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報表)一級學科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名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二級學科代碼083001、083002、083020培養方案負責人高會旺聯系電話66782977電子郵件分管院長簽字:院(系)蓋章填表日期:2023年7月30日一級學科:____環境科學與工程_____________英文名稱: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代碼:____08300________________一、學科簡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涵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三個博士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三個碩士點。設有環境工程工程碩士點和管理工程碩士點。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均為山東省重點學科。環境科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山東省“十五”和“十一五”強化建設的重點學科。持有國家環境評價甲級證書。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學院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本學科點現有教學科研人員68人(涉及外聘1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2人(涉及校外博導10人),專家33人(涉及外聘12人),副專家16人,另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講座專家”2人。教學科研人員中81%具有博士學位,高級職稱人員中70%具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經歷,45歲以下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干占教師總數的70%,形成了以“長江學者講座專家”、新世紀優秀人才、“973”課題、國家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負責人為學術帶頭人的學緣結構和年齡合理的學術團隊。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本學科點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有大型儀器設備總價值達2023余萬元,形成了功能完備的海洋環境現場觀測、室內分析測試和數值計算等研究和人才培養平臺。實驗室總面積約4000m環境科學學位點的重要研究方向為海洋與大氣環境動力學、環境化學、海洋環境生態學,其突出特色是環境科學與海洋科學的交叉、滲透與溶合,特別是海洋環境動力學的研究在國內具有顯著優勢,先后承擔多項國家重大、重點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推動了我國海洋環境科學事業的發展,并為國內和國際社會的環境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持。環境工程學位點的重要研究方向為巖土環境工程、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控制,以地下水土環境污染過程與巖土災害治理研究為特色,重點研究海洋與城市地質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控制及廢棄物資源化等。近年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基金項目及直接服務于地方的科研與生產項目百余項,在地下水土保護及污染探測、巖土環境工程等研究方面處在國內領先地位。環境規劃與管理學位點的重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規劃與評價、環境管理、環境經濟,以海洋環境為重要對象,研究內容涉及環境質量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環境質量預測技術等,具有顯著的理、工學科交叉特點。近年來承擔和完畢了幾百項省部級以上和為地方服務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在地方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培養目的1.博士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具有良好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環境學科高層次專業人才。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應具有廣博的環境科學和海洋科學基礎知識,了解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生物海洋學等有關學科的發展動態,掌握環境科學學科研究前沿,有豐富的海上和陸地實際工作經驗,具有獨立提出并解決本研究領域中比較重要的科學問題的能力,畢業生能勝任有關環境科學方面的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應掌握寬廣的環境工程學科及交叉領域的基礎知識,純熟掌握環境工程的專業理論與研究技能,具有跟蹤本領域最新動態、提出并組織完畢本領域研究課題的能力,通曉一門外語和純熟掌握計算機技術,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畢業后能勝任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工作和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生應具有廣博的環境學科與海洋學科基礎知識,了解環境海洋學、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生物海洋學、環境地質學、環境經濟學、環境管理、環境與資源法學等有關學科的發展動態,追蹤環境學科研究前沿,有豐富的海上和陸地實際工作經驗,具有獨立提出并解決本研究領域中比較重要的科學問題的能力,畢業生能勝任有關環境規劃與管理方面的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2.碩士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具有良好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環境學科高層次專業人才。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生應具有一定的環境科學和海洋科學基礎知識,了解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生物海洋學等有關學科的發展動態,了解環境科學學科研究前沿,有一定的解決海上和陸地環境問題的實際工作經驗,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本研究領域中比較重要的科學問題的能力,畢業生能勝任有關環境科學方面的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應掌握環境工程學科及交叉領域的基礎知識,純熟掌握環境工程的專業理論與研究技能,了解本領域研究方向和動態,具有承擔本領域研究課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畢業后能勝任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工作和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碩士生應具有基本的環境學科與海洋學科基礎知識,了解環境海洋學、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生物海洋學、環境地質學、環境經濟學、環境管理、環境與資源法學等有關學科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海上和陸地實際工作經驗,具有解決本研究領域中科學問題的能力,畢業生能勝任有關環境規劃與管理方面的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三、學科研究方向及其導師序號研究方向名稱重要研究內容導師研究方向負責人1海洋與大氣環境動力學研究海洋、大氣、河流等流體環境中物質遷移與擴散的機制和過程;近海環流和物質長期輸運理論與模式;大氣與海洋互相作用的過程與模式;陸地與海洋互相作用及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建模;海洋環境質量預測等。馮士筰高會旺婁安剛王學昌高增祥劉哲王輝※謝立安※高會旺2環境化學以有機物、營養鹽、重金屬、石油烴等環境化學物質為重要研究對象,研究其在海洋、地表水及其沉積物環境中的化學形態與行為及其對環境變化和生物健康的影響途徑、機制和過程,并探討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方法和途徑。張龍軍馬啟敏石金輝鄒立郎印海祁建華王修林※譚培功※張龍軍3海洋環境生態學研究人為活動和全球變化背景下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規律和控制過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診斷、退化機理與恢復;近岸海洋生態系統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海洋污染的生物監測方法和生物凈化機理及技術;海洋生態系統中不同功能群對生產力、生物量的奉獻。王震宇劉光興白潔孟范平李正炎羅先香潘進芬邢寶山※王宗靈※王軍※王震宇4巖土環境工程研究人類工程活動或自然環境因素變化引發的海岸帶與城市巖土環境污染與災害控制的方法技術,涉及海洋巖土環境評價方法,原位取樣、快速物理探測及現場監測技術,巖土災害的治理方法,地下污染的修復技術,巖土性質改良,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運用,及基于3S技術的海岸帶與城市環境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的開發。賈永剛劉紅軍楊俊杰單紅仙許國輝劉小麗郭秀軍馮啟民李培英※楊建強※賈永剛5水資源運用與水污染控制研究水資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降水)評價、開發、運用、規劃管理和保護,具體涉及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沼澤化防治、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水源地保護帶劃分、地下水人工回灌和污染地下水原位治理技術。研究污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解決技術和工藝,重要涉及運用高效厭氧反映器解決各種濃度有機污水、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治理技術、廢水生物解決過程微生物群落結構研究、廢水高級氧化解決研究、膜生物反映器解決城市污水及其微生物研究、污泥堆肥過程微生物群落結構研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運用和處置研究等。鄭西來劉貫群陳友媛佘宗蓮金春姬彭昌盛高孟春王琳※丁德文※高振會※鄭西來6環境規劃與管理以社會、經濟、(海洋)環境系統協調連續發展為目的,以人--環境系統為調控對象,研究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重要涉及海洋環境規劃與管理、海域使用論證、海洋環境評價、海洋環境容量擬定、海洋污染損害經濟損失評估、生態環境規劃、區域和流域水污染控制規劃、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城鄉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管理信息系統、環境管理模式、環境經濟學與可連續發展、環境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等。馬啟敏婁安剛孟范平王學昌孫英蘭賈永剛王琳李鳳岐張龍軍王震宇丁德文※曹洪軍※劉明君※馬啟敏注:※校外研究生導師四、修讀年限根據《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條例》(2023年9月修訂),我校研究生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生修讀年限一般為2至3年,博士生修讀年限一般為3至6年,碩-博連讀、提前攻博修讀年限一般為5至8年。五、培養體系(一)核心模塊碩士學位公共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12/361或2政治教研室2自然辯證法概論(理工農醫碩士生必修)22/361或2政治教研室3碩士研究生外語44/721和2英語教研室4中國概況(港澳臺、外國留學研究生必修)33/541碩士學位基礎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環境海洋學EnvironmentalOceanography33/511李鳳岐、劉哲一級學科共選2環境記錄與數據解決EnvironmentalStatisticsandDataAnalysis33/512高會旺、高增祥3環境流體力學EnvironmentalFluidMechanics33/511婁安剛、張越美4高等環境化學AdvancedEnvironmentalChemistry33/511馬啟敏、羅先香5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alEcology33/511白潔、李正炎6環境地質學EnvironmentalGeology33/511賈永剛、許國輝7滲流理論SeepageTheory33/511劉貫群8偏微分方程數值解NumericalAnalysisforPartialDifferentialEquations33/511孟慶生、張學慶9環境評價EnvironmentalAssessment33/512孫英蘭、劉艷玲10環境規劃與管理EnvironmentalPlanandManagement33/512馬啟敏劉汝海碩士學位專業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環境數值模擬EnvironmentalNumericalSimulation33/512劉哲、高會旺2海洋污染化學MarinePollutionChemistry33/511郎印海、潘進芬3生物海洋學導論IntroductiontoBiologicalOceanography33/512劉光興、李正炎4高等土力學AdvancedSoilMechanics33/512單紅仙、劉小麗5環境安全與風險分析Environmentalsafetyandriskanalysis33/512孫英蘭、于格6污水解決新技術NewTechnologicsforwastewatertreatment33/512佘宗蓮、高孟春7水土污染原位治理技術ContaminatedWater-soilRestoration33/512鄭西來林國慶8海岸工程環境CoastalEngineeringandEnvironment33/512許國輝、鄭建國9環境監測方法與技術TechrdogyonEnvironmentalAanlysisandMonitoring33/511孟范平、祁建華10生物修復理論與方法PrinciplesandMethodsofBioremediation33/511王震宇李鋒民11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導論AnIntroductiontoMarineBiogeochemistry33/512鄒立劉汝海雙語博士學位公共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23/541政治教研室2博士研究生外語36/1081英語教研室3中國概況(港澳臺、外國留學研究生必修)33/541博士學位專業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海洋環境動力學MarineEnvironmentalDynamics33/511高會旺、劉哲2海洋生物地球化學MarineBiogeochemistry33/512張龍軍鄒立3現代環境生物技術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33/511王震宇、李鋒民4生物海洋學BiologicalOceanography33/512劉光興、潘進芬5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HydrodynamicsinPorousMedia33/511鄭西來6環境巖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ics33/511賈永剛彭昌盛7污水解決技術研究進展StudiesandDevelopmentsofNewTechnologiesforwastewaterTreatment33/511佘宗蓮王琳8環境規劃與評價EnvironmentalPlanandAssessment33/511孫英蘭9環境經濟學EnvironmentalEconomy33/511曹洪軍核心模塊學分規定1.核心模塊最低學分規定碩士研究生:22學分(港澳臺、外國留學生:18學分)。博士研究生:8學分(港澳臺、外國留學生:6學分)碩-博連讀、提前攻博研究生:理科30學分(其中包含修讀博士學位課程8學分)(二)拓展模塊公共選修課公共選修課由學校統一組織,面向全校研究生開設,鼓勵各學院對全校開設。碩士研究生至少獲得公共選修課2學分。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全球環境變化與可連續發展GlobleEnvironmentalChangingandSustainability2342高會旺等碩士專業選修課序號課程編號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ModernInstrumentalAnalysis33/512石金輝、張龍軍2ElastoplasticMechanics33/512孟慶生、劉小麗3AnalyticalChemistryofSeawater33/512張龍軍、石金輝4EnvironmentalToxicology22/341李正炎、潘進芬5EnvironmentalPredictionTheoryandMethods22/342婁安剛、高增祥6IntroductiontoMarineEcosystemDynamics22/341高會旺、鄒立7MethodsinMarinePlanktology22/341劉光興、白潔8SlopeStabilityMethods22/342楊俊杰8NumericalSimulationforGeotechnicalEngineering33/512劉小麗10HzzardousWasteManagementandTreatment33/512金春姬11MatlabdevelopingandApplication22/342郭秀軍12Optimumdesignofdeeppitsupporting33/512劉紅軍13GroundwaterModeling22/342林國慶14GraphicSoftwareApplicationinEnvironmentScience22/341米鐵柱、楊世迎15EnvironmentalHydrology33/511陳友媛16EnvironmentalGeophysics33/512郭秀軍孟慶生17GeologicalHazards33/512賈永剛許國輝18Marin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ndManagement33/512婁安剛19Environ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33/512馬安青20MethodonImpairmentevaluationofMarinePollution22/342馬啟敏21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22/342孟范平22RizosphereEcology33/512王震宇23AssessmentonPollutionofSoil22/342劉汝海24MarineEcology22/342白潔、李正炎25InteractionBetweenSolidandliquidSurfaces22/342彭昌盛26HowtoPrepareScientificPublications22/341潘進芬、王震宇博士專業選修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海-氣互相作用與海洋碳循環Sea-atmosphereInteractionsandOceanCarbonCycle22/342張龍軍、石金輝2海洋大氣環境化學MarineAtmosphericChemistry22/342高會旺、祁建華3海洋生態學研究進展ProgressinMarineEcology22/341或2劉光興、王震宇4環保土工材料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Material22/341或2楊俊杰5河口沉積物動力學EstuarySedimentsDynamics22/342賈永剛、許國輝6海洋環境質量預測與管理MarineEnvironmentQualityPredictionandmanagement22/342孫英蘭、張學慶7可連續發展經濟學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s22/342曹洪軍8土壤水-鹽動力學Water-saltDynamicsinSoils22/342劉貫群9科技論文英語寫作HowtoPublishEnglishScientificPaper22/341潘進芬、王震宇專業外語為研究生必修環節,以外文專業文獻綜述報告形式進行。外文專業文獻的查找、閱讀、理解,是研究生了解掌握國際相關研究進展的重要途徑,是進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標志。研究生至少查閱規定篇數以上相關研究的專業外文文獻,以外文撰寫規定字數以上的書面文獻綜述,并PPT形式在學院公開進行外文文獻綜述報告,考察合格,計入1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規定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碩士生專業英語在第一學年須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20篇以上,撰寫7000字符以上的英文文獻綜述1篇,并以外文進行文獻綜述報告,考察合格,計入1學分。研究生要以ppt形式進行公開的演講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織實行,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發布通告,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指導教師集體(3名以上)擬定成績;并于演講報告結束后,研究生導師將專業外語考核登記表(附件9-1)與綜述報告交至學院研究生秘書存檔。研究生導師2博士生專業英語在第一學年須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40篇以上,以外文撰寫1萬字符以上的書面文獻綜述,并進行外文文獻綜述報告,考察合格,計入1學分。研究生要以ppt形式進行公開的演講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織實行,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發布通告,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指導教師集體(3名以上)擬定成績;演講報告結束后,研究生導師將專業外語考核登記表(附件9-1)與綜述報告交至學院研究生秘書存檔。研究生導師3碩博連讀生專業英語同博士生專業英語同博士生專業英語研究生導師前沿講座(領域研究動態)該內容是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必修環節,碩士研究生必須進行1次研究領域動態報告,提交書面的7000字以上的“研究領域歷史、現狀與發展動態”報告,參與10次以上研究生的文獻綜述報告、前沿講座、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學術活動;博士研究生必須進行2次研究領域動態報告,每次提交書面的7000字以上的“研究領域歷史、現狀與發展動態”報告,參與20次以上研究生的文獻綜述報告、前沿講座、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學術活動等??疾旌细瘢嬋?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規定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碩士前沿講座在開題報告前,必須進行至少1次研究領域動態報告,提交書面的7000字的“研究領域歷史、現狀與發展動態”報告;參與10次以上研究生的文獻綜述報告、前沿講座、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學術活動。研究生要以ppt形式進行公開的演講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織實行,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發布通告,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指導教師集體(3名以上)擬定成績,并于演講報告結束后,研究生導師將前沿講座考核登記表(附件9-2)與綜述報告交至學院研究生秘書存檔。每學期末研究生將學術活動出席登記表(附件9-3)交研究生秘書。研究生導師研究生秘書2130D0041博士前沿講座在開題報告前前,必須進行至少2次研究領域動態報告,每次提交書面的7000字的“研究領域歷史、現狀與發展動態”報告;參與20次以上研究生的文獻綜述報告、前沿講座、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學術活動。研究生要以ppt形式進行公開的演講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織實行,由學院研究生秘書發布通告,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組指導教師集體(3名以上)擬定成績,并于演講報告結束后,研究生導師將前沿講座考核登記表(附件9-2)與綜述報告交至學院研究生秘書存檔。每學期末研究生將學術活動出席登記表(附件9-3)交研究生秘書。研究生導師研究生秘書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是研究生的必修內容。環境學科規定研究生可以對學術研究實行環節(如選題、具體研究、研究記錄與數據整理、研究成果完畢及發表等)和學術研究管理環節(如研究課題的申報和評審,學術成果的鑒定和評獎等)的全過程有很好的掌握,通曉研究工作各環節的運作規范,領略學術活動所必需的嚴密性、精確性和公正性,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學術修養和學術道德,養成嚴厲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為學態度。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環節由各研究生指導教師負責考核,院系最終以學生必須有1篇文章在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為考核依據,核定達成此規定后,研究生可以獲得該項目的1個學分。研究生導師將研究生被接受發表的文章與研究生發表文章登記表(附件9-4)交研究生秘書備案。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規定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碩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在核心期刊發表1篇文章論文寫作導師2博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在一級學報上發表1篇文章論文寫作導師實踐訓練實踐訓練:分教學實踐、科研訓練,是研究生必修環節。教學實踐,研究生參與教學工作(涉及各種教學環節,如為本科生講授部分課程、帶實驗、實習、批改作業、輔導答疑等),各學科根據具體情況明確規定完畢的工作量,達成規定,可計1學分;科研訓練,研究生學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研究中學習,研究生在科學研究中接受導師言傳身教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研究生至少參與1項科研項目,規定能掌握對的的科研方法,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經導師審核達成規定者,可計1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規定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教學實踐研究生參與教學工作(涉及各種教學環節),完畢20小時的工作量,提交工作總結報告,考察合格,計入1學分。將導師簽字審核通過的研究生參與教學實踐登記表(附件9-5)提交研究生秘書導師研究生秘書2科研訓練參與科研項目,提交工作總結報告,考察合格,計入1學分。將科研項目負責人簽字審核通過的研究生參與科研訓練登記表(附件9-6)提交研究生秘書導師研究生秘書雙語課程鼓勵各學科開設2~3門雙語課程,根據實際情況,鼓勵研究生選修1門雙語或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鼓勵各學科開設全英語授課的課程。雙語或全英語教學課程應在表格備注中標明,同時附中英文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簡介。跨校選修課程選修“211”院校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課程認可學分,但碩士不能超過5個學分,博士不能超過3個學分。鼓勵研究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修國外相應單位的課程,具體修課計劃由導師制訂并報研究生教育中心審批。研究生專業補修課對于知識背景與所從事研究方向相差較大的研究生,或同等學歷考入的研究生,應當補修覆蓋研究工作所需的學科專業骨干課程2~5門,具體由指導教師擬定,成績不列入研究生畢業成績單。拓展模塊學分規定拓展模塊學分規定碩士研究生:5(專業外語、前沿講座、論文寫作、實踐訓練)+9(課程)學分博士研究生:5(專業外語、前沿講座、論文寫作、實踐訓練)+2(課程)學分碩-博連讀、提前攻博研究生:5(專業外語、前沿講座、論文寫作、實踐訓練)+12(課程)學分(三)保障模塊(各環節須注明學期、方式、標準及考核形式)1、碩士生資格考試(1)時間:在“核心模塊”、“擴展模塊”完畢,并審查合格后進行,一般為第三學期末。(2)方式:綜合考評,筆試和口試。采用和開題報告結合的形式,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的5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或相稱職稱的專家)組成考核小組,重要是綜合考察碩士研究生政治思想、課程學習狀況、科研能力(結合開題報告)等,同時對未完畢的培養環節予以提醒。(3)標準:完畢理論課程學習,并完畢學分。且平均成績75分以上,必修課成績不低于75分;學生自我鑒定,黨支部寫政治表現,填寫“中期篩選考核表”。提交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熟悉本學科研究方向的學術進展,純熟掌握實驗技能,從事的研究具有創新性。(4)考核形式: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統一進行資格考試,由研究方向負責人組織,考核組成員聽取報告后進行討論,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考核通過,計入1學分??己私Y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資格考試登記表(附件9-7)交研究生秘書備案。2、博士生資格考試(1)時間:在“核心模塊”、“擴展模塊”完畢,并審查合格后進行。(2)方式:綜合考評,筆試和口試。博士生資格考試委員會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組或相關研究方向組5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或相稱職稱的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對博士生所掌握的本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進行考評,結合論文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論述進行評分,考核博士生掌握的有關知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荚囄瘑T會將根據專業培養目的及博士生個人培養計劃的規定,擬定考試范圍,擬定考試題目??荚嚦煽儼窗俜种朴?,70分為合格。其中口試占30%、筆試占70%,口試要有具體評語(由考試委員會填寫),筆試要附試卷(由考試委員會組織批閱)。(3)標準:完畢理論課程學習,并完畢學分;提交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熟悉本學科研究方向的學術進展,純熟掌握實驗技能,從事的研究具有創新性。(4)考核形式: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統一進行考試,由研究方向負責人組織,考核組成員聽取報告后進行討論,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己送ㄟ^,計入1學分??己私Y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資格考試登記表(附件9-7)交研究生秘書備案。3、碩-博連讀生資格考試(1)時間:在“核心模塊”、“擴展模塊”完畢,并審查合格后進行,一般為第三學期末。(2)方式:綜合考評,筆試和口試。采用和開題報告結合的形式,由5名以上相關專業研究方向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或相稱職稱的專家)組成考核小組,重要是綜合考察碩士研究生政治思想、課程學習狀況、科研能力(結合開題報告)等,同時對未完畢的培養環節予以提醒。(3)標準:完畢理論課程學習,并完畢學分。且平均成績85分以上,必修課成績不低于80分;學生自我鑒定,黨支部寫政治表現,填寫“中期篩選考核表”。提交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熟悉本學科研究方向的學術進展,純熟掌握實驗技能,從事的研究具有創新性。(4)考核形式: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統一進行資格考試,由研究方向負責人組織,考核組成員聽取報告后進行討論,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己送ㄟ^,計入1學分??己私Y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資格考試登記表(附件9-7)交研究生秘書備案。4、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碩士學位論文開題時間不得晚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二個學期進行,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不得晚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四個學期進行。開題報告應明確:論文題目、選題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預期成果、可行性分析、時間安排、經費預算、是否涉密、是否雙語寫作等。博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具有開創性,對科學技術進步或國民經濟發展有明確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規定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鼓勵選擇具有一定風險性的學科前沿領域課題或對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課題。要突出學位論文的創新性。碩士生開題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5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或相稱職稱的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博士生開題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5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或相稱職稱的專家)組成考核小組。研究生開題報告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負責教師統一組織,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考核通過,計入1學分。考核結束時由組織者將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登記表(附件9-8)交研究生秘書備案。若開題報告未通過,至少三個月后方能進行再次開題報告。假如論文選題更改,應重新做開題報告。5、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碩士在論文研究過程中,至少進行1次研究進展報告,報告時間至少學位論文答辯前6個月進行。課題研究進展報告的寫作格式按照科技論文格式,字數不少于7千字。碩士生研究進展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3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考核并簽署意見,由指導教師組織,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己送ㄟ^,計入1學分。考核結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登記表(附件9-9)交研究生秘書備案。博士生課題研究進展報告=1\*ROMANI:課題研究進展報告=1\*ROMANI時間為開題報告之后,至少學位論文答辯前18個月進行。課題研究進展報告的寫作格式按照科技論文格式,字數不少于7千字。博士生研究進展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3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考核并簽署意見,由指導教師組織,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己送ㄟ^,計入1學分。考核結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登記表(附件9-9)交研究生秘書備案。課題研究進展報告=2\*ROMANII:課題研究進展報告=2\*ROMANII時間為課題研究進展報告=1\*ROMANI之后,至少學位論文答辯前12個月進行。課題研究進展報告的寫作格式按照科技論文格式,字數不少于7千字。博士生研究進展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3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考核并簽署意見,由指導教師組織,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己送ㄟ^,計入1學分。考核結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登記表(附件9-9)交研究生秘書備案。課題研究進展報告=3\*ROMANIII:課題研究進展報告=3\*ROMANIII時間為課題研究進展報告=2\*ROMANII之后,至少學位論文答辯前6個月進行。課題研究進展報告的寫作格式按照科技論文格式,字數不少于7千字。博士生研究進展報告須由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3名以上具有副專家以上職稱的教師考核并簽署意見,由指導教師組織,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合格。考核通過,計入1學分??己私Y束時由組織者將研究生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登記表(附件9-9)交研究生秘書備案。保障模塊學分規定碩士研究生:3學分,其中開題報告1學分、資格考試1學分、進展報告1學分博士研究生:5學分,其中開題報告1學分、資格考試1學分、進展報告3學分碩-博連讀、提前攻博研究生:5學分,其中開題報告1學分、資格考試1學分、進展報告3學分。六、總學分規定碩士研究生:39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學分22、選修課學分9、培養過程學分8(港澳臺、外國留學生:30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學分13、選修課學分9、培養過程學分8。)博士研究生:20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學分8、選修課學分2、培養過程學分10(港澳臺、外國留學生:18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學分6、選修課學分2、培養過程學分10。碩-博連讀、提前攻博研究生:51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學分30、選修課學分11、培養過程學分10。七、學時與學分、教學與考核研究生課程與培養過程實行學分制,各門課程與培養過程學時、學分見以上各培養模塊列表。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方法應建立以研究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充足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及參與式的教學方法。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應更多地參與學術討論、學術報告等活動。課程考核分考試與考察,核心模塊中,除博士生政治課以外,學位公共課一律進行閉卷考試。學位基礎課采用閉卷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學位專業課及拓展模塊課程由任課老師根據課程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方式進行考核,以考察研究生的能力為目的。學位課程考試成績達成70分、選修課程達成60分為合格??荚嚸}的主體是任課教師,也可以是教學主管部門或學院(系、中心)指定的其他教師??荚嚸}須重點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啟發和引導,要有一定的覆蓋面,難易限度要適中,題目份量要適當。六、培養過程檔案培養過程檔案分課程考核檔案和培養環節檔案,其中各環節材料均須到學院研究生秘書處歸檔備查,保存期限至學生畢業后3年。七、學位論文的基本規定博士學位論文博士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本人獨立完畢。規定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具有創新性、開拓性和先進性,并做出發明性的成果,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論文工作應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進一步的專門知識。
博士生應在學位論文中對自己的發明性成果做出具體的闡述。闡明本領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奉獻,對學科發展動態有自己的見解并做出評述,規定文字簡練、數據可靠、立論對的、層次分明、說理透徹,學位論文字數一般不少于5萬字(含圖表)。2、碩士學位論文碩士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畢。規定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開拓性和先進性,研究成果對國民經濟具有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論文工作應反映出碩士研究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進一步的專門知識。碩士論文應有至少二個學期的實驗工作量,碩士生應在學位論文中對自己的創新成果做出具體的闡述。闡明本領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奉獻,對學科發展動態有自己的見解并做出評述,規定文字簡練、數據可靠、立論對的、層次分明、說理透徹,學位論文字數一般不少于3萬字(含圖表)。八、科學研究能力與水平的規定1、博士生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掌握系統進一步的專門知識;知識廣博,思緒清楚,善于歸納總結,具有提出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能純熟查閱文獻資料,迅速獲取信息,具有良好的文學功底和寫作水平;具有嚴謹學風,可以獨立從事學術活動和科學研究,并取得發明性成果。2、碩士生(1)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系統進一步的專門知識;(2)思緒清楚,善于歸納總結,具有一定的提出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3)能純熟查閱文獻資料,迅速獲取信息,具有良好的文學功底和寫作水平;(4)具有嚴謹學風,可以獨立從事學術活動和科學研究,并取得開拓性的成果。九、其它規定本科或碩士研究生期間未參與海上調查實習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就讀期間規定至少參與海上調查實習一次,具體方式可以隨每年一次的本科生海洋調查實習進行,也可以隨科研項目的海上調查工作進行。附件9-1: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專業外語考核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攻讀學位導師姓名考核日期綜述報告題目考核組成員簽字(三名以上)院研究生秘書簽字考核評語:考核成績:(通過,不通過)2023年9月制表附件9-2: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前沿講座考核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導師姓名考核日期前沿講座題目考核組成員簽字(三名以上)院研究生秘書簽字考核評語:考核成績:(通過,不通過)2023年9月制表附件9-3: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學術活動出席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導師姓名:序號學術活動內容或題目時間地點召集人簽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23年9月制表附件9-4: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發表文章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導師姓名發表論文題目期刊題目預計出版日期填表日期論文摘要:研究生簽字:導師簽字院研究生秘書簽字2023年9月制表附件9-5: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參與教學實踐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導師姓名教學實踐內容教學實踐日期工作量(學時)教學實踐總結:研究生簽字:導師簽字院研究生秘書簽字2023年9月制表附件9-6: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參與科研訓練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導師姓名科研項目名稱科研訓練日期參與科研工作總結:研究生簽字:項目負責人簽字院研究生秘書簽字2023年9月制表附件9-7: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資格考試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攻讀學位導師姓名所在研究方向名稱研究方向負責人考核小組成員簽字(五名以上)具體說明研究生是否完畢培養方案“核心模塊”與“擴展模塊”學習并取得相應學分:對研究生政治思想課程學習、科研能力評價:考核結論:(通過、不通過)研究方向負責人簽字2023年9月制表附件9-8: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開題報告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攻讀學位導師姓名所在研究方向名稱研究方向負責人考核小組成員簽字(五名以上)評語:考核結論:(通過、不通過)研究方向負責人簽字2023年9月制表附件9-9: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論文研究進展報告考試登記表研究生姓名年級專業攻讀學位導師姓名研究方向方向負責人考核小組成員簽字(三名以上)日期進展報告評語:2023年9月制表
一級學科:_環境科學與工程_____代碼:____08300_研究生課程簡介一、碩士學位基礎課課程編號:130M0001課程名稱(中文):環境海洋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Oceanography授課內容:介紹環境海洋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與應用。重要涉及:地球的海洋環境、海洋環境資源與權益、海水的物理性質及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海水運動的特點及其環境效應、海洋污染、海洋災害與防災減災、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海洋環境管理等。課程編號:130M0002課程名稱(中文):環境記錄與數據解決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StatisticsandDataAnalysis授課內容: 本課程涉及現代記錄方法、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中的常見錯誤診斷與釋疑、以及常用記錄軟件介紹三部分內容。面向環境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介紹實驗設計和方差分析技術、多元記錄分析(重要涉及回歸分析、判別分析、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相應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隨機過程、以及數據同化技術。重點介紹各種方法的記錄背景和實際意義,說明各種方法的記錄思想、數學原理以及記錄軟件的實現方法。簡要介紹各種記錄方法的互相關系;運用實例,介紹通過數據挖掘、闡明科學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通過授課和討論,使研究生了解環境記錄與數據解決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環境記錄和數據解決的基本技能。課程編號:130M0003課程名稱(中文):環境流體力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FluidMechanics授課內容:環境流體力學是環境科學專業的一門學位基礎課,是研究流體運動狀態和運動規律的科學,在學習高等數學、流體力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海洋、大氣、河流、河口及地下水等環境流體流動的基本理論和計算方法,了解一些常用的環境模型,研究和計算物質在其中的遷移與擴散的動態規律。為此后從事應用流體力學知識來理解和研究污染物在環境流體中的擴散預測分析奠定基礎。課程重要內容涉及:流體力學的基礎、紊流基礎、物質的擴散理論、河流動力學、浮射流、分層流、環境海洋動力學、地下水水文學、計算流體力學初步。課程編號:130M0004課程名稱(中文):高等環境化學課程名稱(英文):AdvancedEnvironmentalChemistry授課內容:《高等環境化學》是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之一,的重要任務是研究化學物質在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等環境介質中的存在、特性、歸趨、效應以及控制的化學原理和方法。通過環境化學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害物質在環境介質中和不同介質間的環境化學行為和機理過程;結識有害物質的環境效應、生態效應、風險性以及緩解和消除環境化學物質環境危害的途徑。同時使學生全面了解環境化學目前的重要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和重要研究方向的發展趨勢。課程編號:130M0005課程名稱(中文):環境生態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Ecology授課內容:環境生態學所涉及的內容從無機環境、生物環境到人與人類社會的諸多領域,涉及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景觀直到生物圈與其周邊環境的關系,闡明有機體與環境間互相作用的規律,以及資源與環境的生態規劃、保護與建設、監測與評價、修復與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方法,為科學合理地運用資源與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關系協調,保障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健康和可連續發展服務。課程編號:130M0006課程名稱(中文):環境地質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Geology授課內容:課程內容共涉及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環境地質基本原理;第二部分介紹對人類生態常構成危害的一系列重要的自然災害過程,如洪水、滑坡、地震、火山和海岸侵蝕;第三部分討論人類與環境的互相作用,涉及水資源、水污染、廢物處置、地質環境健康;第四部分討論礦山與能源的環境效應;第五部分介紹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空氣污染,環境評價與環境污染。課程編號:130M0007課程名稱(中文):滲流理論課程名稱(英文):SeapageTheory授課內容:該課程重要介紹流體在多孔介質中的運動規律,重要涉及飽和帶地下水的滲流理論、流體動力彌散理論和非飽和滲流理論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要介紹滲流的基本觀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微分方程以及實際問題的初始和邊界條件,數學模型的建立與解法(解析解與數值解)等;第二部分重要介紹水動力彌散的現象與機理、水動力彌散方程與解法,地下水與含水介質間化學組分的遷移等;第三部分重要介紹土壤水的土水勢、土壤水運動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其解法等。課程編號:130M0008課程名稱(中文):偏微分方程數值解課程名稱(英文):NumericalAnalysisforPartialDifferentialEquations授課內容:本課程重點介紹偏微分方程數值解的兩類重要方法,即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方法。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討論了雙曲型、拋物型和橢圓型方程的差分解法。此外,介紹了橢圓方程的有限元解法。考慮到海洋環境相關學科的專業特色,課程安排了海洋環境動力學方程組數值解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可以掌握偏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基本理論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與技巧,掌握一些典型、常用、有效的數值格式的構造方法,掌握目前常用海洋數值模式數值求解方法。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評價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Assessment授課內容:通過對環境評價課程的學習,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關的法規與標準,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地表水、大氣、土壤、噪聲、生態、海洋等單要素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戰略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用范圍、評價程序以及方法等。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PlanandManagement授課內容:《環境規劃與管理》是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選修課之一,它重要研究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涉及環境規劃目的的擬定,環境規劃方案評價、環境優化與決策、國家的環境方針、政策、法規體系、機構體系和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管理基本原理和手段,環境經濟、環境信息解決與技術等。通過《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在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了解《環境規劃與管理》的重要研究領域及發展趨勢,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科學方法,具有解決環境規劃基本問題的能力。二、碩士學位專業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數值模擬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NumericalSimulation授課內容:介紹海洋環境動力學基礎知識、建模的基本方法、以及數值計算的數學原理,重要涉及物理海洋和環境海洋學的基礎模型和尺度分析方法,有限差分方法的重要格式與數值效應、以及有限元和譜分法的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介紹已有的海洋環境的幾個成熟的數值模型,及其應用。課程編號:130M0002z課程名稱(中文):海洋污染化學課程名稱(英文):MarinePollutionChemistry授課內容:海洋污染化學是環境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本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系統學習、掌握海洋環境中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及石油類等污染物質的化學行為及其污染機制,即污染物質在海洋環境中遷移、轉化、歸宿等規律以及研究污染物質所引起的海洋環境質量的變化。同時,結合相關科研論文中的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海洋污染問題的能力,為研究生科研階段、或從事相關海洋環境監測及其它相關工作打下較好基礎。課程重要涉及五部分內容:(1)海洋環境污染化學研究熱點及其面臨的問題;(2)海洋環境中典型有機污染物(PAHs、PCBs、PBDEs等)、重金屬及石油類的污染現狀及其分布特性;(3)海洋環境污染物的污染過程及機制研究;(4)海洋環境污染源解析及風險分析;(5)海洋環境污染監測新技術與方法。課程編號:130M0003z課程名稱(中文):生物海洋學導論課程名稱(英文):AnIntroductiontoBiologicalOceanography授課內容:本課程從生物海洋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發,重要講授海洋環境的特殊性,海洋環境的劃分,海洋生物的生態類型,生物海洋學的發展歷史,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的重要類群及其分布特性,海洋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次級生產及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游泳動物及其在漁業資源中的重要性,底棲植物、動物的重要類別,調查方法和群落測定,重要海洋生態系統的環境特性、生態特性、生物群落特性及其重要性,各類污染及其生態效應、赤潮現象和生物入侵等。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高等土力學課程名稱(英文):AdvancedSoilMechanics授課內容:重要講授在周期性動荷載作用下,土的應力、變形、土體或地基的強度和穩定等問題,重要闡述在地震、波浪等周期性動荷載作用下,砂土液化、土的動力特性指標及其測定,土的動力穩定計算分析等問題;講授土的有效應力原理;講授土的本構關系模型,以解決各種不同情況的實際問題。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安全與風險分析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safetyandriskanalysis授課內容:風險辨認,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和管理,事故預測防止與風險預警理論,風險分析與管理的不擬定性理論.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污水解決新技術課程名稱(英文):NewTechnologicsforwastewatertreatment授課內容:介紹近十數年來在水污染控制工程領域得到進一步研究,在實際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并不斷得到改善的新工藝新技術,例如AB解決生物技術、ABR生物解決技術、SBR生物解決技術、LINDE生物解決技術、廢水生物脫氮和除磷技術、人工濕地系統、污泥膨脹控制技術、氧化溝生物解決技術、UASB生物解決技術、膜分離技術等。對于各種污水解決新技術,不僅注重在理論上對不同解決工藝技術進行進一步的介紹,并且對不同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進行系統介紹。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水土污染原位治理技術課程名稱(英文):ContaminatedWater-soilRestoration授課內容:本課程在介紹地下水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講授地下水中污染物運移、轉化的定量研究方法,重點講解反映墻技術、生物通風技術、生物瀑氣、抽出解決技術、原位隔離技術等,重要涉及地下水和土壤系統中污染物原位治理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法、工藝參數、合用條件和存在問題,為地下水和土壤治理打下良好基礎。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岸工程環境課程名稱(英文):CoastalEngineeringandEnvironment授課內容:本課程主旨使學生掌握海洋動力因素在海岸的運動規律和泥沙在海岸的沖淤運動過程,明確在海岸進行工程建設應開展的工作,了解海岸工程建設對海岸環境也許導致的影響。設立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海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在海洋方面的特色規定,使研究生進一步加強海洋科學知識,進一步了解海岸的工程建設與環境動力學過程及特點。通過學習,為從事海岸工程建設及海岸環境研究的碩士研究生培養一定的專業技能。規定研究生通過學習,了解海岸工程的類型特點,并掌握海岸環境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各種動力現象的發生和變化規律;掌握海岸帶泥沙運動,海灘動力過程和海岸防護的基本理論,規定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些海岸動力現象及過程機制,并能進行相關的海岸工程環境分析。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監測方法與技術課程名稱(英文):TechnologyonEnvironmentalAnalysisandMonitoring授課內容:通過介紹各類環境分析監測方法的基本原理、儀器構造、操作要點和相關應用,改變學生以往只會按照標準方法機械操作而不懂實驗原理、只會發現問題卻不知問題根源和解決辦法的局面,注重培養研究生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能力,使研究生在進行污染物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理解每步操作蘊涵的理論基礎,以便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及時糾正問題,充足保證各類環境科學研究中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生物修復理論與方法課程名稱(英文):PrinciplesandMethodsofBioremediation授課內容:重要講授污染物在環境的遷移轉化規律以及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技術。涉及污染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污染的生態診斷,環境污染的生物效應,以及污染的生物修復技術等。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導論(雙語)課程名稱(英文):AnIntroductiontoMarineBiogeochemistry授課內容(中文):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熟悉海洋化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物質循環和生物生命活動之間的互相作用,了解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對天然和人文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意義。重要內容涉及海水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和海洋化學環境、海洋沉積物形成/分布、海洋有機物的生產和降解、海洋生源要素和痕量元素循環和機制、同位素地球化學基礎知識及其在海洋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等。授課內容(英文): BasedontheknowledgeonMarineChemistry,theMarineBiogeochemistryfetchesontheprimaryconceptsandprinciples,illustratesthecyclingandrecyclingofelementsandcompounds,anddemonstr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biologicalactivitiesandtheelementsandcompoundsintheocean,understandstheroleofbiogeochemicalcyclingtothechangingclimateandenvironment.Thecoursecontainsthephysicalchemistryofseawater,thepHandredoxconditionsofseawaterandsediment,theformationanddistributionofmarinesediments,productionanddestructionofmarineorganicmatters,thecyclingandrecyclingofbio-andtraceelements,isotopeconceptsandprinciplesandtheirapplicationsonthemarineresearches.三、博士學位專業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洋環境動力學課程名稱(英文):MarineEnvironmentalDynamics授課內容:介紹陸架、河口、海灣中各種動力過程的研究方法和動力學規律。涉及潮汐動力學、陸架環流動力學、風生上升流、季節溫躍層與鋒面動力學、羽流與河口環流動力學、底邊界層與沉積動力學。淺海觀測的手段和航次設計。以文獻閱讀、航次報告和大作業完畢考核。先修課程:物理海洋學、流體力學。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課程名稱(英文):MarineBiogeochemistry授課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復習海洋化學和地球化學的基本知識,純熟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生物對無機物和有機物在海洋及與海洋相交界面(海-氣、河口、海-底)的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及互相關系,辨晰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對天然和人文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意義。重要內容涉及海水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和海洋的氧化還原環境,海洋沉積物分類/成因/分布,海洋有機物/生源要素/痕量元素的循環和機制,同位素地球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在海洋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等。了解從近岸到大洋各種環境中,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對天然和人文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意義。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現代環境生物技術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授課內容:重要講授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微生物過程的基本原理及活性污泥、厭氧消化、有害化合物脫毒、飲用水過濾等環境生物技術的應用。規定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定量方法,了解環境生物技術的應用。為進一步學習和從事專業研究奠定基礎,在實踐中提供運用環境生物學的原理和技術解決問題的途徑。課程編號:130D0004bz課程名稱(中文):生物海洋學課程名稱(英文):BiologicalOceanography授課內容:本課程重要講授生物海洋學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海洋生物的生態類型,海洋浮游植物及其光合作用過程和控制機制,浮游動物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垂直分布和晝夜垂直移動、水平分布和地理分布特性、生活史策略,海洋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和次級生產力的變動規律及其互相關系,漁業資源的構成、漁場動態及生態演替,底棲生物的類群組成、分布特點和調查研究新方法,世界重要海洋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各類環境變化的影響等。課程編號:130D0005bz課程名稱(中文):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課程名稱(英文):HydrodynamicsinPorousMedia授課內容:本課程結合典型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土壤鹽漬化、地下水石油污染、海水入侵等),介紹地下水環境非水相流體運移、海水入侵和非飽和帶水-鹽運動和互相作用理論,涉及非混溶驅替理論、水動力彌散理論等,講授水文地質調查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地下水水-鹽作用參數的擬定方法、典型水文地質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同時,運用飽和帶和非飽和帶水流、水質(涉及非水相)計算機軟件進行上機實習。課程編號:130D0006bz課程名稱(中文):環境巖土工程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授課內容:講述應力場、電場、熱場、磁場、放射性場等各種環境要素對巖土特性的影響及在實際土體—地基—結構系統中應用。內容涉及緒論,粒子—能量—場理論及應用,土體—水—空氣互相作用,土體的收縮,膨脹與開裂,水力系統性與塊體運動,土體熱、電、放射性特性,及在環境巖土工程的應用。課程編號:130D0007bz課程名稱(中文):污水解決技術研究進展課程名稱(英文):StudiesandDevelopmentsofNewTechnologiesforwastewaterTreatment授課內容:結合學生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設立專題,講述污水解決技術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重點講述內容是國內外研究現狀、已解決的問題和尚需解決的難點、在理論和應用方面有待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內容等。專題設立可涵蓋污水解決多個領域,如城市污水脫氧除磷技術、城市污水深度解決及回用技術、膜分離技術在污水解決中的研究與應用、好氧生物解決新技術的研究與進展、厭氧生物解決新技術的研究與進展、各種工業廢水解決新技術研究與進展等。針對博士生培養特點,專題講解內容應“專而深”。課程編號:130D0008bz課程名稱(中文):環境規劃與評價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PlanandAssessment授課內容:以可連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把社會-經濟-環境作為一個復合生態系統,研究環境規劃與評價的理論基礎、技術方法與實踐,探討解決環境規劃與評價中熱點問題的途徑。課程編號:130D0009bz課程名稱(中文):環境經濟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Economics授課內容:環境經濟學研究對象、學科地位,環境經濟與宏觀經濟學原理,環境經濟投資國際經驗借鑒,環境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等。四、碩士專業選修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現代儀器分析課程名稱(英文):ModernInstrumentalAnalysis授課內容:本課程講授時以大型測試儀器的原理和測試內容為主線,使學生掌握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原子吸取光譜法、X射線光譜與電子能譜分析法、紅外吸取光譜和拉曼光譜法、質譜分析法、核磁共振譜法以及現代顯微技術等現代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了解各種分析儀器的組成和結構,重點掌握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在環境組分及形態測試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分析測試能力和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為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彈塑性力學課程名稱(英文):ElastoplasticMechanics授課內容:本課程是為巖土類等專業碩士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目的是:1.學生對的理解和掌握體力、面力、應力、位移和應變的基本概念,熟悉張量記號的表達方法,會進行點的應力和應變狀態分析。2.了解彈塑性力學的基本假定,熟悉屈服條件和彈塑性材料的本構關系。3.學會如何將一個實際彈塑性問題簡化為合理力學模型的求解方程的邊值問題。掌握線彈性力學平面問題及簡樸彈塑性力學問題的求解方法和求解所得的重要結果,為專業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彈塑性力學基礎。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水分析化學課程名稱(英文):AnalyticalChemistryofSeawater授課內容:本課程在國內外最新文獻及我國海洋監測規范方法的基礎上,針對我國海洋化學研究的發展水平和方向,具體闡述海洋調查和海洋研究中各指標的基本分析方法原理,討論目前國際上通用及推薦的分析方法。介紹各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問題,突出現場分析和原位分析。涉及海水樣品的取樣及樣品預解決,溶解氧等常規海洋化學參數的測量方法,海水二氧化碳系統參數及碳的形態分析,海洋重要生物化學參數的測定方法學,海洋中氮、磷、硅的形態分析,海洋無機痕量元素分析導論和海洋中痕量有機組份的分析,以及潔凈實驗室原則和沾污的控制等內容。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毒理學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Toxicology授課內容:環境毒理學是研究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質、環境和生物有機體(涉及人體)之間的互相作用、機理及其生態對策的一門應用性學科。其重要任務是對外源性化學物進行安全評價,即通過實驗生物模型,來研究外源性化學物與生物的互相作用以及對生物的各種也許影響,并進一步外推至整個生態系統,做出安全評價。課程重要內容涉及:(1)外源性化學物進入生物體內的途徑及其影響因素;(2)典型化學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毒性動力學和毒理學效應研究;(3)外源性化學物對生物的劑量-時間-效應的三維關系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規定學生較全面掌握環境毒理學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學習和了解生物標志物的新概念及其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國內外環境毒理學的發展前沿和動向。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環境預測理論與方法課程名稱(英文):EnvironmentalPredictionTheoryandMethods授課內容:介紹河流、河口、近岸海洋水質預測的理論,模型建立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不同物質在上述背景中遷移與擴散的動態規律及其預測方法。為此后從事污染物在環境流體中遷移、擴散預測的研究及其從事環境管理的相關應用奠定基礎。重要內容涉及:水質模型建立的方法與模型介紹;遷移方程及其求解方法;海洋環境中溫度模型及熱輸移預測;污水排海近區的預測理論與方法;海洋溢油的預測理論與方法;懸浮顆粒物的三維輸運預測理論與方法等。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導論課程名稱(英文):IntroductiontoMarineEcosystemDynamics授課內容: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導論是一門海洋學與生態學的交叉科學,重要介紹海洋生態系統的種類、結構和功能,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物質流動和能量循環,關注海洋生態系統的外逼迫和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的互相關系,以物理過程與生物過程耦合、生態動力學模型、全球變化與人為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的研究為重點。使具有一定海洋學知識的研究生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的基礎知識和發展歷史、結識全球變化和人為活動影響下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熟悉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互相作用,掌握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建模及其應用。嘗試啟發性的介紹國際研究計劃中有生態系統有關的部分,使研究生了解和把握本領域的國際前沿。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中文):海洋浮游生物學研究方法課程名稱(英文):MethodsinMarinePlanktology授課內容:本課程從海洋浮游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專業知識出發,重點講授浮游生物調查與實驗設計、采樣方法,生物量和豐度的測定,特定類群浮游生物樣品的固定、計數和測定,聲學和光學調查測定方法,攝食、生殖、生長及代謝的測定方法,種群遺傳分析方法等,并通過課堂提問、討論、判斷以及課后實踐等環節,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愛好和技能。課程編號:130M008sx課程名稱(中文):邊坡治理工程課程名稱(英文):SlopeStabilityMethods授課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慢性病護理科普知識
- 營銷費用補貼協議書
- 養生官合作投資協議書
- 環保供應商管理體系構建
- 酒駕醉駕安全培訓
- 銀行食堂采購協議書
- 車位轉讓合同協議書
- 進口小麥轉讓協議書
- 車輛轉賣合同協議書
- 部門年度績效協議書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年級五月模擬訓練試題數學試題及答案(武漢五調)
- 醫師掛證免責協議書
- 濟南民政離婚協議書
- 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 2021 版
- 新課標(水平三)體育與健康《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及配套教案(18課時)
- DL∕T 5210.6-2019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第6部分:調整試驗
- 張緊輪支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
- 中國十大名茶(課堂PPT)
- 2018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篇一:整改報告(范本)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及重要危險源清單(包括程序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