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西學院陳廣泉第二章植物病害與植物病害系統
第一節植物病害一、病害(disease)(一)概念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其生命過程中受到生物因子(病原生物)或非生物因子(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植物生理、細胞或組織機能失調,出現形態異常的變化過程,產生癥狀和降低植物產量和品質。1、病原:刺激植物生病的因子。
生物因子:菌物、原核生物、病毒、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非生物因子:不適宜的理化環境因子(光、溫、水、氣、土、肥、藥、毒)遺傳因子:白化苗、遺傳性不孕等。2、病程:產生連續性機能失調的過程:生理病變→細胞和組織病變→形態病變。區分蟲害和傷害的標志4、經濟:植物產量和品質下降,造成經濟損失。與經濟重要性為標準3、癥狀:病植物外觀上出現不正常表現。描述病害、命名病害和診斷病害的主要依據。(二)理解植物病害的四個層次二、病因學(etiology)
病因學:研究植物病害發生的原因(causesofdisease),或是構成病害的要素(Elementsofdisease).
病因:
植物病害發生的原因。包括:病原(agentsofdisease);環境條件和植物的抗病性.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作用因子。包括:生物性病原,又稱病原物(Pathogen);非生物性病原.
(一)病因與病害環境因素病原物植物抗病性侵染性病害植物耐受性理化因素生理性病害不良遺傳因子遺傳病植物病害三要素:病原物、寄主植物、環境條件(二)病原類型生物病原(病原物)非生物病原植物病原菌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和亞病毒植物病原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子生物植物不良的遺傳因子溫:低溫、高溫、凍害光:日灼、陰害物理因素化學因素水:旱、澇氣:通氣不良藥害:農藥,激素肥害:燒苗,中毒毒害:土壤有毒物質污染:空氣、土壤、水營養失調:缺素侵染性病害(傳染病)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自然與非自然)菌物原核生物寄生性種子植物病毒線蟲(三)重要的植物病原物類型及其基本形態(四)病原對植物的作用以及各類病害的重要性非生物因素與植物的關系:單向作用病原生物與寄主植物的是在環境條件影響下的雙向作用或多邊關系自身表現或與環境互作病原物寄主植物環境條件非生物病原植物環境基因植物遺傳因子三、植物病害的類型(一)根據致病因素的性質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
由于生長環境條件不合適,物理或化學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這不能傳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有時叫生理病害。2、侵染性病害
由于病原物對植物侵染造成的,因可傳染,又叫傳染性病害。病原寄生物叫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五大類。3、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相互關系
(1)非侵染性病害可加重后者的發生,造成傷口。如蘋果腐爛病。(2)后者可致使植物非侵染病害的發生。(二)根據病原生物的種類分: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病害、線蟲病害以及寄生性種子植物引致的病害等。(三)根據病原物的傳播途徑分:氣傳病害、土傳病害、種傳病害以及介體傳病害等。(四)根據表現的癥狀類型分:花葉病、斑點病、潰瘍病、腐爛病、枯萎病、疫病、癌腫病等。(五)根據植物的發病部位分:根部病害、葉部病害、莖稈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實病害等。(六)根據被害植物的類別分:大田作物病害、經濟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樹病害、觀賞植物病害、藥用植物病害等。(七)根據病害流行特點分:單年流行病、積年流行病。(八)根據病原物生活史分:單循環病害、多循環病害。四、植物病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1、降低產量:1845年愛爾蘭馬鈴薯晚疫病大流行,馬鈴薯幾乎絕收。1950年我國小麥銹病大流行,減產120億斤。1996年玉米彎孢菌葉斑病在中國遼寧流行,絕收25萬畝,損失2.5億Kg。全世界農作物因病害減產:糧食10%、蔬菜40%。2、降低品質:水稻發生稻瘟病使碎米率增加;甜菜得褐斑病后,含糖量大大減少;小麥患銹病后而面筋減少。3、產生有毒物質,使人畜中毒:甘薯黑斑病產生有毒物質黑疤酮,病薯喂牛羊而導致氣喘和死亡。小麥赤霉病的小麥生產面粉(赤霉烯酮),人產生頭昏、嘔吐、腹瀉,嚴重時死亡。6、增加生產投入:因防治病害投入人力、物力和各種設備,增加開支、降低經濟效益;7、環境污染:大量使用農藥5、影響農產品的運輸和貯藏:白菜軟腐病,水果產后病害。4、限制了農作物的栽培:由于一種病害發生在一地區不能栽植,在遼寧省由于紅麻炭疽病而40年未能種植。廣東省由于木瓜病毒病至今不能栽植。第二節病害的癥狀(symptom)內部癥狀:內含體(inclusion)、侵填體(tylose)、胼胝質(callose)外部癥狀:
病狀:是指發病植物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反常現象。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體上表現出來的特征性結構。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現。一、癥狀的概念與類型癥狀(symptom):植物發病后出現的反常現象,包括內部癥狀和外部癥狀。二、癥狀(symptom)(一)癥狀概念
植物發病后其生理生化、細胞和組織等發生變化,最后在外部組織和形態結構出現可以觀察到的病害特征,稱為癥狀。癥狀對指導人們識別和診斷病害非常重要。(二)癥狀類型
1、病狀:植物病體本身與表現的不正常狀態。分為:變色、壞死、腐爛、萎蔫、畸形。
2、病征:病原物在植物病部產生的結構物。
(1)真菌性病害:霉狀物、粉狀物、銹狀物、絮狀物、粒狀物、菌索、大型子實體。
(2)細菌性病害:菌膿、菌塊
(3)病毒病:內部病征
(4)線蟲病:無外部病征
(5)非侵染性病害:無外部病征三、病狀的類型1、變色(discoloration)變色:發病植物的色澤發生改變,本質是葉綠素受到破壞,細胞并未死亡。(1)花葉(mosaic):葉綠素減少,不均勻變色。(2)褪色(fading):葉綠素減少,均勻變色,變淺。(3)黃化(yellowing):葉綠素減少,均勻變色,變黃。(4)斑駁(mottle):變色部分的輪廓不清。(5)條紋(strip)、條斑、條點:單子葉植物的花葉。(6)白化苗(whitenseedling):不形成葉綠素,遺傳病害。
變色:花葉、斑駁、褪綠、黃化、紅變等2、壞死(necrosis)壞死:發病植物的細胞或組織壞死。細胞已死亡。(1)葉斑(spot):輪斑、環斑、角斑、圓斑、穿孔等,形狀大小不同,但輪廓清楚,類似島嶼。(2)葉枯:葉片較大面積壞死,邊緣不清。(3)葉燒(leafscad):葉尖或葉緣枯死。(4)猝倒(dampingoff)、立枯:幼苗近地表莖部壞死。前者倒伏(腐霉),后者死而不倒(絲核菌)。壞死:焦枯、葉枯、斑點、瘡痂、潰瘍潰瘍(canker):植物皮層壞死、腐爛,使木質部外露。多見于木本植物的枝干。瘡痂(scar):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層,表面粗糙,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長不平衡,發生龜裂。炭疽:是由一類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變褐色。斑中有輪狀排列的小黑點,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3、腐爛(rot)腐爛:植物幼嫩多汁組織大面積壞死,組織或細胞破壞消解。(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時失去。(2)濕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時散失。(3)軟腐:中膠層破壞,細胞離析。根據腐爛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莖腐、果腐、花腐等。腐爛:干腐、濕腐、軟腐4、萎蔫(wilt)萎蔫:植物根莖的維管束組織受到破壞而發生的缺水凋萎現象,而根莖的皮層組織完好。分為:枯萎、黃萎、青枯。病理性萎蔫生理性萎蔫萎蔫:枯萎、青枯、立枯5、畸形(malformation)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產生的激素類物質的刺激而表現的異常生長現象。(1)增生型(hyperplasia):病組織的薄壁細胞分裂加快,數量迅速增多,局部組織出現腫瘤或癌腫、叢枝、發根等。(2)增大型(hypertrophy):病組織的局部細胞體積增大(巨型細胞),但細胞數量并不增多。如根結、徒長惡苗等。(3)減生型(hypoplasia):病部細胞分裂受到抑制,發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縮(dwarf)、矮化(stunt)、小葉、小果、卷葉等。(4)變態(變形):植株的花器變態成葉片狀、葉變花、葉片扭曲、蕨葉(four-leaf)、花器變菌癭等。畸形:矮化、叢枝、皺縮、根結、根腫、結癭
四、病征的類型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體上表現出來的特征性結構1、霉狀物:真菌病害常見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綠霉、赤霉、黑霉等顏色。2、粉狀物:真菌病害常見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銹病。3、小黑點:真菌病害常見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座、閉囊殼、子囊殼等。4、菌核:真菌病害中絲核菌和核盤菌常見特征。較大、深色、越冬結構。5、菌膿:細菌病害常見特征。菌膿失水干燥后變成菌痂。*注意:由于植物病毒是細胞內寄生物,因此只有病狀,而不產生病征。4、菌核:真菌菌絲交結形成的結構。大小、形態各異。細菌性病害:菌膿、菌塊內部病狀:維管束變褐;內部病征:內含體五、癥狀的變化1、典型癥狀(typicalsymptom):一種病害在不同階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種上或者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出現不同的癥狀,其中一種常見癥狀成為該病害的典型癥狀。例如TMV病毒侵染多種植物后都表現花葉癥狀,但它侵染心葉煙則表現枯斑癥狀。2、綜合癥(syndrome):有的病害在一種植物上可以同時或先后表現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癥狀,這種情況稱謂綜合癥。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發生引起爛芽,在株期侵染葉片則表現枯斑,侵染穗部導致穗莖枯死引起白穗。3、并發癥(complexdisease):當兩種或多種病害同時在一株植物上混發時,可以出現多種不同的類型的癥狀,這種現象稱為并發癥。有時會發生彼此干擾的拮抗現象,也可能出現加重癥狀的協生作用。4、隱癥現象(maskingofsymptom):病害癥狀出現后,由于環境條件的改變,或者使用農藥治療后,原有癥狀逐漸減退直至消失。隱癥的植物體內仍有病原物存在,是個帶菌植物,一旦環境恢復或農藥作用消失,隱癥的植物還會重新顯癥。第三節植物病害系統
一、植物病害系統(Plantpathosystem)
------植物侵染性病害
(一)植物病害系統概念:
植物病害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在特定的環境下相互作用構成的系統,這個系統稱為植物病害系統。植物病害系統是從宏觀角度考慮植物(作物)病害發生、發展和流行成災的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植物病害系統關注病害最終對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是群體病害。研究和解析植物病害系統可以為作物病害安全控制提供戰略性決策。病害寄主病原物自然生態系統作物管理系統有害生物管理系統生物壓制系統植物病害系統地理氣象植物病原物作物品種栽培制度栽培措施水肥管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昆蟲雜草微生物(二)自然系統的層次結構和植病系統的地位環境小氣候寄主植物人類干預病原物介體貯主病害(三)作物病害系統結構圖(四)植物病害系統類型自然植物病害系統農業植物病害系統人工環境植物病害系統病害寄主植物病原物環境條件自然病害系統:病三角1、自然植物病害系統及其特征
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是動態的,即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均會出現變異,協同進化,自動平衡。
寄主植物病原物環境條件人類干預農田病害系統:病四角(病四面體)2、農業植物病害系統及其特征農田生態系統受到人類的影響,實質上影響到病害的發生和流行;有人提出病害發生的“四角關系”。3、人工環境植物病害系統及其特征:
在溫室栽培系統中,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可以人工控制,作物可以常年在其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病原物在是如此。打破了作物生長和病原物休眠的季節性。病原物在溫室中為害有以下2個特點:1.病原物常年有適宜的寄主和適宜的溫濕度;2.病原物累積快,短時間內達到流行所需的數量,發病快,毀滅性強。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病原物寄主植物人工環境植物病害系統六、人類干預對植物病害的影響
(一)植物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1、寄主植物群體必須具有一致的感病性2、寄主植物群集化程度必須有利于病害傳播蔓延3、具有致病性強的病原物存在并能迅速大量增殖4、有利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5、有利病害發生流行的時間(二)現代農業技術對植物病害的影響
1、作物品種良種化:人類歷史上賴以為生的食用植物3000多種,現在僅以15種植物為主要食糧。在作物品種方面由于大面積單一化種植遺傳一致性的品種,導致小麥銹病、玉米小斑病、稻瘟病嚴重發生。
2、栽培技術多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自信心構建方案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心理健康與園藝療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入門試題及答案
- 家居營銷支持面試題及答案
- 如何選擇園藝師考試合適的書籍及備考資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師考試技巧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實踐活動試題及答案
- 數據結構c 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積極心態保持試題及答案
- 農業經理人考試中的關鍵能力試題及答案
- 中國肝病診療管理規范
- 2025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200題(含答案解析)
- 《燕麥的起源與早期傳播:從考古發現到歷史文獻的考證》論文
- 2025年上半年中國電子集團總部16個崗位公開招聘16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高速公路財務知識培訓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園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科技節活動小學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200題)
- 2025-2030中國冶金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郵政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保安員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完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