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測量學緒論_第1頁
第一章測量學緒論_第2頁
第一章測量學緒論_第3頁
第一章測量學緒論_第4頁
第一章測量學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學院◆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測量》

測量參考框架★

授課:xxxx

2013.08

工程測量學緒論測繪:

使用測量儀器和工具,通過實地測量和計算得到一系列測量信息和資料。2.測設:

按一定的精度把設計的點在實地標定出來,或簡稱放樣。一.測量學的任務大地測量學。二.測量學的分類2.攝影測量與遙感學。3.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4.海洋測量學。5.工程測量學。一切不屬于地球測量,不屬于國家地圖集范疇的地形測量和不屬于公務測量的應用測量,都屬于工程測量。三.現代工程測量的發展趨勢及特點六化:

測量內外業一體化數據獲得及處理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數字化測量信息管理的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傳播的網絡化三.現代工程測量的發展趨勢及特點2.十六字精確可靠快速簡便連續動態遙測實時三.現代工程測量的發展趨勢及特點四.工程測量的應用領域五.工程測量與相鄰課程的關系地球形狀及常用坐標系一.地球形狀二.地球橢球的基本幾何參數

橢球的形狀及大小由五個基本幾何參數決定,它們是:三.我國坐標系的橢球參數測區面積較小時,用圓球代替橢球:半徑取:6371公里。四.常用坐標系1.大地坐標系首子午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子午線。經度:過地面點P的子午面與首子午面的夾角,記為L。緯度:過地面點P的法線與赤道面的夾角,記為B。首子午線P點位置為(L,B)四.常用坐標系1.大地坐標系大地高:沿橢球法線到橢球面的距離,記為H。首子午線F點位置為:

(L,B,H)F四.常用坐標系2.地心坐標系以地球的質心為原點,記為O。X,Y軸在赤道平面內。X軸指向首子午面。Z軸與地球自轉軸重合。P點位置為:

(XA,YA,ZA)四.常用坐標系大地經緯度與直角坐標轉換大地坐標系轉換為直角坐標系:直角坐標系為大地坐標系:四.常用坐標系卯酉圈曲率半徑的定義:四.常用坐標系投影分帶:6°帶;3°帶;任意帶;我國經度69°~135°:6°帶:帶號13~23。3°帶:帶號24~45。3.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NS四.常用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經度計算:6°帶:L0=6N-33°帶:L0=3N投影帶號計算:四.常用坐標系ⅠⅡⅢⅣ高斯平面特點:投影后中央子午線是直線,長度不變。投影后赤道是直線,且與中央子午線垂直。投影離中央子午線越遠投影變形越大。四.常用坐標系ⅠⅡⅢⅣ高斯平面直角坐標表示方法:

(XA,YA)XA:點到高斯平面赤道的距離;YA:點到中央子午線的距離;為避免出現負值:YA=500公里+YA為區分投影帶:YA=帶號N+500公里+YA例題:《工》P12的15題四.常用坐標系1.大地正算由大地坐標(B,L)計算直角坐標(X,Y)。

已知數據:橢球參數(a、b、e、e′)

中央子午線經度(L0)四.常用坐標系2.大地反算由高斯投影(X,Y)計算它的大地坐標(B,L)

已知數據:橢球參數(a、b、e、e′)

中央子午線經度(L0)四.常用坐標系3.大地正反算實例

四.常用坐標系抵償高程面:為使地面上邊長的高斯投影長度改正與歸算到基準面的改正互相抵償而確定的高程面。該高程面與橢球保持平行。在該高程面上投影變形為零。一般選擇測區的平均高程面。

四.常用坐標系4.工程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磁北或其它方位為X軸基準,按右手原則建立平面直角坐標,多用于小范圍工程的測量。P點坐標:

(XP,YP)高程系統及高程框架一.高程基準

測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進行的,而海洋占整個地球表面的71%,故最能代表地球表面的是海水面,人們將海水面所包圍的地球形體看作地球的形狀。測量工作基準面自然選擇海水面。水準面:靜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閉的曲面。大地水準面:其中通過平均海水面的那個水準面。水準面的特性:處處與鉛垂線正交、封閉的重力等位曲面。

鉛垂線是測量工作的基準線一.高程基準我國高程基準采用黃海平均海水面,在青島大港設驗潮站,在附近觀象山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高程為:72.2604米,稱為“85黃海高程基準”二.高程系統H=h正高+N=h正常高+高程異常H:大地高。正常高:點沿重力線至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正高:點沿重力線至大地水準面的距離。高程異常:由橢球面至似大地水準面之差的距離。N:大地水準面高。我國高程系統采用正常高系統三.高程框架我國水準高程框架以黃海高程基準為起算基準,以正常高系統進行高差傳遞。

分四個等級:分別為國家一、二、三及四等水準控制網。二.高程系統絕對高程H(海拔):

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

相對高程H':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

高差:

hAB=HB-HA=H'B-H'A

測量程序及原則一.工程測量的基本工作內容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二.工程測量的組織原則原則1:布局上“由整體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工作次序上“先控制后細部”。原則2:“前一步工作未作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即“步步有檢核”用水平面代替基準面的限度一.概述用水平面代替基準面的原因:

減少計算的復雜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