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服務貿易
InternationalTradeinServices
2023/2/41近年來發生的兩件服務貿易大事臺灣學生“反服貿”運動。2023/2/42中國(上海)自貿區的重點放在了服務領域而非出口制造業上。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等六大服務領域擴大開放。2023/2/43兩個案例(文化貿易)《阿凡達》一個月的票房收入21億美元(145億元人民幣)=寶鋼集團全年利潤《泰坦尼克號》票房收入》日本汽車工業加上機械工業的總和2023/2/44京交會視頻: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programs/view/hCOZZGOnX-A2023/2/45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服務全球化2023/2/46蘋果手機全球供應鏈蘋果手機全球供應鏈目前蘋果全球有748家供應商,遍布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其中亞洲占據了絕大部分,超過600家分布在亞洲,而中國大陸就占據了331家。除此之外,亞洲主要的其它供應商主要分布地還包括日本、韓國、臺灣、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泰國等。2023/2/47iPhone手機在美國設計,在日本制造關鍵零部件,由韓國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顯示屏,由臺灣廠商供應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工廠里組裝,然后空運到美國。——曾航著《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2023/2/48iPhone價值鏈分布美國在中國生產的iPhone手機在美國為179美元。閃存(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日本(34%);信息處理器及其相關零件(23美元)——韓國(13%);全球定位系統微電腦、攝像機、WiFi無線產品……(30美元)——德國(17%);藍牙、錄音零件和3G技術產品(12美元)——美國(6%);其他一些材料如塑料、鋁,各種軟件的許可證和專利……合起來近48美元(26.4%);組裝(6.5美元)——中國(3.6%)。2023/2/49iphone到底值多少錢?2023/2/410組裝成本中看不到的2012年蘋果公司研發費用34億美元。iPhone5A6處理器研發成本高達5億美元
。iPhone/iPad廣告費過10億美元。軟件。物流運輸。……2023/2/411購機后你的日常(服務)開銷
多少?請你曬一曬。話費、上網費、維修、……2023/2/412存話費,送話機2023/2/413第一章國際服務貿易導論第一節學習國際服務貿易的理由第二節國際服務貿易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節課程性質、特點、研究內容2023/2/414第一節學習國際服務貿易的理由國際服務貿易與物流的關系你身邊的國際服務貿易廣外的特色廣外的物流專業2023/2/415從物流說起,物流管理專業與國際服務貿易的關系。運輸:目前,在中國每年上億噸的進口石油中,90%以上都要依靠國外油輪公司來運輸。國際港口:對外籍船舶服務、倉儲、輔助(如裝卸)服務。快遞:UPS、Fedex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等。物流教育:物流專業合作辦學、交換生、留學、聘請外籍教師等。2023/2/416物流信息:國外公司在中國的客戶服務、物流信息平臺、軟件開發和購買等。物流咨詢:為外資企業提供管理咨詢、策劃、方案服務。物流專業技術:會計、法律、人力資源等。物流金融:國外物流公司提供的短期融資、結算、保險服務等。物流廣告傳媒:外資物流企業廣告。物流地產:物流園區外資企業租賃。2023/2/417你身邊的國際服務貿易廣交會所涉及的服務貿易有哪些?亞運會、奧運會涉及哪些服務貿易?教育(對外漢語、中醫、出國留學等)金融旅游零售、餐飲健康(醫療)電信商務、專業技術服務文化、娛樂2023/2/418網絡界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白云山麓高級公關小姐兼語言培訓基地”
廣外的特色——國際化(學校名稱,名字最長的大學之一)外語(全校強項)。外貿(除國際貿易專業外,其他專業短板)。“外貿”帽子太小,給管理、法學、信息等學科預留空間太小。學科上沒有完全體現國際化特色。“兩院兩基地”:2009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我校本著立足廣東、服務廣東的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建設“兩院兩基地”的戰略構想。“兩院兩基地”即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從經濟角度看,教育國際化就是服務貿易。2023/2/419廣外的物流專業——路在何方?國外物流專業的設置。美國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放在商學院的居多(如密歇根州立大學設在伊萊?博德商學院),其次是工學中的工業工程或交通,日本大學一般設在工學部、商學部、經濟學部、經營學部等。國內物流專業的設置。國內本科專業分別設置物流工程(57個)和物流管理(282個),分屬于工學門類和管理學門類。如何辦出廣外的特色?如何理解物流教育的國際化?(教材、教師、學生、課程、管理等)(可以借鑒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管理開設集裝箱碼頭管理、國際船舶代理等課程的做法)目前,廣外的國際化特色還是一種“斑馬現象”。2023/2/420第二節國際服務貿易的形成與發展萌芽時期發展初期形成時期快速發展時期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2023/2/421萌芽時期:最早的服務貿易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早期。貨物貿易為主,物物交換。伴隨產生一些服務貿易,主要是追加服務,如:運輸、倉儲、商業、飲食業等。(如:茶馬古道、絲綢之路、唐僧西天取經)在“地理大發現”(15世紀~18世紀)之前,服務貿易是商品貿易的補充和輔助,規模不大,始終受到貨物貿易的限制,其發展是零星的、時斷時續的,不構成社會生產的必要組成部分。2023/2/422發展初期:自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是服務貿易的重要轉折期。18世紀后期的產業革命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以英國為代表的早期工業化國家急需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市場的不足,即國際市場獲取原材料,傾銷其國內相對過剩的產品。這就刺激了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為國際支付體系的建立創造了條件。國際金融和運輸服務發展迅猛。電報、電話的發明,導致了電信服務貿易。2023/2/423形成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世界市場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一部分國家進入工業化國家。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刺激了為個人和家庭服務的行業發展,如:旅游業、汽車服務業、修理業、文化娛樂業、醫療保健業等。以國際分工(比較優勢)為基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國際交通運輸和通信工具,進行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商品貿易的擴大帶動了追加服務貿易發展。2023/2/424快速發展時期:(1)作為貨物貿易附屬地位的服務貿易階段(二戰至20世紀70年代之前)。生產力水平提高,分工細化。航空業發展,通訊業技術發展飛躍,外匯管制放松。這一時期,世界各國還未意識到服務貿易作為一個獨立實體的存在,在實際經貿活動中,服務貿易基本上是以貨物貿易附屬的形式進行.如:倉儲,運輸,保險等服務.因此,當時盡管事實上存在著服務貿易,但它卻獨立于人們的意識之外,所以對服務貿易缺乏具體的數量統計。2023/2/425(2)服務貿易快速增長階段(1970--1994年)。20世紀7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進入10年”滯漲期“。這一時期,服務貿易從貨物貿易附屬地位逐漸開始獨立出來,并得到快速發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從1970-1980年間,國際服務貿易年均增長率為17.8%,與同期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大體持平.80年代后,服務貿易開始超過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1980-1990年間,國際服務貿易年均增長率為5.02%,而同期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只有3.69%,這一勢頭一直持續到1993年。
2023/2/426(3)服務貿易在規范中向自由化發展階段(1994年以來至今)。1994年4月,規范服務貿易的多邊框架體系《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簽署后,服務貿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但服務貿易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又有一些反復。1994-1995年,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分別為8.03%和13.76%,比同期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低。但從1996年以來,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幾乎處于同步增長并略高于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
2023/2/427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國際貨物貿易和國際投資增長的帶動。戰后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貨物貿易流量不斷擴大,以世界貨物貿易出口總值為例,1950年總計為611億美元,1990年達33949億美元,40年時間增長了近56倍。在貨物貿易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同貨物進出口直接關聯的傳統服務貿易項目迅速發展。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跨國公司為了促進自身的發展,在海外設立為本公司服務的專業性服務公司,這些服務子公司在立足本公司自身需要之外,也向東道國提供服務。2023/2/428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動。首先,高新技術的發展廣泛應用到了服務產業,使許多原先“不可貿易”的服務轉化成“可貿易”的服務。(如遠程教育)其次,科學技術革命加快了勞動力和科技人員的國際流動。最后,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形成大規模的境內服務輸出。經濟(服務業)發展不平衡。發達國家服務業占有絕對優勢地位,需要拓展國際市場;發展中國家具有廉價勞動力優勢。2023/2/429第三節課程性質、特點、研究內容課程學科性質先修課程與國際貿易學的關系和區別與服務經濟學的關系和區別主要內容2023/2/430課程學科性質(本科)學科門類:02經濟學一級學科:0201經濟學類二級學科:020102 國際經濟與貿易先修課程:經濟學原理、服務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經濟法。2023/2/431與國際貿易學的關系和區別聯系:20世紀以前,服務貿易一般不單獨發生,國際服務項目往往從屬于貨物貿易,由國際服務而產生的國際收入流量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比例很小,故一般的研究就以有形的貨物貿易為主,形成國際貿易學,并認為它可以概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規律性。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國際服務貿易因其所謂的不可貿易性和部門極其分散性而游離于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之外。2023/2/432區別:國際貿易學研究指國際間的商品交換,附帶研究服務交換,而國際服務貿易學只是研究國際間服務交換活動(關系)的規律性。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迅速擴大,這就要求有一套專門的國際規則對其活動加以規范。與服務經濟學的關系和區別聯系:它們都研究“服務”這個特殊對象。國際服務貿易與一國的服務經濟有很密切的關系。故兩者的許多研究成果可相互借鑒。2023/2/433區別:首先,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服務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服務經濟領域內的經濟關系和交往關系。而國際服務貿易研究的是服務產品交換中的規律。其次,兩者的研究范圍不一樣。國際服務貿易學研究的是各國間服務貿易的規律,其范圍是國際,而服務經濟學研究的范圍是國內服務經濟。2023/2/434主要內容基本范疇:服務、服務業、服務經濟。國際服務貿易理論:服務效用理論、服務的三要素理論、服務的比較優勢理論、服務外包理論等。國際服務貿易政策:國際服務貿易的原則,自由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國際服務貿易協議與WTO體制:服務貿易的國際性協議、區域性協議、WTO體制下的服務貿易談判。行業服務貿易:物流、信息、教育、金融、醫療等。2023/2/4352023/2/436第二章服務貿易的基本范疇第一節服務第二節服務業第三節服務經濟第四節服務貿易的概念和分類第五節服務貿易統計2023/2/437視頻中國服務貿易長期逆差產業基礎仍薄弱/news/finance/201206/dc4dd965-6364-44aa-b821-bd25e00ae972.shtml2023/2/438第一節服務引子什么是服務服務概念的歷史演進服務與勞務的區別服務的特性服務的分類2023/2/439引子服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每個人要么是服務消費者,要么是服務提供者。購物2023/2/440交通上網旅游體育娛樂醫療保健金融教育2023/2/441一、什么是服務?從字面上理解“服”有多種含義:衣著、佩戴曰服(如服裝、衣服等);供事、勞役也稱“服”;既可作名詞,又可作動詞。“服務”中的“服”,取其供事、服勞役之義(如服役、服刑等)。“務”,作動詞解為從事某種活動(如務工、務農、務虛);作名詞解為擔負某種職務、責任、事情(如任務、義務、教務、總務處、公務、劇務、機務、票務)。“服務”的“務”,這兩種意思兼而有之。2023/2/442從日常用語上理解服務是人際之間的一種交往方式,即一些人根據他人的意志和要求而進行某種活動。“服務”指為別人、為社會做些什么工作,或者說,干些什么活。服務,就是指為別人或為社會、為國家投入體力和腦力(勞動力),提供相應的勞動活動。這種意義上的“服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無償提供和無償享受,即義務勞動關系(如義工或志愿者服務、義務教育、義務兵役);二是有償交換關系(如銀行儲蓄、信用卡服務、旅游服務、電信服務等。2023/2/443從政治用語上理解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立黨宗旨的高度概括。《黨章》三處提到“為人民服務”:第一,從黨的組織來說,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的四項原則之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他三項分別是“黨的基本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及“民主集中制”。第二,從黨員的理想追求來說,“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第三,從黨員的實踐能力來說,黨員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023/2/444從經濟學上理解經濟學中的“服務”,通常有兩種涵義。其一,是指第三產業中的服務勞動,它與“物質生產勞動”大致相同,但有交叉;(如服務工作)其二,是指服務產品,即以非實物形態存在的勞動成果,主要包括第三產業部門中一切不表現為實物形態的勞動成果。(如電信服務、教育服務)為避免歧義,如果在勞動意義上使用服務概念,就稱之為“服務勞動”;如果在產品意義上使用服務概念,則稱之為“服務產品”。2023/2/445二、服務概念的歷史演進古典經濟學關于服務概念的界定
亞當·斯密的觀點:一切的生產過程都創在價值。服務無助于交換量的增加,服務在這個意義上是非生產性的。人類的活動過程可以區分為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只有創造物質產品的生產性勞動才是創造價值(財富)的過程生產性勞動的結果(產出)即物質資料是財富的實體內容2023/2/446穆勒的觀點:服務是勞動產生的效用并未固定或體現在任何物體中。在這里,勞動是用于直接產生一種效用,而不是提供某種別的東西來給予效用。勞動生產的不是物品而是效用。此效用分為三種情況:其一是固定和體現在外界物體中的效用即能運用勞動使外物具有能使它們對人有用的性質。(如制造)其二是固定和體現在人身上的效用即勞動用于使人具備能使他們對自己和別人有用的品質(如教育、醫療)。其三是未固定或體現在任何物體中,而只存在于所提供的服務中,即給予一種快樂,消除不便或痛苦,時間可長可短,但不會使人或物的性質得到永久性改善。(如運輸)2023/2/447馬克思的觀點:服務不過是指這種勞動所提供的特殊使用價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價值一樣。但是,這種勞動的特殊使用價值在這里取得了“服務”這個特殊名稱,是因為勞動不是作為物,而是作為活動提供服務的。馬克思首先肯定服務是使用價值,是勞動產品,是社會財富,可以進入市場進行交換;其次指出服務同其他商品的差別只是形式上的,商品具有實物的形式,而服務則體現一種活動形式。2023/2/448新古典經濟學關于服務概念的界定薩伊的觀點:薩伊是效用價值論的創始者。他把服務看作是生產勞動。對于生產,他認為“所謂生產,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創造效用。”對于交換,他認為“當一個人把一件東西賣給別人時,事實上等于把這件東西的效用賣給別人”。2023/2/449巴斯夏的觀點:他認為,服務也是資本,是物。勞動可以歸結為人們彼此提供的服務。因此,交換就是服務的交換。衡量服務有兩個尺度:一是提供服務的人的努力和緊張程度;二是獲得服務的人擺脫的努力和緊張程度。對勞務的定義:“勞務是一種努力,對于甲來說,勞務是他付出的努力,對于乙來說,勞務則是需要和滿足。”他比薩伊走得更遠,“合乎邏輯”地抹殺了商品和服務的界限。他將服務看作直接勞務,把商品看做間接勞務。2023/2/450現代經濟學關于服務概念的界定希爾的觀點:“服務是隸屬于某一經濟單位的個人或物品狀況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事先經過該經濟單位同意之后由其他經濟單位實施的。”希爾的定義抓住了服務的本質,避免了單純描述服務的特征,強調了服務生產和服務產品的區別。服務產出是相應的個體商品狀態的變化,不應與服務生產過程相混淆。要點:(1)人或物發生了變化,事先征得當事人同意;(2)該變化是其他經濟單位活動的結果;(3)必須有兩個不同的經濟單位。2023/2/451瑞德爾觀點:瑞德爾(1986)認為,服務是提供時間、地點和形態效用,同時給服務接受者或其所有物帶來一種變化的經濟活動。服務是靠下列方式提供的:生產者對接受者有所動;接受者提供一部分勞動和(或)接受者與生產者在互動中產生服務。
請思考:該定義與物流效用的關系。
2023/2/452綜上可見,經濟學家定義服務的視角一般有四種:其一是將服務等同于勞務;其二是將服務等同于服務接受者自身或其物品的變化(希爾和佩蒂特的定義);其三是將服務看成是一種效用,是導致服務接受者或其所有物產生變化的原因(瑞德爾的定義);其四是認為“服務無非是某種使用價值發揮效用,而不管這種使用價值是商品還是勞動”(馬克思的定義)。
2023/2/453三、服務與勞務的區別首先,范疇不同。服務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生產力的表現;勞務是人們將自己的勞動能力供他人使用,是生產關系發展的表現(如:清潔公司向客戶提供保潔服務,但清潔工為公司提供的只是勞務)。2023/2/454其次,過程不同。在生產過程中,服務生產的特點是服務生產者必須具備勞動者、勞動資料(如:清潔公司作為服務提供者,要雇傭工人,拖把,垃圾車等),其勞動對象由消費者來提供(或指定)(如:清潔場地有用戶提供或指定);勞務生產的特點是,勞務生產者只具備勞動者(如:清潔工人只擁有勞動力,沒有清潔工具、場地和物品等),其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由消費者來提供。勞務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要素而已,沒有勞務生產的獨立過程,相反,服務生產卻是獨立的生產過程。2023/2/455與此相聯系,服務生產過程的產品,盡管一經生產即為消費者所享用或占有,但它在本質上是生產者的(因為消費者占有要支付費用),是通過交換而轉讓的,而勞務沒有獨立的產品。第三,價值構成不同。服務的價值是物質消耗和或勞動消耗的結果,包括C+V+M三個部分,而勞務的價值僅僅是可變資本的體現,即V一個部分。2023/2/456四、服務的特性無形性(Intangibility):服務的空間形態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視的,無形的。一方面,服務提供者通常無法向顧客介紹空間形態確定的服務樣品(如旅游推介會);另一方面,服務消費者在購買服務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務,在購買之后也只能覺察到服務的結果而不是服務本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無形的服務變得“有形化”了(介質)。2023/2/4572023/2/458不可分離性(Simultaneity):不可分離性又稱服務的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它是指服務的生產和消費通常是同時發生的。商品一旦進入市場體系或流通過程便成為感性上獨立的交易對象,生產過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同它分割開來。相反,服務要么同其提供來源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費者不可分。這種不可分性要求服務提供者或(和)服務購買者不能與服務在時間或(和)空間上分割開來。2023/2/459不可儲存性(Non-storabilityorperishability):服務一旦被生產出來,一般不能長久擱置,不可能處于庫存狀態。如果服務不被使用,則既不會給購買者帶來效用,也不會給提供者帶來收益。(列車、飛機、電影院里的空位不會產生服務收入;醫院、商店、餐館和銀行等行業如果沒有顧客光顧,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2023/2/460異質性(Heterogeneity):即同一種服務的質量差別。其一,服務提供者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態度,往往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他們的服務隨之發生差異(大型商場與士多店之間的服務差別);其二,服務消費者對服務也時常提出特殊要求。所以,同一種服務的一般與特殊的差異是經常存在的。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只能規定一般要求,難以確定特殊的、個別的需要(本地人與外地人對“廣州一日游”的不同反應)。2023/2/461服務質量的差異或者彈性,既為服務行業創造優質服務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也給劣質服務留下了活動的余地。因此,與能夠執行統一標準的商品質量管理相比,服務質量的管理要困難得多,也靈活得多,正因為如此,往往導致了尋租等外部性的存在與蔓延。(物流、電信、網絡、家電維修投訴成熱點)
視頻:《美聯航損壞了吉他》致使美聯航股票大跌。/u31/v_NDUyNTkxMjQ.html2023/2/462五、服務的分類按服務的有形程度劃分基本無服務的純商品狀態(香皂、牙膏、鹽等)附有服務的商品狀態(計算機、家電等)附有少部分商品的服務狀態(如劇場的豪華包廂)純服務狀態(如心理咨詢等)有形的因素無形的因素2023/2/463按照顧客的參與程度劃分高接觸性服務(圖書館、劇院、學校等)中接觸性服務(銀行、律師等提供的服務)低接觸性服務(電信、快遞等)2023/2/464按照服務的實際效用劃分追加服務(additionalservice)通常指伴隨商品生產和交易所提供的補充服務,本身并不能提供獨立的服務,并不是獨立的市場交易對象。如為體現產品差異性而在生產各個階段投入的各類服務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核心服務(coreservice)通常指與商品生產、交易無關的,消費者單獨購買,能為消費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務。又可分為面對面服務(facetofaceservice如旅游)和遠距離服務(longdistanceservice如網上銀行)2023/2/465第二節服務業什么是服務業什么是第三產業服務業與第三產業的差別服務業的分類2023/2/466一、什么是服務業?至今,對于服務還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定義,但就服務的內涵或其所包含的內容來說,人們并沒有太大分歧。(如:對物流服務解釋不清,一般結合具體行業多)什么是服務業?服務業是生產或提供各種服務的經濟部門或企業的集合,正如工業和農業是生產各種工農業產品的經濟組織或企業的集合一樣。2023/2/467二、什么是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概念的產生較晚,是英國經濟學家費舍爾(A·G·B·Fisher)(其代表作是《安全與進步的沖突》)1935年首先提出來的。第三次產業(TertiaryIndustry)的概念是相對于第一次產業和第二次產業而言的。2023/2/468劃分三次產業的依據是:產品的性質和生產過程的特征。第一產業:人類勞動直接從自然界取得產品的部門,包括農業、采掘業。其產出是初級產品。第二產業: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部門,包括制造業、建筑業。其產出是制成品。第三產業:向消費者提供最終服務和向生產者(包括三個產業的生產者)提供中間服務的部門。其產出是服務。請思考: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意味著什么?2023/2/469三、服務業與第三產業的差別糾結的淵源:到1940年,英國經濟學家柯林·科拉克(ColinClark)(1905一)在他的《經濟進步的條件》一書中,更加廣泛地使用了第三產業這個概念,進一步分析論證了三次產業。1957年,科拉克在該書的第三版中,又不主張使用費希爾提出的第三產業這一術語,而以“服務性產業”取代之。他認為費希爾當時提出第三產業的目的是使人們注意經濟的“增長點”,即用來說明某些部門增長快慢的原因,已失去了可用性。思考:第四、五、六產業各是什么?2.5產業是什么?2023/2/470首先,界定方式不同。第三產業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按剩余法界定的第三產業的范圍通常是難以確定的。而服務業的界定以產業、產品即服務為標準,范圍很明確。(1)有些產業的歸類尚存爭議。例如,第二次產業的采掘業和礦業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產品,是直接依賴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來進行生產活動,并且在自然資源所在地進行,按理應劃入第一產業。2023/2/471第二產業的煤氣、電力、供水等產業歸入第二產業或第三產業似乎均有道理。水、電、氣的生產過程和供應過程是有區別的。從生產上看,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勞動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生產勞動,并不是服務勞動,它與一般商品的生產勞動并無任何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應該將其劃入第二產業。但是,當水、電、氣向商品生產者或居民提供時,從供應過程看,供應過程中所消耗的勞動又是服務勞動(直接面向用戶)。從這個意義上看,它又可以劃入第三產業。(我國第二產業包括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電力生產與供應已分家)。
2023/2/472(2)第三產業的內容過于繁雜,難以科學地總結它們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來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第三產業的不同行業差別懸殊。(如物流稅收優惠政策出臺的前提:物流與零售、進出口貿易的區別)2023/2/473其次,出發點不同。三次產業劃分思想的出發點是經濟體系的供給分類,暗含著高階層次產業的發展單向地依賴于低階層次產業的產品的含義,即第二產業依賴于第一產業提供的原料,第三產業又依賴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產品供應。相反,服務業同其他經濟產業的區分是以經濟系統的需求分類為思想基礎的,這種觀點強調服務業同其他經濟產業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不是單向依賴關系(如工業依賴研發、廣告)。換言之,第三產業的概念隱含著傳統經濟思想的邏輯,而服務業的概念則體現著現代經濟思想的靈光。2023/2/474第三,結構含義不同。第三產業概念的經濟結構涵義主要是相對于國內經濟結構而言的,而服務業概念的經濟結構涵義則是以市場為基礎,是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另外,第三產業的提出是根據一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和產業結構變遷,從產業演化的角度界定的。服務業是從產品的特性及生產與消費的相互關系方面提出的,所以服務產品的消費具有與其它商品不同的特點。2023/2/475四、服務業的分類按服務業在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服務生產方式)不同,服務業可以劃分為傳統服務業、新興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傳統服務業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指需求是“傳統”的,即其需求在工業化以前就廣泛存在;其二是指生產方式是“傳統”的。新興服務業。“新興”的概念是相對工業化后期來講的,即羅斯托所謂工業產品的大規模消費階段;新興服務業是指工業產品的大規模消費階段以后出現加速增長的服務業;與費雪的“第三產業”和貝爾的“后工業社會”的主導產業概念接近,包括教育、醫療、娛樂、文化和公共服務。2023/2/476現代服務業是指現代社會中以現代科學技術裝備的、實施現代管理方式的服務業。具體包括:(1)從實物產品生產領域分化出來的新興產業服務業,如產品研發、物流配送服務等。(2)從服務產品生產領域分化出來的新興產業服務業,如金融保險、信息服務、中介咨詢、服務營銷等。(3)從人類的生活環節中獨立出來的新興生活服務業,如現代文化娛樂業、旅游業等。2023/2/477按經濟用途及性質分為(布朗寧和辛格曼——四分法):服務業商品導向型服務流通服務(distributiveservices)運輸和倉儲,批發和零售等生產者服務(producerservices)銀行,財務,保險,通訊,不動產,工程和建筑,會計和法律服務等消費導向型服務社會服務(socialservices)醫療,教育,福利和宗教服務,郵政服務和其他政府服務等個人服務(personalservices)家庭服務,修路服務,理發美容服務,賓館飯店等旅游服務和娛樂業等2023/2/478聯合國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Rev.4.0)2023/2/479北美產業分類體系(NAICS)2023/2/480WTO的分類: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服務業劃分為12個部門,具體包括:1.商務服務(Businessservices):(1)專業性(包括咨詢)服務。(2)計算機及相關服務。(3)研究與開發服務。(4)不動產服務。(5)設備租賃服務。(6)其他服務。2023/2/4812.通訊服務(Communicationservices)3.建筑服務(Constructionandrelatedengineeringservices)4.分銷服務(Distributionservices)5.教育服務(Educationalservices)6.環境服務(Environmentalservices)7.金融服務(Financialservices)8.健康及社會服務(Health-relatedandsocialservices)9.旅游及相關服務(Tourismandtravel-relatedservices)10.文化、娛樂及體育服務(Recreational,cultural,andsportingservices)11.交通運輸服務(Transportservices)12.其他服務(Otherservicesnotincludedelsewhere)2023/2/482我國對服務業的分類: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制定《三次產業劃分規定》: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業漁業以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2023/2/483第三產業包括15個中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2023/2/4842023/2/485第三節服務經濟服務經濟與民生問題對服務經濟的理論認識經濟服務化服務經濟與廣東轉型升級制造業服務化2023/2/486一、服務經濟與民生問題三大民生:住房、醫療、教育。買房難2023/2/4872023/2/488《沁園春·調侃虛高房價》神州大地,千萬蝸居,億人盼房。望京城內外,樓廈林立。居者無屋,房奴滔滔。祖孫三代,傾盡所有,欲與房價試比高。須鈔票,清儲蓄貸款,分外心焦。樓價如此虛高,逼無數英雄競折腰。今中央國府,屢屢技窮;平民百姓,硬是沒招。一代天驕,學府白領,只好擠身蝸奴潮。俱嘆矣,數都市房奴,怎奈今朝!2023/2/489在北京買套100平方米總價300萬的房,社會階層所付出的代價:農民:種三畝地每畝純收入400元的話要從唐朝開始至今才能湊齊(還不能有災年);工人:每月工資1500元需從鴉片戰爭上班至今(雙休日不能休);白領:年薪6萬,需從1960年上班就拿這么多錢至今不吃不喝(取消法定假日);搶劫犯:連續作案2500次(必須事主是白領)約30年。妓女:連續接客10000次,以每天都接一次客,需備戰10000天,從18歲起按此頻率接客到46歲(中間還不能來例假)。2023/2/4902023/2/491看病難:昨天上午,市醫管局局長封國生(前中戴帽子者)扮成患者在同仁醫院掛號大廳內排隊掛號。從7點半到8點半,整整排了一個小時隊后,被告知當天眼科的號已經掛完了。——摘自《北京日報》(2013-08-21)2023/2/492看病貴:據統計,2011年,我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6632.2元。一次住院費接近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幾乎相當于農民一年的人均純收入。藥品流通的“漲價之旅”:藥企—全國總代理—省級代理—醫藥代表—醫院—醫生。很多藥品的中間利潤普遍在500%以上,有的竟高達6500%!2010年6月27日,雷旭的寶寶在廣州番禺一家醫院出生,隨后患上新生兒肺炎、消化道出血,將其轉院至廣州某三甲兒童醫院。短短3天,檢查就做了189項。這些檢查項目包括艾滋病、梅毒、類風濕等項目檢查。——(《南方》雜志2010-8-3)2023/2/493上學難(邊遠地區):電影《走路上學》。“震驚!怒江的孩子飛索過江上學
”。/show/14A2tD2zgeTjBb6X.html2023/2/494湖北麻城3000名農村小學新生扛課桌上學
2023/2/495外來工子女上學難(城市):戶籍固定性與人口流動性之間的矛盾及城市教育設施建設不足,是造成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讀書難的主要原因。義務教育經費按戶籍劃撥不能隨人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入公辦中小學校讀書,須提供家庭戶口簿、父母雙方的身份證、暫住證、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父母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6個證件,“六證”齊全且要加蓋公章。做保姆難以拿到蓋公章的勞動合同。現在的9年義務教育有一個很大的不公平:公立學校得到了政府資助,廣州的戶籍市民每個學生每學年得到的款項大概4000到6000塊錢,而非戶籍居民一分錢都沒有。民辦中小學收費是公辦學校20倍(廣外外校)。
2023/2/4962023/2/497教育經費投入國際比較: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是4.7%~7.4%。1975年以來美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以上。2003年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發達國家為5.54%,中等收入國家為4.5%,世界平均水平為4.7%。2012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實現4%.教育經費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美國七分之一。中國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為42美元,美國為2684美元,是中國的63.9倍。2023/2/498二、對服務經濟的理論認識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上升,經濟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也開始上升。2023/2/499羅斯托(Rostow)經濟起飛理論1960年《經濟增長的階段》,經濟發展六階段論:傳統社會、為起飛創造條件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社會推進階段、大規模高消費階段、追求生活質量階段
。(以服務形式反映的“生活質量”的程度作為衡量成就的新標志)2023/2/4100貝爾(Bell)后工業理論丹尼爾貝爾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他提出的“后工業社會”包括五大基本內容:(1)經濟方面:由產品生產型經濟轉變為服務型經濟;(2)職業分布: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于主導地位;(3)中軸原理:理論知識處于中心地位,它是社會革新與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來方向:控制技術發展,重視技術鑒定;(5)制定決策:依靠新的“智能技術”。2023/2/4101錢納里工業化階段理論借助多國模型,按照人均GDP的變化將經濟增長過程劃分為六個時期和三個階段:初級產品生產階段、工業化階段、發達經濟階段。初級階段,主導部門有食品、皮革、紡織等部門;工業化階段,主導部門有非金屬礦產品、橡膠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門;發達階段,主導部門有服裝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鋼、紙制品、金屬制品和機械制造等部門。第六時期是現代化社會。第三產業開始分化,知識密集型產業開始從服務業中分離出來,并占主導地位:人們消費的欲望呈現出多樣性和多邊性,追求個性。2023/2/4102富克斯服務經濟理論富克斯(Fuchs,1968)最早系統研究服務經濟,并宣稱美國率先進入服務經濟時代。富克斯指出,“這個國家(指美國——作者注)首先進入了經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處在‘服務經濟’之中,即在世界歷史上我們第一個成為這樣的國家,其中一半以上的就業人口不再從事食品、服裝、住房、汽車和其他有形產品的生產”。2023/2/4103三、經濟服務化
——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服務業的發展程度已成為一個國家發達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下面從縱橫兩方面進行比較、論證)2023/2/41042011年2023/2/41052023/2/4106服務業占GDP比重變化(縱向比較)2023/2/41072023/2/41082023/2/41092023/2/41102023/2/41112023/2/41122023/2/41132023/2/4114四、服務經濟與廣東轉型升級2023/2/4115視頻:東莞轉型系列之二:現代服務業異軍突起100526廣東新聞聯播/v_show/id_XMTc2MjA5NTgw.html2023/2/4116注:根據《廣東省統計年鑒2012》“區域主要經濟指標”計算而得。2023/2/4117注:根據《廣東省統計年鑒2012》“國民經濟核算”計算而得。2023/2/41182023/2/4119五、制造業服務化微笑曲線20世紀90年代初,時任臺灣宏碁集團董事長的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SmilingCurve)”的概念。處在兩頭的產業利潤率在20%至25%之間,而處在中間的加工生產產業的利潤只有5%。2023/2/41202023/2/4121實例1:芭比娃娃美國市場上流行的芭比娃娃(注:在美國平均每個小女孩擁有10個芭比娃娃)是中國蘇州企業貼牌生產的。這個娃娃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是10美元,但在中國的離岸價格卻只有2美元。這兩美元還不是最終利潤,其中1美元是管理費和運輸費;剩下的1美元中,0.65美元用于支付來料費用,最后剩下的0.35美元,才是中國企業所得。2023/2/4122實例2:IBM服務轉型業務轉型戰略轉型2023/2/41232023/2/4124IBM服務戰略理念價值創造關鍵在于提供解決方案反對技術偏執狂產品優勢≠客戶價值戰略轉型2023/2/4125“IBM就是服務”IBM公司的成功主要因素之一應歸功于它服務至上的企業文化。IBM的技術和價格并不占優,但由于銷售人員采用顧問式銷售,同客戶的充分溝通,使他們對客戶需求了如指掌,而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銷售人員總能提出最適合客戶的解決方案,使用戶最終滿意。"IBM就是服務"理念,保證了每一款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都能享受到同樣的服務。因此,該公司的產品雖然價格偏高,客戶還會覺得物有所值。服務不再是成本,還可以是增值的利潤源泉。據報道,IBM2001年70%的利潤來源于服務。2023/2/4126IBM第一個在全球提出“服務科學”
SSME(ServicesSciences,Management,andEngineering)的概念。研究的是在以服務為導向的全球經濟環境下所必需的相關技術、專業技能和商業模式。服務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復合交叉型學科,是計算機科學、運籌學、工業工程、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集成。2023/2/4127制造業公司把服務環節作為增加附加值和利潤的重要領域。還有美國GE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美國GE公司是這種戰略的先行者之一,其總銷售額中服務業所占的比重,1980年時僅有15%,到1998年67%的收入將來自金融、信息和產品等方面的服務。日本索尼公司正在實施從一個家電硬件制造商轉變為娛樂服務商的新戰略。2023/2/4128第四節服務貿易的概念和分類服務貿易的概念服務貿易的分類2023/2/4129一、服務貿易的概念“服務貿易”(TradeinServices)最早出現在1972年9月經合組織(OECD)提出的《高級專家對貿易和有關問題報告》中。1974年美國在其貿易法第301條款中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務貿易”的概念。由于服務貿易是一種新生事物,且又極其復雜。對它的認識有待深化。所以目前人們的認識各有千秋,其定義五花八門。2023/2/4130傳統的定義:從傳統的進出口角度當一國的勞動力向另一國的消費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時,并相應獲得外匯收入的全過程,便構成服務的出口;與此相對應,一國消費者購買他國勞動力提供服務的過程,便形成服務的進口。各國的服務進出口活動,便構成國際服務貿易。2023/2/4131《服務貿易總協定》對服務貿易的定義:“服務貿易的定義系指提供服務:(a)從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服務;(b)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c)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商業現場;(d)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一成員方自然人的商業現場。”2023/2/4132國界模式一:跨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模式二:境外消費(consumptionabroad)模式三:商業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模式四:自然人流動(presenceofnaturalpersons)服務出口國服務進口國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皆不移動,僅服務移動,如通過電話、網絡提供咨詢服務。服務消費者至服務提供者所在國接受服務,如出國觀光、留學。服務提供者至服務消費者所在國設立商業據點提供服務,如銀行設立分行。(消費者)(消費者)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移動方式至服務消費者所在國提供服務,如醫師等專業服務。服
務服務服務(消費者)(分公司等商業據點)服務(我是醫師)(醫師在為患者看病)何謂服務貿易?2023/2/4133二、服務貿易的分類統計分類(IMF)要素服務貿易項目:專指資本服務收益流量的跨國轉移。包括股息(利潤)、利息、國外再投資收益、其他資本凈收益。非要素服務貿易項目:除了要素服務貿易項目以外的其它服務貿易項目。包括運輸、旅游、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特許使用項目、其他私人服務。經常項目包括:商品貿易,無形貿易,投資收益和單方轉移。2023/2/41342023/2/41352023/2/4136國際直接投資(對國外資產擁有管理控制權時)包括:(1)資本要素報酬流量——利息或股息;(2)經營管理技能的報酬流量——利潤。(嚴格說來,直接投資收益并非單純的資本要素報酬)國際間接投資或國際證券投資(沒有管理控制權時):買入證券是資本流出,賣出是資本流入。(純粹意義上的要素收入)。國際信貸的利息收入也是純粹的要素服務報酬。2023/2/4137非要素服務貿易項目是指除了要素服務貿易項目以外的其它服務貿易項目,包括運輸,旅游,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特許使用項目及其他私人服務等。在國際收支帳戶中,非要素服務貿易項目=國際服務貿易項目-要素服務貿易項目=(經常項目-商品貿易項目-單方面轉移項目)-要素服務貿易項目
2023/2/4138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分類2023/2/4139理論邏輯分類(根據服務貿易同貨物的國際轉移的關聯程度劃分)國際核心服務貿易同貨物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無直接關系;在國際核心服務貿易市場上,這類服務本身是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的核心對象。國際追加服務貿易同貨物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國際追加服務貿易市場的需求與供給是屬于派生的需求與供給。
2023/2/4140第五節服務貿易統計貿易統計FAT統計2023/2/4141一、貿易統計國際商品貿易是跨越國境(關境)的商品流動,與之對應的商品貿易統計是跨境的商品流動的統計,它的重點是商品在國家間的流動。跨境服務貿易統計是指國際收支平衡表所記錄的,經常項目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服務交易,即跨境的服務流動的統計,具有服務跨境消費和跨境交易的特征。2023/2/4142二、FAT統計FAT(外國附屬機構貿易,foreignaffiliatestrade)統計反映了外國附屬機構在東道國發生的全部商品和服務交易情況,包括與投資母國之間的交易,與所有東道國其他居民之間的交易,以及與其他第三國之間的交易核心是其中的非跨境商品和服務交易,見下圖。2023/2/4143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統計FAT統計貿易利益流向商品與服務出口A國C國貿易利益流向商品與服務出口投資流向貿易利益流向A國B國FATC國服務貿易統計、商品貿易統計與FAT統計的關系50%強調貿易利益2023/2/4144FAT統計的特點:第一,從統計范圍看,FAT統計實際上包括了外國附屬機構的全部交易——跨境交易和非跨境交易,但核心是非跨境交易,即企業的國內銷售。第二,從統計對象看,只有對方絕對控股并且絕對能夠控制的企業。第三,從統計內容看,FAT統計既包括投資的流量和存量,也包括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2023/2/4145第四,FAT統計在實踐中的區別。按照WTO的要求,將外國附屬機構的當地服務銷售作為國際服務貿易的內容,所以,一般將對非跨境的服務銷售進行FAT統計,作為廣義國際服務貿易統計的內容。第五,從作用來看,FAT統計彌補了國際商品貿易統計、跨境服務貿易統計和外國直接投資統計的不足,將外資企業的生產和服務提供對貿易流動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利益流動反映出來。2023/2/4146課堂討論信息技術對服務特性有什么影響?對服務的可貿易性產生什么影響?你認為服務質量管理的難點在哪里?制造業服務化的內在原因是什么?對廣東產業升級有何意義?2023/2/4147第二章復習思考題什么是服務?服務概念的演進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服務與勞務之間有何不同?試舉例說明。服務有何特性?什么是現代服務業?什么是服務業?服務業與第三產業是不是一回事?WTO和我國對服務業是如何分類的?經濟學家對服務經濟描述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制造業服務化?什么是服務貿易?它與貨物貿易相比有何不同?舉例說明服務貿易的四種模式。什么是FAT統計?它有何特點?第三章國際服務貿易理論2023/2/4149本章內容第一節服務價值理論第二節比較優勢理論第三節要素稟賦論第四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理論2023/2/4150第一節服務價值理論服務的效用價值理論服務勞動價值論服務產品與精神產品2023/2/4151一、服務的效用價值理論(一)效用價值理論“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的滿足程度。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滿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種主觀評價。(服務是一種無形產品,如金融產品、旅游產品等)舉例:服務給你帶來什么效用?2023/2/4152效用只有當生產者或所有者在市場上作交易時,才能變成價值。志愿者服務2023/2/4153
森林氧吧2023/2/4154效用的概念長期就同有形商品的所有權相聯系。效用的層次要高于商品,不局限于商品。商品和服務只是效用的載體,消費者需要的是效用,而非絕對的是商品或服務。兩者之間有時是可以替代的。(如:出行可以乘坐公交車,也可以購買小車;洗衣可以購買洗衣機,也可以去洗衣店)。
2023/2/4155(二)服務效用價值理論服務可創造效用,如果它可以用價格表示出來,并在市場上出售,使產生了價值。總效用可以看作是市場價值與有效的外部經濟(如教育)的組合效應,亦即已支付和未支付的效用。服務的效用價值就由要素的價值(包括知識),以及在不同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環境(香港與內地教師待遇的差別)中所發揮的功能效用兩個部分組成。2023/2/4156從構成要素看,一般情況下,服務中的人力資本、勞動和實物資本三者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并決定服務的效用,進而決定服務在市場中的價值。從服務供給上看,服務效用價值大小與生產模式相關。大多數服務個性化明顯。個性化越大,價值也就越大。標準化程度越高,規模效益越明顯,價值越低。2023/2/4157有些服務雖然對個人的直接效用不大或不明顯,但是,其間接效用或潛在效用(制度效用)相當大。尤其是公共服務。(警察與小偷)2023/2/4158二、服務勞動價值論(一)現實提出的疑問第一,是否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如果是,那么有何理由把創造當代社會巨額財富的功勞,只歸于投入僅占30%左右的“物質生產勞動”,而無視投入量占70%左右的“非物質生產勞動”?第二,如果比重占70%左右的服務業勞動者不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那么,他們只能靠瓜分僅占30%比重的工農業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為生,這不是會推論出他們是靠別人創造的價值為生的社會“寄生蟲”嗎?2023/2/4159第三,一般認為,服務需求的收入彈性大于1,因此,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越來越普遍地支出比重越來越高的貨幣購買服務。如果這種消費對象沒有價值,那不就等于說用費者以有價值的東西,交換無價值的東西已成為市場經濟中的普遍現象了嗎?這不就違反等價交換原則了嗎?2023/2/4160第四,如果服務有價值,那么難道它也是工農業創造的嗎?如果用勞動提供了服務的服務業不創造服務的價值,沒有提供服務勞動的工農業反而創造了服務的價值,那這算什么“勞動價值論”?第五,如果并不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對傳統勞動價值論應作何新界定和新解釋才能夠適應形勢?其“邊界”應劃到哪里?新的界定會不會背離勞動價值論?2023/2/4161(二)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邊界劃定窄派固守傳統邊界,對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的論點持肯定意見,認為創造價值的勞動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創造出物品;二是用于交換。據此只有工農業勞動才創造價值,所有服務行業都不創造價值。2023/2/4162中派對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的論點實際上也持肯定意見。他們認為,除了工農業直接生產物品的勞動創造價值外,間接生產物品或提供某種能量的服務行業,諸如商業、飲食、裁剪、修理、運輸、通訊等行業,只要其勞動與某種物品或能量“掛鉤”,其結果體現為某種物,都可列入創造價值的行列。2023/2/4163寬派批駁了上面兩派關于“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的論點,認為,價值本質上并不是物品,而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一種社會關系;它不是以物品為承擔者,而是以使用價值為承擔者。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兩個條件應為:其一,創造出使用價值,不論其是實物形式的還是非實物形式的;其二,用于交換。服務業也創造價值的論點完全可以根據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來進行論證。論證的思路是:非實物勞動成果→服務產品→服務產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服務產品的價值與價值量。2023/2/4164(三)從勞動價值論角度看服務產品的內涵與外延非實物勞動成果之所以要被納入社會產品范疇,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與實物勞動成果一樣,也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功能。在消費對象相對稀缺的條件下,人類為了滿足其物質和精神需要,以求生存、繁衍、發展和享受,必須通過勞動創造能滿足其需要的勞動成果。2023/2/4165第二,其歷史原因是服務業飛速發展的事實引起人們的認識發生飛躍。非實物勞動成果在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從而為人們比較透徹地認識其產品屬性提供了客觀條件。因此,當代社會產品范疇必然要突破實物形態的范圍,它應是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能滿足人的需要的實物勞動成果和非實物勞動成果的總和,包括實物產品和服務產品兩大類。2023/2/4166(四)服務的使用價值與價值1.服務的使用價值——非實物使用價值服務的使用價值具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1)服務具有滿足人的某種物質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服務產品的使用價值具有消費替代性、消費互補性和消費引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非實物使用價值具有一切使用價值所具有的共性——可消費性。(2)非實物使用價值也是構成社會財富的重要內容。(3)非實物使用價值在市場經濟中也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農業社會旅游區的小商販、生態旅游、農業觀光)(動物——實物價值【吃】、非實物價值【看】的承擔者)2023/2/4167服務使用價值的特殊功能:(1)節約勞動時間(如運輸)。(2)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如員工培訓)。(3)密切各部門、各地區經濟聯系(如金融、商業、郵電等)。2023/2/4168
2.服務的價值與價值量具有價值的原因是:(1)生產服務產品耗費的勞動凝結在非實物使用價值上形成價值實體(凝結性);(2)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使生產服務產品的勞動取得社會形式,從而表現為價值(社會性);(“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3)服務產品與實物產品不能按異質的使用價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結的同質的抽象勞動量進行交換,從而以價值為尺度決定其交換比例(抽象等同性)。2023/2/4169簡言之,服務價值是由服務勞動的凝結性、社會性和抽象等同性決定的,它的質的規定性就是凝結在服務產品的非實物使用價值上的,得到社會表現的抽象勞動。2023/2/4170服務產品的價值量決定:(1)重復型服務產品。其價值量由生產這種產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2)創新型服務產品。它的非重復生產性、擴散性和共享性,使其價值量由最先生產出這種產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如科研服務、軟件開發、影視制作服務)2023/2/4171服務產品的價值量構成:(如運輸服務)(1)不變資本C——服務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輔助材料的價值,以及服務工具和設施的折舊費。(2)可變資本V——服務勞動者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3)剩余產品價值M——是服務業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基礎。2023/2/4172三、服務產品與精神產品什么是精神產品?智力勞動所直接生產的,具有一定思想內容的,用于滿足入的精神智力需要的成果、可稱之為精神產品。服務產品分類:精神服務產品和非精神服務產品(如醫療、交通)。精神產品分類:實物精神產品和服務精神產品:一類是以實物形態存在的精神產品,如設計圖紙、書刊、報紙、圖畫、雕塑、唱片、音像、滋帶、照片、電影拷貝、手稿、講稿、電腦軟件等;另一類是以服務形式存在的精神產品加咨詢服務、演出服務、教學服務等。(古董、字畫)2023/2/4173服務產品精神產品非精神服務產品:◆交通◆醫療◆家政◆零售精神服務產品:◆教育◆影視◆法律咨詢實物精神產品:◆書籍◆古董◆文物◆唱片2023/2/4174第二節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比較優勢理論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適用性2023/2/4175一、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一)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基本假設:(1)兩個國家,兩種產品,即2×2模型;(2)一種要素,即勞動;(3)勞動可以在一國國內可以自由流動,但不能在國與國之間流動;(4)資源充分利用;(5)資源跨部門流動,機會成本不變;(6)運輸費用和其他交易費用為零;(7)商品可以在國與國之間自由流動;(8)進出口貿易總值相等;(9)完全競爭;(10)自由貿易,政府不干預。2023/2/4176基本觀點:各國都應生產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并通過國際貿易,同另一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交換。這樣,各國的土地、勞動和資本等資源都能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也就是說,如果每個國家都能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在自由貿易條件下,以絕對低于他國生產成本的商品進行交換,即可享受分工帶來的利益,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加。2023/2/4177廣州紐約中:廣州——紐約3500元美:紐約——廣州2500元廣州:20元紐約:100元2023/2/4178評價:第一次從生產領域闡述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用(服務)勞動價值論對國際貿易進行分析,從商品絕對成本差異的角度來討論國際貿易基礎,提出了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國際貿易的思路,從而為國際貿易古典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將勞動分工的概念擴大到國際范圍。但也有不足:一是假定機會成本不變,在大多情況下生產要素跨部門流動會引起機會成本的變化;二是沒有涉及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其成本均處于劣勢地位時,能否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問題。2023/2/4179(二)大衛·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理論盡管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都處于絕對劣勢,但它可以選擇兩種產品中劣勢較小的產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行專業化生產并出口,這同樣能獲得貿易利益。即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他發展了斯密的國際分工論,被西方經濟學家推崇為支配國際貿易的永恒“規律”。2023/2/4180廣州紐約中:廣州——紐約3500元美:紐約——廣州7000元廣州:20元紐約:100元紐約/廣州:(航空)7000/3500<(理發)100/202023/2/4181二、比較優勢理論
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適用性(一)關于適用性的討論(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比較優勢理論不適用于國際服務貿易。R·迪克(R.Dick)和H·迪克(H.DicKe)(1979)是最早嘗試系統解釋服務貿易模式的學者。迪克等利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要素稟賦對服務貿易的影響,認為貨物貿易理論提出的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不能決定服務貿易。桑普森和斯內普(1985)提出,由于國際服務貿易不能滿足貨物貿易理論的假設前提(要素不能跨國流動),傳統貿易理論不足以解釋服務貿易。2023/2/4182美國經濟學家菲克特庫迪(G.Feketekuty)認為服務貿易具有以下不同于貨物貿易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比較優勢論不適用于服務貿易。①國際服務貿易提供的是勞動活動與貨幣的交換,而不是物與貨幣的交換;②國際服務貿易中,服務的生產和消費多數是同時發生的,提供的勞動活動一般不可貯存;③國際服務貿易的統計在各國的海關進出口和國際收支表上沒有體現。2023/2/4183第二種觀點:比較優勢理論完全適用于服務貿易。1981年,薩皮爾(A.Sapir)和盧茨(E.Lutz)根據國家間要素稟賦和技術差異,對貨運、客運和其他民間服務作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得到結論:“傳統的貿易理論不僅適用于貨物貿易,也適用于服務貿易,要素稟賦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模式的決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2023/2/4184欣得利和史密斯詳細地分析了政府限制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對服務業實行特別管制以及為保護優質服務業而封閉國內市場三方面的行為,排除了其對理論適用性問題的干擾,將服務研究的主要困難定位于測度和統計而不是理論問題上。他們的結論是:“盡管服務與商品相對而言有著顯著差別,我們也應對這些差別給與重視,但是,比較優勢理論強有力的邏輯超越了這些差別。”2023/2/4185理查德·庫伯(1988)則堅定認為,“作為一個簡單的思想,比較優勢論是普遍有效的……對比較優勢理論的依賴基于一個簡單的命題,即每個團體專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率更高的那項活動帶來的。這個命題總是有效的,試圖解釋各個團體所擁有的比較優勢結構的不同理論確實存在。正如存在于商品生產中那樣,比較優勢也存在于服務業中”。2023/2/4186第三種觀點:應對比較優勢理論進行適當修正。它承認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服務貿易方面存在缺陷,但經過一定改進后,還是適用于服務貿易的。1984年,迪爾多夫(A.Deardoff)認為至少以下三個特征可能導致比較優勢理論失靈:①一些服務的需求僅僅是貨物貿易的派生需求,不存在貿易前價格(不好單獨定價——筆者注);②許多服務貿易涉及要素流動;③某些要素服務可以由國外提供。他通過分析指出,前兩點不影響比較優勢理論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運用,但第三個特征會導致比較優勢原則不成立。通過改變優勢原則不成立。通過改變H--O模型的個別約束條件,率先成功解釋了國際服務貿易遵循比較優勢原則。2023/2/41871988年,塔克(K.Tucker)和森德伯格(M.Sundberg)指出,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適用于分析服務貿易,但也存在下述局限性:①要素稟賦理論是從供給的角度來分析國際貿易,而國際服務貿易在許多情況下主要受到需求條件而不是生產成本的影響;②商品和服務在研究與開發、廣告等方面的效用上存在著差別,這將導致服務的出口同國內市場不同的需求特征;③許多服務往往作為中間投入出現在生產過程中,在生產的不同階段會出現兩個不同的生產函數;④服務貿易受市場結構和政府管制的影響比貨物貿易要大得多。他們主張,為克服上述缺陷,在運用國際貿易原理來分析服務貿易時,需要更多地關注相關的市場結構和需求特征。2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知識框架梳理試題及答案
- 亮化工程幕墻施工方案
- 攔截鉆孔考察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多維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修鉗工(中級)】模擬考試及答案
- 項目投資決策的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華中分公司招聘【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麗水分公司春季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船位監測措施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未來趨勢考題及答案
- 事業單位考試計算機基礎知識試題
- 古法拓印(非遺課程)
- 2025年民航華北空管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倉庫辣椒管理制度內容
- 足浴店衛生管理規章制度模版(3篇)
- 衡重式及重力式擋土墻自動計算表
- 廣告制作投訴處理規則
- 針刺傷護理文獻分享
- 《名片設計教程》課件
- 社區工作職業道德培訓
- 手機支架供貨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