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征詢:淺談父親的角色(一)——一個例子
前段時間看了《孩子的宇宙》這本書,作者是日本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他的書總能給我很多啟發,這一本也不例外,特別是一個初二男生不上學的例子。
這個例子發生在比較早的時候,孩子不上學了,母親很焦急,而父親不太理,只是責備母親。后來孩子提了條件:只要給我買自行車,就去上學。那個年代,自行車算是比較貴的東西,母親不愿買,孩子就找父親談判。幸虧,父親并沒有即刻粗暴地拒絕他,而是通過仔細思考之后,與兒子進行了鄭重的兩個人的談話。父親先是給兒子看了工資單,然后講明對自己這樣的收入來說,買自行車是多么吃力的事。兒子這才知道家里的收入情況,于是反復去自行車店打聽,最終以父親能接受的價格,買到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他快樂地騎來騎去,不久,就精神飽滿地去上學了。
通過作者的分析,在這個個案中,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自行車,而是父親,是父親的“在場”。長期不理孩子的父親終于出現了,告訴了孩子現實的殘酷,并且相信孩子也能應對這樣的現實。這對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孩子在父親的認可,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終滿足了自己的心愿。而在這心愿中,自行車只是一個象征,它代表著,父親很重視自己、父親很在乎自己、父親真的在關注自己。所以,這個孩子才干做到“快樂地騎來騎去,不久,就精神飽滿地去上學了。”他并沒有無休止地繼續索要,是由于,他真正的需求被滿足了。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很多,但很多家長不愿去真正地面對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而只是快速地用金錢來滿足孩子表面的規定,結果,孩子只能快樂一時,然后是更加的失落,于是又會提出下一個物質上的規定。
孩子只會提物質上的規定,是由于,在他的經驗中,只有這種方式能與父母發生聯系,能讓父母注意到自己。而家長就會抱怨,孩子總是要這要那,甚至貼上“貪心”之類的標簽,用“這孩子,沒救了!”這樣的句子把孩子全盤否認,也有的家長會想不再滿足孩子了,要狠心一點之類的。
但不管,家長們對孩子的物質規定是滿足了還是沒滿足,只要家長沒能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沒能理解孩子內心的情感,最終,孩子都會處在長期的、無法言說的失落之中。
作者這句話說得特別好:“但我卻從中聽到了孩子心靈深處的呼聲:‘我已經給了父親這么多次的機會,他卻一再逃避成為父親。’”
是的,父親的角色,決不僅僅是掙錢,他代表著規則、禁忌、權威、秩序……
父親,在嗎?真的,是“父親”嗎?岳陽優蘭心理征詢:淺談父親的角色(二)——俄底浦斯三角關系
在“淺談父親的角色(一)——一個例子”中,我們簡樸談到了“父親”這個角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父親”這個角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以何種方式對孩子的心理、人格發育產生影響的呢?這就要追溯到“俄底浦斯”期了。
對于“俄底浦斯”情節,很多人都會說:哦——就是戀母情結!但我想說,“俄底浦斯”,事實上是一段關系,一段歷程,一段發展,它所包含的豐富內涵,遠遠超過“戀母情結”這個詞帶給大家的印象。在張宜宏老師組織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征詢經驗的跨國交流”活動中,提到了拉康的關于“父親的隱喻”的功能,當時說到“假如父性維度不介入母子關系,那么孩子對父親認同局限性,一直處在未分化狀態,將是一個具有精神分裂傾向的人。”我想以我自己的理解,來嘗試解釋一下這個觀點。
在孩子進入俄底浦斯期之前,也就是從懷孕開始,到3歲左右,對孩子來說,只有一種關系,那就是與母親的二元關系,在這段關系中,特別是初期,媽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媽媽,孩子對媽媽是絕對依賴的,同時也認為自己對媽媽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人。孩子最怕媽媽不開心,也希望媽媽始終都能讓自己開心。進入了俄底浦斯期的標志,就是“父親”的介入,之后,孩子就擁有了此外的一種不同的關系,即與父親的關系,所謂的俄底浦斯三角關系,就是指孩子與媽媽、爸爸三個人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父親的介入,當然,是指角色、功能、位置上的介入,是唯一可以幫助孩子脫離媽媽,走向獨立的關鍵因素。
父親的介入,就是指父親的在場,即使人不在,角色也要在,位置也要在,而如何能令父親這個角色進入原本一直很穩固的母子關系呢?這就要由媽媽來引入這個角色了,媽媽對爸爸的話語,表達出尊重的態度,對爸爸制定的規則,表達出樂意遵守,而同時,爸爸也對媽媽表達出尊重,在爸爸和媽媽之間,是一種和諧的關系,這樣,就能順利引入父親的角色。
當孩子發現,媽媽的最重要的別人,并不是自己而是父親時,孩子當然會感到受挫,而這非創傷性的挫折,帶來的不是傷害,而是促使孩子走向獨立的動力。孩子會知道,自己并不能給媽媽帶來滿足和快樂,爸爸才干,或者說,爸爸和媽媽,他們倆才是一伙兒的,而爸爸這人,據媽媽說,他很棒,媽媽很愛他,而他也很愛媽媽。
“父親的角色”的介入,可以帶領孩子進入現實,讓孩子看到了一個新的客體,這人與媽媽是不同的,而此時的世界,也與之前不同了,多了一些規則、界線,感覺到抗衡的力量與否認的也許,而與此同時,也能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的愛與支持,逐漸地,當孩子可以接受,自己生而為人的職責,并不是要讓媽媽保持快樂,這事是爸爸的事兒,之后,孩子才終于能從本來跟媽媽的纏結的關系中,邁出自己的步伐,把目光投向遠方,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主體,也就可以擁有自我界線清楚的客體關系模式,而這關系模式,將隨著孩子的一生。
假如說在跟媽媽的關系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溫暖、理解、包容,那么,在跟爸爸的關系里,孩子體會到的將是規則、秩序、抗衡、邊界、力量、否認。這母性的功能和父性的功能,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缺一不可。
假如,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一直不能被引入,那又會怎么樣呢?
這樣的話,孩子就無法獨立,由于父親角色的缺席,必然導致媽媽的過度焦急,而當丈夫不能有所分擔時,媽媽自然就會將自己的焦急轉移到孩子身上,由于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成了媽媽的所有希望。所以,這個孩子,就會一直承擔著讓母親滿意的功能,不管是學習成績、自理能力、待人接物、作息習慣,還是什么別的方面,孩子一定會積極承擔起讓媽媽開心的責任,他會無法放下媽媽,他的內心,會由于得不到父母給予的力量而逐漸枯竭,而他的關系模式,也只能停留在自我界線不清的與媽媽的二元的“自體-客體”關系階段,而無法繼續發展成熟,這樣的關系模式,也將隨著孩子一生。
結果呢,有也許,這個孩子有很大的情緒承擔,無法專注于自己的學業,總是憂傷地發呆;有也許,這個孩子形成極端的“假我”,在取得了許多許多成功之后,仍然覺得空虛;尚有也許,在遭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由于內在沒有力量,所以無法解決而導致崩潰……那么,有些媽媽說了,我也知道父親很重要啊,我也想幫他在孩子心里豎立權威形象啊,可他就是什么都不行啊!簡直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你說我該怎么辦?!
雖然,具體細節要具體分析,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下一篇“淺談父親的角色(三)——父母之間”中,來討論一下這些現實的困境。岳陽優蘭心理征詢:淺談父親的角色(三)——父母之間
在“淺談父親的角色”(一)、(二)中,我們討論了“父親”這個角色介入母子關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而這第三篇——“父母之間”,雖已醞釀很久,但總是無法開始,總仿佛還缺陷什么似的,今天南都的一篇文章“‘嚴母慈父’時代來臨,孩子準備好了嗎?”成了我寫這篇文章的扳機事件。
南都這篇文章大意是說很多媽媽們都變得嚴格了,安排孩子課余的各種學習和競賽,努力要把孩子打導致優秀人才以應對將來也許的嚴酷競爭,爸爸們由于與媽媽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為了保持家庭的和諧,往往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退居二線,當甩手掌柜了。那么專家的見解是,假如“嚴”得極端了反而會養育出“敗兒”。
在我看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家庭中角色的錯位,媽媽占據了“父親”的位置,爸爸在“父親”的位置上呆不住了,又不能去到“母親”或“孩子”的位置上,只好撤退了,游蕩在家庭的邊沿。這樣的養育方式,給孩子導致的負性影響是嚴重的。
要說兩口子之間的事,那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的,可以從很多角度、很多層面去做探討,但是呢,本文重要還是從“父親的角色”這個角度來看,所以,就選取一個最簡樸的視角:家庭中的角色、位置與功能。
假如沒有孩子吧,情況就比較簡樸,你們兩個樂意怎么處就怎么處,不管是像父女、母子、朋友、倆小孩兒,還是像警察與小偷、老師與學生、主人與客人……只要你們雙方自愿,相處過程感到快樂、滿意,那你們這種夫妻關系就可以一直過下去,沒有問題。
但有了孩子就不同了。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他有權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受到認真地對待。你們生了他,就有養育和教導他的責任,直到他成年。
一個常規的家庭,涉及哪幾種角色呢?最簡樸的就是三個:父親、母親、孩子。這三個角色的位置,在家庭的不同時期,是會發生變化的。
當孩子還是嬰幼兒時,自然是母親與孩子很親近,而父親稍遠一點,這是與孩子的正常生理心理的發展需求一致的。同時,父親對母親的支持是對母親來說非常重要的力量來源;父親盡量早地與孩子建立關系對孩子的人格成長也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在這個階段,父親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自己有點像局外人,這很正常。
當孩子3歲后,父親介入母子關系,幫助孩子離開母親,最終成長為獨立的個體。這時,就是父親與母親恢復以前的密切,父親穩穩地呆在母親身邊,而孩子逐漸與父母拉開距離,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會不斷感受到失落,同時也會為孩子的成長感到欣慰。
這幾種角色的功能,就像我們上一篇文章中說到的:假如說在跟媽媽的關系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溫暖、理解、包容,那么,在跟爸爸的關系里,孩子體會到的將是規則、秩序、抗衡、邊界、力量、否認。這母性的功能和父性的功能,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缺一不可。
而孩子的功能,就是運用一切條件成長與發展,最終成長為他自己,成為一個能為他自己做選擇并負責任的獨立個體。
接下來我們具體討論一下父母之間角色錯位的現象。本文就只討論這一種,這的確是在當今社會中非經常見的一種家庭角色錯位現象。除此之外尚有很多種不同的角色錯位現象,家里有老人或保姆的,錯位現象就更復雜了。但我相信,若能理解這種基礎版,就可以理解更多升級版了。
通常在一個家庭中,當媽媽感到爸爸不能幫她承擔的時候,她就會自己承擔起所有的教養任務,然后出于無比多的對未來的焦急而將孩子抓得緊緊的,高強度地鍛煉孩子。
鏡頭回放一下:
孩子出生了,在嬰幼兒期似乎還好,基本上是媽媽拿主意,爸爸幫忙或陪孩子玩玩兒。但一旦開始涉及入園入學的事情時,兩人之間的理念不同之處就開始變得明顯。大部分情況下,爸爸更樂意給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間所以看起來仿佛不怎么管,而媽媽會對孩子的整個人生產生擔憂從而更傾向于抓緊每一秒鐘。于是,爸爸覺得媽媽的緊張是沒必要的,至于嘛弄得這么緊張;而媽媽覺得,爸爸怎么這樣啊,對孩子的事一點都不上心!算了不指望他了,自己來!
于是,媽媽越做越多,越來越緊張,每一秒鐘都讓自己和孩子處在戰斗狀態;而爸爸,開始也會爭取一下的,但屢次失敗所以最終放棄,隨你折騰吧,于是真的不管了。然后,媽媽更氣,我就說他沒用吧,我怎么幫他在孩子心里立權威啊,是他自己不爭氣,不怪我。然后,爸爸更無奈,你主線就不認同我的教育方式,主線不給我機會,你怎么知道我的方式不行?切,我只但是懶得跟女人計較,也不想讓孩子看到我們有這么多沖突……
在這個現象上,我們無法追究肇事者,誰也不能擬定,是由于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好所以媽媽只好所有承擔;還是由于媽媽無法接受爸爸用他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強行占位要自己來。在與人相關的事情上,我們找不到終極因素的,只能說與這個很相關,或與那個比較無關。
這種養育方式會對孩子導致如何的負性影響呢?
一方面,就是性別認同的問題,孩子也許會過度認同媽媽,結果女孩兒成了與媽媽同樣焦急、過于好強的人,處處要超過男性;男孩兒卻無法成長出真正的男性氣質而一直像個男孩兒。他們長大后的密切關系也會因此而變得異常艱難。
更重要的是,孩子將沒有自己。每個孩子都想讓媽媽開心,假如媽媽不開心都會覺得自己做錯了,這自身是正常心態。“父親”的介入,可以使孩子最終明了,媽媽的開心與不開心是她自己的事,并不是我做錯了什么,媽媽會為她自己的情緒負責,尚有爸爸能保護她,而我只要能為我自己負責就行了。有了這樣的邊界,孩子就能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探索、努力、失敗、修正、再努力,最終取得他自己的成功。但在這種角色錯位的養育方式里,孩子無法建立自己的邊界,無法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媽媽的,他會一直做各種努力讓媽媽滿意、讓媽媽開心,他會無法放下媽媽,他為媽媽而活,成為媽媽的精神伴侶。有這么強大的心理壓力的孩子,有也許始終無法專注于自己的學業,也有也許不斷成功后仍然感覺空虛。
直到有一天,他感覺無比疲累,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他也許會怎么做呢?也許他會感到無處容身,內心的痛苦也無法表達,不能跟媽媽說啊,她就指望我呢,我稍有一點沒做好,她都那么崩潰,假如她知道我心里這么苦、這么累,她會受不了的!孩子自己就也許崩潰。
一些孩子在失敗之后會選擇死亡,說明這些孩子的內在沒能發展出對自己和世界的信任,所以他會徹底絕望;也沒有一個可以允許他失敗的關系可以回歸,所以他覺得沒臉見父母。他只好離開這個世界,這是他唯一的路。而在幫助孩子在內心建立對自己和世界的信任,以及給他一個失敗時可以回歸的關系這兩點上,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可以做到的。假如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被信任,以及父母也是可信的,他就能發展出第一點;假如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失敗不會傷害到父母,是可以被允許存在的,他就能發展出第二點。
回到父母之間,我們能怎么辦呢?
先說爸爸這邊。
你能嘗試去理解你妻子的焦急嗎?其實不需要你幫她解決具體問題,由于女人是需要傾訴的;她需要在情感上感受到被理解;她需要知道當她需要你的時候你總能在她身邊,你的“在場”自身就有很強大的支持作用;她需要知道她在你身邊是可以放松自己的;她需要感覺到你是可靠的,穩如磐石。
也許你覺得比較為難,也許你通常喜歡解決問題,直達目的,面對妻子這波動而復雜的情感變化,你也許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幫她解決問題,不知道該說什么,也許你試過說什么都是錯的。其實啊,她對未來的種種擔憂,即便你掙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也是無法解決的,她總會找到能令她緊張的事情。至于說什么,也不是最重要的,當然你若能說到點子上就最佳了,但這種規定似乎過高了。
最重要的是一種態度,“不管碰到什么困難,我將與你一同面對。”你的妻子若能在與你的關系中感受到你這種發自內心的態度,那將能在最大限度上幫她緩解焦急。千萬別“逃”哦,不管是逃到工作、娛樂、電腦或其他哪種形式中,你的“逃”會加劇你妻子原有的焦急,然后她就會對孩子抓得更緊了。
記住,你一方面是你自己,然后是丈夫,再之后是父親。你得先做好自己,然后不管是做丈夫還是做父親,過程中的質量要比投入的時間更重要。
再說說媽媽這邊。
你能嘗試去表達你的需要嗎?你需要他給到你支持的力量,你需要他能理解你的擔憂,你需要他認可你的擔憂都是有理由的,而不是無所謂、至于嘛、夸張。你當然有你的理由。
也許你覺得比較為難,也許你一直沒有嘗試過直接表達這種情感,這種脆弱的、柔軟的、無力的情感,想想你們當初剛在一起時,你們之間是如何表達情感的?也許你覺得他辛勞了一天,就不要給他增長壓力了吧。也許你嘗試過,但也許令他感受到的是規定而不是需求,所以他的回應也不怎么好,于是你也就放棄了。
仔細想想,你到底需要他如何幫助你?為什么你不能接受他的教育方式?你對他的教育方式的不認可的背后是什么?為什么未來一定會像你想像的那樣發生不好的事?你會希望你的丈夫完全按你的方式教育孩子嗎?那他就成了你的復制品,你會愛這樣的復制品嗎?還是你希望他有時復制你有時做他自己?這個盼望不是一般的高吧?你對孩子的盼望又如何?你想把孩子完全按你的意愿做成盆景嗎?然后又希望他有積極性、責任心、愛心?
也許你可以更多地想想,你到底想要什么?不可否認,社會體制的缺少保障,會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每個人內心原有的焦急,而當你感受到丈夫的不可靠時,這份焦急會急劇擴大令你感覺仿佛要墜入無底深淵,所以你努力地想要抓住點什么。可假如我們可以分清自己的焦急和孩子的成長需求,那么我們就能更好地尋求另一半的支持,也就可以有些余地去調整養育孩子的方式。
記住,你一方面是你自己,然后是妻子,再之后是母親。你把自己活好了,才也許將妻子、母親的角色做好。
爸爸媽媽們,只有各歸其位、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才干各自發揮正常的功能,才也許真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為一個能為自己負責任的人,也才也許提高家庭關系質量,感受到幸福和滿意。假如自己努力感覺很難,可盡早尋求專業幫助。
生活,不是戰斗,它就是生活。在養育孩子的事情上,父母之間是團隊、是同事,而不是敵人。
那么,“嚴母慈父”時代來臨,孩子準備好了嗎?
我在這里想試著替孩子們吶喊幾句:
還我媽媽!還我原本那個溫暖、慈愛的媽媽!那個我相信不管我變成如何她都會一如既往地愛我的媽媽!
爸爸!你在哪里!我需要你!我需要看到你堅實的身影和確信的目光!
在本系列的前三篇文章中,我們一再地強調“父親”這個角色、這個位置的重要性,一再地強調爸爸們在家庭中要立穩在自己的位置上,仿佛又給爸爸們增長了很多壓力,爸爸們在外打拼、掙錢養家,要完畢困難的工作任務,要應對復雜的職場關系,也許還要應付不好相處的上級……這些事情已經都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了,回家還要做這么多?你當我是超人啊!呵呵,當然,沒有人是超人。
我們將在下一篇,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淺談父親的角色(四)——父親自己”中,來探索一下爸爸們的內心世界,以及爸爸們可以如何調適自己來滿足自己并適應工作和家庭。純屬嘗試,屆時還請各位爸爸多提寶貴意見。心理征詢師近年培訓課程1、鄭立峰家庭排列培訓錄音教程21小時54分+贈品2、蔡敏莉薩提亞成長班錄音教程26時26分3、陳默20232023兩期親子關系工作坊錄音教程11時6分送課件4、楊鳳池最全18套錄音視頻教程合集總87時5、丁薇兒童心理治療工作坊錄音教程10小時24分6、李維榕家庭治療案例督導3部合集總53小時錄音錄像課程7、阿瑟-加克隆敘事療法工作坊全程高清視頻教程10小時8、李強性心理學培訓錄音教程10小時9、蔡仲淮2023年最新催眠培訓錄音教程18小時送課堂教材10、唐登華主客觀分析心理治療全程錄音11小時11、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培訓錄音教程11小時12、張沛超敘事精神分析培訓錄音教程8時2分送課程講演稿13、呂秋云家庭婚姻治療錄音教程6時3分14、張劍鋒意象對話培訓錄像視頻教程12小時25分15、霍大同西安精神分析培訓提高班4DVD全程高清視頻教程16、2023年本體感覺和能量心理學治療身體創傷工作坊錄音教程18小時17、馮伯麟心理測量培訓錄音教程5小時39分+2個課件18、心理分析和沙盤游戲錄音教程4小時送課件19、田寶偉沙盤游戲治療體驗團視頻教程3小時20、中美09-20233期認知行為治療(CBT)培訓班合集錄音教程68時21、心理征詢培訓蔡晨瑞意象對話意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密度石棉硅酸鈣板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滑雪屐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外墻裝修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住宅房屋建筑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化教學管理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湘教版二年級美術科技融合教學計劃
- 幼兒園大班環保意識培養計劃
- 人教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學習評估計劃
- 培訓學校聘用教師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2025年AR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及主要企業市占率分析報告
- 日常小學生防性侵安全教育課件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歷史 含解析
- 市政城市環境管理
- 2025辦公樓租賃合同書范本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測試04 從句綜合+語法填空(測試)(原卷版)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生間
- 教學課件:《新時代新征程》
- 全球松子分析預測報告
- 英國FBA超重標簽
- 環境藝術與室內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手繪表現技法教學課件(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