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閱讀教學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學生能舉例說明閱讀教學的意義。學生能簡要陳述當下閱讀教學改革熱點研究。學生能說明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能夠舉例說明閱讀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包括詞句教學、段篇教學、朗讀與默讀教學、背誦與復述的教學、精讀、略讀與速讀的教學、閱讀教學中的聽、說、寫訓練的教學、課外閱讀等內容)。學生能夠舉例說明閱讀教學的一般步驟和變序教學。學生在掌握閱讀教學各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進行相應的設計,形成相應的教學技能。教學內容閱讀教學的意義
1當下閱讀教學改革熱點研究
2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3閱讀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4閱讀教學的一般步驟和變序教學
5閱讀教學的意義關于閱讀教學的意義,各種版本的教材有一些大同小異的表述,如:
《小學語文教學論》(崔巒主編):(1)閱讀教學是識字的重要途徑。(2)閱讀教學能夠促進聽話、說話和作文能力的提高。(3)閱讀教學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開闊眼界,活躍思維,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促進智力的發展。(4)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1)閱讀有利于理解和鞏固字詞;(2)閱讀有利于培養表達能力;(3)閱讀有利于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提高;(4)閱讀教學是培養兒童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的意義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比重最大,因此,教學中所花的課時也最多。再從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來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閱讀教學的意義例如教學《燕子》這篇課文,一般會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小學生在這篇課文中可學到哪些生字新詞?(2)對學生進行哪些聽說讀寫的訓練,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學生從這篇范文中可借鑒哪些寫作的方法?(4)本文在審美教育方面能起什么作用?閱讀教學的意義蘊涵在這四個問題中。
。閱讀教學的意義小學閱讀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閱讀訓練,為日后大量閱讀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做好準備。而且,學生通過課內外的閱讀,必然帶來智力的發展,“一個空洞的頭腦是無法進行思考的”。閱讀使學生見多識廣,為聽說讀寫提供了廣闊的智力背景。所以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智力的開發決定于良好的閱讀能力。”綜上所述,小學閱讀教學是培養小學生識字、看書、說話、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是開闊視野、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陶冶情操、進行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徑。
。二、當下閱讀教學改革熱點研究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1語言文字訓練
2兒童經典誦讀
3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
4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現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說”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但對此種觀點存在的質疑之聲仍不絕于耳。有人認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說”是傳統“工具說”的一大倒退,這種倒退不僅造成了人們認識上的混亂,而且動搖了語文的工具地位;也有人認為語文教育就是以語言為本位的課程實踐,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語言性,等等。對于廣大教師而言,長時間的學術爭辯很容易讓人產生感官的“疲勞”。現在教師似乎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在語文課程實踐中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如何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率。
。語言文字訓練
“語言文字訓練”在20世紀90年代一度是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主題詞。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隨著現行語文課程標準頒發以來,這一主題詞逐步被“語文素養”、“人文感悟”、“自主探索合作”等新名詞所取代,“語言文字訓練”被邊緣化了。然而,在以人文感悟為主要取向的語文課堂上,盡管教師慷慨激昂,學生熱淚盈眶,但是課堂上學生的語文活動量仍然嚴重不足,很難被人認同為正宗的語文課。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課要進行語文訓練再度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什么要重提語文訓練?語文課究竟訓練什么?怎樣進行訓練?還有著諸多問題值得討論和研究。
。兒童經典誦讀
所謂經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1994年,臺中師范大學教授在臺灣發起青少年讀經運動,倡導教育從讀經開始,主張青少年利用13歲以前人生記憶的黃金時期,讀誦中國文化經典,提升文化修養。這一倡導不但在臺灣得到響應,而且引起祖國大陸、香港地區乃至東南亞華人社會的響應。數年來,大陸各地區數百萬兒童先后投身其中,一些地方甚至一度出現青少年的“讀經熱”。。兒童經典誦讀但是,兒童誦讀經典從一開始就是個備受關注與爭議的話題。贊成者認為每一個民族都應該重視自己的經典文化、傳統文化,我們需要把科學和人文結合起來,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結合起來,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結合起來,所以贊成少兒讀經。反對者認為不需要全部的兒童都來讀經,不需要給孩子套上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思維模式,不需要讓稚嫩的童聲演繹成清末遺老的隔世絕響。現在的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與國際接軌的時代,培養孩子具有開闊的視野、豁達的胸襟和大氣的風度,實現本土化、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文化,才是歷史的必然。。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
現行語文課程標準在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總目標中提出,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閱讀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而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內涵是情感體驗、豐富積累和良好語感。至于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一是要盡可能多地反復誦讀,二是要在實際語言活動中不斷地嘗試品味。總之,語感是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師須強化意識,從培養學生語感的高度引導學生在閱讀、表達時自覺關注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準確,品味語言表達的效果,不斷提高對語感的敏銳度。。三、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培養閱讀能力提高識字能力豐富學生詞語、句子語言材料的積累訓練口語能力提高書面表達能力三、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除了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外,閱讀教學還具有豐富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陶冶學生的人文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品格等綜合功能。也就是說,閱讀教學在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方面也應該是有所作為的。正如現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那樣,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不能脫離語文學習孤立進行,否則就會異化語文課程的性質,造成語文學習任務的缺失。
。三、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案例研讀:認識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研讀下面兩個教學設計,研究并討論這兩位教師對閱讀教學任務的認識有何不同。案例一:《第八次》教學設計一案例二:《第八次》教學設計二。案例一:《第八次》教學設計一一、預習檢查1.學生讀這組詞語:抵抗侵略失敗失去信心蜘蛛結網終于感動極了四處奔走招集動員成功2.學生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注意課文的內容。3.學生依據這些詞語,簡要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學生自己練習講述,然后指名某人講述交流。)二、聽故事,講故事1.教師講故事,學生看著這組詞語,邊聽邊記。正在結網絲斷了網破了重新扯起細絲再次結網并不灰心從頭干起終于2.向學生提問:誰能根據這組詞語,自己來講這個故事?3.辨析“織了斷,斷了織”和“斷了結,結了斷”的意思。4.請學生談談對這個故事和這只蜘蛛的感想。。案例一:《第八次》教學設計一三、指導朗讀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布魯斯感動極了。他猛地跳起來,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四、寫動員書假如你就是布魯斯王子,現在要動員你的軍隊和人民起來與你一起抵抗外國侵略者。你會怎樣動員他們?請你拿起筆,寫一份簡短有力的動員書。可以這樣開頭:蘇格蘭的父老鄉親們、親愛的同胞們:……寫后當堂演講交流。五、總結。案例二:《第八次》教學設計二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介紹:今天學習一篇外國歷史故事,題目是“第八次”(板書課題)。2.向學生提問: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二、初讀感知1.《第八次》講述的故事發生在蘇格蘭,介紹地名。2.學生自讀課文。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4.向學生提問:你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嗎?三、理清脈絡課文按事件發展的順序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起因”、“經過”、“結果”。將課文分為三部分。四、精讀指導(一)學生讀后分組討論布魯斯是個怎樣的人1.熱愛祖國的人。從哪里看出布魯斯是個熱愛祖國的人?(自由讀讀第一小節。)2.“遇事不灰心”或者“堅持不懈”的人。布魯斯是否一開始就不灰心的呢?(指名讀第二小節。)。案例二:《第八次》教學設計二
3.后來布魯斯王子又怎么恢復了信心?默讀第三、四小節。從哪里看出蜘蛛織網很專心?布魯斯王子有什么表現?指名邊表演邊朗讀第四小節。4.蜘蛛第八次結網成功了,布魯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嗎?齊讀第五自然段。(二)學生默讀課文,說說布魯斯王子終于成功的原因五、總結全文1.學生朗讀全文,說說學了課文以后自己得到的啟示。2.學生想想以前學到的一些這方面的名言。六、布置作業1.抄詞,組詞。2.寫幾句關于“自信與成功”的名言。。對案例的評價
同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由于對閱讀教學任務認識的不同,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完全不同。研讀第一個案例可以發現,教師是將課文當作學習語文的“用件”,利用課文訓練學生說話、朗讀、聽故事、說故事、寫演講稿,最后對學生進行演講訓練。在整堂課中,學生表達活動的時間非常充足,并且在朗讀和表達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布魯斯王子精神的理解。在第二個案例中,教師主要圍繞著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整堂課師生討論的中心議題是“布魯斯是個怎樣的人”,最后結果是學生理解了布魯斯成功的原因,感受到布魯斯王子屢敗屢戰、不懈斗爭的精神。整堂課是以人文精神的感悟理解為主要目標,而屬于促進學生言語能力發展的語文活動設計單薄,對學生言語能力的發展不利。。四、閱讀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詞句聽說寫訓練
背誦與復述段篇
朗讀與默讀精讀與略讀閱讀教學的內容課外閱讀
詞與句的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理解詞句的要求:第一學段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二學段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這兩個學段要求基本一致,體現了語文教育新的理念,突出了學生的主體精神以及對學生獨立理解詞句能力的培養。。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1)詞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詞義教學上。
第一,掌握時機,精心設計。一篇課文往往有很多詞語,在備課時首先要研究,哪些詞要教,放在什么時候教比較合適;哪些詞由學生查字典去解決;哪些詞教師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詞,字典注釋不太切合課文本意,要先讓學生試解再由教師補充修正;哪些詞由教師直接講解。教學時,教師要心中有數,精心設計。為了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并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詞匯教學要貫穿閱讀教學的全過程,理解詞義要與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起來。
。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1)詞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詞義教學上。
第二,因詞定法,區別對待。理解詞義的一般方法有:運用字典自學詞義的方法;結合課文理解詞義的方法;借助朗讀體會詞義的方法等。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要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注意因詞定法,區別對待。如《燕子》一課部分詞語的教學。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和教材實際來選用。李青林老師對不同韻詞,采用不同的教法,教得生動活潑。
第三,由例及類,教給方法。
。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2)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北京市特級教師霍懋征指導學生練習用詞,例如怎么形容動詞“說”,教得十分生動活潑。她問學生:“用一個字怎么形容?”學生講了“胡說”、“亂說”、“瞎說”……“用兩個字怎么形容?”“笑著說”、“哭著說”、“跑著說”、“跳著說”、“大聲說”、“小聲說”……“用三個字呢?”“高興地說”、“難過地說”、“輕聲地說”、‘:大聲地說”……“五個字呢?”“斬釘截鐵地說”、“興高采烈地說”、“有氣無力地說”、“哭哭啼啼地說”……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個沒完……
這項訓練,既充滿了情趣,又能激勵學生競爭,個個都躍躍欲試,越練興趣越濃。這個教例啟發我們,指導學生積累詞語應采取生動多樣的方法,不應機械地要求學生抄背字詞。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2)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憑借語境積累詞語。有些課文或課外讀物中的語匯特別豐富。如課文《燕子》中的第2自然段。
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這段文字描寫“陽春三月”的情景,詞匯豐富,表現生動。教師在組織學生讀懂這段話后,要求學生劃出其中的一些詞語,然后要求學生背誦這一段。學生憑借具體的語境積累詞語,效果較好。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2)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用歸類的方法積累詞語。指導學生歸類,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手段。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時常提醒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學完一篇課文,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指導學生積累詞語。
如學習《火燒云》,設計了摘錄詞語的作業:描寫顏色的詞語;描寫火燒云形狀的訶語;描寫時間短暫的詞語。學完一個單元的課文后,根據單元課文的特色,或從詞語結構上歸類積累,或從詞語描寫的對象上歸類積累,或按同義詞、反義詞、象聲詞、成語等歸類積累。
另外,還有用組詞的方法積累詞語、用競賽的方法積累詞語和用交流的方法積累詞語等。
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2)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在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的教學中,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平時可介紹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煉詞的故事,激發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表揚詞語積累有成績的學生,鼓勵學生積累詞語的積極性;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增加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二是要求學生備詞語手冊,教師定期檢查、評價,督促學生養成積累詞語的習慣。三是經常提醒學生運用詞語,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認識積累詞語的意義,提高學生運用詞語的自覺性。詞與句的教學
1.詞語教學的方法
(3)注重實際運用,提高用詞能力。學生能否掌握一個詞,關鍵在于運用。詞語運用的訓練有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
以下是一個綜合訓練的教例。(見后面)在這項詞語訓練中,教師把詞的理解和運用結合起來,在運用中檢驗理解;把用詞和概括課文大意的訓練結合起來;把口說和筆寫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田忌賽馬》教例
某教師教《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讓學生認讀詞語卡片(“掃興”“垂頭喪氣”“胸有成竹”“轉敗為勝”“目瞪口呆”)之后,要學生用這些詞連起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經過討論補充,最后一位學生說:“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第一次三場全輸了,他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孫臏胸有成竹,要田忌調換馬的出場次序再賽一次。田忌聽了孫臏的話,果然轉敗為勝,齊威王驚得目瞪口呆。”教師就請全班學生把他說的話默寫下來。詞與句的教學
2.句子教學的方法(1)指導學生讀懂句子。
例句方法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十里長街送總理》)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焦急、耐心),通過理解關鍵詞來理解全句的意思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燕子》)抓住句子主干(風吹拂著柳),通過理解句子主干的意思去理解全旬意思詞與句的教學(2)重視句式(句型)的訓練。
教材從第一冊起就安排了許多讀、寫句子的練習題.,學生通過練習,從感性上逐步懂得句子中有不同謂語的句子(動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名詞謂語句)、不同語氣的句子(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不同動作關系的句子(主動句、被動句、“把”字句)、不同語態的句子(肯定句、否定句、雙重否定句、反問句)等。句子教學要幫助學生認識并掌握常用的句式和句型,并指導他們運用不同的句式或句型說話和寫話,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句式練習的常見方法有:讀背句子、抄寫句子、聽寫句子,以幫助學生形成句子的概念,熟記句式;補全句子,以幫助學生建立句子的概念,把句子寫完整;加標點,以幫助學生掌握不同語氣的句式或掌握句子內的層次;歸類比較,以幫助學生掌握不同句式的特點;縮句,幫助學生掌握句子的主要成分。詞與句的教學
(3)培養造句能力。
造句,既是詞匯教學重要的練習方式,也是句子教學的重要練習方式。詞匯教學中的造句主要是訓練學生正確用詞;句子教學中的造句除了要訓練學生建立句子概念、培養組詞成句的能力外,還要訓練學生把句子寫正確、通順、連貫。
詞與句的教學(3)培養造句能力。方式作用交換詞序學會用多種句式表達意思變換句式學會用多種句式表達意思加關聯詞語加深理解分句間的關系調整分句的句序把句子寫連貫擴句把句子寫得具體、生動修改病句培養修改病句的能力和習慣段篇教學的方法1.指導學生理解自然段2.指導學生學會分段3.指導學生學會概括段落大意4.指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自然段自然段又叫“小段”或“小節”。自然段由一句話或幾句話按一定的關系組成,表達一個主要意思。有的自然段內容復雜,說了幾層意思。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一段話的意思,還可以在段中分層。自然段訓練的重點是理解句與旬之間的關系和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然段劃分自然段的層次是劃分段落的基礎。小學語文課文中自然段的結構層次主要有以下幾種(見表):層次關系
課例
總分關系《翠鳥》第2段承接關系《記金華的雙龍洞》第5段并列關系《美麗的小興安嶺》第6段因果關系《富饒的西沙群島》第2段對比關系《群鳥學藝》結尾段交叉關系《課間十分鐘》第4段指導學生學會分段
分段是指把文章劃分成意思比較完整、相對獨立但又與全文有聯系的幾個部分。分段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掌握課文的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分段訓練要給學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時間,能說出分段的依據,學會分段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分段分段要有依據。文章結構類型不同,分段的依據也不同。小學課文主要有記敘文和說明文兩大類,小說、故事等在結構上與記敘文中的記事、寫人的文章相似。這些文章在結構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縱向結構,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事情發展分幾個階段,文章就可以分成幾段。有些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課文,還有比較明顯的表示地點或時間的詞句。給這類課文分段,可引導學生找一找那些提示時間或地點的詞句。另一類是橫向結構,課文的內容由若干方面組合而成。這類課文分段的依據是課文所說明的幾個方面。課文說明幾個方面的問題,就可以分成幾段。
指導學生學會分段分段中還要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這些方法一般有三種:(1)鄰近段落歸并法。先要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把說明同一方面內容的鄰近段落合并成一個邏輯段。(2)重點突破法,即抓重點段分段。先確定重點段,再看看重點段前后的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就可以較快地給課文分段了。(3)整體分割法。先大致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然后綜觀全篇,這些內容分成幾個階段或幾個方面,再劃分段落。指導學生學會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意還可用以下幾種方法:(1)取舍法。要是在一段中有好幾個意思,就抓主要的,舍次要的。(2)摘句法。有的段落里有現成的可概括段意的句子,就摘錄取用。(3)串聯法。有些段落中有提示主要內容的詞句,可引導學生先劃出來,再串聯成本段的段意。上述各種方法,可綜合運用。
指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二學段);“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第三學段)。這里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有:(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2)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思路);(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4)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這與以往《語文教學大綱》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不再用“概括”(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理清”(文章思路)等邏輯要求比較高的詞,而是用“把握”、“體會”、“揣摩”、“領悟”等詞來做出“初步”要求。篇章教學中要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合以往的經驗,在“整體把握”上多作一些探索。朗讀與默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是閱讀的兩種基本形式,是理解課文的最重要的方法。教師必須認真指導學生讀好課文,在讀的訓練中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朗讀宋代教育家朱熹強調: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讀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在朗讀過程中,兒童的眼、口、耳等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形成多通道的神經聯系,加深了大腦皮層的痕跡,有助于增強記憶。
朗讀朗讀訓練的基本要求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指讀音準確、清楚、響亮、不錯不漏、讀出句逗、輕聲兒化;“流利”是指能按課文內容讀出適當的節奏和速度,詞句連貫,句逗分明;“有感情”是指在理解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表現情感的基礎上,正確地運用停頓、重音、速度、語調、節奏等進行朗讀。“有感情”是朗讀訓練的最高境界。
朗讀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低年段是學生認讀能力的形成階段,學生從認讀一個個漢字開始,逐步向認讀詞語、句子發展,最后能夠一行行熟練地掃讀文本。培養學生熟練認讀的技能,是保證每一個學生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有效措施。小學中、低年段朗讀訓練的重點應該是正確和流利,高年段則要在中、低年段的基礎上,逐步讀出抑揚頓挫和作品的風格,達到能夠恰當表現作品意境的目的。
朗讀教師朗讀指導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每一次朗讀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具體的要求。(2)朗讀指導要有層次。(3)感情朗讀指導要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進行。(4)感情朗讀是朗讀指導的重點和難點。(5)感情朗讀指導要有重點。朗讀指導的案例案例1讀熟課文的指導低年段學生朗讀課文,教師一般都會要求學生讀懂課文,其實這只是第一步。在讀懂的基礎上將課文讀熟,才是低年段朗讀指導的主要目標。下面是特級教師顧家漳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開始時設計的朗讀指導。(1)自己輕聲讀一遍課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學;邊讀邊思考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向誰借尾巴?結果怎么樣?(2)分節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節。指名六人,一人讀一節,要求把音讀準。讀后正音:讀準“蛇”、“甩”、“傻”三個翹舌音;比較“撥一潑”、“爭一掙”、“阿一啊”;注意“啊”的變音,如“多難看啊”、“不行啊”。比較字形:“甩一用”、“借一錯一獵一惜”。結合比較音、形,指名用動作演示“掙”、“甩”,幫助理解字義。朗讀指導的案例(3)再輕聲讀一遍課文,要讀得正確、熟練。師:我們已經讀了三遍課文,每遍讀的要求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小結:我們學課文就要一遍遍地讀,開頭先熟悉一下內容,把字音讀準;再看看課文分幾節,每一節從哪里到哪里;然后再讀讀,要讀得熟一點兒。你們讀了三遍,想不想聽老師讀一遍?(4)老師范讀(或聽錄音)。請學生邊聽邊看圖,老師讀完后,評議老師的朗讀。朗讀指導的案例評析:上課伊始,顧老師先安排了“3+1”朗讀課文,每一遍讀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遍,學生各自“輕聲讀”,讀準字音,熟悉課文;第二遍,顧老師指名學生“分節讀課文”,結合自學生字;第三遍,學生再各自“輕聲讀”,要讀得正確、流利。三讀課文,要求逐步提高。然后,顧老師又作了范讀。這四遍朗讀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讀懂(不是講懂)課文,更是為了讓學生讀熟課文。而讀熟課文是小學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否重視熟讀課文的指導,是教師對朗讀功能認識是否深刻的行為表現,或許也是區別生手教師和熟手教師的一個標準。朗讀指導的案例案例2隨機應變的朗讀指導中年段學生有了一定的朗讀能力,讀懂、讀熟課文應該成為學生預習的要求,課堂朗讀指導的重點就可以逐步轉入有感情朗讀的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主要目標不在于使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而是在于引導學生自覺領悟課文的深層內涵,以求學生對文本主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有正確理解思想情感,才能通過朗讀正確地表達自己的理解。下面是特級教師左友仁教學《火燒云》一課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案例。師出示火燒云彩色掛圖,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感情,分段指導朗讀。1.師指導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師:可把文中‘‘了’’字的讀音適當延長,讀成近似“啦”的讀音,感情就出來了(示范讀這一句)。大家再試試看。朗讀指導的案例案例2隨機應變的朗讀指導師:第3自然段應該讀得快些還是慢些?生:讀的速度可稍快些,因為這段是寫顏色變化又多又快。(生讀。)生:我覺得要讀出急切的語氣。(生讀。)師:自己讀第4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體會應該怎么讀?2.指名讀生1:讀出驚喜的語氣。(生1試讀。)生2:當火燒云出現某種形狀時,要讀出驚喜語氣;、到形狀模糊、消失時,應該讀出惋惜的感情。師:你試試看,該怎樣讀?(生2試讀。)師:大家一起讀,體會體會。朗讀指導的案例
評析: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感情。目標明確,定位正確。怎樣指導感情朗讀,案例中教師的指導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學生的朗讀過程隨機變化的:第1自然段注意由教師范讀;第2自然段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比較、體會朗讀;4~7自然段先通過學生自己體會、試讀,再通過師生評議、齊讀體會等。總之,朗讀指導方法應該隨機應變。默讀
默讀訓練,要教給學生看書的方法,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時,要眼腦并用。眼看,口不出聲,逐漸減少眼停的時間與次數,擴大視覺廣度,逐漸做到一眼看一詞、一句,甚至一個句群,要不漏字,不回視,看得準,看得快。從中年級起還要指導學生在讀書時學習圈點,邊看書邊圈點、批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背誦與復述
背誦與復述都是強化記憶課文內容和詞句的訓練方式,但它們的作用不同,要求不同,因而,教學方法也有較大的區別。
(不同點見書第216頁)
背誦與復述1.背誦的方法
(1)理清課文的線索便于記憶。
(2)幫助學生尋找和建立記憶的“支撐點”。
(3)克服記憶的難點。
(4)采用嘗試回憶法。
(5)整體法和部分法相結合。
背誦與復述1.背誦的方法另外,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背誦效率,除了指導學生掌握背誦的方法以外,教師還要認真制訂學期和學年的背誦計劃,要求學生在一個階段背誦一定的篇數,均勻安排,不至于短時間內負擔過重。要建立回書制度,促使學生經常復習背誦內容。還要加強背誦的考查,培養學生背誦的習慣。
背誦與復述2.復述的方法復述有三種形式: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創造性復述背誦與復述詳細復述,就是按照課文的順序和內容,進行清楚、連貫而又詳細的敘述。可復述全文或片斷,多用于低、中年級。指導學生詳細復述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指導讀懂內容,把握中心;(2)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文的思路和細節,列出要點;(3)要求學生適當地摘引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背誦與復述簡要復述,就是把課文內容加以壓縮,長話短說。復述時;保留課文的主要內容,如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基本情節。次要內容,如人物的對話、環境的描寫等,有的可刪略。簡要復述的要求較高,一般從高年級開始進行。其步驟一般如下:(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把握重點;(2)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分出主次,列出要點;(3)示范練說;(4)學生練習。背誦與復述
創造性復述,就是讓學生對所學課文的內容或形式進行加工、整理、改造,然后用自己的話講述下來。這種復述一般在高年級進行訓練。創造性復述,包括改變人稱,如將用第一人稱寫的文章改成用第三人稱復述;改變敘述順序,如將倒敘改成順敘;擴展內容,增加一些細節;續編故事等。背誦與復述在復述訓練中,教師常采用一些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練習復述。如看圖復述、出示提綱復述、根據問題復述、提供詞語復述,等等。精讀、略讀與速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學段);“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學段)。這是對“讀”的效率提出了要求。
精讀、略讀與速讀
精細地讀,反復地讀,從語言到內容全面地把握,深入地理解,就是精讀。精讀對于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課文,精細的程度有所不同。教學中既要把握各年級教學要求,又要從課文實際出發。一般來說,文情并茂、文字精美、內涵豐富的文章須細讀深讀、精讀。
精讀、略讀與速讀略讀,就是粗略地讀,“提綱挈領”地讀,不必作精細的分析,也不必要求學生對文章細讀深讀。從實用角度看,略讀是最常用的方法。一個人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精讀和略讀是交叉運用的,精讀的第一步要綜觀大意,這實際是略讀;有時在略讀中發現了問題或重點,要深入研究、細細琢磨,這實際上是精讀。讀書當精則精,當略則略,講究效率。精讀、略讀與速讀略讀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幾種:(1)瀏覽式的略讀方法。(2)檢索式的略讀方法。(3)篩選式的略讀方法。以上三種略讀方法,在閱讀中常常是交叉使用的。有時讀一篇新文章往往一面瀏覽,一面就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網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英語等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成人高考數學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現代服務業專業化考核試題及答案
- 小學科學知識測試2025年試題及答案
- 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構建
- 2025小麥生產銷售合同
- 2025企業管理資料勞動合同樣本頁文檔范本
- 投資促成合作協議書
- 組織學與胚胎學-女性生殖系統
-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更新表
- 22G101系列圖集常用點全解讀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專項二 圖形與幾何含答案
- 《X線攝影檢查技術》復習考試題庫(帶答案)
- MIDASM32調音臺培訓教程歸納
- 普通地質學教材
- 05G414-5預應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18m、雙坡)
- 《腦出血的外科治療》
- 六頂思考帽講義
- 光學玻璃非球面元件模壓過程仿真與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