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門頭溝區 2020高考一模語文試題一、本大題共 5小題,共17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1-5題。材料一中國是茶的故鄉。智慧的古人從葳蕤草木中選擇了茶葉,自此開啟世人種茶、制茶、品茶的歷史。在千百年的漫長歲月中,茶葉承載著泱泱中華文明,跨越無盡的山海,推動各個民族以茶會友、因茶結緣。按照唐代“茶仙”陸羽的說法,中國人吃茶的習俗,可上溯到傳說中的神農氏。唐代以前,我國產茶地區和飲茶風俗主要是在南方,絕大多數人對茶是陌生的。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得益于漕運改革,產自南方的茶葉沿運河大批北上,北方飲茶風俗隨著佛教禪宗的興起而盛行起來,極大促進了南方茶葉生產和南北茶葉貿易的迅速發展。唐代茶葉經濟的繁榮,是陸羽能夠寫出《茶經》的社會基礎。隨著茶的廣泛普及,唐人制茶、吃茶的方式發生變化。在唐代以前,人們除了喝茶汁,也將茶當作蔬菜,加鹽制成羹狀的“茗粥”。到了唐代,“茶仙”陸羽推崇茶之真味,將茗粥斥為“溝間廢水”,但仍保留了在茶湯里加鹽的做法。在今日的緬甸、泰國,人們也還在食用加鹽、辣椒等發酵制成的腌茶。以茶為鏡,既能照見各時各地茶文化的多樣性,也能洞察人類文明的互通性與和睦性。以陸羽《茶經》問世為里程碑,不但大江南北掀起了烹茶、品茶、談茶的熱潮,就連西域、中亞一帶的回鶻人也深受影響,尚茶成風。他們對于茶的興趣,則是由特殊的飲食結構決定的,“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棵之熱,非茶不解”,為維持身體健康,他們不惜以良馬換茶,自此開啟了中外“茶馬互市”的歷史。若所換之茶有結余,回鶻人會將它轉售到絲路西段的波斯、阿拉伯地區。茶葉傳入后,阿拉伯人多在濃茶中加入糖和薄荷的獨特飲法,一天至少三飲,一飲數杯,他們對茶的沉迷,與唐人相比也毫不遜色。茶文化于宋代再攀高峰,宮廷、民間盛行一種對茶進行鉆研與品鑒的“比茶大會”,世稱“斗茶”或“茗戰”。這種游戲連同茶的栽培和飲用方法,隨后均由在中國學法的禪師帶回日本,日本斗茶戲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通過品嘗茶湯來判斷茶葉產地與品種的新型斗茶戲,名為“茶香服”或“茶歌舞伎”。在今天,“茶香服”也仍是日本人用以慶賀新春及新茶上市的一項重要禮儀。我國航海技術及海上貿易的規模在宋代獲得極大的發展, 茶葉在這一時期也經由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南洋諸國。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茶經由川滇茶馬古道、海上絲綢之路、中俄萬里茶路等途徑,進入了歐洲人的視野,飲茶開始成為歐洲人一項時髦的社交禮儀。英國有一句諺語說:“世上沒有什么難題是一杯熱騰騰的茶所不能解決的?!比毡救艘渤Uf:“早飲茶,添福運?!睎|西方不約而同地將茶視為幸福之源,不僅切合了中國茶文化的“和諧”精髓,也許還說明茶文化在解決人類共同難題方面, 的確具有長期、公認的啟示意義。(取材于李穎的相關文章)根據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3分)唐代以前,受客觀條件限制,北方人沒有飲茶的習俗。漕運改革促進南方茶葉生產和南北茶葉貿易迅速發展。陸羽《茶經》的問世,推動了中國和世界茶文化發展?;佞X人飲茶蔚然成風,是由他們特殊飲食結構決定的。根據材料一,下列對世界各地飲茶習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現今緬甸、泰國腌茶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唐以前的茗粥。茶葉傳入阿拉伯后,又被他們改制成喜愛的獨特飲品?!氨炔璐髸眰魅肴毡荆撬麄冇靡詰c賀的重要禮儀。茶葉進入歐洲后,飲茶成為歐洲人一項時髦的社交禮儀。材料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種植茶葉也是最早形成飲茶文化的國家?!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普遍的飲茶風俗,使得中國茶文化在當今“一帶一路””建設中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早在漢代時期,茶葉就已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之一。公元七世紀左右,阿拉伯人來到中國購買大量的絲綢和瓷器,同時也帶回了茶葉,并傳至北歐、西歐甚至非洲。唐代中后期,南方多地開始頻繁與西歐通商,茶葉和瓷器等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茶文化也開始在西歐各國傳播開來。自宋代開始,茶葉依靠陸上絲綢之路銷往西亞和西非等地,依靠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南洋和日本等地。到了明代,政府更加積極地推進東西貿易的發展,并先后七次派鄭和下西洋,推動了茶葉出口和茶文化輸出?!氨庇薪z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概念來源于茶葉與馬匹的互市,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深處及周邊國家的各個民族,在茶馬古道上進行各種物質交換和文化交流。茶馬古道不僅是茶葉補給的重要途徑,茶文化的傳播與交融的重要通道,也是沿線各族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茶文化隨著道路的延伸和傳播,流傳到了南亞、東南亞等地區,走進這些不同民族的生活,融入風姿各異的文明。十九世紀,中國茶傳播已遍及世界各地并風靡全球。從茶葉隨著絲綢之路傳播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唯有茶葉長期居于中國商品的支配地位,并在世界創造了重要價值。同時,中國茶與茶文化還與當地社會文化相結合,發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態,如韓國的茶禮、日本的茶道、英國的下午茶等民族的、地域的茶文化,豐富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物質與精神文化生活。茶本是自然之物,采茶、制茶、煮茶、泡茶、飲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動,呈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共生的氛圍。茶文化也是一種休閑文化,有利于放松人們的心靈,凈化社會風氣,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茶貿易在世界發展過程中,使得茶文化更加豐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類的性格修養,促進人類文化的積淀。中國茶文化融合了儒釋道文化的哲學思想,凝聚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和”文化精髓,與“一帶一路”具有高度契合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都體現了“和”的思想。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以“和”為核心思想的中國茶和茶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和合作,將絲綢之路上友好交往、和平共處的傳統發揚光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體現,而文化軟實力也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和引導下,將中國茶文化傳播融入全球網絡化發展中,使得茶文化傳播更加快速,影響范圍更廣,可以增強沿線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取材于董曉波 袁夢瑤的文章)根據材料二,下列對中國茶文化傳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隨著茶葉逐漸輸入歐洲,茶文化也開始在西歐各國傳播開來。B.為了出口茶葉和輸出茶文化,明代的鄭和曾前后七次下西洋。茶馬古道在中國茶文化的傳播與交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韓國的茶禮、日本的茶道、英國的下午茶等都源自中國茶文化。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茶兼具物質與文化雙重屬性,便于各國互相的交流與理解。茶文化體現了天人合一、凈化心靈、修身養性的思想理念。中國茶文化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和當今的絲路精神高度契合。在傳播世界的進程中,茶葉一直居于中國商品的支配地位。請結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分析中國茶文化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5分)二、本大題共 6小題,共26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題。情采圣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鞫①同犬羊;犀兜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鏤心鳥跡之中 ②,織辭魚網之上 ③,其為彪炳,縟采名矣。《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也。老子疾偽,故稱“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莊周云“辯雕萬物”謂藻飾也。韓非云“艷采辯說”,謂綺麗也。綺麗以艷說,藻飾以辯雕,文辭之變,于斯極矣。研味《孝》《老》,則知文質附乎性情;詳覽《莊》《韓》,則見華實過乎淫侈。若擇源于涇渭之流,按轡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馭文采矣。夫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蓋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諸子④之徒,心非郁陶,茍馳夸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故為情者要約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而后之作者,采濫忽真,遠棄風雅,近師辭賦,故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軒冕,
而泛詠皋壤。心纏幾務,而虛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實存也;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言與志反,文豈足征?是以聯辭結采,將欲明理,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把噪[榮華”,殆謂此也。夫能設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結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滅質,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藍 ⑤,間色屏于紅紫,乃可謂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取材于劉勰《文心雕龍》)【注】①鞫(ku6):革,去毛的皮。②鏤心:精細雕刻推敲;鳥跡:文字。③織辭:組織文字,指寫作;魚網:古人用漁網、樹皮、麻頭造紙,故用漁網代紙。④諸子:指辭賦家。⑤正采:正色,代表雅正的好的文采。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②老子疾偽,故稱“美言不信.③研味《孝》《老》,則知文質附乎性情.③研味《孝》《老》,則知文質附乎性情...⑤為文者淫 麗而煩濫.⑥故有志深軒冕,而泛詠皋壤.⑦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若乃:至于信:相信乎:介詞,譯為“在”郁陶:憂思積聚淫:過分。而:表順承,譯為“就”翳:遮蔽若乃:至于信:相信乎:介詞,譯為“在”郁陶:憂思積聚淫:過分。而:表順承,譯為“就”翳:遮蔽摛:鋪陳。A.①⑦B.②⑥C.③⑤D.④⑧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犀和兕的皮雖然堅硬可做戰甲,但還靠涂上丹漆來顯示他們的色彩綺麗以艷說,藻飾以辯雕用綺麗的文辭來辯說,用巧妙的辭藻來描繪萬物言與志反,文豈足征如果文辭和情志相反,文章怎能經得住事實真相的驗證?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本知要用裝飾有翡翠的綸線垂釣、用肉桂做釣餌,反之則釣不到魚根據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情采”為題,“情”指情理,即文章的思想內容;“采”指文采,即文章的表現形式;二者關系為“采”依附于“情”,“情”也需要借助“采”。B.劉勰認為文章的思想內容居于主要地位,是“立文之本源”;在此前提下,劉勰也不斷強調著形式的重要性,其“重采”思想在文中隨處可見。C.針對當時“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義的創作風氣,作者強調學習辭人的“為文而造情”,強調“述志為本”,反對“為情而造文”。D.劉勰在如何運用文采的問題上提出要“聯辭結采”, 文采是為情理服務的,不能用得太過,如果文采泛濫怪異,勢必使思想內容的表達模糊不清。將下面語句譯為現代漢語。(3分)夫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本文運用多種論證方法,來論述文學藝術的“情”和“采”的關系。請選擇兩種,并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下面三段文字,根據要求完成第11題。(共8分)①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②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日:“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鞫猶犬羊之鞫。” (《論語?顏淵》)③圣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⒈獰o文,則鞫同犬羊;犀兜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1)上述《論語》選段和《文心雕龍?情采》中的“文”“質”各指什么?(2分)2)比較二者在“文”“質”關系上觀點的異同。( 6分)三、本大題共 4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 12—15題。滿江紅?赤壁懷古戴復古①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③,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②輯(xiu)虎,輯和虎。泛指猛獸。③曹瞞,曹操小名阿瞞。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上闋開篇點題,一個“想”字領起對赤壁之戰的描述,與“懷”字相照應。“輯虎噪”“魚龍怒”,比喻、擬人手法,表現周瑜火攻曹軍時排山倒海之勢。“今如許”三字反問將思緒由歷史轉入現實,寫出詞人對功名事業的淡漠。D.詞人將滿腔的傷感融入到向道旁楊柳的發問之中,含蓄蘊藉,意味深長。
F列對這一人物的評價與本詞F列對這一人物的評價與本詞(《赤壁懷古》唐 王周)(《赤壁》唐 杜牧)(《赤壁》南宋 岳珂)F列對這一人物的評價與本詞一致的一項是(3分)A.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B.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C.周郎二十四年少,蓋世功名隨一燎。13.周瑜是古代詩歌常用的詩歌形象,下列對這一人物的評價與本詞一致的一項是 (3分)A.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赤壁懷古》唐 王周)B.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唐杜牧)C.周郎二十四年少,蓋世功名隨一燎。(《赤壁》南宋岳珂)D.顧曲周郎今已矣,滿江南、誰是知音客。(《賀新郎》元邵亨貞).同樣寫赤壁之戰,本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表達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8分)(1)詩歌的本質是對生命的獨特發現與表達。李白寧可被賜金放還,也不阿附權貴,大聲疾呼①“(《夢游天姥吟留別》);陶潛掛冠歸隱,如俊鳥出籠,任意西東,一句②“ , ” ,(《歸園田居》)充分表達了他重獲自由的愉悅;白居易謫居潯陽,醉聽琵琶,發出③“ , ”(《琵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憐,自有一見如故的驚喜。(2)由于新冠疫情,高三學生不能按期返校,沒有老師指導和同學陪伴的復習,無心堅 持。你會用《勸學》中的④“ , ”來鼓勵同學們繼續努力,迎戰高考。四、本大題共 5小題,共22分。(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9題。大地的泉眼彭程驚蟄、清明、谷雨、芒種、白露、寒露、霜降……在我的手指隨意地翻動下,臺歷本上的節氣輪回成一個完整的四季。像一條琴弦被一根手指撥動,我感覺到胸間某種板滯的東西正在剝蝕、融化,而一種遙遠的原野氣息卻慢慢地鼓脹 ,漸漸地盈滿了。我該從哪里開始我的訴說呢?小雪,大雪。窗外皚皚的白色為我的思緒準備好了開端。一場飄飄揚揚的大雪,就是一片銀屑樣的記憶,幻化出童年的天空和大地。語言的不加修飾的素樸正像一片無遮無攔的原野,為想象提供了最為寬闊的空間,擺脫了具體狹隘的經驗的拘囿,這樣的想象最能接近實物的本質,同時散發出濃郁的詩意。小雪。大雪。想出這兩個詞來概括一段節氣的是聰明人。在紛紛揚揚的背景中時間隱匿了,寂靜寒冽襲來無聲。,春天還會遠嗎?”立春,雨水。春天的降臨如同一個童話的開始。這個童話彌漫著濕淋淋的氣息。邁進春分的門榭 ,白天就和夜晚一樣長短了,就像兩間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屋子。但很少有人會細心品味這一點,前面幾步開外,清明正在一片綠意迷蒙中散布著濕潤柔和的光亮。說到清明,墓草萋萋,紙幡飄飄,哀思播撒在這一天 ,好像連綿遙迢的春草。文化傳承的力量強大而深厚,不過這種理解顯然是后來被賦予的。這個詞匯的本來意義仍舊是描述性的,就像字面透露出來的那樣充滿感覺 :天氣溫暖起來 ,天空晴朗,草木繁茂,空氣清新潤澤。清明,這兩個字里有水汽氤氟……谷雨。因為和收獲、生存系連在一起 ,這兩個字顯得分外美麗 ,令人動容。“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庇晁拇禾旌?一千多年前讓杜甫歡喜欣快的雨水 ,如今依然飄灑在我們感受的天空。喜悅恒久如初。詩的最初的源頭在哪里呢?我們閱讀節氣時,其實已經是逼近它的邊緣了。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開,原野的鮮腥氣息注入胸中,靈魄感到了微微的悸動。拂掠過它的是自由的風 ,而風來自大地。因此詩要向大地叩問。節氣無疑包含了最為原始質樸的詩意 ,它直接源自大地 ,就像雨水從天空落下,而未經過過濾和雕飾。它給人看到大自然率真的表情和微妙的靈性。它是大地上輪番上演的戲劇的一幕幕背景。春天是萌發,夏天便是生長了……我們一任自己被感受之船載負沿季節河道順流而下時 ,另外一件事情也在悄悄發生。我們透過節氣的舷窗向外張望 ,結果看見了自己兒時跳躍的身影。好像童話中讀到過的,某人不經意間進入了一條時光隧道 ,于是往昔重現。兒時的歡悅深藏在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陣微風中都有我們的笑聲。詩就是這樣同生命結緣。許多年后我們在日漸闊大的河流邊漫步,濤聲浩蕩中,我們聽得見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所以返回常常很有必要。時光一往無前 ,但自由的心靈卻可以回溯。那里有生命的根。每個人都應適時回去 ,培一捧土 ,或者澆一罐水。他會發現 ,這樣他站得更穩。秋天,大地上的故事也掀開了新的一頁。夜間,空氣中的水分會凝成露珠 ,綴在緊貼地皮的草葉上 ,晶瑩清亮。如果春天是從天上飄降的那么秋天則是自地表激生的。這些日子被稱作白露。露珠是大地分泌的淚珠 ,是對于剛剛過去的那個火熱季節的悲悼和祭奠。秋分的白天和夜晚再次一樣短長 ,但誰都清楚 ,從此后路標指著完全相反的方向。從這道后門出去 ,有一天人們覺出腳下越發寒涼潮濕 ,發現原來已經走得很遠了,周圍是被割倒的莊稼和枝葉日漸稀疏的樹木。寒露,有幾只蟋蟀顫顫瑟瑟地唱出這個調子。有人很投入地望著田野,進而很落寞地看自己的心 ,寫下一些讓人悵惘的句子。這樣的人被叫作詩人。詩人的年齡幾乎和土地有記載的歷史一樣長 ,五千年詩的天空中,布滿了他們噓氣凝成的片云。秋天降臨到人的心上,這就是愁了。在造字的時候 ,做出這樣規定的一定是他們中的一個。詩人是田野最誠篤的守望者 ,風向著他吹。這樣的人如今越來越少了。在物質累積的背后也暗暗激生著貧困。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樓將天空和土地隔絕 ,機器的轟鳴和流行音樂使人遠離鳥鳴和水聲。人躲進一個個狹窄的籠子里 ,什么樣的風才能吹到他 ?沒有誰肯去關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場雨。感受之水被閘斷了 ,失去滋潤的心日益干涸荒蕪。我們獲得了舒適 ,卻喪失了詩。節氣,在這中間扮演什么角色呢?沒有鳥可以單憑一只翼飛。如果詩是種子 ,大地是溫床 ,節氣便是風和雨水。每一朵花、每一顆果實里 ,都藏著一個小小的季節神。讀懂了它,一切文字便都索然無味了。大地已將自身向我們敞開 ,啟示是清晰昭然的。海德格爾說過 :人應該詩意地棲居。(有刪改)16.下列對加點詞語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胸間某種板滯的東西 呆板聚結..B.好像連綿遙迢的春草 廣袤遼闊..C.這兩個字里有水汽氤氟。 彌漫動蕩。..D.自由的心靈卻可以回溯 回顧回憶..1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作者形象地說明節氣以其語言的素樸,激發了最能接近實物的本質的想象,散發出濃郁的詩意。B.作者認為節氣中有強大而深厚的文化傳承的力量,還有來自大地的氣息,是大自然本真的“表情”和“靈性”。C.第七段中,作者認為在“日漸闊大的河流”中“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是指生命中令人難以忘懷的詩意和初心。D.作者慨嘆“我們獲得了舒適 ,卻喪失了詩”,我們的心田亟待滋潤,放棄舒適才可以獲得詩。18.依據文意,“大地的泉眼”應該如何理解?作品以此為題,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19.作者說“大地已將自身向我們敞開 ,啟示是清晰昭然的”,你獲得哪些啟示?結合北京市的地域特點或市民生活談談怎樣做才能“詩意的棲居”。(6分)(二)閱讀下面《紅樓夢》節選文字,根據要求完成20題。( 5分)俞平伯品評《紅樓夢》時說“釵黛雖然并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寶釵曲,黛玉剛而寶釵柔,黛玉熱而寶釵冷,黛玉尖銳而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寶釵世故。……”你認同這個說法嗎?請結合《紅樓夢》中的相關情節闡述你的理由。(5分)五、本大題共 3小題,共65分。語言文字運用(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一位校長對全體學生的開學寄語如下:面對疫情,你們除了贊美,我希望你們更多的是思考,是學習,是成長。因為10年、20年后,是你們在建設這個國家,是你們在管理這個國家,是你們在保護這個國家。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要汲取哪些教訓,積累哪些經驗,如何真正()我國的治理水平、()治理體系,()重大公共衛生預警機制,當這樣的傳染病剛一發生就能從政府向公眾第一時間預警,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今天的世界就在你們閃動的雙眸和笑鷹中,未來的世界就在你們獨立的思想和情感里。①在括號內填上三個動詞,使語句搭配合理,句意明確。( 3分)②劃線句子有語病,請找出語病并作修改。(2分)22.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請給疫情期間仍然戰斗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們,寫一段抒情性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要求:對象明確,感情真摯;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②有人曾評價“網絡紅人”現象說,只有靈魂有厚度,內在有深度,才能真正得到大眾的支持。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請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分③文學作品經常將人物置于尖銳的矛盾沖突中,來凸顯出人物性格。請在《吶喊》《邊 城》《平凡的世界》《老人與?!分腥芜x一部,分析作品如何借助矛盾沖突來塑 造人物形象。要求:情節典型,符合原著。23.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真實:有趁機發財的人,有默 默捐款的人;有逃離躲避的人,有逆行面對的人;有轉嫁危機的企業,有扛起責任的企業。有幫扶支援的國家,有圍觀漠視的國家……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主持人大賽康輝評價選手說: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們人生當中的高光時刻。請以“微光”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有細節,有描寫。北京門頭溝區 2020高考一模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0.03)一、本大題共 5小題,共17分。A(3分)C(3分)B(3分)D(3分)(5分)答案提示:TOC\o"1-5"\h\z①傳播中國茶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分)②促進世界各地茶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人類文化的積淀。 (1分)③洞察人類文明的互通性與和睦性,增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友誼。 (1分)④“一帶一路”將絲綢之路上友好交往、和平共處的傳統發揚光大。 (1分)⑤增強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推動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 (1分)二、本大題共 6小題,共26分。B②“信”,真實⑥而:表轉折,譯為“卻”D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應譯為本知像用裝飾有翡翠的綸線垂釣、用肉桂做釣餌,反而釣不到魚。C應為針對當時“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義的創作風氣,作者強調學習詩人的“為情而造文”,強調“述志為本”,反對“為文而造情”。翻譯:粉黛是用來裝飾人的容顏的,但是顧盼時美麗的情態卻只能從人美好的風姿中產生出來。(關鍵詞:“鉛黛”“所以”“盼倩”,意思對即可)答案提示:①例證法:文章第二段舉了《孝經》和老子的《道德經》的例子,論證了文章的語言依附于作者的情感,寫文章要首先確定內容,其次考慮文辭,這是文學創作的根本原則。②比喻論證:第三段 “夫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于淑姿”一句,用粉黛只能裝飾人的外容,真正的美麗源自人的資質,來比喻文采只能修飾語言,真正打動人的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一句,用織布時經緯線的交錯來比喻文章情理與辭采的結合,論述了文學創作應以思想情感為本,語言表達為輔。③對比論證:第三段“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實存也”與“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正反對比,闡明了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文章應該以抒寫情志為根本。④引證法:第二段先引用了老子的“美言不信”,又引用了莊子的“辯雕萬物”,論證了兩人在情與采的問題上,老子更重視情理,莊子更強調對語言的修飾。(評分標準:選兩種論證方法,舉例合適、分析得當即可。論證方法1分,結合文本舉例1分,分析1分;兩種方法共 6分。)11.答案提示:①《論語》中的“文”是文采與文飾, “質”為質樸;《文心雕龍?情采》中的“文”與“質”指文學作品的形式與內容。(2分)②相同:都認為“文”與“質”應該是辯證統一的??鬃雍妥迂暥颊J為文質兼備,方為君子;劉勰認為文依附于質,質也依賴于文。(2分)不同:《論語》側重在文化教養和道德品質層面。孔子與子貢認為君子應該既講究文采等外在修飾,又有內在的仁德,內外兼修,缺一不可。(2分)劉勰將孔子“質”與“文”的觀念援引至文學,表達為“情”“采”,用來闡釋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形式與內容互為依存,密不可分。(2分)三.本大題共 4小題,共20分。。12、C(“對功名事業的淡漠”錯,主要表現詞人對時事的傷感)C答案提示:①蘇詞通過細節描寫“談笑問”,就讓曹軍快速崩潰(1分),意在表現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1分),反襯自己早生華發、功業無成,懷古是為傷己(1分);②戴詞則用對偶、比喻、夸張等手法藝術地再現周瑜火燒曹營時驚心動魂的赤壁戰場(1分),意在表現戰爭場面宏大激烈(1分),反襯南宋朝廷的軍事不振、國勢衰頹,懷古是為諷今(1分)。6分,手法寫一種即可)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8分)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②久在樊籠里 復得返自然③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④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或(駕馬十駕,功在不舍)或((故不積陛步,無以至千里 )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分,每句1分,有錯字該句不得分)四、本大題共 5小題,共22分。(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題。16.BD答案提示:理解:節氣是大地的泉眼,從中涌現無限詩意。(詩潛藏于大地深處,節氣是它涌現的泉眼)2分效果:運用比喻修辭形象生動;激發閱讀興趣;暗含全文主旨:大自然的節氣中蘊含無限詩意 ,要感知自然,親近自然,從中領會大自然無窮的詩意,詩意美好地生活。(意思對即可)3分答案提示:啟示:呼吁我們重視節氣 ,感知自然,親近自然,從中領會大自然無窮的詩意,詩意美好地生活;物質的豐富不能帶來精神的富有。(意思對即可)2分TOC\o"1-5"\h\z第二問:略 4分(觀點闡述2分,結合地域特點或市民生活 1分;語言表述優美 1分)(二)閱讀下面《紅樓夢》節選文字,根據要求完成 20題。( 5分)20、觀點 1分;事例得當2分;分析合理 2分。五、本大題共 2小題,共65分。21語言文字運用(5分)答案提示:①提高,完善,建立②搭配不當,“閃動”與“笑魘”不能搭配。2222.微寫作( 10分)根據完成題目要求的質量,以5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23.作文評分標準第①題類別一類卷 (42— 50分)第①題類別一類卷 (42— 50分)二類卷 (33— 41分)三類卷 (25— 32分)四類卷 (0— 24分)第②題類別一類卷 (42— 50分)二類卷 (33— 41分)三類卷 (25— 32分)四類卷 (0-24 分)評分要求符合題意、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表達得體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符合題意、論點明確論據較充實、論證合理語言通順、表達基本得體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基本符合題意、論點基本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表達得體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偏離題意、立意不當論點不明確、內容空洞語言不通順、語病多結構不完整、條理紊亂評分要求符合題意、主題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想象豐富合理語言流暢、表達得體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符合題意、主題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想象合理語言通順、表達基本得體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基本符合題意、主題基本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想象較合理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結構基本完整、條理基本清楚偏離題意、立意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語言不通順、語病多評分說明以46分為基準分。符合一類卷的基本要求,有創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以37分為基準分。符合二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為突出的作文可得 39分以上。以29分為基準分。符合三類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好的作文可得 31分以上。24分為基準分。評分說明以46分為基準分。符合一類卷的基本要求,有創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以37分為基準分。符合二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為突出的作文可得 39分以上。29分為基準分。符合三類文其中某一方面較好31分以上。24分為基準分。結構不完整、條理紊亂說明:沒有題目的扣2分。附:譯文古代圣賢的著作,總稱做“文章”,這不是說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虛柔的性質,所以才會起波紋;樹木有充實的質體,所以開出鮮艷的花來:可見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質地上。如果虎豹沒有花紋色彩,那它們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雖然堅硬可做戰甲,但還靠涂上丹紅的漆來顯示它們的色彩:可見質地還需要文采。至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人合伙辦學協議書
- 培訓機構受傷協議書
- 婚前簡易財產協議書
- 學校圍墻加高協議書
- 學校垃圾清理協議書
- 學生主播培訓協議書
- 基金公司投資協議書
- 培訓辦證就業協議書
- 學校黨建結對協議書
- 安徽濉溪離婚協議書
- 2025團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專題培訓課件
- 2025-2030中國氯氧化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視頻監控介紹課件
- 統計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2025屆高考語文作文備考之審題立意30道選擇題訓練(附答案)
- 21. 三黑和土地 課件
- 挖掘機理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真題卷權威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