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建議_第1頁
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建議_第2頁
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建議_第3頁
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建議_第4頁
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建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濟南科協科普新媒體發展

建議的匯報濟南科學傳播協會匯報人:郭濤匯報提綱一、背景和需求分析二、泉城科普新媒體發展現狀三、泉城科普大屏網路系統四、推廣與運營五、現有基礎(一)國家戰略需求2011年1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十七屆中央書記處第17次辦公會議,指出:“要探索建立公益性科普事業和經營性科普產業并舉的體制機制,積極發展科普公益事業,培育壯大科普文化產業?!?013年1月23日,李源潮在中國科協八屆三次全委會議上講話時指出,科普手段還需要進一步創新,要滿足群眾對科學知識的新需求,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順應網絡化信息快速發展的新形勢。2012年4月5日,科學技術部印發了《國家科學技術普及“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了“到2015年,實現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顯著提高,使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的目標(二)科普文化內容需求社區居民科普文化內容需求(2012.3)根據中國科協《科普產業發展研究》、《科普產品標準體系研究》等課題研究,以及對安徽、江蘇社區居民進行的科普文化需求問卷調查顯示(發放問卷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163份),社區居民的科普文化需求主要為健康類、安全類、兒童益智教育類等(三)科普表現形式

傳統科普文化服務主要問題表現在內容更新慢,形式單一,互動性差等,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居民需求。調查顯示,居民對科普文化服務的趣味性、互動體驗性、實時性需求程度較高內容更新慢形式單一互動性差科普圖書室科普畫廊居民對科普文化特性的需求(2012.3)(四)科普的傳播渠道與載體傳統科普渠道和載體,一般是通過實物,紙質,傳統媒體等方式開展科普傳播,現在新媒體的興起!匯報提綱一、背景和需求分析二、泉城科普新媒體發展現狀三、泉城科普大屏網絡系統四、推廣與運營五、承擔單位的現有基礎(一)新媒體工作開展現狀

在2014年科協領導的關注與推動下,濟南科協的官方科普網站正式上線:泉城科普之光網站:,同步泉城科普微信服務號,訂閱號,新浪微博也陸續開通。支撐隊伍正在組建和磨合期;網站,微信,微博的渠道建立,開始策劃相關活動;運營思路理清,并熟悉和滲透科協科普工作的細節;平臺有待持續完善和開發;各方科普的資源還需要調動和結合;(二)新媒體-微信

全面轉向移動互聯網的趨勢,讓我們在創新科普渠道方面,重視微信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ǘ┬旅襟w-微視頻+一句話科普

逐步實現微信活動組織,報名,發布,門票預定,微社區等功能,全部在微信端實現,為面向社區,學校等群體組織活動,提供支撐平臺,借助分享實現科普。(三)協會建立

為了更好的整合科普資源,需要搭建一個承載科協科普職能的平臺,目前“濟南科學傳播協會”的籌備成立工作,正在開展,預計12月底之前,完成該項工作。目前核名已經提交,等待審核,后續提交相關材料。協會是一個公益平臺,堅持該平臺的公益性;協會是一個承載平臺,承接科協的新媒體科普職能;協會是一個資源整合平臺,讓各方資源匯集,做好科普;協會也是一個專業運營團隊的平臺,專業隊伍是事業的保證;匯報提綱一、背景和需求分析二、泉城科普新媒體發展現狀三、泉城科普大屏網絡系統四、推廣與運營五、我單位的現有基礎(一)泉城科普大屏項目

目前國內的科普大屏是集成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通過語音、體感、無線人機交互等途徑提高科普產品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不同受眾群體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更好的了解科學知識和文化,提升科技傳播的效率,擴大科技惠及和覆蓋人群數量,讓廣大社會公眾共享科技發展成果。語音交互技術體感交互技術虛擬仿真技術云計算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無線人機技術(二)項目簡介

相關大屏硬件以立式40-80寸高清觸控智能LED屏為主要傳播載體,并與手機智能應用相結合,為各級科協單位加強科普信息化工作、拓展網上科普陣地搭建數字化網絡平臺并提供專業的科普內容建設服務。(三)項目目標

運用智能數字媒體技術,創新科技文化傳播手段,建設基于數字媒體技術的科普大屏應用示范點,力爭在項目實施后?;窘ǔ擅嫦蛏鐓^和相關單位的優質科普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科普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使科普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技術與科普融合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擴大科協工作的影響力(四)擬設計方案特點

全面性:通過全媒體高清觸控閱覽屏、網站、科普微信等一系列新媒體平臺,形成了全方位、全覆蓋、立體化的科普傳播新模式。

開放性:后臺實現分級管理,可設置市、區/縣、街道、社區等多級權限,各級可共享本地網絡科普資源,可獨立發布自己的內容,也可聯合本轄區的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等第三方機構,充分整合科普志愿者,各部門、社會化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互動性:互動問答,用戶可隨時隨地接收自己感興趣的大屏信息,還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就自己在科普方面的難題困惑與專家進行交流互動。硬件性能參數與選型硬件:建議選用立式led高清觸控一體機;操作系統:安卓操作系統;品牌:深圳億特朗(國內較大)終端硬件采購成本單價:5000-7000之間;其它參數面板LG電源規格AC110V-250V50ZHz/60MHz整機功率<195W喇叭功率10W安裝方式壁掛式、落地式產品尺寸1018.4MM*611MM*64.7MM觸摸點數2點外觀顏色黑色,乳白色(可自選)外殼上蓋亞克力,下蓋鐵殼CPU全志A20雙核1.2GHz機身內存ROM4G+32GSDcard運行內存RAM1G凈重顯示參數尺寸42”類型LCD可視面積932.4*525mm最高分辨率1920x1080P視角178°顏色16.7M彩色亮度350cd/㎡(可定制)對比度5000:1訊號響應時間4ms工作溫度-5℃~45℃存貯溫度-20℃~60℃工作濕度10%~90%,無凝露屏幕比例16:09頻率60MHz前后端軟件系統功能及研發周期系統:參照省外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科普實際需求;實現內容展示,視頻播放,互動反饋,內容更新,版本升級,聯網控制,客戶分級管理等系統功能;開發周期:2個月時間內,實現第一版;3-4個月實現設計要求;開發投入:預計要投入6個人(2個前端,1個數據庫,1個UI美工,2個后端管理后臺);該投入由我公司自行承擔;科普大屏的社會化運作建議科協主導的情況下,安裝到位后期維護過程中的,適當引入社會的商業資源,以投放廣告的方式,實現大屏的維護,升級,改造等可持續發展;科普公益適度結合商業運作本地化運作意義服務的本地化運作有利于項目的維護與升級有利于扶持本地科普企業的建立與發展有本地化企業在科協領導下,爭取省市科技項目扶持資源減少成本投入,項目效益最大化泉城科普云平臺設計建議活動報名與互動濟南政務云的云主機服務,結合大數據用戶行為分析,智能推送相關信息與服務給各類終端;基于數字新媒體的泉城科普網絡泉城科普綜合云服務平臺25平臺構建模塊介紹微信/微博泉城科普之光網站科普大屏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多參數智能捕捉體感交互技術智能無線人機交互技術智能需求分析技術主要面向校園群體,對校園客戶群體,組織相關科普活動,比賽,在線活動的服務;微信,微博等社交媒傳播科普信息與內容,提供科普服務等,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特點,快速,低成本傳播科協的聲音。面向社區,機關等第三方組織,以及校園的科普信息的管理與展示,調動科協的各級力量,整合科協所到達三類人群;通過PC端的展示,與大屏,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數據匯總,管理以及管理后臺的實現;搭建泉城科普云平臺

本項目建成后,基本建立科普云服務平臺,整合各類科普資源和素材匯集濟南科協的政務云平臺。同時,根據社區居民的科普需求特點對各個智能終端進行內容的推送與更新。手機PCPAD社區觸摸屏云端智能推送科普云平臺后端管理系統內容更新、在線互動后臺管理系統平臺監管和控制志愿者服務管理系統數據采集和分析集成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說明: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推送更適合用戶需求的科普

內容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個性化和精準的科普服務新媒體規劃——全面科學素質提升測試終端

利用科學素質知識題庫,通過科普測試終端上的app,每個公民可以測試自己的科學素質,實現分享,促進和宣傳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新媒體規劃——科普游戲及APP的研發創作科普游戲創作基地產品定制公司孵化政府扶持利用高新區同科手機游戲孵化基地,增加科普游戲分類孵化工作,聚集相關企業向科普游戲研發上發展,通過扶持,購買服務等;新媒體規劃——校園平臺校園平臺航模大賽利用網站,微信等實現科協主導的各類賽事,活動的報名,舉辦,互動綜合平臺,實現校園群體的科普推廣與宣傳;機器人大賽服裝大賽齊魯大學生軟件大賽創業大賽匯報提綱一、背景和需求分析二、泉城科普新媒體發展現狀三、泉城科普大屏網絡系統四、平臺推廣與運營五、我單位情況介紹(四)推廣措施1.爭取中國科協項目扶持和推介,使該項目成為濟南科協一張名片。2.在全國,省,市等科普活動開展期間,圍繞活動主題,結合實際,廣泛開展群眾性和社會性科普活動,使其成為當地科普活動開展的重要陣地,擴大項目成果的影響力。3.與縣區科協以及社區科普大學作為陣地,推廣我們的服務。4.舉辦科普活動,吸引不同的人群參與到科協的活動中來,不斷擴大項目成果的覆蓋范圍和滲透力。5.借助媒體的力量推廣,我們的科普網絡。

6.組織以社區科普為主題的科普工作研討會。與同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同仁、用戶進行交流,不斷加強項目成果的宣傳和推廣。7.社區是重點。同時,使泉城科普科普網絡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滲透到學校、醫院、車站、商業中心等公共場所,提高基于數字媒體技術的科技傳播效率,擴大惠及人群。匯報提綱一、背景和需求分析二、泉城科普新媒體發展現狀三、泉城科普大屏網絡系統四、平臺推廣與運營五、我單位情況介紹我單位——濟南金億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創建山東首個手機游戲孵化基地-同科手機游戲孵化基地承擔濟南市科技局科技創新項目《青年科技創新社交平臺》

葉芽網目前服務于全省80所高校,開通2個月來累計注冊用戶1萬;濟南市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文化創意產業資金扶持單位2011-2014年與國內中國電信的三個業務支撐122012年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游戲基地合同與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長期,深入的業務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