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_第1頁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_第2頁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_第3頁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_第4頁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主講人:殷紅一、勤儉節約是中華民

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倡導的是一種辛勤勞動、節省簡約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理念,它既體現著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而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偉大精神,也反映了人們珍視自然資源、珍惜勞動成果的價值自覺?!奶岢觥岸瓒迍t貧,力而儉則富”的管仲到告誡“節儉則昌,淫佚則亡”的墨子。·從主張“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的荀況到寫下“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李商隱?!摹吨熳蛹矣枴返皆鴩視?,不論在哪個朝代,節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安邦定國的保證,一種應該代代相傳的美德。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勤儉節約:

二、勤儉節約才能家庭

興旺國家昌盛

奢侈浪費導致國家滅亡:

在中國的歷史上,殷商西周末期的暴虐奢侈、東晉的奢侈斗富、隋末的嬌奢、晚唐的享樂侈奢。從殷紂王、周幽王,到隋煬帝、唐玄宗,再到李自成、洪秀全,無不是驗證這句名言的反面教材,真可謂“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是歷史上的有識之士從家族興衰、社稷興亡、朝代更替的無數經驗教訓中得到的一條深刻警示。

二、新中國成立后繼承和弘

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他指出:“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p>

鄧小平同志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

江澤民同志指出: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提倡高尚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以艱苦奮斗、勤儉樸素為榮,以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為恥。

胡錦濤同志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胡錦濤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三、新時期我國大力弘揚勤

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一)當前存在大量奢侈浪費現象

我國在燃油、煤炭、電力、土地、建筑、生態資源、水資源、廢物利用等方面存在大量浪費現象。

燃油方面:私車過多,每輛車的乘客數量比起燃油耗費量來說顯得過于奢侈。汽車消費追求豪華型、大排量,社會普遍沒有側重公交事業的建設,結果導致燃油耗費嚴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術含量及高浪費的消費方式,是當前我國石油消費存在的最根本問題。

煤碳方面:很多用煤企業生產方式粗放,浪費嚴重。目前全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僅在40%左右,特別是小煤礦的回收率只有15%,從1980年至2000年,全國煤礦資源浪費280億噸。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國將有560億噸煤礦資源被浪費。

電力方面:從中國發電量增長率來看,中國電力供應短缺的原因在于電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費。中國絕大多數鋼鐵公司每噸鋼的耗電量遠高于美國、日本同行。即使是水電廠、火電廠等電力供應單位,其自身浪費的電能也很多,其中水力發電廠有10%的電力是被電廠內部消耗掉的。

土地方面:各地胡亂圈地規劃開發區、工業園、住宅用地,而大量規劃出來的土地卻又閑置不用。樓層普遍太低,對本來就稀缺的土地資源沒有加以合理利用,可耕地和自然景觀地急速減少,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

建筑方面:住房消費追求大面積、高標準,樓層和室內設計不合理,每戶的居住面積過于寬大奢侈,建筑材料的節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處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電等方面的資源浪費。一些城市建設貪大求洋,尤其是中國各地許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閑置期過長,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費。

生態資源(糧食):中國人的餐桌消費,跟中國的美食一樣舉世聞名,“舌尖”之上,消費驚人,浪費也驚人。酒店、食堂吃剩的糧食、魚肉類、蔬菜、瓜果、酒、飲料等方面的浪費不計其數。有報道稱,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如此糜費,觸目驚心。

水資源方面:目前,全國地下淡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為8800多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約有7000多萬人仍在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地下水。不合理開采地下水誘發了諸多環境問題:全國約有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水質下降,還呈現出由點向面、由城市向農村擴展的趨勢;已誘發46個城市發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國還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

廢物利用方面:由于沒有形成廢物利用的資源回收機制,造成了大量浪費。據統計,全國每年有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1400萬噸廢紙及大量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

其他方面:由于管理上的漏洞,許多不良放貸造成了死帳、呆帳、壞帳的結果,許多貪官的貪污挪用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許多團體機構的重復設置,許多巧立名目的公費活動,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重復浪費。

2、中國人追求奢侈享樂追求奢侈品的中國人●●●

炫富的90后●●●●

財富都去哪了●●●3、生活在饑餓和死亡線上的人們●●●貧困的中國人4、當前我國提出勤儉節約的舉措●2013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第227期《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浪費之風務必狠剎?!?/p>

2013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習近平同志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的通知》。

其中在厲行節約方面要求,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因公出差、出訪要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搭乘交通工具、選擇艙位,堅決不搞特殊化;節約使用辦公用品和耗材,做好辦公家具、設備、紙張等資源的循環利用。

●2013年1月25日,國資委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神,出臺的具體措施包括8個方面,共24條。

●2013年7月24日中辦、國辦《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切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一、全面停止新建黨政機關樓堂館所二、嚴格控制辦公用房維修改造項目三、全面清理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四、嚴格規范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五、切實加強領導,強化監督檢查

《條例》共分12章、65條,對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約作出全面規范,是黨政機關做好節約工作、防止浪費行為的總依據和總遵循,對從源頭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01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2014年3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一、杜絕公務活動用餐浪費二、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三、推行科學文明的餐飲消費模式四、減少各環節糧食損失浪費五、推進食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七、健全法律法規八、加強監督檢查

四、建設節約型校園(一)校園浪費現象●●●●水、電、糧食、紙張衣物、筷子、粉筆、時間●●●●(二)樹立勤儉節約的理念

樹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理念,要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緊密圍繞培育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道德風尚,增強大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緊迫感、責任感和自覺性。每位大學生都積極參加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營造一種從關心資源節約,從身體力行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三)向勤儉節約的模范人物學習周恩來雷鋒焦裕祿郭明義(四)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節約每一點水。不將飲用水作為它用;水龍頭盡量開小,用完隨手關閉,避免“人走水流”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二次水的再使用,發現水龍頭滴水現象,應及時報修,嚴防跑、冒、漏的現象發生;全校師生有責任和義務隨手關閉教學樓、宿舍樓、公共用水等處的“長流水”。

2.節約每一度電。教室、辦公室、實驗室、會議室等場所白天盡量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能耗;學習、工作完后應及時切斷電燈、電腦和飲水機等電器的電源;離開時做到隨手關閉電器及門門窗,做到人走燈滅。

3.節約每一粒糧。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并做到合理飯食;在食堂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倡導餐桌文明之風。

4、節約每一張紙。不隨意撕、扔紙張,提倡雙面用紙;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充分發揮校園網絡仗勢;修改文稿盡量在電子媒體上進行,減少紙張消耗,的利用;宣傳活動少發傳單,多采用網絡、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