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業場所粉塵、毒物檢測評價十堰市職業病防治院吳琨電話Q:105574893805二月20232023/2/51主要內容一、檢測評價依據的標準二、術語和定義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七、粉塵和毒物具體檢測方法2023/2/52一、依據的標準檢測標準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濃度(GBZ/T192.1-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塵濃度(GBZ/T192.2-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3部分:粉塵分散度(GBZ/T192.3-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4部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5部分:石棉纖維的測定(GBZ/T192.5-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測定方法(GBZ/T160-2004)2023/2/53一、依據的標準評價標準工作場所中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2023/2/54《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2023/2/55一、依據的標準
GBZ2.1-2007規定了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適用于工業企業衛生設計及存在或產生化學有害因素的各類工作場所。適用于工作場所衛生狀況、勞動條件、勞動者接觸化學因素的程度、生產裝置泄露、防護措施效果的監測、評價、管理及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等。不適用于非職業性接觸。2023/2/56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GBZ159-2004、GBZ/T2.1-2007中的部分定義術語1、工作場所(workplace)指勞動者進行職業活動的全部地點。2、工作地點(worksite)指勞動者從事職業活動或進行生產管理過程中經常或定時停留的地點。3、采樣點(sampledsite)指根據檢測需要和工作場所狀況,選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氣樣品采集的工作地點。4、采樣對象:指選定為具有代表性的,進行個體采樣的勞動者。2023/2/57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5、定點采樣:指將空氣收集器放置在選定的采樣點、勞動者的呼吸帶進行采樣。6、短時間采樣:指采樣時間一般不超過15min的采樣。7、長時間采樣:指采樣時間一般在1h以上的采樣。8、職業接觸限值(OEL):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反復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2023/2/58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9、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以時間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濃度。10、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11、最高容許濃度(MAC):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有毒化學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2023/2/59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2、超限倍數:對未指定PC-STEL的化學有害因素,在符合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情況下,任何一次短時(15min)接觸的濃度均不應超過的PC-TWA的倍數值。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塵的超限倍數是PC-TWA的2倍;化學物質的超限倍數(視PC-TWA限值大小)是PC-TWA的1.5~3倍。2023/2/5102023/2/511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3、總粉塵:可進入整個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粉塵,簡稱總塵。技術上用總粉塵采樣器按標準方法在呼吸帶測得的所有粉塵。14、呼吸性粉塵:按呼吸性粉塵標準測定方法所采集的可進入肺泡的粉塵粒子,其空氣動力學直徑在7.07um以下,空氣動力學直徑5um粉塵粒子的采樣效率為50%,簡稱呼塵。(空氣動力學直徑:某顆粒物與相對密度為1的球體在靜止或層流空氣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則球體的直徑視作該顆粒物的空氣動力學直徑)。2023/2/512PM2.5即細顆粒物。
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2023/2/513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5、粉塵分散度:表示粉塵粒子在直徑大小組成百分比的一個指標,用來反映物質被粉碎的程度。小顆粒粉塵所占的比例愈大,則分散度愈高,反之則分散度愈低。粉塵分散度愈高,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亦愈長,被人吸入的機會也就愈多,危害越大。2023/2/514二、檢測評價所涉及的的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6、標準采樣體積:是指氣溫在20℃,大氣壓在101.3kpa(760mmHg),采集空氣樣品的體積,以L表示。當溫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氣壓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時應計算標準體積,換算公式為:2023/2/515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一)空氣樣品采集的重要性決定監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真實性”指采樣監測結果反映的是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物的“真實濃度”。——在正常工作和生產條件下,在正常的氣象條件下和生產環境下,存在于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物的濃度,是勞動者在正常工作和生產狀況下經常接觸的濃度,而不是在特殊情況下的待測物濃度。2023/2/516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二)有毒物質咋空氣中存在的狀態1、氣態:氯氣、一氧化碳;2、蒸汽:苯、丙酮(常溫下是液態)
酚(常溫下是固態)3、氣溶膠:以微細的液體或固體顆粒分散于空氣中的分散體系,成為氣溶膠。(大部分物質存在的狀態)2023/2/517氣溶膠霧:液態分散性氣溶膠和凝集性氣溶膠。例如:金屬處理車間產生的酸霧;NaOH產生的堿霧。(10um上下)煙:屬于固態凝集性氣溶膠。例如:鉛煙銅煙等。(1um以下)塵:屬于固態分散性氣溶膠。例如:鉛塵,煤塵,矽塵(1um-10um)2023/2/518
為什么要了解物質在空氣中存在的狀態?由于有害物質在空氣中存在的狀態不同,需要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進行采集。例如比重大、粒徑大的顆粒,在采樣時。需要一定的采樣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響,有效地采入收集器內。因此,必須在采集空氣樣品前,首先知道待測物在空氣中的存在狀態,以便選擇正確的采樣方法。2023/2/519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1、氣態和蒸汽態毒物的采樣方法。容器采樣法(無泵采樣法)1.1注射器:50ml和100ml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適用于:空氣中揮發性強,吸附力小的待測物,代測物濃度高或測定方法靈敏度高的情況,或不宜采用有泵型采樣法的情況。優點:操作簡易、快速,不需要空氣采樣器,可反復使用。成本和費用低適用于短時間采樣。缺點:采樣體積有限,易破碎、攜帶不方便,樣品保存時間短;不使用于采集易吸附對玻璃有腐蝕作用的樣品;不能長時間采樣。另外對采樣人員的現場防護有較高的要求。2023/2/520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1.2采氣袋★與注射器相比它采氣量較大,不易破碎。★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不與樣品發生反應,不會污染或吸附樣品。★極低的滲透率,無樣品損失。★具有更加優良的物理強度,可重復使用2023/2/521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1.3采樣罐2023/2/522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有泵型采樣法(動力采樣法):是用空氣采樣器(由電動抽氣泵和流量計組成)作為抽氣動力,將樣品空氣抽入樣品收集器,空氣中的待測物被樣品收集器采集下來,供測定用。根據使用的吸附物質不同可分為:液體吸收法固體吸附劑管法擴散吸收法2023/2/523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1.3液體吸收法將裝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作為樣品收集器,當空氣樣品呈氣泡狀通過吸收液時,氣泡中的毒物分子迅速擴散入吸收液內,由于溶解作用或化學反應,很快被吸收液吸收。吸收液的選擇是液體吸收法獲得高采樣效率的關鍵,必須根據待測物理化性質及所用測定方法來選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甲醛等的吸收液為水;氰化氫,氯化氫等酸性物質吸收液為氫氧化鈉;2023/2/5242023/2/525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優點:可用于各種毒物的各種狀態采樣;采樣后,樣品可以直接進行測定,不需樣品處理;吸收管可反復使用,費用較小。缺點:吸收管易損壞,攜帶和使用不方便;不適用于個體采樣和長時間采樣。2023/2/526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固體吸附劑法
附體吸附劑管的標準規格2023/2/5272023/2/528常用固體吸附劑管2023/2/529固體吸附劑法的優點:體積小,重量輕,攜帶和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有機和無機、極性和非極性化合物的氣體和蒸汽都適用;適合于短時間、長時間和個體采樣;2023/2/530固體吸附劑法的缺點:需要空氣采樣器,成本較高;對不同的毒物有不同的穿透容量;硅膠管容易吸濕,不能在濕度較大的工作場所長時間持續采樣。2023/2/531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2、氣溶膠態物質的采樣方法重點介紹濾料采樣法:利用氣溶膠顆粒在濾料上發生直接阻截、慣性碰撞、擴散沉降、靜電吸引和重力沉降等作用,采集在濾料上。采集的效率和使用的采樣流量,采集物的顆粒大小,以及采樣濾料的種類的選擇有關。2023/2/532
濾料的種類及特性2023/2/533濾膜及采樣夾采樣夾:規格:用塑料制造,使用的濾料和濾料墊的直徑常用的為40mm。性能要求:裝上濾料,連接粉塵采樣器,以20L/min流量抽氣,封閉進氣口后,流量計應無流量指示。2023/2/534濾膜及采樣夾2023/2/535濾料采集法的優點:適用于各種氣溶膠的采集,采樣效率高;采樣流量范圍寬,適用于短時間采樣、長時間采樣、定點采樣和個體采樣;操作簡便,攜帶方便,保存時間長。2023/2/536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大氣采樣器是采集大氣污染物或受污染空氣的儀器或裝置。按采集對象可分為氣體采樣器和顆粒物采樣器;按采樣類型:個體采樣器、崗位采樣器;氣體采樣器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計和抽氣動力系統三部分組成。2023/2/537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粉塵和毒物的采樣器粉塵采樣器:在含塵空氣中采集粉塵試樣的便攜式器具。2023/2/5382023/2/539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
——(三)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4、無泵型采樣器利用毒物分子擴散和滲透原理設計制作的空氣收集器;分擴散型和滲透性兩類。體積小,質量輕,采樣流量低,可滿足長時間樣品采集。適合擴散系數大,濃度高的物質長時間采樣。2023/2/540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基本要求1、應滿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對采樣的要求。2、應滿足職業衛生評價對采樣的要求。3、應滿足工作場所環境條件對采樣的要求。4、空白樣:將空氣收集器帶至采樣點,除不連接空氣采樣器采集空氣樣品外,其余操作同樣品,作為樣品的空白對照。5、采樣時應避免有害物質直接飛濺入空氣收集器,空氣收集器的進氣口應避免被阻隔。無泵的采樣器采樣應避免風扇直接吹、2023/2/541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采樣準備1、現場調查內容:a原料;b工藝流程,生產方式;c勞動者工作狀態;d有害物質產生的規律,狀態;e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防護設施、個人防護設施及使用狀況。2、儀器的準備1、檢查空氣收集器和采樣器的性能和規格;2、空白樣,收集器的采樣效率和解析效率;3、空氣采樣器的采樣流量,應校正;定時采樣器應校正定時裝置。2023/2/542三、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毒物的采集基本要求6、防爆型空氣采樣器的應用7、采樣時應保持采樣流量穩定,長時間采樣應記錄采樣前后的流量,計算時用流量均值。8、標準體積換算9、樣品采集、運輸和保存過程,應注意防止樣品的污染。10、采樣人要注意個人防護。11、采樣時,應在專用的采樣記錄表上,邊采樣邊記錄。2023/2/543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檢測目的分類:1、評價(系統)檢測: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現狀評價進行的測定,或是對現有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大修后衛生防護技術措施的效果進行測定,或對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衛生學鑒定進行測定。檢測方法:在選定采樣點連續采樣檢測3天,要包括空氣中有毒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以均值評價。評價短時間接觸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時,應選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在一個工作日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進行采樣,連續采樣3天。選取那個值?2023/2/544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檢測目的分類:2、日常(定期定點)檢測:是由工業企業負責實施的對工作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的日常的定期定點的檢測。目的是經常性地監測工作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檢測方法:時間加權值:在選定的采樣點定期地進行檢測,作為日常檢測,在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樣一個工作班。短時間和最高容許濃度:選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在一個工作班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進行采樣。2023/2/545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檢測目的分類:3、監督(抽查)檢測:適用于職業衛生監督部門實施的對工業企業工作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的監督性檢測。目的在于監督檢查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狀況,考察定期定點檢測的準確性。檢測方法:加權值:選定代表性工作日和采樣點進行采樣。(實施較難)
短時間和最高容許濃度: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在一個工作班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進行采樣。2023/2/546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檢測目的分類:4、事故性檢測:是對發生事故后的工作場所空氣中的毒物進行采樣檢測。目的是確定事故發生后工作場所存在的毒物及其濃度,以判斷其危險程度,指導事故的及時正確處理。檢測方法:在事故現場選定的檢測點,迅速及時地進行1次以上采樣檢測,直到空氣中毒物濃度低于容許濃度為止。2023/2/547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檢測目的分類:5、個體接觸水平檢測:是對工作場所內接觸毒物的勞動者進行個體采樣檢測。目的在于評價工作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和勞動者接觸毒物的程度。檢測方法:對選定的檢測對象,或佩戴個體采樣器進行個體采樣測定,或在監測對象的所有工作點進行定點采樣,然后計算時間加權平均濃度。2023/2/548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空氣采樣的方式分類:1、定點檢測:將采樣儀器放在選定的采樣點,收集器置于勞動者的呼吸帶,一般距離地面0.5~1.5m高度,進行空氣樣品的采集測定。目的主要是評價工作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2、個體檢測:將個體采樣空氣收集器佩戴在檢測對象的前胸上部,盡量接近呼吸帶,進行空氣樣品的采集測定。目的是勞動者接觸毒物的程度。2023/2/549四、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類型根據采樣時間長短分類:1、短時間采樣:指采樣時間為15min左右的采樣測定。主要用于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衛生標準的檢測評價。2、長時間采樣:是指采樣時間在1h以上的采樣測定。用于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衛生標準檢測評價。2023/2/550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中的職業接觸限值2023/2/551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中的職業接觸限值某些常用的物質的職業接觸限值是應該了解和牢記的:例如:苯PC-TWA為6mg/m3,PC-STEL為10mg/m3
二甲苯PC-TWA為50mg/m3,PC-STEL為100mg/m3
甲苯PC-TWA為50mg/m3,PC-STEL為100mg/m3
甲醛的MAC為0.5mg/m3
錳及其無機化合物PC-TWA為0.15mg/m32023/2/552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1、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評價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狀況和勞動者接觸水平的主要指標。應用: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現況評價、定期危害評價、系統接觸評估、因生產工藝、原材料、設備等發生改變需要對工作環境影響重新進行評價時,尤應著重進行TWA的檢測、評價。2023/2/553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檢測結果:如果是定點檢測,勞動者各時間段與對應濃度之積的總和除以8。
定點檢測可按下式計算出時間加權平均濃度:CTWA=(C1T1+C2T2+······+CnTn)/8···············(A.1)式中:CTWA——8h工作日接觸化學有害因素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8——一個工作日的工作時間(h),工作時間不足8h者,仍以8h計。C1,C2······Cn——T1,T2······Tn時間段接觸的相應濃度;T1,T2······Tn——C1,C2······Cn濃度下相應的持續接觸時間。2023/2/554[例1]乙酸乙酯的PC-TWA為200mg/m3,勞動者接觸狀況為:400mg/m3,接觸3h;160mg/m3,接觸2h;120mg/m3,接觸3h。代入上述公式,CTWA=(400×3+160×2+120×3)÷8=235mg/m3。此結果>200mg/m3,超過該物質的PC-TWA。判定為超標。2023/2/555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檢測結果:如果是個體采樣器采樣測定的濃度,按照采樣時間,歸為8h,直接計算進行判定。主要為防止長時間接觸導致的慢性健康。2023/2/556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2、PC-STEL:是與PC-TWA相配套的短時間接觸限值,可視為對PC-TWA的補充。主要防止勞動者接觸波動高濃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他有害效應。應用:只用于短時間接觸較高濃度可導致刺激、窒息、中樞神經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的化學物質。2023/2/557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即使當日的TWA符合要求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不應超過PC-STEL。當接觸濃度超過PC-TWA,達到PC-STEL水平時,一次持續接觸時間不應超過15min,每個工作日接觸次數不應超過4次,相繼接觸的間隔時間不應短于60min。對制定有PC-STEL的化學物質進行監測和評價時,應了解現場濃度波動情況,在濃度最高的時段按采樣規范和標準檢測方法進行采樣和檢測。2023/2/558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3、MAC的應用:MAC主要是針對具有明顯刺激、窒息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可導致嚴重急性損害的化學物質而制定的不應超過的最高容許接觸限值,即任何情況都不容許超過的限值。最高濃度的檢測應在了解生產工藝過程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工種和操作地點采集能夠代表最高瞬間濃度的空氣樣品再進行檢測。(而不是簡單地隨機采樣后,檢測值與MAC進行對比判定)2023/2/559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4、超限倍數的應用:許多有PC-TWA的物質尚未制定PC-STEL。對于粉塵和未制定PC-STEL的化學物質,即使其8hTWA沒有超過PC-TWA,也應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數控制其短時間接觸水平的過高波動。超限倍數所對應的濃度是短時間接觸濃度,采樣和檢測方法同PC-STEL。2023/2/5601)三氯乙烯的PC-TWA為30mg/m3,其超限倍數為2。
測得短時間(15min)接觸濃度為100mg/m3,是PC-TWA的3.3倍,>2,不符合超限倍數要求。2)煤塵的PC-TWA為4mg/m3(總塵)和2.5mg/m3(呼塵),其超限倍數為2。
測得總塵和呼塵的短時間(15min)接觸濃度分別為8mg/m3和5mg/m3。分別是相應PC-TWA的2倍,均≤2倍的PC-TWA,符合超限倍數要求。2023/2/561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5、
當工作場所中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物質時:若缺乏聯合作用的毒理學資料,應分別測定各化學物質的濃度,并按各個物質的職業接觸限值進行評價。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毒物質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統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如刺激作用等),或已知這些物質可產生相加作用時,則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結果,進行評價:C1/L1+C2/L2+······+Cn/Ln=1············(A.2)式中:C1,C2······Cn——各化學物質所測得的濃度;L1,L2······Ln——各化學物質相應的容許濃度限值。據此算出的比值≤1時,表示未超過接觸限值,符合衛生要求;反之,當比值>1時,表示超過接觸限值,則不符合衛生要求。2023/2/562五、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如何正確使用職業接觸限值6、
對分別制定了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PC-TWA的粉塵:應同時測定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呼塵的空氣動力學直徑應在7.07μm以下,其中空氣動力學直徑5μm粉塵顆粒的采集率為50%。(原標準建議盡可能進行呼吸性粉塵的評價,當不具備測定呼吸性粉塵的條件時,可以測定總粉塵濃度。)2023/2/563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樣品采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1、現場調查內容:危害因素
工人情況(工種、工時、崗位、工作區域、個體防護情況)
生產情況(日生產量、有害化合物使用量、防護設施情況)
確定采樣對象(工種、人員)
采樣時間(結合生產情況)
預采樣(預實驗)2023/2/564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樣品采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2、采樣前的準備工作采樣儀器(吸附管的解析效率實驗)稱重(恒重、天平)流量校正2023/2/565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樣品采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2、現場采樣——采樣記錄單生產情況防護設施情況采樣對象工人工作寫實樣品采集(開啟前流量調試、讀數)空白對照樣品2023/2/566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樣品采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2、現場采樣——采樣記錄單采樣時間(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采樣流量(開始流量、結束流量)采樣儀器編號樣品編號采樣人采樣時間陪同人2023/2/5672023/2/568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誤差出現的原因1、使用不合格的儀器及收集器。(濾料的質地不均勻,空白值不一致;固體吸附劑管裝填不均勻,無泵采樣器密封不佳等)2、使用未經校正的儀器。(空氣采樣器的轉子流量計和計時裝置要定時進行校正)3、采樣流量沒有及時調節。(要求采樣人員在采樣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流量的變化,及時調節以避免誤差。)2023/2/569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誤差出現的原因4、采樣裝置漏氣或阻塞導致采樣體積不準確。(密封不嚴,橡膠管老化或過長)5、采樣操作中的污染。(用污染的手、鑷子觸到樣品面,采樣前后收集器密閉不嚴等)6、采集量超過收集器的吸收容量或吸附量。(在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較高的情況下,應減少采樣時間或降低采樣流量)7、使用錯誤的流量。(每種收集器在采集有害物質時,都有其要求的流量和時間,因此應嚴格按照儀器規定的要求操作)2023/2/570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誤差出現的原因8、收集器選擇不當(采集汽油時可選用活性碳管,也可選用注射器,但由于活性碳管在溶劑解吸過程中使用的CS2和汽油的吸收峰很相近,易造成誤差。)9、采樣時機選擇錯誤(在檢測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時,采樣時機沒有選擇在空氣中代測物濃度最高的時段,這樣的結果將影響正確的評價,要求在采樣前作詳細的現場調查,以確定最佳采樣時機。)10、采樣點選擇不當(沒有在待測物濃度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采樣點采樣)2023/2/571六、采樣過程中質量的控制——誤差出現的原因11、采樣高度選擇不當:收集器遠離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12、采樣時間不合乎要求13、采樣記錄不正確。為了作出正確的職業衛生評價,作好采樣記錄是很重要的。2023/2/572七、粉塵檢測1總粉塵濃度的測定2呼吸性粉塵濃度的測定3粉塵分散度測定4游離二氧化硅的測定2023/2/573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布點原則)工作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原則1、測塵點應設在有代表性的勞動者接塵地點;2、測塵的位置應選擇在勞動者經常活動的范圍內,且粉塵分布較均勻處的呼吸帶,有氣流影響時,一般應選擇在作業地點的下風側或或回風側(與進風相對應);3、移動式產塵點的采樣位置應位于生產活動中有代表性的地點,或將采樣器架設置于移動設備上。風吹向物體(人)的一側為物體(人)的上風側,風離開物體(人)的一側為下風側。風流方向從A—B—C流動,而產塵點位于B點,則C點以后的區域就屬于下風側2023/2/574七、粉塵檢測——總粉塵濃度的測定總粉塵是指可進入整個呼吸道(鼻、咽、喉、胸腔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粉塵,簡稱總塵。1、方法:濾膜增重法2、濾膜的選擇:過濾乙烯濾膜和其他測塵濾膜粉塵濃度≤50mg/m3,直徑37mm或40mm粉塵濃度>50mg/m3,用直徑75mm3、設備:采樣器天平0.1mg或0.01mg干燥器、除靜電器、鑷子2023/2/575七、粉塵檢測——總粉塵濃度的測定4、樣品采集:采樣前濾膜應干燥2h以上,除靜電,毛面朝進氣方向。75mm的濾膜折成漏斗狀。2023/2/576七、粉塵檢測——總粉塵濃度的測定5、測定C總=(m:2-m1/Qt)×1000C總:空氣中總粉塵的濃度,mg/m3m1:采樣前濾膜的質量;mgm2:采樣后濾膜的質量;mgQ:采樣流量;L/mint:采樣時間,min2023/2/577七、粉塵檢測——總粉塵濃度的測定6、濾膜增量的要求(高濃度和低濃度如何控制采樣)2023/2/578七、粉塵檢測——呼吸性粉塵濃度的測定呼吸性粉塵是指按呼吸性粉塵標準測定方法所采集的可進入肺泡的粉塵粒子。(7.07μm,5μm,50%)1、方法:采樣器的與分離器,分離出的呼吸性濾膜增重法2、濾膜的選擇:過濾乙烯濾膜和其他測塵濾膜粉塵濃度≤50mg/m3,直徑37mm或40mm粉塵濃度>50mg/m3,用直徑75mm3、設備:采樣器,預分離器天平0.1mg或0.01mg干燥器、除靜電器、鑷子2023/2/579七、粉塵檢測——呼吸性粉塵濃度的測定天平感量必須是0.01mg采樣前后濾膜的稱量應使用同一臺分析天平2023/2/580七、粉塵檢測——粉塵分散度的測定粉塵分散度:物質被粉碎的程度,以粒徑大小(μm)的數量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飯店小額入股協議書
- 飯店招聘廚師協議書
- 酒吧卡座外包協議書
- 2025年員工培訓計劃全攻略
- 農家樂入股合同協議書
- 項目文明施工協議書
- 養老院老人退養協議書
- 判決書雙方協商協議書
- 酒店轉讓居間協議書
- 設備臨時使用協議書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勞動就業法律問題解讀-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
- MOOC 行政管理學-西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藝術中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行率
- JGJ7-91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
-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記錄表
- 【語文】《裝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下冊)
- 太赫茲光纖技術的進展與應用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
- 中央空調系統(多聯機)改造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