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_第1頁
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_第2頁
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_第3頁
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_第4頁
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及春秋季傳染病預防第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為什么意外傷害會成為孩子的第一殺手?

這是孩子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由于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尚不健全,生性好動的他們沒有什么生活經驗,對事物也缺乏判斷力,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使得他們想要探索未知的東西,因此,特別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第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幼兒意外傷害的處理(一)抽搐(二)異物(三)骨折(四)灼傷(五)腦震蕩(六)毒蟲螫(咬)傷(七)鼻出血(八)食物中毒(九)創傷(十)犬咬傷(十一)溺水(十二)其它第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抽搐

小兒抽搐的原因

這是因為幼兒(尤其3歲以下)大腦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能力不足,當體溫急劇變化時,腦部細胞會不正常地放電,身體也會因適應不良而反應過度。例如在大人受寒或發高燒時,全身肌肉也會打寒顫;而幼兒則會因為顫抖而失去控制,所以就以抽搐的方式來表現了。此外專家還指出,熱痙攣也可能和體質、基因等家族遺傳因素有關。某些幼兒的大腦功能不是很健全,例如早產兒、腦部開過刀、曾有腦炎(或腦膜炎)、腦瘤等,比較容易有熱痙攣現象。而且熱痙攣發生的季節因素并不明顯,也就是說一年四季都會發生。

第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發燒、抽搐會不會使腦袋受傷?

這是許多父母的重要疑問,單純的“熱痙攣”不會造成大腦的后遺癥,除非有以下情況:原本腦部就有問題,例如腦炎、腦膜炎等引起的發燒及抽搐,雖然復原后已沒有發燒及抽搐的現象,但大腦已因炎癥的傷害而留下后遺癥。抽搐過久導致腦部缺氧過久的抽搐會干擾正常的呼吸或呼吸道被嘔吐物阻塞,造成氧氣無法進入肺內而導致身體缺氧,所以大腦會有缺氧的后遺癥。受損后的腦功能包括語言、智力、行為、動作等,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第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抽搐的5大影響及處理

1.干擾呼吸

主要的呼吸肌肉如橫膈膜、胸肌及腹肌,都會因抽搐而無法有效地協調動作,使呼吸無法正常進行。所以時間過久(10分鐘以上)的全身性抽搐,會導致缺氧危機。處理方法:立即解開衣扣、衣領、被帶采用物理降溫;抽搐發作時要盡量保持頭頸稍上仰的姿勢,如能給予氧氣是最好的。必要時(抽搐10分鐘以上)可施予口對口人工呼吸,雖然很難把氣吹進肺里,但多少會有幫助。

第六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2.碰撞外傷

不由自主的全身肌肉強烈抽動,使身體無法維持平衡姿態,所以容易因摔倒或碰撞而引起傷害,例如頭部外傷及腦震蕩。處理方法:在發作時要馬上將寶寶抱到安全地方,并在旁以軟物保護住。第七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3.呼吸道阻塞全身抽搐時牙關緊閉,無法進行吞咽動作,會使口腔、咽喉處積滿了唾液,造成呼吸道堵塞。處理方法:切勿試圖用大人的手指扳開寶寶的牙齒,以免被咬傷。可用外軟內硬的物體(如小布卷纏在筷子上)伸入牙關即可,然后使寶寶側臥或俯臥,讓唾液容易流出。

第八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4.嘔吐腹部及胃部很容易同時抽搐,所以胃內的食物會被擠壓出來而嘔吐,再加上咽喉部位的肌肉協調控制有問題,吞咽、呼吸都異常,因此很容易將嘔吐物吸入氣管及肺內,造成呼吸阻塞。處理方法:嘔吐時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或臉朝下,并使用毛巾類物品將口內的嘔吐物盡量清理出來。在施行口對口(鼻)的人工呼吸時,一定要先確定寶寶的口鼻腔內是通暢的,并無雜物存在。第九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5.抽搐后昏睡

抽搐本身是大腦及所有肌肉的劇烈運動,所以在發作后身體會非常疲憊,很自然的寶寶會昏睡好一陣子,這是正常的現象,不用擔心。處理方法:不可喂食東西,因為抽搐有可能再發作,應送寶寶到醫院檢查造成抽搐的原因。特別注意:抽搐多發于3歲以下孩子,幼兒園中小小班、小班的孩子要特別注意,有抽搐病史的患兒,家中必備體溫表、退燒藥、安定(起效快2—3分鐘),幼兒園須如此。第十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異物

幼兒的鼻腔、外耳道、咽部、氣管、支氣管及食管會因不慎而進入異物。不管異物發生在什么部位,均應立即取出,以免發生并發癥,危及生命。第十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1、鼻腔異物

鼻腔異物:豆類、谷類、棉球、紐扣、小玩具、紙團、果核等,或睡眠時有小昆蟲侵入。異物較小,可以用手按緊沒有異物的鼻孔,做擤鼻動作。或用紙捻刺激鼻腔,打噴嚏將異物噴出。如無效即送醫院用鑷子或鼻異物鉗將異物取出,也可用吸鼻器吸出。第十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2、外耳道異物常見異物有:沙礫、石子、草棍、谷物等,或睡眠時有小昆蟲爬入。如是動物性異物,由于爬動,會引起疼痛和不適,幼兒會出現哭鬧、亂抓等行為。體積小而光滑的異物,又未傷及鼓膜和外耳道,可長留在耳內;體積大的異物可引起聽力障礙、耳痛及反射性咳嗽,還會耳鳴、眩暈等。植物性異物遇水膨脹,出現阻塞,并會引起中耳炎。非動物性異物可用雙氧水沖出、單腳跳、耵聹鉤取出等方法。動物性異物可滴入乙醚、乙醇、麻油或酚甘油將蟲子殺死后用鉤取出;或用手電、燈光誘其自動爬出。第十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3、眼異物細小異物等進入眼結膜,會引起局部刺激、流淚及不適,當異物嵌入角膜時癥狀會更嚴重。切勿用手揉擦,立即滴眼藥水將異物沖出,或翻開眼瞼用冷開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球蘸生理鹽水將異物拭去。當異物嵌入角膜時,要用0.5%地卡因麻醉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然后用生理鹽水棉棒擦去,必要時滴抗生素液。注意事項:當眼睛發生外傷時最怕發生細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會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種危險的癥狀,醫生把這叫做同情失明,有時一夜之間兩眼會雙雙失明。第十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4、咽異物魚刺、碎骨類多見,常會嵌入扁桃體及其附近組織,引起咽喉部異物感、刺痛或吞咽困難。用鑷子直接取出,勿輕易用飯團咽下,有可能會引起局部損傷。第十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5、喉部異物若是較小、尖銳的異物嵌入喉頭,會引起嗆咳、喘氣、聲音嘶啞或失聲,有呼吸困難及紫紺;弱異物過大,可梗阻發生窒息死亡。如是液體或油類的異物,應將幼兒抱起,頭低拍背,引起咳嗽反射,有助于將異物咳出。如是固體異物則立即送醫院手術取出,不可存僥幸心理。在送醫院途中,應將幼兒從背部向前抱,一手放在幼兒胸部,一手放在背部,作向前擠壓的動作,以助幼兒呼吸和吐出異物。第十六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6、氣管、支氣管異物進食時由于哭鬧嬉笑或將異物玩具放入口中而將異物吸入氣管,也會有因成人強迫幼兒吃藥引起。支氣管異物以右側為多。先檢查口腔及咽喉部,試將手指伸及該處將異物取出;或試用拍背法或推腹法進行急救。氣管、支氣管異物自然咳出的機會只有1~4%,所以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第十七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骨折學齡前兒童易發生骨折,以四肢骨折為多見,常見的骨折癥狀有肢體畸形、反常活動及肢體摩擦感等,骨折部位有腫脹、疼痛等。第十八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1、閉合性骨折閉合性骨折指骨折處皮膚或黏膜完整,或者指骨折斷面與外界空氣無直接或間接性貫通,骨折端未受細菌感染。可用木棍等做臨時固定(上下各一個關節),以此減輕骨折活動引起的疼痛和骨折斷端損傷周圍神經、血管,防止休克并便于運送。第十九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2、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指骨折處皮膚或黏膜破損,骨折部位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包括刺破空腔臟器),骨折端污染,感染可能性大。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墊將創口加壓包扎,既可止血,又可防止傷口再污染,然后再上夾板固定,切忌1人或2人將下肢損傷患兒呈屈曲狀抱起或抬起。第二十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3、脫位寶寶關節活動范圍較大,韌帶松弛,關節囊比較柔韌且富有彈性,牽拉負重后容易引起關節脫位,多見于肩關節、肘關節脫位和橈骨頭半脫位。立即用三角巾適當固定后送醫院,爭取及早復位。肩關節、肘關節復位后應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懸吊或用石膏固定。如是橈骨頭半脫位復位后無需固定,但很容易復發,要注意保護。第二十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四)灼傷

灼傷是指高溫物質(開水、熱湯、熱油、蒸汽等)、火焰、腐蝕性化學物質或放射線所引起的皮膚和組織損傷。以燒傷、燙傷為多見。

第二十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處理方法:清除造成灼傷的原因,抱離、撲滅火焰。立即用大量流動冷水沖淋,并脫去衣服,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時,切勿撕拉。強酸強堿灼傷,立即脫去衣服,用大量清水沖洗

20分鐘以上,也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食醋中和。用清潔床單包裹創面,立即送醫院處理。對創面較小的灼傷,可先用肥皂水將灼傷部位沖洗干凈,再將患部浸入冷開水中30分鐘止痛,創面切勿涂油膏或醬油,以免感染。在身體易摩擦和碰擦部位,用消毒紗布包扎。第二十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五)腦震蕩

幼兒頭部很容易受外力損傷,受傷后容易發生腦震蕩。如出現以下情況,均應警惕:受傷后立即出現暫時性意識障礙,一般不超過半小時,輕者僅意識恍惚,重者可意識喪失;出現輕度休克、緩脈、面色蒼白、躁動、惡心嘔吐或暈眩等,甚至可能長久失去知覺,并發腦水腫、腦出血。處理方法:要跟蹤觀察至少6小時,發現有嘔吐、顱道出血等情況隨時就。輕者臥床休息1~2天;重者須進一步診斷(CT檢查6小時候診斷率高)和治療。第二十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六)毒蟲螫(咬)傷毒蟲螫(咬)傷以面部、四肢暴露部位為主,被螫(咬)后由于蟲的毒素侵入,引起變態反應,局部組織紅腫明顯,疼痛劇烈;嚴重者可并發廣泛的蕁麻疹或全身中毒癥狀,甚至可驚厥、休克;被螫(咬)處接近頸、喉部時可致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局部處理。就地肥皂水清洗。昆蟲:氨水、清涼油冷敷;蜈蚣:雄黃、明礬外敷,普魯卡因局封;蜜蜂、蝎子:先拔除毒刺,用氨水、蘇打水洗滌傷口。全身治療。抗過敏;蝎子螫傷后可用抗蝎毒血清。第二十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七)鼻出血幼兒鼻出血常因鼻外傷引起,但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再生障礙性白血病、急性傳染病等也會引起鼻出血,可致貧血。處理方法:立即將幼兒抱起呈半臥位,取消毒棉球擦去流出的血液,再用1%麻黃素或0.05%腎上腺素的消毒棉球,填入出血的鼻腔,同時壓迫出血側的鼻翼5-10分鐘,在頭頸部、鼻根部冷敷。數分鐘后血止取出棉球。如止血無效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第二十六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八)食物中毒誤食含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包括:細菌性、化學性、有毒動植物中毒。處理方法:催吐、導瀉、補液、糾酸、抗休克、控制感染。第二十七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九)創傷簡單性創傷:如表皮擦傷、挫傷、切割傷、刺傷、裂傷。

處理方法:檢查傷口:大小、深度、污染、異物,及時用冷開水或生理鹽水將傷口洗凈,去除異物。消毒和包扎:雙氧水、碘伏消毒,并用創可貼、膠布包扎。若傷口深、大、出血較多、創面不齊或頭、面、手部有切割傷,應馬上將患兒送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處理。創面小而深,易有污物帶入,清創后同時使用抗生素及破傷風類疫苗。復雜性創傷:及時送醫院。在送醫院過程中,注意安全,減少肢體移動,創面要包裹,止血防止污染。閉合性創傷:冷敷最好冰敷,減輕出血和水腫,72小時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第二十八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十)犬咬傷當被犬攻擊時,易致撕裂傷,創面大,可傷及血管、肌肉及肌腱、神經等,出血多,傷口不整齊。

處理方法:普通犬咬傷:立即擠血,用20%肥皂水沖洗,再用3%雙氧水沖洗,然后用碘伏消毒,創口敞開,到醫院處理。注射狂犬疫苗(24小時內注射)和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病動物咬傷(貓、蒼雛):立即局部擠壓,向創口外將血擠出后用肥皂水或雙氧水沖洗,繼用濃硫酸或石碳酸燒灼,再用無水乙醚中和腐蝕劑,擴創,傷口嚴禁縫合,到傳染病醫院救治。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第二十九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十一)溺水溺水是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包括失足落水或掉入水缸、糞坑,也是游泳中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處理方法:清除阻塞:口鼻中的淤泥、嘔吐物等,并松懈衣領、褲袋,拉出舌使呼吸道通暢,然后將患兒頭部下垂、腹部置于急救者肩部,頭足下垂,快速奔跑,借體位及重力作用使呼吸道及胃內水倒出。進行心肺復蘇術。第三十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十二)其他狀況急救知識腫脹:進行冷敷。燒傷:清水沖洗傷口,嚴防皮膚破損。脊柱損傷:不要移動患兒,撥打120.吞食中毒:帶著患兒和毒物瓶一起送往醫院。穿透性眼損傷:立即撥打120.出血和鼻出血:直接壓迫止血。深部碎片傷:清水沖洗傷口并用紗布包扎送往醫院。中暑:立即將患兒帶到室內進行降溫。第三十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暈厥:讓患兒平躺,采取頭低腳高的姿勢,同時撥打120.

舌咬傷:直接加壓于咬傷部位止血。異物窒息并咳嗽的患兒:可采用拍背法驅除異物,或鼓勵幼兒自主咳嗽。吸入中毒:迅速帶患兒脫離現場,并清除有毒的空氣。化學性眼損傷:用微溫的水沖洗受傷眼睛。抽搐發作:保護兒童頭部避免傷害,同時撥打120.

昏迷:昏迷患兒忌仰臥,應使其側臥防止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第三十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春秋季多發傳染病的主要特征與預防(一)水痘(二)手足口病(三)流行性感冒第三十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水痘

水痘的主要特征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第三十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

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水痘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第三十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六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七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八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傳染源: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第三十九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后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流行特征: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水痘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后約90%

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第四十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水痘的治療

水痘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由于水痘主要的發病人群是小孩,所以對小孩要特別的注意提前預防。目前唯一有效預防水痘的方法就是接種水痘疫苗,接種后,一般可以獲得10年左右的免疫能力。第四十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水痘的預防管理傳染源:隔離患兒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日,易感兒避免與患者接觸,對接觸者要隔離檢疫3周。切斷傳播途徑:幼兒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對空氣和對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進行消毒,減少不必要的探視交往,流行期間托幼機構要采用紫外線進行消毒。保護易感兒:主動免疫—應用水痘—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免疫有效期可持續10年以上;被動免疫—對于有細胞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劑治療、體弱兒等,在接觸病人后72小時內肌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可起到預防功效。第四十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手足口病

1、主要特征

是由腸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寶寶。病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主要通過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等途徑密切接觸傳播。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可伴有咳嗽、流涕、胃口不好、惡心、嘔吐、頭痛等,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膩味皰疹性咽喉炎。

第四十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六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七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八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九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2、預防措施(1)做好晨檢,若有發熱、皮疹及時通知家長就診(縣級以上醫院),并即時停止入園,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2)做好環境消毒處理工作。(3)教師、保育員如果確診應暫停工作。(4)春夏季呼吸道、消化道傳染病高發,交待注意個人衛生。(5)向家長宣傳“手、足、口病”防治知識。(6)肥皂水洗手第五十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3、消毒方法(1)不需要大規模消毒,對門把手、床、玩具、書本進行消毒。(2)衛生間用生石灰1:1的比例進行消毒。(3)餐具:200g/升(優氯凈)消毒。(4)生活用具、玩具:500g/升(優氯凈)消毒。(5)衣物、被單暴曬。(6)便盆、尿盆:500g/升(優氯凈)消毒2小時。(7)滅蠅、滅蚊。(8)生活污水、垃圾:1000mg/升(優氯凈)噴灑。第五十一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4、托幼機構如何做好疫情報告(1)建立健全突發傳染病工作制度,做好健康信息收集及報告,接受上級的監督檢查。(2)校(園)長是突發公共衛生的第一責任人。(3)建立學生—教師—學校疫情發現登記。(4)晨檢—因病缺課—病因詢查。(5)對疑似病例進行登記排查。(6)一旦發現以下情況即時報告:1天內有3例和3天有5例以上相似癥狀,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告信息(24小時內);不明原因高熱、不明原因高熱、嘔吐、腹瀉也應在24小時內報告;不明原因疾病和其它公共衛生事件均應24

小時內上報。(7)手足口病停課要求:有重癥和死亡病例停課;一個班一周內有2例以上,該班級停課;全園一周有10例以上,全園停課;全園有3個班有患兒,每班出現2例以上,全園停課。第五十二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流行性感冒

1、定義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并發癥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范圍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癥狀(1)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減退。呼吸道癥狀較輕,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瀉。

(2)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充血,咽部充血,軟腭上有濾泡。

第五十三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2、流行病學

傳染源: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后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豬、牛、馬等動物可能傳播流感。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污染的日用品。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間、甲型流感不同亞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可反復發病。

第五十四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流行特征:

1)流行特點:突然發生,迅速蔓延,2~3周達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約6~8周,常沿交通線傳播。

2)一般規律:先城市后農村,先集體單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發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約2~3年發生小流行1次,根據世界上已發生的4次大流行情況分析,一般10~15年發生一次大流行。乙型流感呈爆發或小流行,丙型以散發為主。

3)流行季節: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見到流感流行。第五十五頁,共六十頁,2022年,8月28日3、臨床表現

流感起病急:潛伏期為數小時~4天,一般為1~2天;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后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呼吸道其它癥狀輕微,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少數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有少數患者以消化道癥狀為主要表現。老人、嬰幼兒、有心肺疾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