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網絡的管理與構建 第七講 交換機端口技術_第1頁
現代網絡的管理與構建 第七講 交換機端口技術_第2頁
現代網絡的管理與構建 第七講 交換機端口技術_第3頁
現代網絡的管理與構建 第七講 交換機端口技術_第4頁
現代網絡的管理與構建 第七講 交換機端口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講交換機端口技術董德禮arli@1前一講內容回顧私有的虛擬局域網(PVLAN)技術掌握在交換機上劃分PVLAN的方法在實際組網操作中,學會應用PVLAN1主要內容掌握自協商技術(Auto-Negotiation)掌握網線智能識別技術(Auto-MDIX)掌握流控技術(Flow-Control)掌握端口匯聚技術(Port-Group)

1快速以太網快速以太網(100Mbit/s)的網絡定位模型分類網絡定位接入層匯聚層最終用戶和接入層交換機之間的連接核心層一般不使用一般不使用1快速以太網傳輸距離技術標準線纜類型100BaseTX100BaseT4EIA/TIA5類(UTP)非屏蔽雙絞線2對100BaseFXEIA/TIA3、4、5類(UTP)非屏蔽雙絞線4對多模光纖(MMF)線纜傳輸距離100m100m550m-2km2km-15km單模光纖(SMF)線纜1千兆以太網千兆(1000Mbit/s)以太網網絡定位模型分類網絡定位接入層匯聚層逐漸進入千兆到桌面的組網方式核心層提供接入層和匯聚層設備間的高速連接提供匯聚層和高速服務器的高速連接,提供核心設備間的高速互聯1千兆以太網傳輸距離技術標準線纜類型1000BaseT1000BaseCX銅質EIA/TIA5類(UTP)非屏蔽雙絞線4對1000BaseSX銅質屏蔽雙絞線多模光纖,50/62.5um光纖,使用波長為850nm的激光傳輸距離100m25m550m/275m2km-15km單模光纖,9um光纖,使用波長為1310nm的激光1000BaseLX1萬兆以太網萬兆(10000Mbit/s)以太網網絡定位模型分類網絡定位接入層匯聚層不使用核心層提供核心層和匯聚層設備間的高速連接提供核心設備間的高速互聯1萬兆以太網傳輸距離技術標準線纜類型10GBaseCX4

10GBase-S4對銅軸電纜10GBase-L單模光纖,50/62.5um光纖,使用波長為1310nm的激光傳輸距離15m300m10km40km單模光纖,9um光纖,使用波長為1550nm的激光10GBase-E多模光纖,50/62.5um光纖,使用波長為850nm的激光1自協商1000Mb/s半雙工1000Mb/s全雙工10Mb/s自協商100Mb/s自協商100Mb/s全雙工端口1自動協商端口2自動協商端口3自動協商端口4自動協商端口5自動協商1自協商基本頁信息000010123456789101112131415MessageTypeEthernet=00001Reserved10BASE-T半雙工10BASE-T全雙工100BASE-TX半雙工100BASE-TX全雙工100BASE-T4流控支持遠程故障指示確認下一頁指示1自協商信號約2ms約100ns約62.5μs時鐘數據位0時鐘數據位1數據位13時鐘數據位14時鐘……整個報文按16ms間隔重復,直到自協商完成1與沒有自協商機制的設備連接不使用自協商機制會出現以下情況:無法實現端口的10/100M速率自適應

無法確定雙工工作模式無法確定是否需要流量控制功能1自協商優先級優先級順序工作方式ABCDE100BASE-TX100BASE-TX全雙工100BASE-T410BASE-T全雙工10BASE-T1光纖上的自協商對光纖以太網而言,得出的結論是:缺省情況下,百兆、千兆和萬兆以太網光端口均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不需用戶對其進行配置。

百兆、千兆和萬兆以太網光端口的速率不需用戶進行設置。

1雙絞線100M線序標準T568BT568A1直通雙絞線在網絡中的應用線纜兩側的線序一致①主機與交換機相連②交換機與路由器以太口相連③集線器的uplink口與交換機互連1交叉雙絞線在網絡中的應用1和3對調、2和6對調①主機與主機相連②交換機與交換機相連③路由器以太口互連④主機與路由器以太口相連1網絡設備以太口的線序標準PinSignalDescription1RX+ReceiveData+2RX-ReceiveData-3TX+TransmitData+4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5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6TX-TransmitData+7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8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PinSignalDescription1TX+TransmitData+2TX-TransmitData-3RX+ReceiveData+4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5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6RX-ReceiveData-7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8NotapplicableNotapplicableMDI-XportMDIportHub、交換機

Uplink,網卡,路由器以太口Hub,交換機的普通端口1智能MDI/MDIX不需要知道電纜另一端為MDI還是MDIX設備兩種電纜(普通、交叉)都可連接交換機、集線器或NIC設備消除由于電纜配錯引起的連接錯誤簡化10/100M網絡安裝維護,降低開銷ReceivePairTransmitPairTransmitPairReceivePairTransmitPairReceivePair交叉網線直連網線ReceivePairTransmitPair1流量控制當通過交換機一個端口的流量過大,超過了它的處理能力時,就會發生端口阻塞。流量控制的作用是防止在出現阻塞的情況下丟幀。在半雙工方式下,流量控制是通過背壓式流控(backpressure)技術實現的,模擬產生碰撞,使得信息源降低發送速度。在全雙工方式下流量控制一般遵循IEEE802.3x標準。1半雙工流量控制backpressure假裝有沖突了,這樣你就不會發個不停了!1全雙工流量控制IEEE802.3x標準定義了一種新方法,在全雙工環境中去實現流量控制。交換機產生一個PAUSE幀,PAUSE幀使用一個保留的組播地址:01-80-C2-00-00-01,將它發送給正在發送的站,發送站接收到該幀后,就會暫停或停止發送。PAUSE幀利用了一個保留的組播地址,它不會被網橋和交換機所轉發,這樣,PAUSE幀不會產生附加信息量。1全雙工流量控制PAUSE功能的應用場合:一對終端(簡單的兩點網絡)一個交換機和一個終端交換機和交換機之間的鏈路PAUSE功能不解決下列問題:穩定狀態的網絡擁塞端到端流量控制比簡單“停—啟”更復雜的機制1端口匯聚定義端口匯聚(Port-Group),也稱為端口捆綁、端口聚集或鏈路聚集。為交換機提供了端口捆綁的技術,允許兩個交換機之間通過兩個或多個端口并行連接同時傳輸數據以提供更高的帶寬。

端口匯聚是目前許多交換機支持的一個基本特性。1端口匯聚模型聚合鏈路(Port-Group)Port1Port2Port3Portn幀分發器發送隊列發送部分Higher-layerProtocolsPort1Port2Port3Portn幀接收器接受隊列接受部分Higher-layerProtocols端口發送隊列端口接收隊列…………SystemASystemB12*100Mb/s2*1000Mb/s端口匯聚應用100Mb/s100Mb/s100Mb/s100Mb/s10Mb/s10Mb/s10Mb/s10Mb/s1000Mb/sServerBServerCServerAServerD2*1000Mb/s2*100Mb/s2*100Mb/s4*100Mb/s1配置端口工作速率和雙工狀態端口速率的配置(端口視圖下)speed-duplex{auto|force10-half|force10-full|force100-half|force100-full|{{force1g-half|force1g-full}[nonegotiate[master|slave]]}}恢復端口速率缺省值(端口視圖下)nospeed-duplex1配置端口流控flow-control開啟端口流控noflow-control關閉端口流控系統缺省值為Disable1配置端口MDI/MDIX狀態mdi{across|auto|normal}(交叉/自動識別/普通)缺省值:Auto

1配置端口匯聚的命令端口匯聚配置(配置視圖下)port-group<port-group-number>[load-balance{src-mac|dst-mac|dst-src-mac|src-ip|dst-ip|dst-src-ip}]port-group<port-group-number>mode{active|passive|on}清除端口匯聚(配置視圖下)noport-group<port-group-number>[load-balance]noport-group<port-group-number>

1端口加入匯聚組(端口模式下)interfaceport-channel<port-channel-number>

端口退出匯聚組(端口模式下)nointerfaceport-channel<port-channel-number>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連接上的兩端設備均要設置1查看當前端口匯聚配置顯示所有匯聚接口的信息showport-group[<port-group-number>]{brief|detail|load-balance|port|port-channel}如果不指定port-group-number,顯示所有的匯聚端口1顯示端口配置信息showinterface[{ethernet

<interface-number>|vlan

<vlan-id>|port-channel<port-channel-number>|<interface-name>}]1驗證連通性當我們正確連接和配置了一個端口后,如何驗證網絡的連通性呢?我們可以使用PING命令來檢驗:ping[ip-address]直接輸入Ping可以對Ping的參數進行設置Switch#ping

VRFname:?TargetIPaddress:60?Repeatcount[5]:100?Datagramsizeinbyte[56]:1000?Timeoutinmilli-seconds[2000]:500?Extendedcommands[n]:n?

1實驗九

交換機之間的鏈路聚合實驗目的1、熟練掌握鏈路聚合技術的靜態配置。2、熟練掌握鏈路聚合技術的動態配置。1實驗九

實驗拓撲圖1實驗九

交換機之間的鏈路聚合實驗步驟1、設置交換機標識符和IP(關鍵指令):交換機1hostnameswitch1interfacevlan1ipaddress1noshutdown交換機2hostnameswitch2interfacevlan1ipaddress2noshutdown1實驗九

交換機之間的鏈路聚合實驗步驟2、創建portgroup (在config模式下)交換機1port-group1showport-groupdetailshowport-groupbrief交換機2port-group21實驗九

交換機之間的鏈路聚合實驗步驟3、強制生成鏈路聚合通道(3、4步任選其一操作)交換機1interfaceethernet0/0/1-2port-group1modeonexitinterfaceport-channel1showvlan交換機2interfaceethernet0/0/3-4port-group2modeonexitinterfaceport-channel21實驗九

交換機之間的鏈路聚合實驗步驟4、LACP動態生成鏈路聚合通道(3、4步任選其一操作)交換機1interfaceethernet0/0/1-2port-group1modeactiveexitinterfaceport-channel1showvlan交換機2interfaceethernet0/0/3-4port-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