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填空題:
茶學《土壤學》復習思考題1、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是指〔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2〔硅氧四周體〕和〔鋁氧八面體〕。3、土壤次生礦物以〔結晶態層狀硅酸鹽粘土礦物)為主;高嶺石屬〔1:1〕型粘土礦物,蒙脫石屬〔2:1膨脹〕型粘土礦物。伊利石屬〔2:1〕型〔膨脹性〕礦物,綠泥石屬2:1〕型粘土礦物4、產生物理風化的緣由以〔溫度變化〕為主,此外水的凍融、鹽的結晶脹裂等均會促使巖石的裂開。5、一般各種粒級都把大小顆粒分為(石礫)、(砂粒)、(粉粒)(粘粒)4組。620%以上的土壤,稱為(有機質土壤),但耕作土壤有機質一般在20)%以下。7、土壤形成的根本規律是(物質的地質大循環與生物小循環過程的沖突和統一) 。8、母質可依據其搬運方式和積存特點,分為(殘積母質)和(運積母質) 。9、化學風化是(水、氧氣和二氧化碳)對巖石作用的結果。10、土壤有機質的形態主要分為(穎的有機物)、(半分解的有機物)和(腐殖質)。11、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兩個主要方向是:(礦質化)和(腐殖化) 。12卡慶斯基質地制是一種( 二級)分類法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百分數劃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類九級。13、按土粒成分,可分為(礦物質土粒)和(有機質土粒)。通常所指的土粒,是專指(土壤礦物質土粒)。14、土壤膠體的雙電層是指(打算電位離子層)和(補償離子層)15、土壤膠體可分為(土壤無機膠體)、(土壤有機膠體)和(土壤有機無機復合體) 。16、土壤學中大體上把土壤孔隙分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氣孔隙)。17、測得某種土壤的CEC為50cmol(+)/kgCa2+、Mg2+、K+、Na+的含10、5、10、5cmol(+)/kg,那么該土壤的鹽基飽和度為(0.6%)。18、在土壤中,被土壤膠體所吸附的陽離子可以分為(致酸離子) 和(鹽基離子) 。19、依據外表電荷的性質和起源可分為(永久電荷) 和(可變電荷) 。20、土壤通常同時帶有正負電荷,除少數土壤,在(強酸性條件下)或(氧化土)可能消滅凈正電荷外,一般土壤都是帶凈負電荷。21、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反映了土壤的(保肥力水平)的力量。而鹽基飽和度常常被作為推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22、活性酸和潛性酸的總和稱為(土壤總酸度)?;钚运崾峭寥浪岫鹊?起源) ,代表土壤酸度的(強度);潛性酸是土壤酸度的(主體) ,代表土壤酸度的(容量) 。23、適合于一般旱作生長的土壤容重范圍是:(1.1~1.3g/cm3)。24、我國土壤的酸堿性變化規律是(東南酸西北堿)。25、土壤產生緩沖性的最主要的緣由是(土壤膠體的陽離子代換作用)。26(改善土壤構造)、(把植物殘茬和有機肥料掩埋并摻和到土壤中去)及(掌握雜草及其他不需要的植株)。27、土壤水的爭論方法有:(能量法)和(數量法)。28、土壤空氣與大氣進展交換的機制主要有(對流)和(氣體集中)。29、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來源為:(巖石)、(礦物)和( )。30、土壤的水平分布規律可以分為(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31、依據土壤水分含量與其吸力作圖,所得到的曲線稱為(土壤水分特征曲線)。32、吸濕水到達最大值,此時的土壤吸濕水量稱為(最大吸濕量)。又稱吸濕系數33、土壤熱量的來源主要有(太陽輻射能)、(生物能)和(地球內能)。34、高等綠色植物所需要的必需養分元素有(16)種,其中(N、P、K)被稱為“肥料三要35、土壤中的無機態氮主要是以(銨態氮、硝態氮、亞硝態氮)等形態存在的。36(發生學分類)(土綱)(亞綱)、(土類)和(亞類),低級分類單元是土屬、土種和變種。根本分類單元是土類和土種37CEC多數在(10)cmol/kg土以下,BSP<(30)%。38、依據風沙土的流淌性或固定程度以及利用方式和土壤發育的程度可劃分為(流淌風沙土)、(半固定風沙土)、(固定風沙土)和(風沙園)。39、中國土壤分類系統分類的根本原則〔發生學原則〔統一性原則〕和〔生產性原則。心圓式〔梯田式〔棋盤式〕和〔云朵式。二、名詞解釋:1、土壤:發育于地球外表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構造表層。2、土壤肥力:指土壤為植物的生長供給和協調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力量。3、原生礦物:經過不同程度的物理風化,未轉變化學構造和結晶構造的原始成巖礦物。4、沉積巖:亦稱水成巖,是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原有巖石〔巖漿、變質巖、原有沉積巖〕在常溫常壓下,經風化剝蝕,在原地積存或搬運到不同地方沉積下來的沉積物。5、風化作用:地表的巖石礦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發生形態、組成和性質的變化。6、同晶替代:指組成礦物的中心離子被電性一樣、大小相近的離子所替代而晶格構造保持不變的形象。7、土壤有機質:指存在于土壤中全部含碳的有機物質,包括土壤中各種動、植物殘體,微生物體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機化合物。8、CECPH7時,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換的陽離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的一價離子cmol/kg。9、BSP:土壤中交換性鹽基離子占陽離子交換量的百分率。10、土壤膠體:指那些大小在1~100毫微米〔在長、寬、高的三個方向上,至少有一個在此范圍內的〕的固體顆粒而言。11H+AL3+交換出來。12、腐殖化系數:單位重量有機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殘留碳的百分數。13、土壤比重:又稱土壤相對密度,指單位容積固體土粒的質量與同容積水重之比。14、土水勢:指土壤水的勢能與純自由水的能量之差,是個負值。15、土壤構造體:是指土粒相互排列和團聚成為肯定外形和大小的團粒。16、耕作:是在作物種植以前或在作物生長期間,為了改善植物生長條件而對土壤進展的機械操作。17、診斷層:是在土壤分類中利用鑒別土壤類型,性質上有一系列定量說明的土層。18、土壤分類:依據土壤發生進展規律,土壤性狀質和量的相像性和差異性,系統劃分土壤類型及相應的分類級別,擬出土壤分類系統。19、濱海鹽土:由濱海沉積物受海水浸漬和生物作用下發育而成的鹽漬化土壤。20、濱海風沙土:系由海岸風成沙地發育而成的土壤。21、土壤形成因素:參與并影響土壤形成的方向、速度、發育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22、土壤形成過程:土壤肥力發生與進展的過程。三、思考題:1、土壤在農林生產中的重要意義。土壤是農林生產的根本資料;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土壤問題是農業可持續進展的核心問題;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局部。2、砂質土的肥力特征?水:粒間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強,保水性弱,水氣易集中,易干不易澇;氣:大孔隙多,通氣性好,一般不會累積復原物質;熱:水少氣多,溫度易上升,稱為熱性土,有利于旱春作物播種;肥:養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勁猛,但不長久,易造成作物后期脫肥早衰,“發小苗而不發老苗”3、不同質地土壤如何進展利用和改進?⑴不同作物對土壤質地的要求不同;⑵改進途徑和措施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循序漸進的進展;①摻砂摻黏,客土調劑②翻淤壓砂或翻砂壓淤③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④增施有機肥,改進土性4、福建土壤有機質有何特點?林地土壤〉水田土壤〉農地土壤山區土壤高于平原土壤熟化度高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侵蝕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高海拔土壤高于低海拔土壤粘質土壤高于沙質土壤5、土壤有機質有何作用?土壤有機質是植物養分的主要來源;土壤有機質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土壤有機質可增加土壤的保肥性和緩沖性;土壤有機質在其他方面的作用。6、土壤有機質應如何進展治理?施用有機肥承受適宜的耕作技術①旱地改成水田②輪作③免耕和少耕耕作技術適當配施一些氮肥及有機、無機肥料協作使用7、如何改善和恢復土壤構造?精耕細作,增施有機肥;合理的輪作倒茬;合理澆灌、曬垡、凍垡;改進土壤酸堿性;土壤構造改進劑的應用。8、土壤緩沖作用產生的機理?土壤膠體的陽離子代換作用是土壤產生緩沖性的主要緣由;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鹽類的存在;土壤中兩性物質的存在;酸性土壤中鋁離子的緩沖作用。9、與近地表大氣相比,土壤空氣有何特點?CO2含量高于大氣;O2含量低于大氣;土壤空氣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氣;土壤空氣中有時含有少量復原性氣體;土壤空氣成分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10、如何對土壤的水、氣、熱進展調整和治理?加強農田根本建設,改善水、氣、熱狀況;合理澆灌,掌握水分,調整氣熱;精耕細作,蓄水保墑,調溫通氣;合理施肥,調整水、氣、熱;其他措施:地面掩蓋;技術的應用。11、土壤分類有何目的和意義?是土壤科學的語言工具;是我們生疏土壤、改造土壤、培育土壤的依據;是土壤調查與制圖、農業規劃的根底;是我們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技術的依據;是土壤科學進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12、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的特點?以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根底;以發生學理論為指導;面對世界與國際接軌;充分留意我國的特色。13、土壤分布可以分為哪些形式?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帶性 ①土壤分布的維度地帶性;②土壤分布的經度地帶性;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土壤的區域性分布 ①土壤的中域性分布;②土壤的微域分布14、紅黃壤應如何進展利用改進?廣辟肥源,大量施用有機肥;施用堿性肥料;科學施用化肥;開拓水源,進展澆灌。15pH5.02250000kg/hm220%,陽離子交換量為10cmol/kg60%,試計算到達pH=7時,中和土壤酸的石灰需要量〔理論值〕pH=5時,土壤溶液中[H+]=10-5,mol/kg土,則每公頃耕層土壤含H+離子為:2250000×20%×10-5=4.5molH+/公頃同理:pH=7時,H+離子為2250000×20%×10-7=0.045molH+/公頃所以需要中和活性酸量為4.5-0.045=4.455molH+/公頃CaO中和:124.74克/公頃中和潛性酸:2250000×(10/100)×(1-60/100)=90000molH+/公頃90000×56/2=2520230克=2520公斤/公頃16、土壤形成的根本規律是什么?為什么?土壤形成的根本規律是物質的地質大循環與生物小循環沖突和統一的過程。則是向上積存、富集;地質大循環是養分元素的釋放過程,而生物小循環則是對養分元素進展吸取。統一:地質大循環是生物小循環的物質根底,生物小循環是建立在地大循環的根底之上的,沒有地質大循環就沒有生物小循環,沒有生物小循環就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多元統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三檢)南平市2025屆高中高三畢業班第三次質量檢測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哲學與倫理學基礎知識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職業技術培訓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英語六級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職業倫理與法律考試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5月月考調研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蒙陰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考物理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5)含解析
- 織帶繪圖方法
- 地下車庫地坪施工工藝工法標準
- 生物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章代謝作用與發酵)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一網一平臺電大《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形考任務1-7終結性考試題庫及答案
- 農村戶口分戶協議書(6篇)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課件
- SQ-02-綠色食品種植產品調查表0308
- 視頻結構化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學設計
- 活躍氣氛的開場小游戲「培訓破冰前必備」
- 光伏發電項目安全專項投資估算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