商業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監管;草市已具較完備飲食服務設施都市中的商業區相當繁華二、“市”的發展唐代市的發展情況宋代(唐末突破時間的限制)情景解讀1:城市的由來“市”依賴于“城”而存在。即經濟中心依賴于政治中心而存在。你能說出古代“市”(經濟中心)和“城”(政治中心)分布的特點嗎?

古代的“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都城臨淄,趙國的都城邯鄲,楚國的都城郢都成為當時著名而繁華的商業中心。做一做: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赌咎m辭》2、你能從《木蘭辭》這首詩歌里分析出北朝時期在商業活動的主要特點嗎?商業活動受空間限制1、古代的“市”是什么場所?

商品交換的場所情景解讀2:材料一:《周易·系辭》有“日中為市”。唐朝初期仍然有“日中而市”的古風

材料二: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杜荀鶴(晚唐詩人)情景解讀3:材料三:有人曾這樣描述宋代東京的商業繁榮“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上述材料所體現的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哪里?唐代后期和宋代的“市”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出現夜市情景解讀4:你從唐都長安和宋都東京(開封)的商業活動中發現其最主要的區別在哪里?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形成了繁華的商業街。三、古代中國貨幣的演變1、新石器晚期到夏:天然貝幣2、商周:出現骨貝、銅貝等人造貝幣3、春秋戰國:諸侯各自鑄幣,以青銅為主,也有黃金和白銀4、秦:統一貨幣,通行半兩錢5、漢朝:“五銖錢”6、唐朝:“開元通寶”(唐高祖)7、北宋:銅、鐵、金、銀各色貨幣并行;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例2、(2014·全國卷Ⅱ·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間交易憑證功能B、產生于民間的商業糾紛C、提高了富商的社會地位D、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選A。由材料可知,交子的產生是因為“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而不是產生于民間的商業糾紛,故B不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及富商社會地位的提高,只是講了他們之間的商業糾紛問題,故C不正確。經濟重心的南移雖是北宋時期的歷史現象,但材料中并未體現,故D也不正確。8、元朝:紙幣為主要貨幣9、明朝:明初推行鈔法,禁用金銀、銅錢;明中后期,白銀成為法定貨幣10、清朝:流通白銀注意:中國先民對白銀的認識和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白銀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藝品和貨幣。中國古代把白銀用做貨幣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到了元代,銀本位制得到進一步強化,政府把白銀作為一種主要貨幣,銀錠”元寶”出現。到明清,銀本位制不斷鞏固加強,銀幣在明朝成為正式貨幣,元寶、碎銀和銀元成為清朝法定貨幣,白銀在明清王朝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四、中國古代的對外政策1、海禁和閉關鎖國的概念:⑴海禁是禁止民間人士非經過官方許可,私自出洋從事海外貿易。⑵閉關鎖國是清政府實行的嚴格限制對外交通、貿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對來華外人的商務活動、居留期限、華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實行“禁海”。2、二者的目的:維護封建統治。3、二者的區別:⑴實施背景不同:明朝海禁: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勢力仍對明朝構成一定威脅,日本倭寇在沿海進行騷擾掠奪,政局不穩。清朝閉關鎖國: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滿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權,建國之初,內有多股反對勢力的反對,如前明殘余勢力、明末農民起義軍隊等多股反對勢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騷擾掠奪,統治亟待加強。⑵主要針對對象不同:明朝海禁主要是針對倭寇,而清朝閉關鎖國先是針對東南沿??骨鍎萘?,后來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⑶危害嚴重程度不同:明朝中前期,中華文明依然處于世界領先;清朝時,中國已經無論是制度、經濟、技術還是思想文化都全方位落后于世界潮流,在這樣不同背景下的海禁政策,加上具體措施、程度的不同,就造成樂不同的程度的后果,明朝海禁,對中國海外貿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如清朝閉關鎖國帶來的巨大摧殘和扼殺。例3(2014·全國卷Ⅰ·T27)據記載,清初實施海禁前,“市井貿易,咸有外國貨物,民間行使多以外國銀錢,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這一記載表明當時(

)A、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B、外來貨幣干擾了中國資本市場C、自然經濟受到了進口貨物的沖擊D、民間貿易發展沖擊清廷的統治二者的相同點:⑴產生原因:①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較穩定,對外來商品有較強的抵制作用,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