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與哥倫布_第1頁
鄭和與哥倫布_第2頁
鄭和與哥倫布_第3頁
鄭和與哥倫布_第4頁
鄭和與哥倫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比較VS比拼規則:

共設有三關比拼。每關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統一意見后,選擇你們組所認為的比拼勝出者(鄭和或是哥倫布),并結合你們已有的知識儲備、書本知識和資料,擺出證據,說明選擇的理由。第一回合——海上功夫大比拼鄭和下西洋(七次)哥倫布航海(四次)首航時間1405年(7月11日)1492年船只數量最多200多艘3—17艘船只大小寶船載重量約1500噸百十來噸隨行人員多達27800人左右121——1000多人線路第一回合航海線路對比圖戰船水船糧船座船馬船大寶船飛燕陣編隊

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英國李約瑟博士第一回合——海上功夫大比拼航空母艦與小漁船你能從上述的材料分析當時的中國的社會狀況?古代中國是一個經濟繁榮、航海造船技術先進、國力強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國。從積極進行對外交往的史實中看出,當時明朝是一個極度開放進取的國度。第二回合——最具親和力和平使者與殖民者當鄭和的“航空母艦”來到印度洋邊某國……當哥倫布的“小漁船”登上印第安人居住的某島……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印第安人對兩人到來各自的態度是什么?想象空間1、在迎接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際,世界各地紛紛開展活動紀念鄭和。2、當19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想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日期作為全球節日,但最終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堅決反對而作罷。事實證據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外交聯系發展海外貿易,換取海外珍寶傳播中華文化,教化異族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尋找黃金、歐洲對東方貿易的需要、掠奪土地等等

他(鄭和)更像一位親善大使,而不是艦隊司令,或是商隊老板。第三回合——最具影響力清廷厲行海禁“寸板不許下水”。乾隆2年(1557年),下令封閉其他海港,只留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從上述材料看,當時的中國社會在對外政策上及社會狀況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三寶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撫朱紈上疏請行海禁。從積極發展對外交往到厲行海禁、閉關鎖國,中國從自信開放逐步走向了封閉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緒的作用下,中國未能跟上歷史發展的潮流,日益落后,從一個繁榮富強的大國淪為列強爭相侵略、掠奪的貧窮落后的半殖民地國家。第三回合——最具影響力

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對當今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啟示?談古論今

無論是國家、民族、社會還是個人集體,要發展要進步,首先必須具備一種開放的態度,要有一種進取的精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強于世界的民族必盛于海洋,盛于海洋的民族必強于世界。海洋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興起和衰落有著直接聯系和作用。我國擁有1.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有6500多個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管轄的海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大國,但還不是海上強國。21世紀是個海洋的世紀,我國將如何適應時代的潮流,建設海洋強國呢?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牢固樹立“建設海洋強國”的信念。科技興海。加快發展海洋傳統產業(海洋養殖業、遠洋捕撈業、海上交通業、海洋鹽化工業等)的同時,帶動新興產業(海洋油氣、海洋藥物、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上旅游等)的大發展,形成強大的海洋產業群,增加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強化海洋保護(環境、資源),確保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壯大海上執法力量,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立強大的海軍,有效維護國家海洋安全

。東部大海洋戰略

曾經有一個發展機遇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我們沒有抓住。如今,歷史再一次將機遇給了我們,乘著鄭和的風帆,我們要大聲向世界宣告:中國必將再一次和平崛起,21世紀的世界屬于中國!課堂寄語鄭和下西洋600

周年紀念活動

鳳凰號重走“鄭和路”

印尼鄭和清真寺新落成

江蘇太倉航海節(劉家港)舟山“綠眉毛”號拍攝《鄭和下西洋》鄭和精神開放兼容開拓創新自強不息我們是大陸國家。大陸國家易出現大陸觀念比較厚重,而海洋意識卻十分淡薄的問題。鄭和的偉大,不僅僅傳播了中華民族的“黃色文明”,還在于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為“藍色文明”的崛起,提供了寶貴經驗。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思想和觀念意味著開放和文明,意味著先進和進步,意味著崛起。

鄭和作為世界航海先驅,把中國的造船、航海技術水平,提高到了當時以及其后近百年的所謂“大航海時代”也無與倫比的高度;鄭和所統帥的船隊,規模宏大,功能完備、組織嚴密;《鄭和航海圖》反映了鄭和高度的航海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