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_第1頁
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_第2頁
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_第3頁
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_第4頁
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第三單元古代文明的交融與發展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一、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1、古代商道二、東方熱的啟動者中亞里海小亞西亞波斯灣兩河流域紅海亞歷山大港1231、古代商道東西方交流的中介阿拉伯地區又有哪些貢獻呢?2、阿拉伯人的貢獻陸海商路東方(西)歐洲商品:發明:胡椒、肉桂、珠寶、絲綢(中)羅盤針、造紙術、火藥、火器(印)糖、稻米、棉花作物:阿拉伯商人中國西亞&歐洲中國古代發明阿拉伯天文學、醫學、伊斯蘭教、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數字”、希臘著作、完整代數學、《醫學集成》《醫典》(1)傳播2、阿拉伯人的貢獻中世紀歐洲:黑暗時期想一想:阿拉伯人還作出什么貢獻?阿拉伯文化2、阿拉伯人的貢獻(2)?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保留和繼承了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成果,后來西歐人更是通過阿拉伯重新認識希臘、羅馬文化。(2)保留和繼承2、阿拉伯人的貢獻阿拉伯的商人

阿拉伯的商人在商旅往來中成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阿拉伯商人亞洲歐洲非洲除了阿拉伯的商人很出名外,還有一樣跟阿拉伯有關的東西很出名,現在世界也在用,收益良多。是什么呢?你認識它們嗎?原來是1—93、阿拉伯數字古代印度人中古阿拉伯人發明0-9計數法改造12世紀,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寫法跟跟現在基本一致。之后傳遍世界。傳播想一想:想一想:如果沒有阿拉伯數字,你會用什么方法來表示1~10這十個數字。

假如沒有阿拉伯數字……古人只好……結繩計數刻木計數中國古代的籌算規則,算籌記數的表示方法為: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再用縱式,千位再用橫式,萬位再用縱式……這樣從右到左,縱橫相間,以此類推。籌算計數史料:“阿拉伯帝國幅員遼闊,其中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敘利亞和埃及,都是世界古老文化的發祥地,而且與文化昌盛的唐帝國、占廷帝國毗鄰。”.....最初幾位哈里發,尊重科學,倡導教育。他們不分宗教信仰,重金招聘人才,尊重知識分子,開展不同意見的自由討論,學術空氣非常濃厚。......阿從希臘典籍中學了邏輯學....從波斯典籍中學會了統治方式...從印度典籍中,學到了哲學與數學知識,還在印度數學的基礎上,發明了‘代數學’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阿拉伯文化取得輝煌的成就,原因何在?優越的地理位置統治者對外文化開放和包容的政策廣泛吸納各地先進文化成果并加以創新和發展------穆罕默德

“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經驗?應如何發展我們的文化?(對外開放政策)二、“東方熱”的啟動者

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有一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貢獻同樣巨大。他首次將神奇的東方介紹給西方。這個人就是“東方熱”的啟動者----馬可·波羅元朝宮廷中的意大利人使者之二: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意大利旅行家。17歲時隨其父前往中國。在中國得到忽必烈的賞識,為大汗效力。其職責主要是到各地視察。17年后從海路回國,留下了亙古名著《馬可·波羅行紀》,為世人所稱道。使者之二: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3世紀時,一些意大利商人往來于東西方商路上做生意。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隨父親、叔叔前往中國。

公元1254年,馬可波羅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尼古拉波羅和叔叔馬非奧波羅到過遠東經商,自稱帶著忽必烈大汗的使命回到歐洲晉見教皇。公元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開始了這一次偉大的旅行,他們從地中海出發,經敘利亞和兩河流域,跨過伊朗高原,穿越中亞沙漠,翻過帕米爾高原,走過“絲綢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終在蒙古草原的元大都見到了中國最高的統治者忽必烈。此后的17年間,馬可波羅居住在當時的元大都,在中國經商,足跡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直到1295年,馬可波羅才回到了故鄉。由於他經常向人們提起那個繁榮強大的東方帝國,動輒以百萬之巨的形容詞來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戲稱他是“百萬先生”。“在這30天的路程中,全部是在沙漠的荒原和寸草不生的山嶺之間……這一帶沒有出沒,因為沒什么食物可以養活它們。….還有一些人在經過這片沙漠時,會看見一隊武裝的部隊…”元世祖忽必烈馬可·波羅喀什敦煌上都伊朗高原1275年帕米爾高原馬可·波羅來華及歸國路線一段無聊的鐵窗生涯一本改變了世界的曠世奇書。它“向西方世界展現了迷人的中國文明”———1971年意大利駐聯合國代表芬奇在歡迎我國參加馬可·波羅東游700周年紀念活動代表團時如是說

1299年,馬可被釋放,這本書也隨之風靡了整個歐洲,自從1477年,第一個印刷本問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種譯本.

受馬可波羅及其《馬可·波羅行記》的影響,許多探險者為了尋求東方的財富開始了遠航,哥倫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維利亞市的哥倫布圖書館還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馬可·波羅行記》,上面寫滿了哥倫布的注釋與批語,這本書伴隨哥倫布走完了地理大發現的全過程。因此馬可波羅和他《馬可·波羅行記》也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今天,馬可波羅被稱為促進中西交流的最偉大的使者,《馬可·波羅行記》也被譽為意大利13世紀最宏偉的作品。

此橋在北京城西南的永定河上。“可供十匹馬并行”,馬可·波羅寫道。當年他的游記震動了世界:原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并非在歐洲,而是在遠東的中國。如今該橋被命名為馬可·波羅橋,以紀念這位最受中國人喜愛的西方人。馬可之旅Q: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什么歷史意義?A:促進了各地區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聯系與友誼;傳播了先進的文化與生產力,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第2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一、使者一:阿拉伯人1、古代商道2、阿拉伯人的貢獻3、阿拉伯數字的發展和傳播4、阿拉伯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二、使者二:馬可波羅1、馬可波羅2、來華路線3、來華原因4、遍游中國古代東西文化

交流的方式:戰爭和平交往練一練:在我國的古代四大發明向西方傳播的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是:

A、阿拉伯商人

B、中國航海家

C、意大利傳教士

D、波斯人2.“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羅馬人

D.希臘人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古代東西方交流的唯一一條通道是“絲綢之路”

B、“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C、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D、阿拉伯人只是在世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AAC4.馬可?波羅動身前往中國的時候中國正發生了哪一件大事(

A、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

B、忽必烈建立元朝

C、元朝滅南宋

D、元朝統一了全國

5.下列關于《馬可?波羅行紀》的描述錯誤的是:

A、記述了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中國社會的發展情況

B、是馬可?波羅親筆所著

C、記述馬可?波羅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

D、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6.現代“阿拉伯數字”寫法的出現大約在(

A、10世紀

B、12世紀

C、14世紀

D、16世紀7.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后受到哪個皇帝的熱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順帝

BBDA10.

元朝時,有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書還曾經風靡歐洲,這個人是哪國人?

A.意大利人

B.阿拉伯人

C.羅馬人

D.希臘人

二.識圖題:讀右圖,回答問題:

①上圖中的符號是什么?是什么人發明的?②它何時被什么人傳到歐洲?何時它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致?③如果沒有上述這些數字,你會用什么方法來表示1~10這十個數字?

④想一想,這種符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A中意友誼源遠流長2004年10月馬可波羅34代孫帕多萊基亞先生來西湖“祭祖”三、假如你是元代的一位頭腦靈活的商人,要從大都出發到歐洲做一次商貿旅行,你準備交易哪些物品?你需要做哪些旅行的準備?

“穆斯林醫學之父”拉齊斯巴格達國家醫院院長,著名的臨床外科專家。首創外科縫合的腸線及用酒精“消毒”的醫學家著作多達150余種,其中以《天花與麻疹》和《醫學集成》最為著名。前者是天花和麻疹的最早著作。后者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內容極為豐富。被認為是伊斯蘭最偉大的醫生,事實上也是中世紀全世界的最偉大的醫生。“醫中之王”伊本·西拿發現了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闡述了胸膜炎和多種神經失調癥把心理學應用于醫學治療發現污染水和土壤可以傳播疾病寫出了探討多種疾病、記載760多種藥物的著作《醫典》

1299年,馬可被釋放,這本書也隨之風靡了整個歐洲,自從1477年,第一個印刷本問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種譯本.

受馬可波羅及其《游記》的影響,許多探險者為了尋求東方的財富開始了遠航,哥倫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維利亞市的哥倫布圖書館還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馬可波羅游記》,上面寫滿了哥倫布的注釋與批語,這本書伴隨哥倫布走完了地理大發現的全過程。因此馬可波羅和他《游記》也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今天,馬可波羅被稱為促進中西交流的最偉大的使者,《馬可波羅游記》也被譽為意大利13世紀最宏偉的作品。他們真的見過面嗎?11世紀前西方的大部分人們認為:東方是蠻荒之地…….,但一本書改變了西歐人的看法,這本書被譽為“世間奇書”,人們爭相抄閱。這本是什么書呢?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呢?古代東西方又是如何進行文化交流的呢?《馬可·波羅行紀》動腦筋:阿拉伯數字是由什么人發明創造的?為什么稱之為“阿拉伯數字”?3、阿拉伯數字古代印度人中古阿拉伯人發明0-9計數法改造12世紀,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寫法跟跟現在基本一致。之后傳遍世界。傳播如果沒有阿拉伯數字,你會用什么方法表示1-10這十個數字?阿拉伯數字的發明有何作用?

阿拉伯人的科學貢獻數學:花剌子密是杰出的數學家。他的《積分和方程計算》,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教科書。代數學和用阿拉伯數字的計數法,都是通過這部書傳入歐洲的。醫學:拉齊斯巴格達國家醫院院長,著名的臨床外科專家。外科串線法的發明者。阿維森納(即伊本·西那)是杰出的醫學權威,被譽為“醫中之王”。

天文:阿拉伯帝國在許多地方都設有專門的天文學研究機構。阿拉伯學者制造了不少比較精密的天文儀器,這些天文儀器直到16世紀還為歐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學者輩出,花剌子密、白塔尼、科爾多瓦的馬吉里提等。二、元朝宮廷中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東來→中國(元朝)《馬可·波羅行紀》課本劇:人物有:馬可·波羅及其父親和叔叔,元世祖,旁白

父親:馬可·波羅,你為什么要跟去遙遠的中國,這一去路途遙遠,條件惡劣,你才只有17歲,能堅持了嗎?馬可·波羅:我已經仰慕中國很久了,中國那里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古老的文化,我去中國就是要了解那里的一切,還有他的繁華富庶,都深深吸引著我,我一定不怕困難,請父親準我。旁白:(馬可·波羅隨著敘述的內容表演)馬可·波羅一行從威尼斯出發,先到達地中海然后大沿“絲綢之路”東進,他們時而乘船,時而騎馬,時而騎駱駝,時而步行。歷經三年,終于到達元朝的都城大都。元世祖:馬可·波羅,你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在這里生活為我們元朝效命吧。旁白:就這樣,聰明的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以后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被留在元朝廷中任職。很快學會了漢語和蒙古語,曾奉命外出視察,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跡,在中國生活了17年后,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