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劉榮華)_第1頁
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劉榮華)_第2頁
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劉榮華)_第3頁
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劉榮華)_第4頁
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劉榮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摭談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劉榮華討論一、單元整組教學的發展歷程二、單元整組教學的基本特征三、單元整組教學的研究價值四、單元整組教學的實施策略一、單元整組教學的發展歷程

“單元教學”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美新教育運動:學習內容和活動應該是完整的,把教材分割成一課課教,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發展和合作精神培養。

20世紀初:“單元教學”傳入我國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分組比較”教學法須選文令學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講,須一組一組地講。講文時不以鐘點為單位,而以星期為單位,兩星期教一組,或三星期教一組,要通盤打算。20世紀30年代:單元編排教科書《開明國語課本》“編輯要旨”中提出,本書每數課成一單元,數單元相互照顧,適合兒童學習心理。20世紀80年代初:“單元教學”實驗研究所謂合理地組織課文,就是根據教學大綱、根據教學目的和需要,把聯系緊密或者相同之處的教材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教學單元。在單元教學中,有的精講,有的略講,有的留給學生自己閱讀。三年級第一學期教了九十五篇課文,四年級第二學期只用七周時間教完北京教材的全部課文,以后又補充了四十二篇課文。用以一帶二、舉一反三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大大加快了教學進度,而且讓學生讀得多,擴大了眼界,掌握知識也就更加豐富、更加牢固,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快了。——霍懋征21世紀初: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華中師大附小:整體感知──部分體驗──整體感悟河北廊坊教研室:單元導讀課——精讀課——略讀課——口語交際和習作課——單元總結課杭州富陽市永興實驗學校:單元導讀——聚點探究——整體提升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預習——理解內容——領悟表達——口語交際與習作——讀整本書——語文實踐活動——單元檢測二、單元整組教學的基本特征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是以小學語文教材中一組教材為基本教學單位,在整合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及課外資源等基礎上,進行整體教學設計與活動的一種教學思想。1.以一組教材為基本教學單位我國是以閱讀為核心的語文課程,以課文為主體的語文教材。一般的語文教學以“篇”為基本的教學單位,很少考慮課文與課文、口語交際、習作之間的聯系,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獲知識往往是零散的。單元整組教學倡導的是以“組”為基本的教學單位,綜合考慮一組教材中課文、口語交際、習作等教學,便于學生獲得系統知識和提高學習能力。2.有效整合單元中的教學資源現行的一組語文教材中,不僅有課文、口語交際、習作,還有導語、資料袋、閱讀鏈接、我的發現、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趣味語文等教學資源。一般的語文教學是按照教材的編排,依次開展各項內容的教學,按部就班地使用語文教材。單元整組教學倡導的是根據教學需要,整理和組合單元中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3.整組設計與開展教學活動

現行的語文教材是以專題組單元的,課文、口語交際、習作等內容之間相互聯系,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一般的語文教學是以“篇”為單位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及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行語文能力的單項訓練。單元整組教學倡導的是以“組”為單位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及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三、單元整組教學的研究價值

單元整組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開辟了新的途徑,為教師教和學生學提供了更大的空間。1.符合人們整體性認識事物的規律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經過認知主體知覺活動,重新建構成的一個新的有機整體。有機體或統一的整體構成的全體,要大于各部分單純相加之和。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強調以“組”為單位進行教學,符合格式塔心理學整體認識觀,有利于學生掌握一組教材的整體結構,實現有意義的建構。2.發揮以專題組單元的教材功能人教社小學語文教材按專題分組編寫,注意加強整合,每一個專題從導語到課文,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部分力求從內容和形式上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整組教材乃至于全冊教材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強調學生整體把握教材,即先整體感知教學內容,再深入學習,最后總結提升。人教社小學語文教材以專題組單元的編寫方式,為開展單元整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3.實現省時高效的語文教學理想1978年,呂叔湘《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較差,中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對于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恐怕還認識不足,用總課時的30%的時間教學生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是否應該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要求有效整合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這樣就可以節省出教材教學時間,引進課外學習資源,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四、單元整組教學的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是以一組教材為基本教學單位,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取舍、教學過程安排、教學方法選擇等方面,需要有相應的教學策略。1.細讀整組教材,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要求教師細讀整組教材,強化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課文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練習等都應緊扣單元教學目標而展開。六上第五組:“初識魯迅”

導語: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條件的,還可以讀一些魯迅的作品,觀看和魯迅有關的影視作品。課文:《少年閏土》(資料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閱讀鏈接)、《一面》、《有的人》口語交際·習作: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寫一個小伙伴。回顧·拓展:“交流平臺”中交流“心目中的魯迅先生”和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方法;“日積月累”中讀記魯迅的名言警句;“趣味語文”中了解魯迅少年時的故事。六上第五組“初識魯迅”的教學目標

1.會寫19個生字,正確讀寫29個詞語,讀記13個詞語和5個有關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和《有的人》,背誦《少年閏土》的第一自然段。3.理清課文的順序,用聯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感受魯迅先生向往自由生活、愛憎分明、關懷進步青年、為他人無私奉獻等品質。4.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學習抓住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向別人講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刻的人,用一兩件事介紹一個小伙伴,寫出小伙伴的特點。《少年閏土》教學目標1.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廚房、刺猬、畜生”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3.理清課文的順序,用聯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含義,感受魯迅先生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4.體會抓住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了解閏土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特點。2.整合教材資源,適當引進課外資源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等等。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六上第五組:“初識魯迅”

導語: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條件的,還可以讀一些魯迅的作品,觀看和魯迅有關的影視作品。課文:《少年閏土》(資料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閱讀鏈接)、《一面》、《有的人》口語交際·習作: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寫一個小伙伴。回顧·拓展:“交流平臺”中交流“心目中的魯迅先生”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日積月累”中讀記魯迅的名言警句;“趣味語文”中了解魯迅少年時的故事。組合教材中的資源文學作品中了解魯迅是個文學家—《少年閏土》懷念文章中初識魯迅是個革命家及思想家—《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挽聯掛滿了墻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挽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閱讀鏈接:蕭紅《回憶魯迅先生》、巴金《永遠不能忘卻的事情》;略讀課文:阿累《一面》、臧克家《有的人》開發教材外的資源班級讀書會整本書閱讀:《朝花夕拾》收入魯迅先生10篇作品,有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等,塑造了善良樸實而又迷信落后的保姆長媽媽、方正博學而又守舊的壽老先生、認真負責的藤野先生等鮮明的人物形象。群文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致顏黎民的信》《釣蝦與放牛》《藤野先生》……3.上好三類課型,整體推進單元教學(1)單元導讀課了解教材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做好學習準備(2)主題學習課學習語言文字,提高語文能力,體會思想情感(3)回顧拓展課交流學習所得,總結學習規律,適當拓展延伸(1)用好單元導語,上好單元導讀課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在每組教材之前都有導語,不僅提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到了高年級還揭示學習的目標,提示學習的方法。單元導語是一組教材教學的航標。五上第五組“父母之愛”中的導語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在本組課文中,我們將看到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1)回顧三年級《媽媽的賬單》,從課文目錄中選讀一篇喜歡的文章,說說主要內容。(2)默讀導語,說說和三年級學習有什么不同?討論可以做哪些學習準備。單元導讀課的注意事項(1)單元導讀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瀏覽整組教材,為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學習做好規劃,整體把握到單元教學內容。(2)單元導讀課的教學時間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而定,可長也可短。時間短,看不完整組教材怎么辦?讓學生選讀,激發閱讀期待;時間短,四十分鐘的語文課怎么安排?導讀后可以進入課文初讀感知,也可以和上一個單元的回顧拓展結合……(2)用好單元課文,上好主題學習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既安排精讀課文,又安排略讀課文。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學要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要尋找課文與口語交際、習作之間的聯系,從語言文字學習、語文能力發展、人文精神提升等角度提煉學習主題,分層推進學習過程。五上第五組“父母之愛”中的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1)感受父愛的深沉與寬廣:《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2)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寬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學會看病》主題學習課的注意事項

(1)課文的教學要在單元導讀課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疑點、提升點展開教學,不能零起點。要經常思考以“篇”為單位的課文教學和以“組”為單位的課文教學的區別。(2)一組教材是個整體,一篇課文也是一個整體,不能因為強調單元整組教學,而把一篇完整的課文分解得支離破碎。(3)用好交流平臺,上好回顧拓展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在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或“回顧·拓展”中安排了“我的發現”或“交流平臺”欄目,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發現語文規律。五上第五組“父母之愛”中的交流平臺在本組課文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如描寫外貌的語句: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的望著我,我的母親……描寫人物動作的語句: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