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_第1頁
2023年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_第2頁
2023年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_第3頁
2023年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_第4頁
2023年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西方經濟學作業(一)一、填空:1資源配置2決策機制、協調機制3資源配置、資源運用4價值判斷5反、同6替代、收入7供應量、供應8同9價格10富有、缺少11互補12富有13消費者14邊際效用、無差異曲線15消費者均衡16消費者剩余17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量、成本與收益18機會主義行為19邊際產量遞減20平均產量21收益遞增22擴張二、單選,三、判斷: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單選DDACCCACBDBCDBB判斷√√√×√×××√×√√××√四、計算:1根據均衡價格決定公式D=S則有350-3P=-250+5P,8P=600由此得均衡價格P=75,均衡數量D=S=350-3×75=1252已知P1=1.20元,Q1=800公斤,E=2.4,P/P=25%由需求彈性公式:E=(Q/Q)/(P/P)得:Q/Q=E×P/P=2.4×25%=60%降價后的需求量Q2=Q1+Q=800+800×60%=1280公斤,價格P2=P1×(1-25%)=0.90元降價前的總收益TR1=P1Q1=1.20×800=960元,降價后的總收益TR2=P2Q2=0.9×1280=1152元降價后的總收益增長了TR2-TR1=1152-960=192元。3解:X商品邊際效用MUX/10Y商品邊際效用MUY/20110010120010290921708.5380831407470741105.556065804650574048303920210101根據消費者均衡條件的公式:MUX/PX=MUY/PY,PXQX+PYQY=M,計算可知,當QX=4,QY=3時,可以實現消費者均衡。此時總效用達成最大。五、問答:1兩種作法都局限性取。一方面應適當提價,以分流部分需求,減輕鐵路運送緊張的需求壓力;另一方面,應嚴格限制并打擊票販子,減少投機操縱的干擾,使供求矛盾逐步有序地得到緩解。放開火車票價完全按供求關系定價,在過度短缺的條件下會產生過大的供求波動,大起大落,不利穩定。2.稅收承擔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分割稱為稅收分攤,稅收承擔最終由誰承擔稱為稅收歸宿。香煙是需求缺少彈性而供應富有彈性的商品,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反映不敏感,無法及時根據價格調整自己的需求,而生產者對這種商品的價格反映敏感,可以根據價格調整自己的供應,那么,稅收就重要落在消費者身上。汽車是需求富有彈性而供應缺少彈性的商品,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反映敏感,能及時根據價格調整自己的需求,而生產者對這種商品的價格反映不敏感,無法根據價格調整自己的供應,那么,稅收就重要落在生產者身上。3.用消費者行為理論解釋需求定理。答案見自測練習P82問答題5西方經濟學作業(二)一、填空:1經濟成本2成本總量3收支相抵停止營業4小于、大于5MR=MC6行業的市場集中限度、行業的進入限制、產品差別7等于、大于8決定者、接受者9產品差別10博弈11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12向右下方傾斜、反方向13資本的凈生產力14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實際收入高于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額。15其數額遠高于一般勞動所得到的工資16稅收、社會福利政策17非排他性、非競爭性18主體19邊際成本定價、平均成本定價20道德危險21政府失靈二、單選,單選CBCACCBCCDDCCAA三、判斷:√√××××××√××√×××四、計算:1假定每單位勞動為2023元,固定總成本為2023元。填寫所有的空格。勞動量產量短期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邊際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平均成本00202302023----1120232023400020232023202340002320234000600010006671333202336202360008000667333100013334122023800010000333167667833517202310000120234001185887066202023120231400066710060070072220231400016000100091636727823202316000180002023876967832(1)四家集中率:R=15%+12%+10%+9%=46%(2)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7493當家教每月工作的未來預期收入保證有500元。當推銷員每月工作的未來預期收入=3000元×0.1+2023元×0.4+1000元×0.4+0×0.1=1500元五、問答:1用博弈論矩形圖分析廣告行為:最后結果會是:A、B均作廣告,每年各獲利潤100萬元。A作廣告A不廣告B廣告A、B每年各獲利潤100萬元A每年損失100萬元B每年可獲利1000萬元B不作廣告A每年可獲利1000萬元B每年損失100萬元A、B每年各獲利潤500萬元2.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解釋勞動的供應曲線為什么是向后彎曲的?答案見自測練習P155問答題1答:(1)向后彎曲的勞動供應曲線指定工資上升,勞動供應增長,當工資上升到一定限度之后,隨工資上升,勞動供應減少的勞動供應曲線。(2)勞動供應取決于工資變動所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隨著工資增長,由于替代效應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閑暇,從而勞動供應減少。當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時,勞動供應隨工資增長而增長;當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時,勞動供應隨工資增長而減少。一般規律是,當工資較低時,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當工資達成某個較高水平時,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因此,勞動供應曲線是一條向后彎曲的供應曲線。3、試說明市場失靈產生的因素及解決的辦法?答:市場失靈指在有些情況下僅僅依靠價格調節并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市場失靈產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與壟斷。公共物品是集體消費的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決定了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車,消費者要消費不必花錢購買,例如,你不必為使用路燈而花錢。假如僅僅依靠市場調節,由于公共物品沒有交易和相應的交易價格,就沒人生產,或生產遠遠局限性,這樣,市場調節就無法提供足夠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由于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引起的資源配置失誤。外部性又稱外部效應,指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主體帶來的影響,這就是說,這些活動會產生一些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承擔的成本(稱為負外部性),或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獲得的利益(稱為正外部性)。當有外部性存在時,市場調節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這時,市場調節從私人來看資源配置最優,但從社會來看并不是資源配置最優,同樣是市場失靈。無論是正負外部性都會引起市場失靈。壟斷是對市場的控制。假如是生產者壟斷,即一般所說的壟斷,或賣方壟斷。假如是購買者壟斷,就稱為買方壟斷。這兩種壟斷都會引起市場失靈。西方經濟學作業(三)一、填空:1支出法、收入法2國內生產凈值3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4通貨膨脹5自然、周期性6資源、技術進步7資本-產量比率8技術進步9貨幣量增長10正常的勞動力流動11高于市場均衡工資12右下方、右上方13利率14同方向15減少、下降161、117收入等于消費、總支出與總供應相等18收入的現值19產量變動率20減少、減少21越小22總需求(總支出)二、單選,三、判斷: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單選BCABBDDCBADCBBD判斷×√×√√×√××√××√×√四、計算:1.下面是一個經濟中的有關資料,根據這些資料用支出法計算該國的GDP:(1)購買汽車、彩電等耐用消費品支出1000億元;(2)購買食品、服裝等非耐用消費品支出2023億元;(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師支出200億元;(4)公司投資支出(涉及廠房和設備)2023億元;(5)公司支付給工人的工資3000億元;(6)公司支付的銀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納的稅收共500億元;(7)今年初存貨為1500億元,年終存貨為1000億元;(8)各級政府為教育和社會保障支出2023億元;(9)中央政府國防與外交支出500億元;(10)中央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2500億元;(11)出口產品收入1500億元;(12)進口產品支出1000億元。解:該國的GDP=C+I+G+NX=(1000+2023+200)+(2023+1000-1500)+(2023+500)+(1500-1000)=3200+1500+2500+500=7700億元2解:假定1997年的物價指數為128,1998年的物價指數為136,則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假設一個經濟中總收入為2023億元,儲蓄為400元,當收入增長為2500億元時,儲蓄增長為500億元。計算該經濟的乘數。假如這個經濟增長了總支出200億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會增長多少?解:(1)該經濟的乘數(2)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會增長億元。五、問答題:1.簡要說明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見自測練習P2012答: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涉及:制度、資源與技術。制度是一種涉及社會、政治和經濟行為的行為規則。經濟增長是產量的增長,產量是用各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來的。各種生產要素是資源,因此,增長的源泉是資源的增長。資源涉及勞動與資本。勞動指勞動力的增長,可以分為勞動力數量的增長與勞動力質量的提高。這兩個方面對經濟增長都是重要的。資本分為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又稱有形資本,是指設備、廠房、存貨等的存量。人力資本又稱無形資本,是指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投資,如勞動者的文化技術水平,健康狀況等。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體現在生產率的提高上,即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產品。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2.用總需求一總供應模型說明技術進步的重要性。答案見自測練習P216103.用總需求決定原理分析我國政府提出的增長內需的意義。答案見自測練習P2329西方經濟學作業(四)答案:一、填空:10.2、50002簡樸貨幣乘數、貨幣乘數3公開市場活動4向右上方5自然、周期性715%8周期性、需求拉上9利潤推動10失業與通貨膨脹11繁榮、蕭條12需求管理、供應管理13政府支出與稅收14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以外的其別人15貨幣供應量16要不要國家干預經濟17出口小于進口18國內支出19左下方、減少、改善20自由浮動、管理浮動21溢出效應、回波效應二、單選,三、判斷: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單選DCDCCCCACABBBCA判斷√××××√√√√√×××√×四、計算:1解:(1)已知貨幣供應量M=5000億元,基礎貨幣H=2023億元,根據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得(2)已知存款R=5000億元,鈔票1000億元,準備金500億元,則鈔票-存款率鈔票/存款=1000/5000=0.2,法定準備率準備金/存款=500/5000=0.1根據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得2.假定某種債券每年的收益為100元,在債券價格分別為900元、1000元、1100元時,利率是多少?解:債券價格=債券收益/利率,利率=債券收益/債券價格×100%債券價格為900元,利率=100/900×100%=11.1%債券價格為1000元時,利率=100/1000×100%=10%債券價格為1100元時,利率=100/1100×100%=9.1%3.解:邊際消費傾向=0.6,邊際進口傾向=0.2,總需求增長=100億元,則對外貿易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1/(1-0.6+0.2)=1.67總需求增長會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對外貿易乘數×國內總需求=1.67×100=167億元.五、問答題:1.用IS一LM模型說明自發總支出的變動對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的影響。見自測練習P2476答:(1)IS一LM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決定的模型。(2)自發總支出的變動會引起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